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广告是互联网最经典的商业模式之一,全球每年的市场容量约为1万亿元。然而当前的数字广告市场却是一个零和博弈市场 —— 广告主、流量主、用户三方由于互不信任,带来广告验证、数据监测、广告拦截等诸多无价值中间环节,显著减少了各方收益。

区块链技术无需中心节点背书,通过全球分布的节点进行共识,低成本达成多方互信,降低了广告投放过程中产生的人为信任损耗。

广告主,流量主之间需要错综复杂的第三方来达成互信

链上流量 VS 链下流量

传统数字广告市场我们可以称其为链下市场,其特点是用户没有一个可以跨平台关联的用户ID,因为各个流量主不会轻易对外开放其核心用户数据,于是存在数据孤岛的现象,用户行为特征无法跨平台关联。

链上流量是指通过公链产生的自然流量,体现于以太坊等公链的公钥地址,用户通过私钥可以操作公链上的各个Dapp,而无需在每个应用中申请新账号。所有能为用户接入区块链操作的媒体,称为链上媒体,比如:数字货币钱包或支持Metamask的钱包。如果将用户画像、行为与公钥进行关联,就可以实现精准投放。而广告的触发则会为用户提供一定的TOKEN回报。

区块链+广告(公链模式)与 广告+区块链(联盟链模式)

对于数字广告市场的流量方来说,刷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广告主也已经默认流量方会刷量,从而事先对其进行扣量。区块链带来的投放透明化,对广告主有利,而对流量方不利;于是只有自身能够带来流量的媒体方,才有实力推动流量的区块链化,其意义在于使生态上下游能够达成互信,称为联盟链模式。此类模式可以解决生态内部各方的信任,但无法撬动其他流量主的参与,属于改良型区块链应用,无法从源头上解决行业存在的弊病。

另外一类模式是运用TOKEN的广告属性,将广告主与客户/用户通过链上媒体进行对接,从而实现项目的有效推广,用户在此过程中也可以获得TOKEN回报。此类模式称为公链模式。相较于传统的积分墙广告,区块链广告存在显著不同:传统的积分墙广告,用户获取的是积分或者法币,而区块链广告获取的是项目TOKEN —— 法币没有广告属性,而TOKEN自带广告属性;前者价值固定,后者价值不固定(甚至某些情况下价值为零);前者只为套现,后者可在区块链应用中消费。公链模式的广告主由TOKEN项目方以及DAPP开发商组成,而流量由钱包等链上媒体提供。

区块链广告与传统数字广告是两个不同维度上的业务

ProChain的TOKEN精准营销MVP应用PRABOX

ProChain(PRA)是公链广告模式的代表项目,服务于以太坊,EOS以至于更多公链生态的广告投放与撮合系统。对于公链广告,我们有以下思考:

1. TOKEN是区块链广告的基本形态

首先要重点介绍一下TOKEN。TOKEN有著多重属性,多数人仅了解其价值存储和传递的股权功能,除此之外TOKEN还具有使用权、投票权、甚至广告等高阶属性。以ProChain为例:TOKEN的使用权体现在区块链的币天销毁机制用于反点击欺诈方面:

一个用户需要持有PRA,并且保持在钱包内一段时间内没有交易,才能够触发某个抵押了TOKEN的广告合约,并获得广告主提供的TOKEN。当触发合约时,相当于向链上打了一笔交易,成功领取TOKEN后,TimeStamp1变成了最近这笔交易的时间,那么当这个用户再次点击广告的时候,由于上笔交易与现在的时间差值不够导致POSt不足从而无法触发合约,只能等待POSt恢复。

另外一方面,区块链因为其去中心化特性,广告主的项目内容是否真实,可通过用户持有PRA的投票权进行判定。当一个项目得到超过某个阈值比例的差评之后,其用于广告投放抵押给媒体的PRA将会被没收,并按投票权重分配给投票者。

最重要的一点是,TOKEN还具有高阶通证属性,承载了项目方的广告,持有TOKEN的人会逐渐转化为社群支持者或产品消费者。用户留存在钱包内的TOKEN可以是游戏币或优惠券,让新用户低成本体验产品或购买服务。

TOKEN是若干个函数组成的通用区块链操作介面,除了ERC20之外,还有ERC223、ERC721等常见规格,ProChain也会为区块链广告创建一个通用TOKEN标准,加强此类TOKEN的广告属性

2. 为何在以太坊上要通过中心化模式来投放TOKEN广告?为何要拓展业务至EOS?

