106学测。考生,家长,陪考,师大附中,学测,升学压力(图/记者李毓康摄)

▲招联会指出,第二阶段书审,已不走「集点制」,改采「全方位审查」,审查委员利用口试机会,验证学生的书审资料真实性。(图/记者李毓康摄)

文/大学招联会公共事务经理徐菁穗

大学甄选入学进行中,外界担心二阶段准备面试、书审对弱势学生不利,不过招联会统计发现答案正好相反。

就学测成绩来看,一般生有五成的学测成绩在均标以上,经济弱势学生却只有2成5,有7成5是均标以下,后标以下甚至占了近4成2。个人申请若通过第1阶段筛选,均标以上的经济弱势学生则是高于一般生,顶尖大学更明显。

请继续往下阅读...

就入学管道分析,以106学年度为例,繁星推荐录取生中,有百分之3.02为低收及中低收入户最高,其次是个人申请百分之2.75,循考试入学管道则是百分之2.27,由此可见104年之后教育部政策性鼓励,各大学对弱势学生采扶弱优先录取等措施,致个人申请弱势生录取率高于一般生。

▲▼108学年学科能力测验结束,考生,家长,陪考,师大附中,大学学测,升学压力,青少年。(图/记者李毓康摄)

▲招联会分析历年资料发现,弱势族群学生透过甄选入学管道较有机会,因此提醒学生把握机会。(图/记者李毓康摄)

繁星推荐的学测检定标准稍微调降,分发比序先比高中学业成绩全校排名百分比,所以弱势生的录取率较高。而个人申请的设计上,学测成绩是门槛,只要能通过第一阶段的筛选,接著在第二阶段甄试过程,透过面试、书审等多资料审查评量方式,发掘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弱势。

书审不是「集点制」

外界担心面试与准备审资料对弱势生不利,甚至社经地位高的父母,可能从打点服装仪容、模拟面试过程就占上风。实际第二阶段书审,早已经不走「集点制」,改采「全方位审查」,审查委员利用口试机会,验证学生的书审资料真实性,要看学生特质、要挑的是人才,与穿著打扮、仪容没关系,只要一般性的穿著即可。

106学测。考生,家长,陪考,师大附中,学测,升学压力(图/记者李毓康摄)

▲108学年个人申请管道是3月20、21日选填志愿,3月27日公告个人申请第一阶段筛选结果。(图/记者李毓康摄)

清华大学教授陈荣顺研究也发现,无论明星高中或社区高中,高中在校成绩不佳,大学成绩也很难起色,社区高中名列前茅,加上大学资源挹注,成绩表现不逊色于来自明星高中的学生。二阶面试时,审查委员会审酌弱势学生在各项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能跨越学测门槛,显示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反倒更愿意机会。

大学甄选入学欲参加繁星推荐是3月11、12日报名、3月18日公告录取结果以及第八类学群(医学系)第一阶段筛选结果;个人申请管道则是3月20、21日选填志愿,3月27日公告个人申请第一阶段筛选结果。大学招生委员会联合会分析历年资料发现,弱势族群学生透过甄选入学管道较有机会,因此提醒学生把握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