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默认打开页变成了嗡嗡这种类似 Instagram 的轻内容的以图片为主的模式

而以前长期保留的特色,游记和蜂首被放到了左上角导航栏里的游记频道

感觉蚂蜂窝想主打提频,提升用户使用蚂蜂窝的频率(猜测之前以游记这种长文的模式,不太适合高频碎片阅读,而且有需求的人才会搜游记,旅游需求又是比较低频的需求,一年才几次)。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次改版?

…………分割线…………

6月13日左右,又改回原来的版本了

个人感觉这段时间的改版对蜂首等其他内容的浏览量降低影响还是挺大的


马蜂窝把高频轻量的图片内容(嗡嗡)整合到了产品体系中,不仅让用户内容消费变得更高频,还将 「种草一个目的地 - 做旅行攻略 - 旅行 - 旅行后创作内容」的流程很好地串联起来。

作为马蜂窝的资深用户。我还想通过这一次改版来整体分析马蜂窝的产品和战略体系,详情见第二部分。

1. 此次改版的看法

2018年5月改版之前马蜂窝的首页默认页面是「推荐」主要以游记和问答为主,嗡嗡则是的首页里的一个「正在旅行」这个 tab。而改版后「正在旅行」变为默认 tab。我认为改版的原因是,马蜂窝想讲高频化的内容消费场景放在默认页,提升用户阅读和生产嗡嗡的频率。

游记的内容形式很重,一篇游记长达几千上万字。在新媒体时代,用户的时间更加碎片化,阅读也更加碎片化,很少大块的时间来阅读这种比较重的内容形式。所以嗡嗡为主的首页,是符合这种新媒体时代,轻量化,碎片化阅读的趋势的。

旅行类 APP 是低频需求的产品,像马蜂窝、穷游、飞猪、携程这类的 APP,DAU 日活不是很大。对于马蜂窝来说,能改变用户习惯提升用户使用频次的改版,就成功了一半。先把用户引进来,以后怎么让用户掏钱都好说。

但是这样改默认页的后果是,蜂首游记的曝光可能受到影响。蜂首游记作为马蜂窝价值体系风向标,虽然形式重度但是蜂首的品牌效应更大,所以后来又把蜂首加回来了,嵌入嗡嗡首页里,形成了最终的形式。

2. 从马蜂窝产品体系看它是怎么将用户一步一步转化到各个产品线

马蜂窝的内容产品体系包括嗡嗡、问答、游记和攻略。

嗡嗡:类似 Instagram 的纯图片分享配上文字和标签传播的内容。

问答:类似知乎。游记:是分享旅行体验的文章,有结构有目录,有图文视频,绑定目的地后在相应的目的地下传播。有质量较好的会进入运营位置循环展示。攻略:是游记的提炼版,主要汇集各目的地的基本信息。类似于穷游锦囊、百科。

这次改版,把一个用户从种草、到旅行、再到创作旅行内容的流程理顺了。

先用漂亮的小姐姐和美食美景的嗡嗡让用户种草一个目的地,激发用户的旅行需求,用问答、游记等产品做旅行计划,再把用户引导到旅行商城和酒店商城消费马蜂窝的旅游产品,完成一个用户的转化。

用户完成种草到旅行的过程就结束了么?还没完,马蜂窝的这套体系让用户把旅行经历分享出来。更多人参与到种草 - 旅行 - 分享 的循环,就有源源不断的内容供给和消费。

创作成本从低到高分别是 嗡嗡、问答、游记或攻略。

嗡嗡只需要发一组图配上几行字就可以了,所以旅行的时候就可以随时发。因此它的 feed 流叫「正在旅行」。

而问答则是针对一个点回答问题,文字和图片的组织难度相对较低。在创作完整的游记之前可以写几个回答。

游记则是一次旅行多个景点多信息的整合,好的游记还要有趣、图美、有特点,要把这些都做到创作成本会高很多,创作周期也更长。

从创作成本和目前推的流量来看,未来内容供给量 嗡嗡 &> 问答 &> 游记。由于马蜂窝是由游记起家的,其他产品线是后来发展起来的,所以感觉目前游记供给量还是最大的。

3. 如何激发用户创作?

谈到内容供给,不得不提到用户的创作动力和马蜂窝的激励机制了。

马蜂窝的用户成长和反馈体系做得很好,很能激励用户创作。

用户成长方面,马蜂窝用各种资源位打造了很好的阶级体系,用户成长路径一目了然。用户有了目标,就有向上奔的动力。

对游记体系,最高难度是蜂首作者,其次是各个目的地的宝藏游记作者。蜂首作为马蜂窝最高荣誉,目前也仅 1000 多人。获得蜂首标记的游记,可以在开屏广告和首页置顶一天的特权。每年马蜂窝会给蜂首一些福利,还会举办线下活动让蜂首作者们相(ca)互(chu)认(huo)识(hua)。宝藏游记则是各个目的地页面下置顶的游记,通常是很干货或者介绍很小众的玩法的游记。定位是给做攻略的用户详尽信息的。置顶时间几个月。

对于问答体系。经常帮助网友的小雷锋,可以申请当实习之路人,实习期内回答满一定数量的问题可以升级为指路人。指路人不是永久的荣誉哦,在任期内回答 50 个问题或者有 5 个金牌回答,即可连任。如果回答足够好,则荣升为超赞答主,获得问答页置顶一天的特权。

蜂首、超赞答主、指路人等荣誉,用户名字和头像旁会有相应的徽章露出。蜂首、宝藏游记、金牌回答的内容旁边也有相应的徽章露出。

用户体系的价值是给用户目标感,促进用户成长,也能反过来促进内容消费。想上蜂首?那要多看看蜂首游记都是什么类型的内容呀,学习别人的成功之处自己才可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游记,不是么?

反馈体系方面,主要就是通过通知和一些运营活动让用户得到成就感。

虽然各平台都会有转评赞的通知,但是我觉得马蜂窝的通知做得很细致,把你想看的都告诉你了。比如下图。

除了一般的用户互动通知,还会有来自系统的标优提醒和运营的私信。让作者有一种全方位被照顾的感觉。

曾经作为小白用户的我,越来越喜欢在马蜂窝上分享内容,现在成长为一名重度用户,也慢慢对马蜂窝的产品体系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总而言之,马蜂窝有一套由浅入深的产品体系,满足不同阶段的用户需求,还可能把用户使用频次提高。目标激励和反馈激励,让用户更有意愿参与内容创作,为社区源源不断贡献优质内容。优质的内容有品牌效应,还能吸引更多阅读型用户进入。

想打高频的方向是对的,可是世界杯期间洗脑的广告「旅游之前,先上马蜂窝」又让大众建立起旅游之前才用的「低频」形象,生生地把「高频」这个方向搞砸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