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頭百島風情

  文&圖 在路上遇見

  抽點時間,帶上money ,帶上相機,遊覽 洞頭 小樸村、白馬古道、望海樓,享受慢生活,體會不一般的海島風情。

  溫州洞頭望海樓 陳裕法/攝

  推薦線路:洞頭 城區—白馬寺—小樸村—白馬古道—望海樓

  白馬寺

  相傳,當年唐三藏西天取經迴歸時,路過 福建 永春 這個地方,恰逢當地遭受百年未遇的乾旱,赤地千里,顆粒無收,諸多斷炊,度日艱難,唐三藏騎的神馬見狀,不忍離去,執意留下拯救百姓的因苦。神馬的至誠愛民,感天動地,終祈得甘霖普灑。

  後來,當地百姓爲紀念神馬的無量功德,建造一座金碧輝煌的白馬寺,一年四季香火不斷,每年元宵節還舉辦馬燈遊藝。

  清乾隆年間 永春 村民經 玉環 遷徙至小樸村,並在當地繁衍生息,由於長期以捕漁爲主,一葉小舟,在風浪裏飄蕩,險象環生。爲祈求平安,就仿照老家的習俗,在村裏建造了白馬廟,時年逢節燒香拜奉,祈求風調雨順,年年豐收,歲歲平安。每年的除夕夜、元宵節和八月初六都舉辦馬燈遊藝活動。舞馬燈即寄託了對新一年新的希望,又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人們生活的樂趣。

  小樸村

  小樸村坐落於 洞頭 島 西北 一隅, 洞頭 峽跨海大橋建成後,這裏成了 洞頭 主城區的入口。

  它三面環山,一面 臨海 ,是個淹沒在山嶽中的小漁村。前面濱海大道橫穿而過,背後倚靠着煙墩山和九仙山。

  小樸村是 洞頭 保護最好的古村之一,整個村落以原生態的形式保留下來。這裏的建築以虎皮瓦片石頭房爲主,俗語“路像褲腰帶,瓦片石頭蓋”可以準確的形容整個村落的風貌。清一色的石頭瓦房是典型的閩南建築風格。

  清雍正六年始至民國及解放初這裏屬 玉環 管轄,1953年 洞頭 置縣後歸 洞頭 雙樸鄉管轄,2012年起至今爲北嶴街道雙樸社區。

  走進村子,首先看到的是一塊石碑,上面寫着村子的來歷。相傳,乾隆年間林姓和顏姓祖先從 福建永春 經 平陽 至 玉環 後移民來小樸定居,後來追隨者陸續來到,就形成了以林、顏姓氏爲主的村落。

  移步至村子內,村舍高高低低,鱗次櫛比。房屋的年代最早可追溯到清代,有些大戶人家的屋舍規模非常大,內部的木質結構雖然已經略顯陳舊,但仍能夠看的出當年的富貴榮華。

  一座建於1942年的中西合璧的石房頗爲獨特,花崗岩疊砌的門面,雕花的門沿,後門是西式的窗臺、樓柱,前門卻是典型的 洞頭 漁村“虎皮房”,前門的匾額上還寫着“魯國舊家”四個大字。

  舊家,指上代有勳勞和社會地位的家族。類似特色老宅有十八幢。

  串聯這些石屋的是一些羊腸小道,路彎彎曲曲,還好順着山勢,方向還容易把握。路上經常會遇到一些黃狗懶懶地趴在路邊曬着太陽。 村裏年輕人很少,偶爾看到的都是些老人,有的拄着柺杖,在小路上散步,有的露出慈祥的笑容,在屋舍前享受溫暖的陽光,還有的忙碌着,翻土、播種。

  走進這個美麗的小漁村,狹窄的石弄,虎紋的石牆,清澈的 石渠 ,散發着古樸的氣息,青苔爬在石縫中,石塊壓在青瓦上,樸素的村道,樸素的房屋,樸素的漁民,樸素的生活,樸素的馬戲。小村,猶如一首質樸的詩,令人喜愛。

  久居都市的城裏人,行走在這片靜謐安詳的 石頭村 落,內心裏滿滿的是童年時候的回憶。還記得當年的自己,就住在這片花崗岩石頭房的森林裏,與小夥伴們恣意地徜徉在阡陌縱橫的小徑裏。

  村裏有一條石板鋪就的上山的古道,是人們去往煙墩山望海樓的,也就取名爲白馬古道。如今古道被 新建 的木棧道所取代。

  古村內的白馬廟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小樸馬燈舞爲“ 溫州 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元宵節的“馬燈會”成爲當地最負盛名的民俗活動之一。

