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戰亂升級 中國加緊石油新渠道談判找油2011年03月22日00:4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詹鈴 已有2條評論字型大小:

  利比亞戰亂再升級。

  上週末,包括美英法在內的多國部隊開始對利比亞展開聯合軍事打擊。作為全球第十二大產油國,利比亞戰亂已致其原油出口接近癱瘓。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近日更是呼籲國際社會對利比亞採取石油禁運,稱石油禁運才能給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最致命的打擊。

  受此影響,國際原油市場再次出現暴漲行情。3月20日,紐約原油期貨收盤為101.07美元,3月21日繼續跳漲至接近103美元。

地方國企「嫁入豪門」遭賣殼 央企操作手法幾近雷同 內貿專項規劃近期出臺

  • 中投否認在日巨額投資損失慘重
  • 廣東汽油批發價暴漲千元
  • 4央企在利比亞410億項目擱淺
  • 以色列前總統因強姦罪獲刑7年
  • 巴曙松:日本大地震與傳聞不一樣
  • 和訊網新聞中心誠聘編輯
  •   對於利比亞戰爭從內戰演變為國際戰爭,國信證券策略分析師黃學軍認為,「此次利比亞戰爭對石油價格的影響還存在很多變數,這主要取決於戰爭的時間長度和事態的演變,如果戰爭能快速解決,不波及到周邊地區和國家,那麼影響就較小,否則就會有更多的不確定性。」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一旦動亂向中東其他地區尤其是產油國諸如沙特擴散,有可能引發新的石油危機,並衝擊緩慢復甦中的世界經濟。

      而作為國內海外開發及進口石油的主力企業,目前中石油集團也正在緊急商議危機應對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強與俄羅斯等新興產油國的合作談判。

      出於石油利益?

      據今年1月19日利比亞央行公佈的數據,2010年,利比亞石油收入達324.3億美元,超過了2009年的200億美元。而美國能源信息署去年12月公佈的利比亞石油最新數據顯示,利比亞以443億桶位居2010年非洲國家石油儲量的第一位。

      「針對利比亞的軍事打擊說到底還是為了「油「。」國信證券策略分析師黃學軍認為,「從石油供給對象看,歐洲會成為利比亞動蕩的最大受害者,如果利比亞持續動蕩,英法等國將受損。而如果英法等國通過戰爭進行控制,或許能成為受益者。」

      利比亞被稱為歐洲諸國的油庫,其超過70%的石油出口到歐洲。

      據國際能源機構數據顯示,愛爾蘭23%的原油進口來自利比亞,義大利的比例為22%,此外德國及西班牙等也是利比亞石油重要出口國。

      而利比亞石油政策最讓西方國家不滿的是,自2005年利比亞政府要求已在當地進行生產的外資石油公司重簽協議以限制外資分成比例後,外資與利比亞合作開採石油的協議份額下降了近50%,其中美國新競標的石油區塊去年幾乎為零。且未來兩年內,利比亞也不再進行新一輪石油勘探區塊招標。

      而相比之下,埃及等其他國家的石油企業則在利比亞高歌猛進。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如果在西方勢力介入下,此次利比亞成功「改朝換代「,那麼勢必會重新劃分利比亞現有的能源利益,使得西方在當地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證。」

      油價走勢不明

      歷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機均由石油主產國的戰爭而引發,分別是第四次中東戰爭、兩伊戰爭和伊拉克戰爭,而此次利比亞戰爭會否引發新的石油危機?

      黃學軍認為,「對利比亞的軍事打擊的影響主要看油價變化,但由於利比亞的石油產量佔全球的比例僅為2%,最近國際油價的持續上漲已經反映了一部分該地區的不穩定局勢,短期內應該對油價繼續上漲的衝擊有限。」

      「利比亞比起伊朗、伊拉克來說,產量和產能都少50%,甚至1倍多。從這點來說,利比亞即使會陷入到類似兩伊戰爭等局勢中,對石油的影響也較那時少。」黃學軍稱。

      但他同時亦稱,「若中東的混亂局勢繼續演進,將使油價高企從短期現象變為長期事實,這對於我國政經濟策來說也提出了難題。」

      事實上,自利比亞出現局勢動蕩以來,國際油價已從80多美元一路上漲到了100多美元。

      「對石油價格來講,短期可以說是「利空出盡「。」廣東石油商會油品部長姚達明認為,「油價暴漲的走勢可能會得到緩解,甚至有可能下跌。」

      事實上,從歷史上看,以往多次涉及產油國的戰爭,也往往都是在戰爭發生之前原油市場不斷醞釀、炒作,國際油價連續上漲。但待到真正爆發戰爭之後,對原油供應的影響也開始逐漸明朗,油價反而不會出現繼續暴漲。

