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按照人口密度高低分佈着近3萬家4S店。雖然有新舊大小差異,但在衰頹大勢下,他們無一例外都面臨着“活命”的渴求。“活命”,在過去中國汽車行業高速發展的28年裏,相較銷售、庫存等壓力,似乎還達不到列入4S集團戰略的高度。但經歷了2018年的至暗時刻,4S集團顯然需要對這兩字施以重新認知。

  3月的廊坊,雖然街邊兩旁的楊柳已有絲絲綠意,但仍未完全脫下寒冬的蕭瑟。這座常住人口未滿百萬的三線城市,因常年夾擊於京津之間,而成爲最無存在感的環京第一市。

  從保定開往廊坊的路上,除了大片土地外,還到處可見汽配廠、小型汽車銷售網點的身影。不難看出,汽車產業在這片土地的根植深度。

  廊坊廊大汽車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廊大集團”)就成長壯大於其中。創立於2012年的廊大,是一家以汽車銷售服務爲主業的大型汽車營銷企業。在過去近7年的時間,該集團成功脫離廊坊這座“陪都”城市的桎梏,將當地汽車市場的潛力最大化開發出來,從0到1,再從1家4S店鋪設至24家。這個過程中,廊大一直以最適合自身的步調發展着,併成長爲當地最大的汽車經銷集團。

  在市場整體下行的大環境下,能固守防線,不被市場挾持的4S集團並不多見,廊大當屬其一。細究而言,這其中有多種致因。但其關鍵人物——廊大總集團總經理王小聰,不容忽視。

  01受困京津,圈地生長

  “汽車屬於傳統行業,就得一板一眼的工作。”在廊大的集團辦公室裏,王小聰篤定地告訴我們。

  在時長近4個小時的交談中,“基層員工只需執行 創新是領導的事”等話語從王小聰口中蹦出不下5次。初次聽到難免訝異,但一席交流下來卻覺得,廊大取得今時成績,或與其這套管理邏輯密不可分。

  王小聰,河北石家莊人,2004年從軍校管理學專業畢業。2013年以職業經理人加入廊大時,其已在汽車行業浸潤了近10年。受老東家廣彙集團管理方式的影響,王小聰在廊大推行的是精細化標準化管理制度。

  這種精細化體現在廊大的方方面面。如,在其早期組織架構中,因經營重點放在銷售而採取垂直管理方式,由集團總經理一人統管。“只要集團端下達指令,門店端就能高效執行。”

  王小聰要求銷售經理每天監督銷售顧問完成電話回訪任務。爲了避免銷售顧問偷懶或採取造假等方式迴避任務,顧問還被要求每次通話用錄音筆做紀錄留檔,以便上級監督。

  這種管理風格與其軍校學習經歷密不可分。在王小聰的管理邏輯裏,企業執行層面一定是軍令如山,沒有理由,使命必達。

  一般來說,奉行強勢管理風格的人,對自身要求也非常嚴苛。王小聰有每天查看各店數據的習慣,這個習慣陪伴了他5年多來從一開始管理廊大3家4S店擴增到24家的全過程。

  但是,各店數據的上報,通常需要層層收集、再由人工彙總數據。王小聰每天都會在凌晨之後查看每項數據,這就要求銷售經理、市場經理、售後經理等在那之前將數據整理完畢。

  重壓之下,王小聰手底下員工難免“亞歷山大”。“通常我們會加班整理每天的數據,方便總經理查看。”廊大集團總經理助理於鵬躍說。

  圖:廊大集團運營部

  同時,爲了增強對門店的監督和管理,廊大在集團設立了運營部,這個部門被坊間笑稱爲“血滴子”部門,因爲該部門人員每天負責抽查全集團錄音和數據統計。在該部門辦公室的牆壁上,掛着三塊看板,分別列着各店“銷量”、“庫存”等數據。如,在庫存預警看板,清楚地寫着各店三個月的月銷量、平均月銷量、當前在庫庫存數、當前在途庫存數、庫存深度等數據,最末一列則根據庫存深度貼着對應的預警顏色,綠色代表“合格”,“黃色”和“紅色”則分別代表“警示”和“警告”。

