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债券」不但能为投资者提供固定收益,且符合道德及社会责任,并能为环保出一分力,虽然绿色债仍欠缺统一的国际标准,但在各国政府鼓励下,近年已成为债市的新竉,去年成交量大幅增长78%。

绿色债券的收益率取决于发行人的信用评级。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债券融资部亚洲区总监Lorna Greene表示,自从巴黎气候协议于2016年11月生效,协议强调绿色政策背后需要有充足的财务资源,此后绿色债券市场便显著扩张。

Greene补充,绿色债券的收益率与一般债券并无分别,取决于发行人的信用评级。目前,日本在社会和环保意识上一直领先于全球,但绿色金融对香港及亚洲来说,仍然是一个新概念。

日本之所以在绿色金融上发展迅速,除了因为获得政府鼓励,以及大量离岸及在岸投资,还有国民对环保及社会责任意识较强,日本基金经理和保险公司都对绿色债都有强烈兴趣。此外,东京将举行2020年奥运会,为日本带来一系列环保项目,包括智慧能源发展,也是推动日本发展绿色和可持续债券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limate Bonds Initiative)的数据预测,今年绿色债券市场规模将会达到3,000亿美元(约2.34万亿港元),增长速度加快至93%。另一边厢,虽然可再生能源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投资项目,但其市场份额已经从2016年的38%,下降到2017年的33%。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债券融资部亚洲区总监Lorna Greene。

不过,目前绿色债券仍没有官方或全球统一的标准,只有一些自愿定立的准则。其中,日本环境省于去年3月发布绿色债券指引,防止「漂绿」债券,即是某些称为「绿色」,但实际上并无环境效益,或者集资所得未被适当分配到绿色项目中。

本港方面,香港品质保证局早前推出「绿色金融认证计划」,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认为这是推动香港绿色金融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相信有助市场发展。该认证计划参考多个机制,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际资本市场协会中心的绿色债券原则,以及人民银行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

自从认证计划推出后,太古地产(1972)率先为旗下的绿色项目,发行集团首个绿色债券,金额5亿美元,为期十年期,息率为3.5厘。太古地产表示,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发展与绿色建筑发展、能源效益或可持续水务管理的项目。

中电(0002)、煤气(0003)和港铁(0066)等企业,在过去几年亦已先后发行绿色债券,希望可以减少碳排放。另外,香港金管局和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将于6月在香港主办绿色及社会责任债券原则会议,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讨论市场和监管的发展。

市场估计与环境相关的债券会持续增长。

在新兴市场中,绿色债券现时由中国和印度主导。去年中国的绿色债券发行总额达364亿美元。印度去年的总发行量更倍增,总值达43亿美元,闯入2017年全球排名前十位。至于斐济和尼日利亚亦正透过主权绿色债券加入市场,巴西与拉丁美洲稳定地拓展市场。

不论是本地、国家或国际机构,目前都开始按照某些框架,来推行的绿色债券认证计划,当然其框架亦一定存有不足。例如中国虽然有自己的绿色金融指引,但《路透》报道指,中国仍批准「洁净煤」发电站项目的融资,但这些发电站并不符合其他市场标准。此外,中国去年推出的绿色债券中,只有一成债券会委托第三方,追踪集资后的资金用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