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亮超 攝

  「三八節」那半天,你在逛到處打折的商場,還是在美妙高貴的餐廳消磨時光?豁出去自己的腰包,今天是不是對昨天買的東西有點後悔?喫完了那一頓大餐是不是準備下面一段日子節衣縮食?身為女性不可能不消費,身為消費者就一定要學會理財。尤其與男性相比,女性一般退休年齡較早,養老週期相對較長,理財更應提早規劃。

  •   那麼如何才能做一個理性消費的女性:既可滿足購買慾,又不至於花費過度,同時還有足夠的備用金?下面給出一些理財戰略戰術,敬請對號入座!願新時代姐妹個個都是「大財女」!

      戰略篇

      20—30歲合理消費「廣積糧」

      處於這一年齡段的女性,往往工作年限不長,消費意願較強。面對商家誘人的廣告和打折,往往禁不住誘惑,易從「刷卡族」變成「月光族」。一年下來,往往家中積累的各類商品越來越多,而儲蓄存款日漸減少。

      「這個年齡段的女性應穩定自己的儲蓄率,培養良好的儲蓄習慣,合理支出。」一位理財師指出,充分利用銀行卡的電子銀行管理和電子記賬軟體,則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隨意支出的不良習慣。此外,銀行的零存整取儲蓄存款功能、定額定期開放式基金,以及每天計息的貨幣市場基金、無固定期限的理財產品,都可以實現她們的儲蓄計劃。

      理財師表示,理財應是貫穿一生的長期規劃,年輕的時候,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可以嘗試多彩的生活方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沒有一份穩定可觀的積蓄,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未來生活是否幸福。

      30—40歲讓資產「飛」起來

      這個時期的女性投資者,多已成家立業,並且有了一定的儲蓄,這時,如何讓資產增值,為家庭資產保駕護航,往往成為關鍵任務。理財師建議,在目前的負利率時代,女性投資者在加大股票投資的同時,可選擇配置債券、銀行理財產品等較為穩健的金融產品來打好家庭財富「金字塔」的基礎。

      「這期間在夫妻雙方互投保險的同時,可選擇一些證券投資類的產品。」理財分析師表示,女性退休較男性早,且平均壽命較長,這就決定了她們的儲蓄時間段較短,但養老需求時間段長。這個年齡段的女性投資者,該提早為養老做準備,基金定投是眼下較為普遍的一種投資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黃金和白銀等實物投資是去年的投資亮點,但今年婦女節前夕,中東局勢動蕩,導致油價金價飆升,避險需求和通脹預期加劇,推動金價和白銀價格再創新高。專家表示,對於黃金和白銀等貴金屬實物,由於本身變現比較麻煩,不太適合作為養老儲蓄。

      40歲以上為養老準備「穩」字當先

      事實上,在不少理財分析師眼中,穩當地為家庭和養老做準備,實現女性自己與家庭在消費、投資與保障三個方面的「共贏」,是貫穿女性投資理財的投資主線。

      「40歲以上,要更注重資產的保值,抗通脹是主要目標。這個時期可以減少一些股票類產品的投資比例,適當增加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比例。」銀行理財經理馮婷婷對記者表示,在負利率時代,如果全部把錢存在銀行裏,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馮婷婷建議,這個階段的女性投資者可選擇基金定投和單筆投資結合的方式,來積累子女的大學教育金以及自身的養老金,投資標的以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逐步減少股票類資產的投資。

      戰術篇

      「月光女神」A計劃重在節流 強制儲蓄

      現在不少單身女性動不動就成為「月光女神」、「鮮花族」(先花族),不管賺多賺少,經常是入不敷出寅喫卯糧,哀嘆手中「缺錢少糧」。到底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狀態?理財專家認為強制儲蓄必不可少,且盡量不要使用信用卡,抑制無節制消費,其次還要配置基本風險保障,防範意外風險。

      銀行理財師孫滌暇表示,未婚女性大多剛參加工作不久,工資普遍不高,大多隻有2000元~3000元/月,扣除1500元~2000元/月左右的日常固定支出,餘款所剩無幾,此時應將理財重點放在節流上面,可採取強制儲蓄方式,也可以進行基金定投,在目前的市場行情下,建議選擇貨幣型基金定投會比較有潛力;此外,適當配置一些保障類的消費型險種也必不可少,建議重點投保意外險,現在市場一般年繳保費200元左右,即可投保10萬元保額的意外險,通常未婚女性以保額20萬元以上較為合適。

