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孤帆遠影

行程介紹

望州山位於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望裏燕窩硐景區,是蒼南境內主要山脈,海拔774米,是江南垟地區的最高峯,因地處沿海平原之中,突兀而起,所以顯得十分雄峻,望州山南麓有蓀湖山,地勢險要,峯巒衆多,最高處爲大尖山,上有龍湫,雲霧蒸騰,風雨雷霆常從此出。山上有望洲臺,傳說望洲臺上可見溫州,福州,台州,故又稱望三州山,爲登高勝地,當地羣衆有正月新春和深秋時節登望州山的習俗。

今天我們將從望裏鎮護法寺古道上山,帶你領略千年道鄉燕窠洞勝地玉虛道觀以及護法寺水庫的湖光山色,之後沿着陳家堡山三條坑嶺古道朝另一處道教聖地望洲山天真道觀朝聖膜拜,來一次虔誠的徒步道教聖地之旅。再後登上望洲山之巔,一覽家鄉大地江南垟平原,及傳說中的望三州,最後,順着千年古道將軍嶺回到括山鄉嶺腳村拜讀農耕文化展覽館。

三月二十日,天氣晴好,氣溫20多度,挺適合戶外活動,只是霧霾籠罩,雖有太陽,也看不見藍天白雲,我們一行三人司機@徐傑,後勤@塵土,我當導遊,早上九點到達護法寺村停車場。

燕窠勝地

先走了一段水泥小路,然後沿着上山古道登上燕窠洞景區,“燕窠勝地"這碑刻於1988年,那時旅遊不像現在那麼熱衷,周邊也鮮有遊玩場地,而燕窠洞開發的比較早,是附近地區獨一個旅遊景區,記得上小學時,也就八十年代,學校經常組織學生來這裏郊遊,然後再長大點,上初中了,暑假時也單獨來過,每遇國慶元旦或端午節,附近大批居民就跑過來遊玩,熱鬧非凡。只是現在各處旅遊場所開發的越來越多,燕窠洞也漸漸被人淡忘,我差不多二十年沒來了。今天舊地重溫,心情有點小激動,暫且放下徒步前方,靜下心來領略下千年道鄉的“道"和燕窠勝地的湖光山色

順着登山步道一直上來,過了龍泉禪寺就是觀音洞,觀音洞左側邊上有天然石洞,此就是“燕窠硐",裏面有幾個洞相連,一直向上,可到玉虛道觀。

燕窠硐緣大蜥山天成洞天,玉虛觀承龍門派真傳全真。傳大蜥山古時爲島嶼,稱蓀湖山。曾有五隻白燕築窠而得名。自吳越節度使林倪辭爵結茅蓀湖山習長生久視之道始,已逾千載。林倪嫡孫林升真傳虛一,虛一傳“一代真師”林靈真,後學甚衆,“在州里不下百餘人”。正一龍虎宗董處謙、玄教大宗師吳全節都曾投其門下,“可謂一時授受之盛”。鐘響罄鳴,真人羽化而登仙,濟度無量,氣神長存。至清代龍門中興,奉道之士、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建玉虛道觀於燕窠硐之上。日月運行週迴自有徑路,共和乙卯年,全真龍門派廿三代陳宗耀師攜廿四代黃誠寶道長真功真行,率徒衆修建道觀,七年事成。黃信陽少年入道玉虛玄門,爲全真龍門派廿五代玄裔弟子,勵志修道,明通造化,任中國道協副會長,北京市道教協會、河北省道教協會會長。山海龍虎交,萬古續仙號,玉虛道觀亦名閬苑玄圃,錢庫望裏鎮然屬“千年道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徑》

無限風光燕窠洞

湖光漣漪護法寺

過了燕窠洞,左行走半嶺坑古道,不久又遇一個水庫,這是護法寺調節水庫。

在水庫邊前行的路上,我們遇到往山上運輸水泥,磚頭,沙子等建材的“騾幫"。

三條坑嶺

上午十點,距起點三公里處,道路邊出現個小峽谷,峽谷水勢平穩,水流也不大,峽谷一直是順着我們前進的道路方向延伸,我們不由得跳了上去,經過了二十多分鐘,前進300多米,有個一大水坑擋着,我們再次走上峽谷邊的古道。