  “變態,變態。”說到門店和主機廠對他管理方式的評價時,王小聰重複了兩遍,“他們說我‘不太會做人’。”

  不過,這種足夠精細、扁平的架構,也讓王小聰在第一時間獲知各店業績情況,及時做出調整,“從各店營收情況來看,能側面驗證這一套管理方法的有效性。”王小聰說。

  如果說,王小聰在這套精細化管理模式下如魚得水,那麼,人才稀缺一定是阻撓他工作的最大元素。“廊坊最掣肘我的,就是沒有人才。”

  以廊大的情況來看,門店的銷售顧問以90後居多。即便在員工流動率不太高的情況下,平均一名銷售顧問的工作週期也只在7-8個月之間。

  如何讓這羣有獨立想法的90後聽從管理、發揮熱能?這個問題曾一度讓王小聰有點頭疼。“留在本地的,基本都不怎麼缺錢。”那麼,“對那些對金錢有需求有嚮往的人,錢一定要給夠。”

  王小聰和團隊制定了一套垂直高效的績效考覈標準。據他介紹,每家4S店的店總,每個月都會向全員公示每位銷售顧問的薪資結構,希望藉此刺激那些看重個人榮譽感而接受挑戰的員工,從而擊鼓傳花,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

  精細化之下,廊大在客戶服務上則秉持着“誠信爲本、服務爲魂、一朝客戶,終生朋友”的經營理念,奉行“以客戶滿意爲王”。 在王小聰看來,如果業績和客戶滿意之間發生矛盾,甚至可以犧牲業績。“在交車的時候,別光說做的好的,如果有什麼瑕疵和問題也要一併告訴客戶,並且提供解決方案,儘可能做到讓客戶滿意,別和客戶斤斤計較,廊坊就這麼大點地方,不真心對客戶好,客戶怎麼可能繼續來?”而定期上門維修保養,限號期間安排接送車等也是王小聰眼中的常規服務。

  在廊大的5年多時間裏,王小聰就像一隻猛虎,驅趕着虎羣向前狂奔,從京津的縫隙銜食疾走,搶佔當地市場。

  02擴張之下,危機在即

  2016年,王小聰第一次感覺精力不夠用了。

  當時,廊大發展得特別快速,旗下新擴了好幾個自主品牌,如傳祺、榮威、江淮等。隨着鋪開的4S店數量越來越多,門店的銷售經理、市場經理、售後經理等每天都要上報各類業務數據情況,而各店的新車品牌又各有差異,情況繁雜不一,王小聰感到有些分身乏術。

  “當集團發展到一定規模後,之前那套管理架構行不通了。”坐在對面的王小聰,言語間有些黯然。

  另一廂,中國汽車行業在該年迎來了急速發展。這一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2811.88萬輛和2802.82萬輛,年均增長率則分別達到15.3%和14.99%。

  急速變化的市場環境,王小聰感知到客戶的需求變得越來越複雜。“以前是吃飽穿暖即可,現在是穿得漂不漂亮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客戶形態的維護、以及我們提供給客戶的服務等都需要改變。”王小聰說。

  事實上,雖然早期集團架構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但在王小聰心裏,一直埋藏着一顆“隱憂炸彈”。因其從業屬性原因,王小聰對售後板塊關注不多,加之北方汽車市場的共性——更重視售前等利潤的快速回收。這套架構推行數年之後,廊大的零服吸收率一直增速緩慢。而在同一時刻,越來越多的車商開始意識到盈利的重點在於售後,並逐漸將其提上戰略日程。

  如果說上述內外環境變化的交戰,讓王小聰開始有了“求變”之意,當時他也確實有了求變之舉,此是後話。那麼,2018年中國汽車產業的整體下行,讓廊大集團該年營收相較2017年鼎盛時期出現腰斬,則直接促成了廊大迎來抽筋斷骨般的“改革”。

  “改革”的第一項,廊大先將目光放在了組織架構上。2018年,廊大對此前由集團總經理統管所有4S門店的模式進行了重大調整,不僅爲每家門店增設店總,且針對集團的每條業務條線設置一位總負責人。此次調整後,廊大的店總覆蓋率一下提升了70%。

