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会副会长轰倒退

医委会早前通过海外专科医生免实习安排,下一波争议将是免试注册。民建联议员蒋丽芸上月提出私人条例草案,建议修订《医生注册条例》,在现行有限度注册的安排下,容许海外专科医生在医管局工作不少于五年,获医管局及医委会同意其表现令人满意,可毋须考核本地执业试便获得「正式注册」,届时亦容许在私人市场执业。民建联昨日强调,有关免试安排不是「中门大开」,认为经过医管局及医委会审批已有双重保障。医学会副会长、医委会委员林哲玄批评,民建联建议放弃执业试作为客观考核标准,改用人为主观判断,认为是倒退的「人治」做法。

蒋丽芸表示,参考现时海外专科医生有限度注册的做法,只要经医管局及医委会「双重审批」,而该名医生又在医管局工作满五年,便可获得「正式注册」资格,不用再考执业试,有关安排不适用于衞生署及大学医学院,估计每年可吸引至少三百名海外医生来港。

蒋丽芸指,现时有限度注册的安排已相当严谨,要经七大关卡,包括医管局专责小组考核申请者资历,申请人同时需要获得等同完成专科培训的中期考试,并具备至少三年实习后的医院临床经验及操流利广东话和英语,最后还要医委会审批,所以认为不用再考执业试。她指,内地医生没有专科培训制度,不符合医管局要求,不会引入大量内地医生。

民建联葛珮帆指,有限度注册较正式注册医生「低人一等」,晋升阶梯亦较差,忧虑医管局一旦财赤会先向他们「开刀」,所以正式注册可让海外医生安心。蒋丽芸指,免试主要吸引在外国医科毕业或行医的港人子女回港发展。她透露,立法会内暂时只有民主党黄碧云明言反对,医学界议员陈沛然则认为不可行,若很多市民反对,她会撤回草案。

医学会会长何仲平表示,摒弃考试会失去把关作用,认为医生在公院工作有团队照应,但「正式注册」容许医生私人执业,站在「保护病人主义」的立场,考试仍是可靠的把关制度。

医学会副会长、医委会委员林哲玄批评,有关建议医管局及医委会满意该医生表现就不用考试,是以人为主观因素评核,担心等同「古代时放弃科举改用察举,达官贵人的儿子、跟名人有关系的医生就可获推荐」,是变相倒退为「人治」。他同意改革考试模式及内容,但不应取代客观评核标准。

有关海外医生争议持续。

有关海外医生争议持续。资料图片

有关海外医生争议持续。资料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