  白馬古道

  白馬古道在村後東南方向是通往煙墩山的古道,古道因村裏的白馬文化盛行而得名。小樸村的許多傳統與白馬有關。如白馬寺,迎馬燈活動,馬燈舞等等。

  白馬古道位於村子的東南方向,連接小樸村和望海樓,全長1300米,由清風圃、託樓廊、涵秀臺和木棧道組成。沿道上下間,濃蔭遮蔽;廊臺高低處,島礁入眼,是登山健體、觀濤覽勝的好地方。

  與 洞頭 島南片的連港藍色海岸帶的“親水”相比,山間的棧道蜿蜒曲折、移步換景、綠意盎然,別有一番風味。一行人沿着徐緩的木棧道魚貫而行,在山間植被掩映之下,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欣賞海闊天空的湛藍,平日工作中的疲勞便一掃而空,心情也豁然開朗起來。

  清風圃

  煙墩山只有227米高,走了不一會便到了山腰,一座竹林休憩平臺出現在眼前。

  跨過竹門,坐下來短暫地休憩一會,陽光照射下竹影斑駁,讓人想起王維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可惜這山上少了點水,否則會更有一番意趣。

  拖樓廊

  在白馬古道上行走,除了不時有平臺觀賞最美的大海外,沿途最美的享受就是衆多的古樹。改建後的白馬古道是用原木鋪成。最大可能地保留了古木古樹,這裏的香樟獨木成林很是少見,邊上建有木桌木椅,走累了的人們可以小坐歇息。

  一些不知名的參天 大樹 撐起一片濃蔭,人們在遮天蔽日中,腳蹬木棧道,蜿蜒曲折、移步換景;眼觀洞頭 峽,碧波漣漪、島礁入眼;耳聽海濤聲,千軍萬馬,洶涌澎湃;鼻聞古木香,馨香沁扉,神清氣爽。

  涵秀臺

  沿道上下有幾個觀景平臺,快到山頂的這段路,有幾座視野開闊的觀景平臺,其中以涵秀閣最爲壯觀。這是一座270度的懸挑平臺,分上下兩層,離地4米多高。

  站在這裏俯覽, 洞頭 海中湖景區、 新城 二期、 洞頭 老城的景緻盡收眼底,山腳下,小樸古漁村海島石屋的陽剛之美與醫學院仁濟學院的歐式 新建 築遙相呼應;靜觀海中湖,雄偉壯觀的 洞頭 峽跨海大橋,與乘風破浪的艘艘漁船相得益彰。

  遠眺藍天下,佇立在海面上的三三兩兩島嶼,與碧海藍天構成一副 蓬萊 畫卷,宛如海上仙境。

  清朝詩人王步霄對海島 洞頭 的讚美,“蒼江幾度變桑田,海外 桃源 別有天。雲滿碧山花滿谷,此間小住亦神仙。”在這裏得到印證。

  林蔭木棧道在綠意中穿梭,突現一寬闊的平臺,擡眼低頭美景盡收眼底。海風徐徐腥氣襲人,一種別樣的自然與愜意縈繞心間。登高望遠中“海闊憑魚躍”的自由與神情油然而生。

  登白馬古道去望海樓,有兩個 溫州 歷史的人物不得不說,一個是詩人 永嘉 太守顏延之,另一個是詩人溫州 刺史張又新。

  顏延之(384-456),字延年, 山東 琅琊 臨沂 人,南北朝時著名詩人、文學家,與山水派創始人謝靈運同代齊名,世稱“顏謝”。顏延之不僅與謝靈運齊名,而且和陶淵明私交甚篤。在顏延之江州任後軍功曹時,二人過從甚密,陶淵明死後,他還寫了《陶徵士誄》。我們所認識到的陶淵明,很大一部分就是顏延之筆下的陶淵明。

  顏延之評價“陶靖節”是個低調、平淡而又有氣節的高人。這個評價奠定了陶淵明在歷史地平線上的形象。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間,顏延之出任 永嘉 郡太守。期間巡視沿海諸島,在 洞頭 建望海樓。

  張又新,字孔昭, 深州 陸澤人,時號爲張三頭。在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即“解元”、“會元”、“狀元”謂之“連中三元”,歷史上“連中三元”者連他在內僅有17人。唐朝詩人中,除了張又新,似乎只有王維曾得過三個第一名。科場上是少見的春風得意。張又新大約在開成年間(836-840)擔任 溫州 刺史,曾作《 永嘉 百詠》。

