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總理昨日來到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與網民在線交流

  「如果說第一次和網友們在線交流我感到有點緊張,第二次我感到十分珍惜,那麼這次我感到責任重大。」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溫家寶強調,「十二五」期間,要使社會更加發展進步,使國計民生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進一步得到改善,讓人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有信心。

檢測表明國產與進口奶粉成分無明顯差異 七成人不願購國產奶粉

  • 十二五規劃確定經濟發展速度為7%
  • 王岐山:涉農信貸投放不能減少
  • 第三部門普遍傍大款跑龍套
  • 和訊網新聞中心誠聘編輯
  • 高清:溫家寶與網友在線交流
  • 呂隨啟:為何加息無法抑制通脹
  •   這是溫家寶連續第三年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網友提出的問題大多聚焦在民生熱點問題上,溫家寶一一坦誠作答。

      我知道物價對一個國家的影響,也深知它的極端重要性。但是請大家相信,一個每天關注物價、每天瞭解行情的人,是不會允許物價上漲過快而得不到遏制的。

      我還有信心。如果我沒有信心,不去努力,那就是失職,就是對人民的不負責。我不僅要做這樣的表態,而且要付諸實際行動。

      今後五年,我們將把解決收入分配不公作為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這個問題直接關係到社會的公平正義,關係到社會的穩定。

      其實,世界都在談「中國崛起」,人們議論最多的是GDP,但我以為「中國崛起」的標誌是在人才、是在教育。

      同樣的學歷,甚至是高工、高學歷,退休工資都比自己在機關的同學、同行要低,這個現象是不合理的。

      某些特殊的疾病,我們得另外製定政策,使他們也能夠做到醫療有保障。我們絕不讓社會上有一個人因為疾病而得不到治療,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我們絕不能再以犧牲環境的代價來換取高速增長、盲目鋪攤子,那樣就會造成產能過剩,環境資源壓力加大,經濟發展不可持續。

      關鍵詞:房 價

      控制房價有決心有辦法

      溫家寶提及房地產市場及房價問題時表示:「我還有信心,如果我沒有信心,不去努力,那就是失職,就是對人民的不負責。我不僅要做這樣的表態,而且要付出實際行動。」

      溫家寶還談到了從去年至今先後出臺的三次調控措施,其中增加有效供給成為昨日溫家寶談及的重點。繼去年興建保障性住房590萬套、竣工370萬套之後,今年計劃建設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1000萬套,今後五年,要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萬套,主要以公租房、廉租房為主,並包括棚戶區改造。這3600萬套投入使用後,住房的覆蓋率將可達到20%,這將有力緩解住房的壓力,特別是解決中低收入和新參加工作的大學生住房的要求。

      對於網民所提出的保障房資金如何落實、土地如何落實,保障性住房建設以後管理、監督和退出機制如何建立,溫家寶表示,「這些都應該現在就加以研究並且做好準備。前不久,國務院主持各地與中央簽訂了保障性住房的責任書。關鍵不在一張紙,而在於決心。有了決心就會有資金,就會有土地,就會有辦法」。

      溫家寶同時表示,中央政府還將下決心毫不動搖地抑制投資和投機性住房需求。比如採取經濟和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採用差別化貸款利率、稅率以及土地供應政策。並且,政府還要用法律和經濟手段管好市場,防止捂盤惜售、圈地不用。 「我沒有調查你們每一個房地產商的利潤,但是我認為房地產商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你們應該對社會盡到應有的責任。你們的身上也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

      關鍵詞:物 價

      四大措施穩定物價

      在昨日的在線交流中,溫家寶再次提到物價問題。溫家寶說,物價上漲快了影響羣眾的生活,甚至影響社會的穩定。從去年12月份開始,我們採取了有力的措施,使物價上漲的勢頭得到遏制,今年1月份,我以為物價會超過5%,因為翹尾因素大約佔到2%,但是超出我的預料,物價控制在4.9%。「也許這些數字是枯燥的,有些人甚至是不相信的,但是我確實知道糧油的價格基本穩定。」溫家寶表示。

      對於未來的物價形勢,溫家寶表示,「通脹預期比通脹本身還要可怕,我希望全體人民和政府配合,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解決物價這個重大問題」。