陶醉在峽谷間攀爬跳躍的@塵土妹妹

古道兩側的那山和那樹,綠的滴翠,紅的發豔。

峽谷上來,前行五百米,有一涼亭,此爲陳家堡山豐山亭,亭況良好,除了陳舊的牆瓦透着歲月的滄桑,幾無破損之處,涼亭內的石椅也保持整潔乾淨,亭內涼風習習,透過窗口還可以看到遠山風光,我們正好在此飲水補充能量,塵土妹妹帶來的九個小棕子一分而三,先填飽肚子了。

豐山亭出來復行二百米,道路右側下方有個平臺,平臺中間有匙形的小水池,水池清澈到底,泉水清涼甘甜,平臺側前方有個巨大石頭可遮住陽光照射,左邊還有個小廟,這裏適合做戶外野炊的好營地。

從平臺過來,頂着烈日,繼續踏着石階上路,午間氣溫達到了24度,在烈日暴曬下,汗水直流,我和塵土都戴着遮陽帽,只有@徐傑是早上臨時決定的,忘帶戶外裝備了,路過一片棕竹林時,他蹲在路邊折了幾根竹枝,忙着糊弄着。我轉回來一問,他說曬的受不了,做個草帽戴着遮陽。不錯,有想法,不虧是戶外人。

草帽哥@徐傑,是我高中老同學,一個不善於言語很實在又熱心腸的好男人。

路過一幢破舊不堪的老民宅,看見門前院裏深埋着一個搗年糕用的石搗臼,特有親切感,在駐足觀看時,也想起小時候過年時大人們在石臼上搗年糕的情景。

走出這條長長三條坑嶺臺階路,整整走了6公里,腳都酸了,好在出口處連着一條2米多寬的水泥平路,正好放鬆下,在路邊遇到兩位修路的老鄉,正在吃午飯,這時我看了下時間,已經中午12點18分了,和老鄉閒聊兩句,得知他們是爲附近墓地築路的工人。

草帽哥和塵土妹在秀臺步嗎,是不是比比誰的身材更苗條,身姿更妖豔呢。

小水泥路出來,過了一段二百多米上山古道,古道出口是盤山水泥公路,路邊有個廟宇,廟前院子有一片抽芯了的香菇菜,估計是吃不完剩下的,我們中午是打算自己野炊燒麪條吃的,於是跟廟裏的主持打個招呼,剝了一些菜葉過來。

望洲山之巔

在公路上走個二十多米路,這裏右拐就是登頂望洲山的古道了,古道是由大小不一的塊石築成,這段古道保持着原汁原味,走吧,讓我們穿越一回,走走這千年古道。

@塵土手上的叫苦菜,在古道兩側一路上採摘的,是一種美味野菜,一會中午燒麪條時也放一起煮的。

苦菜——菊科植物苦定菜的嫩葉。藥食兼具多 年生草本植物。藥名叫敗醬草,異名女郎花、鹿腸馬草。民間俗稱苦菜,別名天香菜、荼苦莢、甘馬菜、老鸛菜、無香菜等,因其葉似蛇形,山東也叫蛇蟲苗。味感甘中略帶苦,可炒食或涼拌。涼拌時先將苦菜擇好洗淨,過水輕焯控幹晾涼,姜蒜切末,加入鹽、雞精、香油、白糖、米醋、辣椒油少許,攪拌均勻後裝盤即可。有抗菌、解熱、消炎、明目等作用。

中午十二點三十,我們走到一個涼亭,此亭名爲望洲第一亭,這裏海拔650米,距山頂不到一公里,再次休息幾分鐘,喝點水吃幾個甌柑暫且充飢一下,準備到山頂時弄午餐

望三州州州相連,

通四海南北東西。

望洲亭後柱子上另一幅對聯,正面柱上的那幅對聯已在第一篇遊記裏寫過了。

從望洲亭上行幾百米,離山頂不遠處有一道觀,只見道觀面臨懸崖,依山勢而建,主體建築半掩於巖洞之中。這就是白雲硐天真道觀,天真道觀始建於600多年前,近年擴建重修,其內有供奉了600多年的老君、真人、老祖、仙師塑像。道觀中有一泉,雨季不溢,旱季不枯,水質甘甜,可供行人解渴。