      針對未婚女性最難控制的消費,專家建議未婚女性盡量少辦信用卡,以免讓自己成為無節制消費的「鮮花族」。此外,未婚女性將來還面臨結婚、職業規劃等諸多問題,因此最好的投資不是買股票房產,而是首先投資自己,因此花費一定的金錢接受職業培訓和技能深造,提高自身素質也是尋覓良緣佳婿的有效途徑。

      「賢內助」B計劃保值增值是重點

      如今,不少已婚女性大多是家庭掌握財政大權的內當家和賢內助。時下正值80後結婚高峯期,不少已婚家庭都將面臨生育孩子、購房、購車等多項費用,但兩夫妻一起努力,創造財富的速度也會比一個人更快,因此專家建議可將理財重點放在儲備孩子教育金、完善家庭風險保障、家庭資產的保值增值三方面。楊錚建議可採取基金定投、購買保險和銀行理財產品等多種組合理財方式儲備教育金,可根據家庭收入及家庭閑置資金的多少合理配置。一般家庭年收入在10萬元以內,可考慮基金定投或購買期繳型分紅險;家庭年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家庭閑置資金超過5萬元,則可以在此基礎上再適當增加一些中短期銀行理財產品;如果家庭年收入達到15萬元以上,家庭閑置資金達到10萬元以上,則可適當增加一些相對激進的股票或偏股型基金,同時也可以增加固定資產的投資,如商鋪等。

      家庭風險保障一方面可以以家庭主要收入來源(一般為丈夫)為主進行重點投保,一般家庭年收入10萬元以上,以丈夫為被保險人的意外險保額可配置50萬元以上;如果已婚女性已超過30歲,則建議購買女性「重疾險」,保額至少30萬元以上;在保障的基礎上,還可以再增加一些具有保障和投資雙重功能的保險產品,如分紅險、養老險等,且由於現在的離婚率特別高,理財師也建議已婚女性提前為自己購買1份期繳養老保險應對危機。

      此外,現在黃金再度成為抵禦通脹的熱門理財產品。理財師陳春強認為已婚女性適當購入一些實物黃金或紙黃金以作家庭「小金庫」的「穩壓器」本無可非議,不過由於現時黃金價格已高,未來有可能出現大跌大漲的反常行情,黃金的穩定性可能略有降低,因此建議採取逢低買入逢高減持的投資策略。

      單身媽媽C計劃重點抓住三個「籃子

      」

      相比於剛走入社會的未婚單身女性,已經歷過婚姻失敗或喪偶的離婚單身女性,由於要獨立承擔撫養、教育小孩等重任,家庭風險承受力相對較弱,財務壓力和生活壓力隨之加大;再加上年歲漸長,又將面臨個人養老等諸多問題,因此家庭理財壓力會更大。

      對此,理財專家建議離婚單親媽媽應重點做好家庭安全保障、子女教育規劃、養老保險三方面,只要控制好家庭風險「安全籃」、「育子籃」和「養老籃」三大難題,即便是離異單身,也同樣可以將生活過得有聲有色。

      針對家庭安全保障,單身媽媽首先要為自己和小孩購置足額保險,且投保重點應側重於大人,應進一步加強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並根據自身經濟能力補充壽險、養老險、分紅型年金險等組合險種,投保比例應比已婚女性更高。目前平安、人壽等不少壽險公司都推出了人身意外險的家庭套裝,可以一家三口或母子(母女)捆綁式購買,只要其中一人發生意外,其他人均可獲得相應補償。

      針對孩子教育和未來養老,如果單身媽媽手中尚餘有一定積蓄,建議可通過投資商鋪、信託等渠道儲備養老金和孩子教育金,不過現在投資商鋪和信託的門檻都較高,動輒幾十萬甚至過百萬元以上,且商鋪投資也有可能面臨選址失當等風險,因此建議單身媽媽一定要謹慎行之,最好是邀請專業人士作投資參謀。

      南方日報記者 陳道嫦 整理


    推薦閱讀: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