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如何不被淘汰出局 馬蔚華對同事發出警示2010年11月15日18:57 來源:證券市場週刊 作者:馬蔚華 網友評論(0)  0 手機訪問 

  再艱難,也要變。招行二次轉型不是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權宜之計,而是為未來生死存亡而戰的長久之策。其實質是一場艱難的管理變革,是招行經營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細化邁進的必由之路。

  招商銀行(600036,股吧)二次轉型提出一年多來,在業內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認同。目前,二次轉型取得了初步成效,貸款定價、資本回報率、費用效率、員工效能與高價值客戶佔比都呈現出持續上升的態勢,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50%。形勢的發展證明,二次轉型及時而正確。

推薦閱讀

銀行週刊:央行年內第4次上調準備金率 四大行否認叫停開發貸

  • 為避險 買銀行理財產品得留心眼
  • 中資行2011年貸款規模縮減成定局
  • 財政部整頓公益性項目債務(圖)
  • 中行177.06億配股18日流通
  • 中資銀行「IPO預備隊」
  • 光大銀行:網下配售股週四解禁
  •   未來5到10年,中國銀行業的經營環境將發生諸多重大變化,決定了此前銀行僅靠單純的規模擴張獲取利潤的增長方式不可持續。

      經營環境日趨嚴峻

      近日,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管理層會議通過了備受矚目的加強銀行體系資本要求的改革方案,即「巴塞爾協議Ⅲ」,它將與全球流動性標準一起,成為危機後全球金融改革的核心。國際金融監管架構和規則正在發生重大變革,這對中國銀行業外部經營環境和長遠競爭力都將產生顯著影響。

      為順應新變化,銀監會明顯加大了監管力度。商業銀行面臨的監管的壓力特別是資本監管的壓力不斷增大。銀監會已開始探討,對所有銀行的核心一級、一級和總資本三個層次的充足率最低要求分別提高到6%、8%和10%,並設置0-4%(必要時可到5%)的超額資本以抵禦經濟週期波動,而且對系統重要性銀行設置1%的附加資本要求,其上限超過了最新版巴塞爾協議規則的標準。日益嚴格的資本監管制度,對招行進一步降低資本消耗、提高資本使用效率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基於金融業系統性風險、制度基礎、金融機構的可承受能力等多方面的考量,中國的利率市場化還有一個過程,國家將繼續通過利率和市場准入的管制,為金融機構提高競爭力提供時間和空間。但,包含存貸款利率在內的利率體系的市場化改革肯定是大勢所趨。

      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加快推進,將對銀行業構成巨大的盈利與風險壓力。一方面,利率市場化導致的競爭加劇將極大地縮小銀行利差,導致銀行利潤下滑。比如,美國1980年至1985年存貸款平均利差為2.17%,而在完成利率市場化改革之後的1986年至1990年間則降為1.63%,減少了54個基點;日本平均存貸利差由1984年的3.15%收縮為1994年的2.33%,減少了82個基點;臺灣島內銀行存貸款加權平均利差在上世紀80年代初曾經達到4個百分點左右,但80年代後期則減少到不足3個百分點,臺灣銀行業還曾因為利率市場化而出現過整體虧損。

      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不僅意味著利差縮小,而且使商業銀行面臨逆向選擇、重定價、儲蓄分流、債券資產縮小等諸多風險,甚至引發銀行倒閉現象。如美國在1982年至1986年用大約5年的時間完成利率市場化改革後,1987年至1991年平均每年有200家左右的銀行倒閉,而在1980年以前則平均每年不到10家。

      由於中國銀行業收入來源的80%以上依賴於存貸利差,且風險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利率市場化改革對中國銀行業而言,無疑是一場生死考驗。利率完全市場化,風險與收益將高度匹配,商業銀行要實現股本回報的最大化,必須具備高超的風險定價能力。招行二次轉型要求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提高貸款定價水平,就是希望從易到難鍛煉風險收益最佳平衡的能力,掌握利率市場化環境下的生存本領。

      未來幾年中國直接融資市場將會保持較快發展速度,金融脫媒態勢將愈演愈烈。國外經驗表明,隨著直接融資市場的快速發展,商業銀行將面臨金融脫媒的嚴峻考驗。一方面,脫媒使銀行同時面臨負債和資產兩方面的去中介化。負債方面,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公司、信託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發行的創新產品使銀行存款的吸引力越來越小,銀行存款不斷被分流;資產方面,銀行的信貸增長因公司直接融資比例的上升而不斷減少。

      另一方面,金融脫媒使得銀行傳統的利差收入比重不斷下降,經營業績出現大面積惡化。上世紀70年代,日本銀行業利差收入佔自有資本的比例約為55%左右,然而隨著80年代金融脫媒的影響逐漸顯現,這一比例迅速下降,1990年甚至降為-9.6%;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銀行業由於先後遭受亞洲金融危機和資本性脫媒的打擊,持牌銀行減少了近三分之一。總之,金融脫媒時代的到來,使得銀行作為社會融資中介和支付中介的地位面臨嚴峻挑戰,商業銀行能否加快轉變傳統的經營與盈利模式,可謂生死攸關。

      此外,經濟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孕育著商業銀行諸多新的市場機會和盈利增長點。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結構的調整,直接影響中國的監管政策和信貸政策,進而對商業銀行的信貸投向和結構以及信貸質量構成深刻影響。

      過去那種長期高達兩位數的經濟高增長將不再成為中國政府一味、片面追求的目標。政府將更加重視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對於目前仍處於投資高峯期的城市設施、水利、鐵路等行業,也可能在「十二五」中後期出現投資增速下滑。商業銀行長期賴以生存的那種以經濟高增長帶動信貸高投放、以信貸高投放促進經濟高增長的經營環境將漸行漸遠。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責任編輯:李璐)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