以太坊为了防止粉尘攻击,每一笔操作都需要花费GAS,一笔普通的TOKEN转账在常规网路环境下需要0.001ETH左右(折合5RMB)。那么对于高频低价值的广告来说,领取TOKEN的成本就过高了。因此一般会采用中心化的侧链方式来提高速度与降低成本,然而以太坊侧链多数仍处于试验期,无法稳定运行在主干网。另外新用户没有渠道获得ETH来调用智能合约,于是中心化记账+大数据反欺诈+批量派发是当前以太坊公链广告最佳落地形式。

ProChain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将空投成本降低至传统转账费用的20%左右。在正常2~3G的网路条件下,1个ETH可支持多达1万个地址的TOKEN派发,节约了项目方大量成本。

至于为何拓展业务至EOS,自然是因为考虑到以太坊用户需要付费这种反人性的设置,以及个位数TPS的打包速度。通过EOS区块链拓展ProChain的业务,可以吸收EOS生态的流量红利,同时更好的将广告系统落地。EOS的用户免费以及高并发特性,都是区块链广告所需要的。团队前期大量储备EOS,以换取高频触发广告所需的带宽和存储资源。除此之外,因为ProChain是广告结算与竞价协议,不受限于在某一条公链上进行部署,像Zilliqa,Cardano,Rchain,Neo等高性能公链上,我们也会分别有各自的业务部署。未来还将通过Polkadot等跨链协议打通各条公链的广告业务。

3. PROCHAIN的未来展望,长期将如何构建区块链广告生态?

核心战略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开发区块链广告最小化可用产品模型PRABOX,演示区块链广告的落地形态,并为ProChain广告系统提供一个调试平台。当前PRABOX已拥有20万真实链上用户,超过5万日活地址数,并且每日还在高速增长中。当业务迁移至EOS之后,糖果领取过程将全部上链,通过智能合约进行实时结算。目前PRABOX已经为CORTEX,MDT,READ等30多家登录主流交易所的优质项目提供链上广告服务。

第二步:建立DSP广告合约市场,将广告投放合约进行模板化,广告主可以自定义TOKEN获得条件,并引入PRA竞价机制来提高广告曝光率;其后为链上媒体提供SDK接入,将部分链下媒体改造成链上媒体。媒体端通过SDK设定可接收显示的广告范围,检索广告合约库中符合媒体投放条件的内容,并根据广告主竞价进行概率展示。当用户触发广告时,媒体可实时获得PRA作为奖励。

在商务层面,我们将试点大品牌主的链上营销,通过将其部分业务(如优惠券)进行TOKEN化来适配ProChain广告系统,并推送给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链上用户。随著广告主的链上迁移,传统数字媒体会逐渐认识到链上广告的优势,从而植入SDK上链,加入ProChain生态。

第三步:建立链上广告实时撮合系统,当然这取决于公链性能与生态规模。当用户访问链上媒体时,可实时通过合约市场拉取符合要求的广告进行实时竞价展示。在此之前,还需要通过加密技术构建用户画像,在保证用户数据隐私性的前提下,授权给广告主使用,以达到精准投放要求,从而实现ProChain项目的最终目标。

社区治理方面,ProChain项目的代码将逐渐开源,早期团队会运用TOKEN数量优势来引导社区氛围向良性发展,普及区块链广告的基本原则。随著社区共识的建立和凝聚,逐步引入社区力量进行开发和治理,以期建立一个透明公正的区块链广告生态。

感谢您对PRA般若的支持,更多信息请访问:

PRA般若官网:chain.pro/Email: [email protected]t.me/ProChainCN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