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山縣地處太行山東部中段,面積2648平方公里,717個村,1399個自然莊,1930年代人口20萬。平山縣海拔最高2281米,最低120米,是個山區縣。

  1937年,國軍放棄華北,平山縣一槍未放被鬼子佔領。沒有抵抗不代表鬼子就會放棄暴行,幾年時間,鬼子屠殺500人以上的慘案十幾起,全縣被屠殺1.4萬人,因日軍燒房子,搶糧食導致凍死,餓死,病死3.4萬人,被抓去失蹤900多人,致殘1100人,被侮辱婦女和打傷者不計其數。

  平山縣普通老百姓跟大部分地方人一樣,開始只想過平靜日子,誰來了安心納糧交稅不行麼?答案是不行,日軍當時除了徵收大量糧食和稅收,甚至超出百姓地裏產量外,每到一個村子駐紮還徵臨時慰安婦,就是女人,當時的鬼子經常抓婦女進行強暴。一般都是村裏維持會帶着日軍挨家挨戶抓,維持會是本地人,知道哪家有閨女,哪家有年輕媳婦。一般本地地主家是不動的,當然需要交一大筆錢,但是在徵用強暴不夠情況下,地主家女人也幸免不了。

  這種事情很普遍,幾乎華北平原和山區很多地方都有過,尤其是在山區和平原交接的游擊區。你作爲家裏的男性,你女兒,媳婦,母親被日軍強暴,你能忍麼?儘管大部分被強暴後都還是會放回來,少部分可能就回不來了。

  反抗結果是什麼呢?日軍會製造慘案事件報復,不光殺你全家,附近幾家鄰居也會一起連坐滅門,甚至全村年輕人都會被殺掉。這就是真實的日軍控制區,尤其是華北地區的寫照。

  有人說說女人被強暴過了,回家還能繼續做人,然而有時候也不行。很多慘案,日軍殺人沒有起因,沒有緣由,就是突然想殺人了就殺了,沒有邏輯道理。

  鬼子抓來當地及石家莊周邊縣的百姓和戰俘充當民夫,黃巾寨、迪山北北頂、王母觀北山等地修建堡壘羣。主要設施有:辦公室、軍械室、機要室、被服庫、糧庫、日軍及翻譯官宿舍、醫務室、情報班、浴室、伙房等,另有地牢、殺人坑、水塘、操場等,這些遺址到現在還保留較完好。

  敵人在修築堡壘期間,強逼被抓的民夫背石運料,每人每天三四兩玉米麪粥,有時連這點食粥也不能保證。隆冬時節,廣大民夫衣不蔽體,渾身凍得發紫,日寇動不動就用槍托、棍棒毒打,輕者皮開肉綻,重者當場身亡。每天被打死或凍餓而死者不下四五十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民夫用刺刀挑死,摔下幾十米深的懸崖深溝。迪山北北頂堡壘羣北側的“拋人臺”,當年失去勞動能力、生病的及八路軍戰俘,經常被日軍殺害,從這裏扔下百丈深的山崖。

  據不完全統計,日寇在修第一組堡壘時,殺害民夫550餘人;修第二組時,殺害民夫600餘人;修第三組時,殺害民夫600餘人,三處合計致死1800多人。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開赴河北抗日前線。1937年11月平型關戰役以後五臺分兵,聶榮臻率領一個獨立團和其他部隊創建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在八路軍動員下,平山縣僅一個月時間就有1500多名優秀青年參軍,組建了八路軍平山團。當時晉察冀邊區武裝力量不足3000人,平山團的人數就佔到了50%以上,平山團第一任團長爲陳宗堯,李銓任政委。11月上旬改編爲359旅718團。

  抗日戰爭期間,這裏有一支著名的抗日武裝——東回舍大槍班。東回舍大槍班於1940年3月成立,最早的領導人是邢連雙。這支部隊特別能戰鬥,作戰200多次,發展到100多人,有周邊的郜家莊、封城、南、北水等十幾個村的民兵參加。曾配合我主力部隊攻打過東回舍、孟耳莊、蛤蟆嘴、白塔坡等敵軍堡壘。

  抗日期間,平山縣有1.2萬人參加了八路軍,其中5508人在抗戰中犧牲,全縣大部分村莊有烈士,很多村莊三分之二家庭是烈屬。

  抗戰期間,平山人民用自己的獻血和生命,又譜寫了“悲歌慷慨、忠誠勇敢、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壯麗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