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晚,巢湖市千年古镇柘皋万人空巷,热闹非凡。一道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过太平桥」在这里进行。

「过太平桥」是老百姓自发形成的民俗活动,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吃过晚饭,成群结队,擎著香火,提著灯笼,从西街玉栏桥上走过,寄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玉栏桥上人山人海,过桥的人像流水一样,一直要「流」到深夜,夜晚的香火将整个大桥照得透亮。此习俗在柘皋镇已延续640多年。

玉栏桥又名「遇难桥」,相传此桥缘起于朱元璋在此遇难呈祥,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为了报答一老翁摆渡搭救之恩,诏令在此处修建了这座桥。日子久了,当地百姓觉得「遇难」二字不好听,谐名「玉栏桥」。据柘皋地方志记载:「明弘治十七年修,正统间知县刘汇重修,嘉靖三十四年大水冲颓,隆庆六年,知县柳应候命罗汉寺僧圆还募众重修。」


谢谢邀请,柘皋镇的太平桥又叫玉兰桥。是因为原叫遇难桥,百姓觉得不好听而更改而来。每年正月十六,居民们自发的去「过太平桥」,三三两两,三五成群。为的是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和富足。听老辈人讲,过太平桥这有讲究,逆时针方向走,从另座桥上返家,不能回头,寓意平安吉祥。这样的习俗大概延续了640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