      溫家寶再次明確了調控農產品價格的具體措施,包括控制貨幣流動性、發展生產、搞好流通和管好市場。在生產環節,溫家寶要求落實糧食省長負責制、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農產品流通環節是整個流通環節最薄弱的,我原來只以為流通環節搞得不好會使物價上漲,現在我又知道了,流通環節過多還會造成農產品的浪費。」溫家寶表示,「我是個每天要看物價指標的人,我熟悉糧食、油料、肉類、禽蛋、蔬菜的價格,我也到市場去,市場的情況也確實如同我看到的情況一樣。」

      溫家寶表示:「更重要的就是我掌握宏觀的情況,我們國家連續七年糧食豐收,有充足的儲備,我們有雄厚的物質基礎,我們有充足的外匯儲備,這些都是我們應對物價上漲的有利條件。」

      專家解讀:

      中國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溫總理連續兩次在網上說物價,一次比一次更具體,更具有操作性和針對性。此次在網路上做出的表態意義在於指導相關部門積極調控農產品價格,在控制流通環節和增加生產方面進行調控,保證調控的同時不傷及農民利益。

      關鍵詞:醫 療

      加大投入 提高醫保參保標準

      溫家寶說,醫療改革是我國這些年進行的一次重大改革,其中五項工作當中進展最快的就是醫保。目前,全國的醫保,包括城市職工醫療保險、城市居民醫療保險和農村醫療保險整個參保人數已經超過12億。城市的覆蓋面達到89%,農村的覆蓋面達到91%。

      溫家寶表示,如果再用兩年的時間,我們醫保的參保標準達到農村300元錢,報銷的比例就可以接近80%-90%,基本解決羣眾看病難的問題,這點我們一定能夠做到。當然,現在農民報銷8萬元、10萬元,能夠解決一般大病的問題,但是某些特殊的疾病,比如腫瘤、腎透析,這些花錢多的,政府得另外製定政策,使他們也能夠做到醫療有保障。

      專家解讀:

      《百科知識》雜誌副主編張田勘:從總理的談話中看出,未來我國還將在醫保方面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隨著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增長逐步提高的新農合籌資機制也會越來越完善,個人就醫負擔會越來越輕,中低收入人羣將逐步結束「小病扛、大病拖」的日子,看病難的問題就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未來我國還將提高大病的報銷額度,讓生大病的人能夠享受更多的醫保服務。

      關鍵詞:退休金

      三措施解決退休養老金雙軌制問題

      當有網友提出,企業退休人員比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同等資質退休人員的待遇低兩至三倍,同等學歷、職務、技能、貢獻的人們,退休後不能得到同等待遇的問題時,溫家寶表示,這個問題是存在的,而且是這次網民最關心的。他說,企業和機關單位享受不同的待遇,是因為我國社會養老保險的改革是從企業開始的,也就是說企業先實行了社會化,而機關和事業單位仍然是單位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一個差距。為此,我國已經連續七年提高企業退休職工的待遇,其中對於知識分子,特別是有高級職稱的人,提高的幅度更大,大約每年都在10%左右。

      溫家寶表示,我們準備採取三項措施:第一,繼續提高企業離退休職工,特別是具有高學歷的工程技術人員的離退休待遇,並且逐步把這種待遇機制化。第二,在實行年薪制的企業,拿出一部分來增加退休職工的工資。第三,在機關和事業單位實行養老保險改革。可以在有條件的地方先進行試點,逐步積累經驗,使我們整個國家能形成一個規範的養老保險制度。

      專家解讀: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從總理的談話中不難看出,未來我國將下大力提高退休人員養老待遇,特別是提高學歷高、工作時期貢獻更大的人員的養老待遇,這體現了政府對離退休知識分子的重視。在養老方面,改善的目的應該是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而不是彰顯在職時的身份差異以及職稱的差異,隨著我國養老制度的不斷完善,未來養老待遇的差距將逐步縮小,目前養老金雙軌制的問題也將得到有效解決。

      關鍵詞:收入分配

      解決收入分配不公是未來五年重要任務

      昨日的互動中,網友提問:「總理,咱老百姓最愛聽的一句話是"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我想,首先要解決好的是收入分配不公問題。收入分配不公,主要在於制度,而制度層面是最難改的。2011年,政府能加大力度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讓老百姓看到實效嗎?」

      「造成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很多,我贊成網友的說法,主要是制度的因素。」面對這一問題,溫家寶正面做出回答,他表示,「今後五年,我們將把解決收入分配不公作為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這個問題直接關係到社會的公平正義,關係到社會的穩定」。