      不過,也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在利比亞戰事擴大化及中東多國政局嚴重不穩的影響下,原油上漲的步伐不會停止,很可能將迎來新一輪持續上漲。

      「以利比亞為首的阿拉伯國家的政治局勢短時間難以平靜,加上其他非洲產油國選舉可能產生的動亂預期,短時間內圍繞原油供應中斷的擔憂情緒短線仍難以消散。」民族證券分析師符彩霞預計,油價很有可能迎來新一輪暴漲,WTI原油價格突破120美元/桶只是時間問題。

      在她看來,目前巴林的示威遊行活動仍在持續,給周邊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造成潛在威脅,中東、北非地區短時間內不得安寧,在利比亞戰爭沒有停止之前,任何國家任何時間都有可能出現新的危機,這種不確定性將對原油市場形成強有力的炒作動力。<!--page-->

      加緊石油新渠道談判

      「相比利比亞戰爭,現在國內更擔心的是沙特等其他石油主產國的國內局勢,」姚達明說,「如果中東局勢繼續惡化,主要石油生產國如沙特等都面臨政局動蕩的影響,那麼對中國石油業的影響將會擴大。」

      此次北非及中東變局受波及的國家已超過10個,其中包括巴林、約旦、伊朗、阿曼、利比亞、沙特等重要石油出產國。

      資料顯示,從北非進口石油的國家中,歐洲地區佔了60%、美國地區佔比28.2%、中國佔比8.9%。

      「中國從利比亞進口原油約700多萬噸,約佔我國進口總量的3%,所以暫時該國的局勢動蕩對我國原油進口沒有太大影響,我們正在轉向其他國家尋求替代能源。」中石油一位人士對記者稱。

      該人士表示,中石油集團在利比亞只有少量石油合作項目,主要是勞務項目,目前公司人員已經順利撤離,該國局勢對中石油影響不大。

      但除利比亞之外,目前中石油在伊朗和伊拉克等中東地區卻有大量業務。隨著北非及中東危機有進一步演進的趨勢,中石油將如何應對可能到來的危機?

      中石油財務總監周春明在出席2011中石油業績說明會時稱,中石油對於地區動蕩的危機應對方案也正在形成中。「目前,國家主管部門已經組織好幾次專題研究,公司應對危機的戰略方針大體上是,在國內加強勘探,同時加強新的渠道合作談判,比如與俄羅斯等新興產油國的談判。」

    (責任編輯:HN025)

    .shareBox{ overflow:visible;right:0px;height:20px; padding-top:10px; margin-bottom:20px; line-height:20px;font-size:12px; text-align:right; color:#d9d9d9}.shareBox span{color:#666}.ssina_btn,.sqq_btn,.skx_btn,.srr_btn,.sdb_btn,.shxwb_btn,.ssohu_btn,.sqqz_btn{display:inline-block; margin:0px 8px; width:0px; height:20px; padding-left:16px;background:url(http://img.hexun.com/home/icons-share.gif) no-repeat 0 2px; vertical-align:middle; position:relative;}.ssina_btn{background-position:0px -198px;}.sqq_btn{background-position:0px -162px;}.skx_btn{background-position:0px -37px;}.srr_btn{background-position:0px -77px;}.sdb_btn{background-position:0px -117px;}.ssohu_btn{background-position:0px -234px;}.sqqz_btn{ background-position:0px -269px;}.shareBox a div{ position:absolute; overflow:hidden; width:0px;background:url(http://img.hexun.com/home/sharetip.gif) no-repeat 0 0px;height:20px; padding-top:2px; color:#666; text-align:center;text-decoration:none; line-height:18px; }.shareBox a:hover{ text-decoration:none}.shareBox a:hover div,.shareBox a .on{ top:-20px; width:91px; left:-38px}#douban div{ background-position:0px -22px;}#douban a:hover div,#douban .on{ top:-20px; width:91px; left:-64px}將本文分享至:分享到和訊微博|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搜狐微博|分享到開心網|分享到人人網|分享到qq空間|分享到豆瓣網

    (責任編輯:蘇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查看評論(2)

    收藏 

    糾錯 

    訂閱 

    RSS 

    分享  

    列印

    財經名博

  • 相關新聞

  • 03/22 10:55B-2「踹開」利比亞空防大門
  • 03/22 09:51利比亞戰局推高油價
  • 03/22 09:05利比亞在燃燒:遭襲後的利比亞高組圖
  • 03/22 08:36利比亞戰事推升油價
  • 03/22 08:31利比亞軍方宣佈新停火
  • 03/22 06:21利比亞防空部隊展開猛烈對空射擊
  • 03/22 05:02利比亞軍方再喊停火
  • 03/22 04:58法英美稱利比亞防空系統遭有效打擊
  • 相關推薦
  • 利比亞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