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的学习读书会迎来了一支特殊的团队——红砖文化“城市考现”团队。他们在外滩的范围里考察了21条道路、4座桥梁、173座主要建筑,包括98座优秀历史建筑、60处不可移动文物,现场采集38240张街拍图片、约300分钟环境音频、超过47200分钟视频,汇总了54个考察主题。

3月23日,红砖文化“城市考现”团队成员熊楚天与她的小伙伴们来到学习读书会,以外滩为场域,与众多读者一起分享了他们在考现路上的见闻和心得。分享从一段外滩发展变化的小视频开始。视频中可以看到,外滩经历了两次改造,在1920-30年代的时候,已经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很接近了。

外滩是上海的地标,是上海绕不开的必打卡地点之一。它的形成和演变具有代表性,能够以小见大,看到外滩的变和不变,从而看到上海的变和不变。

看得见的外滩声音

声音是到达外滩现场后的第一印象。为什么说是“看得见的声音”,熊楚天为读者展示了如何以漫图的形式传递音画通感。“考现团队”将漫画与实景结合,“huahua”、“dingding”书里漫画呈现的这些拟声词与画面相配合,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一种别样的现场感。

“看得见的声音”是解码外滩的第一条线路,熊楚天特别提到了“东方红”这一代表性的特色报刻乐曲。当我们漫步外滩,隐隐传来的这一乐曲声为我们感受外滩提供了更为整体的氛围。

读者向熊楚天提问

外滩建筑的潮汐

外滩的建筑类型很丰富,犹如潮汐般一重重地扑面而来。其中的第一重是临江的外滩堤岸,包括了沿江步道、黄浦公园、南外滩和北外滩等。

熊楚天分享了文化学者刘传铭年轻时候的一段经历:

“他那时候跟他太太两个人也到外滩去约会。那时候的防汛墙边,不像现在还挺亮,对岸是黑黢黢的一片。那个地方特别挤,永远是两个人一起,一对挨着另一对。但当他独自去的时候,边上那一对一定为他空出两个肩膀的距离,帮他空出以后,人家另一对才占位置俩人紧挨着肩膀。你是一个人来,不管你是男的还是女的,都给你留两个人的位置。这是一种约定俗成。这些情侣来自社会百业,各个阶层,没有地图也没有地名,没有人明确告诉你,这个地方是情人客厅。”

外滩的“情人墙”是当时的一种文化现象,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浪漫。

外滩建筑潮汐的第二重是万国建筑,是大家对于外滩的一种共性印象的部分,也是外滩建筑潮汐的精髓。熊楚天介绍了其中一些可以进入的、可以近距离体验、进行观察选择的建筑,这些建筑本来就充满传奇和故事,建筑样貌也很丰富。熊楚天还介绍了一些拍摄外滩最佳的角度,“原金城银行和原工部局的一侧隔着,站在原工部局的正对着大楼的绿化护栏上是拍摄的最佳角度,可以看到原有的徽记,同时正好能把三扇窗户和里面的水晶吊灯尽收眼底,大楼亮灯时金碧辉煌。”

外滩建筑潮汐的第三重和第四重是万国建筑背后的转角建筑和里弄。转角建筑不是外滩独有,但是相对比较密集。在这些不可拓宽的马路上,你能看到的转角建筑的体量是很惊人的。这些密集的、集中的呈现,和狭窄的不可拓宽的街道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这一部分,熊楚天提示了观众一些细节,“江西中路香港路交界处的四个神兽,隐藏在店招和灯箱中间。路过时可能会看到一只但不以为意,仔细寻找才发现它们自成一体”。还有从“外滩地区唯一的双子楼之一福州大楼的顶楼能看到陆家嘴和外滩。在这里看到住户的天台,能够感受到不同家庭的生活状态。”

江湖一平米

除了外滩建筑的金碧辉煌之外,“城市考现”团队还在考现的路上着重观察和记录外滩人们的生活状态或是生存方式,听听他们所说的故事,逐渐收集值得记录的人文数据。从中大家还感受到外滩其实是有温度的。

熊楚天说,“我们选择的大部分受访者是常住居民,包括一部分流动户,也是长期在这片区域活动的。有些人呆在这里的时间比我的年龄还长。他们对于这个区域的观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从这些个性的表现中可以总结出一些共性的内容。”

看得见风景的窗口

窗口是观察外滩的另一种视角。外滩的万国建筑仿欧式居多,窗户本身很漂亮,窗口里也很漂亮,从不同角度又能看到对面的陆家嘴,或者是蓝天白云。当窗口的里外界限被打破,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红砖文化“城市考现”策划人、发起人刘畅尹与读者进行现场互动

“考现”不是对很久远的历史的回溯和考订,而是对近期的转瞬即逝的存在的记录,所以它是鲜活的,可触摸的,如同纪录片一般具有影像的骨感和力量。

“城市考现”团队从2011年起,以外滩为起点,开始了关于黄浦江水路的完整行走,记录关于外滩、黄浦江乃至上海呈现的立体感和人文细节。

跟着《外滩解码》一起,行走外滩,感受上海!期待与你在外滩的相遇!

《外滩解码——城市考察发现笔记》

红砖头 著

定价:98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18.6

“学习读书会”由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文广局)主办,上海市作家协会、SMG、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特别合作单位,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浦东图书馆、东方财经·浦东频道作为承办单位。

“学习读书会”特别邀请上海市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孙甘露担任总策划,将邀请当代知名学者、作家,围绕解读新时代、溯源上海党的诞生地、打响上海“四大品牌”、浦东开发开放等多方面的议题,每两周一次,周六下午2:00,在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街区五峰书院(南洋泾路555号2A层),展开读书交流活动。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理财周刊》社

以专业学术打造品牌

以社会责任引领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