      溫家寶說,政府這些年設立社會保障制度,解決養老、醫療、就業、低保等保障問題,實際上也是解決收入分配不公問題,讓更多的人能夠享受到改革的成果。但是目前這個問題還是嚴重存在的。溫家寶提出了具體的調控措施,包括提高低收入者的工資水平,同時提高低保的保障水平;對於收入過高的行業,採取從總量和水平兩個方面對他們的收入加以限制;保護合法收入,取締非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我常說一句話,我們不僅要把蛋糕做大,而且要把蛋糕分好,要讓每一個人都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我們一定努力實現這個目標。」

      專家解讀: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總理的表態體現了政府想著力解決收入分配的問題,去年開始,部分地區已經採取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和提高稅收起徵點的做法,這些做法今年肯定還將延續和推廣。總理的談話中還體現了分配與再分配指導思想層面的變化,這種指導思想的變化顯示出未來各地收入政策的變化趨向。

      關鍵詞:「十二五」經濟增速

      不以犧牲環境換取高速增長

      「"十二五"規劃中,確定的經濟發展速度是7%,要把工作的重點放在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來,把發展和所得到的成果用在民生上來。」溫家寶在與海內外網友進行交流時說。

      「十一五」期間,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目標是年均7.5%,「十二五」期間7%的增長目標有明顯下調。

      溫家寶表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在於科技進步,在於擴大消費,因此必須走內生增長、創新驅動的自主發展道路。

      此外,溫家寶在答網友提問時表示,「十二五」期間強調民生,就是指發展經濟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就是讓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

      對於網友的「看到一些地方"兩會"上,有的地方政府提出當地"十二五"經濟增長目標GDP翻番,轉變發展方式與地方GDP衝動這對矛盾真的很難解決嗎」的提問,溫家寶表示,歸根到底,還有一個政績觀和幹部的考覈標準,就是我們看待一個幹部、看待一個領導,他的政績應該以人民羣眾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為最高標準,而不是以高樓大廈和項目作為最高標準。

      溫家寶表示,應該採取綜合的考覈指標,特別是效益、環境和人民生活的指標。只有這樣纔能夠限制速度的盲目增長。

      專家解讀: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徐逢:目標下降了0.5%,釋放了我國經濟增長將更加註重質的提升、更加註重調整經濟結構、保障民生的信號。也表明在目前國際經濟不穩定、流動性過剩、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國內通脹壓力較大的背景下,有必要務實地降低經濟增長目標。

      關鍵詞:教 育

      加大政府教育投入

      在回答網友關於埋頭學習的大學生太少這一問題時,溫家寶表示,大學生應該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如何學好知識、學好本領,以備將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激勵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創造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讓眾多的大學生當中能夠湧現出像錢老所希望的"拔尖人才"。」

      其實,「中國崛起」的標誌是在人才、是在教育。因此,我更重視另外兩個數字,那就是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科研研發經費佔整個生產的比重,這纔是我們國家的未來。

      專家解讀: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朝暉:十多年來,政府教育投入額一直在快速增加,未來我國加大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這意味著將給農村教師提高一定的待遇,以此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在教育投入與教育資源配置上還需要更多公平,如何用好教育投入比增加教育投入本身更重要,在義務教育投入的問題上不能厚此薄彼,要給予基礎條件相對薄弱的學校更多關注。

      關鍵詞:家庭生活

      希望和全家人一起喫飯

      昨日有很多網友都好奇,作為總理生活跟普通百姓有什麼不同?會像普通的父母那樣經常跟子女聊聊工作生活嗎?會走走親戚,與朋友同學聚會嗎?

      溫家寶親切地告訴大家:「我和大家一樣,也有一個家,上有90多歲的父母,下有兒孫。我有時覺得一件遺憾的事情,就是我和家人團聚時間太少,不僅僅是這八年,包括此前在中央工作的一二十年當中,我幾乎沒有假期。」溫家寶表示,「但是我還是希望全家人一起喫次飯,在喫飯時聽孫子給我講腦筋急轉彎的題目」。

      主持人好奇地問:「那您能猜出來嗎?」溫家寶笑著說:「我經常比不過他。我也願意在他們過生日的時候,看看他們唱唱歌、跳跳舞。總之,我和大家一樣,我是個戀家的人。」

      商報記者 張涵 李子君 齊琳 王芳/文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