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上週還看似無解的中美貿易戰,在週末驟然間便出現重大轉機。

4.22日,在美國內閣中排名第二位的財長姆努欽,在世行和IMF春季年會記者上會上,突然伸出橄欖枝說:他正考慮去中國就貿易問題進行談判,並對兩國未來達成協議解決爭端的可能性持“謹慎樂觀”態度。

隨後,對於美國拋過來的橄欖枝,中方也立刻給予了迴應。4月22日,中國商務部官員也加班加點,立刻在網站發佈了這樣一條答記者問:

有媒體提問:美國財長姆努欽表示考慮來華磋商,請問中方有何迴應?

答:中方已收到美方希來北京進行經貿問題磋商的信息,中方對此表示歡迎。

這肯定是在一個特殊的時間,一個特殊的人物,來進行的一次特殊的訪問。比中美歷史上任何一次美國財長來訪,都來得更意味深長、意義重大。

至此,中美貿易戰,出現重大而戲劇性轉折。至少說,美國人的態度,正在悄悄變化。

姆努欽有一句話,很值得玩味,其表示“他不能透露更多細節,也沒有具體的對話時間表。”這句話直白明瞭地暗示了美財長的“和談”喊話,是臨時決定的,之前並沒有和中方保持溝通。

那麼,在這個背景下,美財長的“和談”喊話就有了另一層意思,即美國政府在主動爲總統特朗普挑起的“美中貿易戰”找臺階下,同樣也表明,在前期的“叫陣階段”,中國“不卑不亢”的反擊戰術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

姆努欽是前高盛公司成員、資深對衝基金人士,也是特朗普親自提名候任的財政部長。在美國,財政部長,是內閣的二號人物,也是財經領域最有發言權的NO1。

其實,美國想緩和局勢的心思在上週就表露了出來。

4月5日,特朗普喊出要對中國額外徵收1000億美金的關稅。此後,有接近白宮的消息便稱特朗普政府要在上週公佈對華1000億商品徵稅名單。但在過去的一週,白宮並沒有公佈所謂的1000億清單。而美財長對華示好,說明白宮內部幾經博弈後,已經逐漸達成了一致:是時候談了。

那麼,特朗普政府爲什麼要對中興進行突然的“絞殺”呢?其實這都是特朗普政府爲接下來的中美貿易談判給自己添的“籌碼”。

首先,美國雖然視中國爲戰略競爭對手,並千方百計遏制中國發展高新技術,但不意味着現在就要把臉撕破,鬥個你死我活。

美國對中國及“中國製造2025”的防範之心是毋容置疑的,如美國財政部正在制定計劃,明確將禁止中國企業投資於哪些行業,比如半導體和5G無線通信。同時,其也在積極推動國會立法,藉此擴大財政部審議外國赴美投資的權限。

但這不意味着徹底終止中美貿易及投資往來。

況且這種休克式療法更是美國無法承受的,若特朗普真敢邁出這一步,必然會被其背後的利益集團趕下臺。比如最近一段時間,美國企業家、農場主,以及衆多專家學者乃至國際人士,紛紛對特朗普單邊主義行動提出強烈批評,認爲這對美國長遠利益也不利。

就以封殺中興爲例,不給中興賣原配件簡單,中興自己當然受傷嚴重,但這也等於美國公司失去了一個大客戶。特朗普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打法在重創中國的同時,也讓美國軟件行業血流成河。

當然,對中國來說,要趁着這次教訓,積極反思--求人不如求己,從長計議制定自己的產業政策,突破西方的技術封鎖。

其二,美國使用經濟核武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最大的作用不在於使用,而在於威懾。只需要告訴中國,他們手裏是有這個核選項就夠了。“死掐”中興並不是真要中興的命,真正意圖在於敲山震虎,讓中國和中國的企業知道美國“生死符”的厲害,也是震懾和伊朗有業務往來的外國公司。

現在的問題是,臺階該怎麼下?

美國最近在不斷釋放談判暗示,特朗普更多次說,中美肯定會達成一個好協議。其實他的手法也很清楚:用極端措施恐嚇對方,然後趁勢獲得一個最好的協議,這也就是特朗普的“交易的藝術”。

現在美國提出要談,中國也歡迎來談,下面就看實際談判的情況了。估計這次姆努欽來,雙方的磋商將是一場異常艱鉅的談判,必定脣槍舌劍,甚至拍桌子等研究甚至拂袖而去。

但無論如何,化干戈爲玉帛,繼續好好做生意總是積極的。應對特朗普,中國最好的辦法,就是以不變應萬變,保持定力,嚴陣以待,聽其言觀其行。

有意思的是,就在中方歡迎姆努欽來訪的當天。中方還公佈了另一個重大外事活動,印度總理莫迪將來中國進行非正式訪問,在武漢舉行中印峯會。這也是洞朗事件後,中印之間的一次大事。

而下個月12日,就是特朗普政府修改“伊核協議”的最後期限。“美伊博弈”也到了關鍵時期。特朗普很可能馬上要對伊朗發難。而到處樹敵顯然是外交的大忌。

一場合縱連橫,正在全面展開。大幕已經開啓,好戲正在上演!

資源互換、/1428050493

看不夠?

點擊下方小程序,查看更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