我們經過道觀時,打上三升的水,清洗了蔬菜,又匆匆忙忙往山頂而去。(注:要是中午時分過來,道觀裏可提供素食午餐,另外開水隨意補充)

登山頂處,有一平坦的地塊,這裏相當適合演武,據說我們蒼南人名武師林孝桐年輕時就曾在這裏練過武術。而我們就在平臺邊上的移動電線塔下弄起爐火燒午餐了。

吃飽喝足,登上海拔774米的望洲山頂獅子峯上,舉目遠眺,玉虛道觀及以蓀湖水爲正源的兩條河流、望裏鎮等地,均隱約可見。據說這裏常年有霧,能見度相當好的日子不多,晝夜溫差在8攝氏度左右。奇怪的是,就是這樣長年霧氣升騰的山峯,當地人卻叫它“望三州山”,但具體哪三州各有各的說法。

我在望洲山之巔

將軍嶺古道

在山頂我們拍幾張照片就匆匆往下走,路過玉真道觀時已下午兩點了,此時已徒步了十公里,回程還有近九公里的路程。下來的路就是順着玉真道觀的直對門,在公路左側邊一條石階小路下去,下面有個乾涸的小溪谷,順着溪谷一直往下,溪谷盡頭左側有幾戶人家,人家門前有條古道。

順着古道出來,再爬下一片山坡,山坡下面有條廢棄的黃泥土公路,是以前修建的,自從新建了盤山水泥公路後,這條路十幾年沒用了。

順着這條土路過來,走不久看見個村莊,村莊裏有幾戶山農,農屋前的田園上還放養着雞鴨鵝,再過來幾百米,馬路右側邊是一片梯田牧場,上面栽種着牧草,有十幾頭水牛在悠然自得的踱步吃食。

下山時以平路居多,我們走的飛快,下午三點一刻時,已走了15公里。

爬下上面這個山坡段,出來再走一公里盤山公路,到了金家洋老人療養院,療養院過來是個油茶養植基地,基地四周柵欄圍着的,自己打開門進去,穿過這片較大的油茶園一直向下,古道就在油茶園中間的,出口是公路段,要是不走油茶園,繞公路的話得多走一兩公里。

然後繞着公路走個幾十米,在左側邊有一條被公路攔斷的破損嚴重的塊石小道,這條就是將軍嶺古道。括山將軍嶺,系橫陽古道三條嶺之一,嶺腳有“將軍市”之稱,戰亂時,是兵家必爭之地;和平時期,這裏又是山貨交易市場,市場繁榮。

將軍嶺古道始建何年,已不可考,在北宋初期樂史所撰的地理總志《太平環宇記》已有“將軍嶺”路名,可見北宋時這條道路已經開通。若按五代吳越國時期將軍嶺處於吳越國與閩國邊防要隘的史實推測,將軍嶺古道很可能開通於五代吳越國時期,最有可能開通於閩國被南朝所滅,吳越國派兵救福州之時,即後晉開運三年(946年)。明朝初年,將軍嶺古道行人已絡繹不絕,甚至有連夜趕路者。

在將軍古道下來不久,半路有一破舊的古亭,名曰順嶺亭,順嶺亭下來有個小水庫,跨過水庫前的堤壩,從左側角的古道往下走。

臨近山腳時,遇到個趕羊的老人,身後拖着二十多頭山羊,據老人介紹,活羊的價格可以賣至27元一斤,一年收入還可以的,養老無憂。

到了山腳,古道左側邊的懸崖上有個小瀑布,瀑布上面是個水庫,正月連續降雨時,瀑布還是挺好看的,瀑布前不遠處,也就在古道邊有個古井。

瀑布過來,經過了福壽亭就是嶺腳村老街,然後就到了嶺腳村村民中心,村民中心內有民俗文化展覽館。

最後欣賞下小溪上的嶺腳大壩,大壩邊有括山去錢庫的公交車,每人2元,然後在車站轉坐去望裏的公交車,也是2元,到了望裏下車,步行幾百米去護法寺停車場取車回龍港。要是你還有餘力和時間,也可以順着山腳走嶺腳到燕窠洞的縣道老路,約9公里,兩小時內可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