  顏延之與張又新一個建樓,一個尋樓。“靈海泓澄匝翠峯,昔賢心賞已成空。今朝亭館無遺制,積水滄浪一望中。”是張又新尋訪其前輩詩人顏延之足跡不見,而發出的感嘆。

  心 賞 亭

  心賞亭,位於白馬古道的最上端,泓澄亭 東北 向的下方,爲四角方形,寓天圓地方之意。亭裏刻有 溫州 刺史,唐朝詩人張又新的詩《青嶴山》“靈海泓澄匝翠峯,昔賢心賞已成空。今朝亭館無遺制,積水滄浪一望中。

  亭名也取自張又新詩句“昔賢心賞已成空”裏的“心賞”,用美好心情欣賞秀美景色的寓意。亭匾是中宣部原副部長、文化部代部長,著名詩人,詩作《回 延安 》、《雷鋒之歌》及歌劇《白毛女》的作者賀敬之所提。

  亭聯爲 浙江 吳紅雲所撰:“詩酒皆仙,吟魂醉魄歸何處; 江山 如畫,月色濤聲共一亭。”書寫亭聯的是中國 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鍾明善。亭內《青嶴山》詩碑,爲 中國 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上海 書協原主席、著名女書法家周慧珺所書。

  如今望海樓公園建有顏延之塑像,只見戴冠着袍,長身而立,衣袂翻卷,頭頂着高天流雲,舉目遠眺。一手捋着長鬚,一手握着書卷,這雕像站在明三暗五的望海高樓前,竟絲毫不遜氣勢。

  與張又新有關的則是以其詩命名的兩座亭閣,泓澄亭與心賞亭。泓澄亭爲六角形,雙層結構,六角重檐,寓“六六大順”。亭的二樓懸掛“福祥鍾”,爲島 民和 遊客祈福。題寫亭匾的是賈平凹。登白馬古道到望海樓觀景平臺時可以近距離觀賞雕塑與亭閣。

  望海樓被譽爲“氣吞吳越三千里,名冠東南第一樓”的望海樓位於 洞頭 本島煙墩山,爲東南沿海最高樓,來到 洞頭 ,這是你最不能錯過的一處風景。登上望海樓,既能瞭解“民俗八大巧”、“百島十二鮮”、“媽祖祭典”等 洞頭 的漁家風情,還可以將 洞頭 百島、古城新景盡收眼底。伴隨着栩栩的海風,在望海樓坐看海天之際,擁獨好風景。

  登樓遠眺,百島風光一覽無餘,一百多座島嶼像灑落大海的明珠,無數的小船似魚兒一般穿梭其間。站在 洞頭 本島最高處,回首千年,當年的 永嘉 太守顏延之是否也是看到這般景緻,才下令在青嶴山(今大門島)修建瞭望海樓。

  急急徐徐,走走停停,大約不到半個小時便到了望海樓。與其他地方的遊步道相比,這條白馬古道走起來並不費力,而且它把漁家村落、海島景緻、文化名樓串聯起來,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在 洞頭 的景區中顯得尤爲特別。

  登上古香古色、美輪美奐的望海樓,居高鳥瞰遠眺四周,浩瀚大海、大小島嶼、跨海大橋、七橋雄據、五島連峙、古村石屋、新老城區,海天美景盡收眼底。

  樓內,豐富的海洋文化、海洋民俗展品,讓您一覽 洞頭 的漁鄉風情。民俗八大巧、百島十二鮮、海島石屋、七夕幻影成像、媽祖平安節、海洋動物故事等等。樓外,詩亭、望亭、鍾亭、詠史碑廊、門臺一應俱全。

  只可惜歲月易逝,樓宇難存。當400年後,唐代詩人 溫州 刺史張又新再來尋樓時,早已經人去樓空,他只得作詩感慨道:“靈海泓澄匝翠峯,昔賢心賞已成空。今朝亭館無遺制,積水滄浪一望中。”一千多年過去,當我們登上新修建的望海樓,欣賞着古人當時眼中的景緻,不禁同樣感慨萬千。

  結束望海樓的遊覽,已經接近中午,在景區休憩一會,進些食物、水,準備原路返回。下山的風景與上山時大不相同,村落裏炊煙裊裊,開始生竈做飯。陽光照得我們懶洋洋的,該回家睡個美美的午覺了。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登望海樓能讓你全身心感受這份寧靜,體驗這份情趣的最高境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