  “雖然他們不是相互制約的關係,但能起到指導、監督等作用。”王小聰表示。

  圖:廊大集團

  “改革”的第二項,則針對現有的汽車品牌進行調整、優化和升級。據其透露,2016年,廊大順應市場發展外擴了好幾個自主品牌,但最後營收情況並不理想,這讓王小聰感悟到“選擇大於努力”。在維繫現金流和資金鍊的情況下,廊大在2018年陸續對一些盈利表現不佳的自主品牌進行了調整和更換,如將江淮海馬更換爲吉利,關掉了衆泰店等。

  對於第二項,王小聰並沒有很大把握。“如果市場繼續下行,對於廊大來說,就不是品牌優化,而是…”雖然末尾的話沒說出口,但意思大家都懂。

  面對未來不夠樂觀的市場,王小聰並不如話語中的無措。事實上,在危機來臨之前,他已經用信息化舉措提前做好了應對之勢。

  03“求變”中的信息化轉型

  王小聰在2016年底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精力無法覆蓋所有的管理。“怎樣才能解決這一問題”,他當時認真思考了良久。

  在王小聰的認知裏,一家企業的發展,首先得沓實基礎。而從4S店基層打拼過來的經歷,也讓他對門店一線人員的職業習性、痛點、心理的矛盾點抓得非常清楚。

  如果一位管理者需要查看各種數據,是否有一個系統,可以幫助其通過手機,就能非常清楚的看到各店每天的客流、新車銷售、庫存、售後等數據情況,從而更高效的下達指令?王小聰開始將解決問題的入口放在管理工具上。

  2013年前後,中國涌現一批面向汽車行業提供客戶關係管理解決方案的SaaS軟件服務商,如車商通、車傑盟、e店通等。這批企業在2016年相繼獲得投資者青睞,融資消息不斷。這讓行業上下頗爲關注,王小聰自不例外。

  當時,廊坊當地還未普遍建立數據化管理的概念。王小聰認爲“這片原始森林挺好”,他率先在廊大試用數據化工具。“希望其可以帶來集團的成長,讓管理層習慣用數據說話。”

  但最終推行的結果有點尷尬,原因在於當時選擇的某款軟件因蘋果手機系統不支持錄音,而沒法實現錄音功能,“光這一點,就讓我們折了很大的江山。”王小聰說,“當時銷售顧問恨不得把手中的安卓手機全換成蘋果,(這樣)非常不利於管理層的監督。”

  眼看“第一次信息化”就要“滑鐵盧”,2018年6月,王小聰在一位經銷商的介紹下,陸續接觸了另外幾款系統。

  當時他提出幾個要:要在手機上實時看到全部24家店的銷售、售後的每一項業務數據;要能夠把銷售管理的三級過程指標數據完整呈現出來,甚至能看到每個客戶的跟進記錄;對於各項數據可以進行橫向縱向各種維度的匹配和對比;這些數據是由系統產生的,而不是由人工來錄入的。

  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要”,莫過於要有完善的錄音功能,以支撐集團、管理層對一線人員的監管。

  在此過程中,王小聰首次與軟件服務商車商通有了接觸,發現該系統可以滿足他對精細化管理下的嚴苛需求。經體驗和了解,王小聰發現車商通可覆蓋集團從基層到管理層的各個角色,包括集團總經理、售後總監、銷售經理、銷售顧問、市場經理、客服等。從4S店售前、售中到售後,貫穿建卡、跟蹤、成交、保養、維修、續保、二手車置換等各業務模塊,覆蓋車主的全生命週期。潛客和車主通過自店的微信公衆號、小程序、能隨時隨地主動發起業務需求,使得各業務部門隨時保持與客戶的連接,隨時隨地產生業務和交易。

  另一關鍵還在於,這套系統與廊大的精細化架構非常適配,不僅能極大提高集團內部管理效率,也慢慢平衡了其售後服務的斷檔。

  據王小聰描述,自從銷售利潤下滑後,2018年廊大開始重點關注售後產值和客戶價值。所以,接入車商通後,其將該系統用於車主粉絲和商城的運營,選擇10萬車主,與廊坊地區一些公司進行簡單的免費合作,給予客戶福利,獲得不錯反響。依此動作,廊大售後服務的盈利能力極速提升,“去年我們的零服吸收率明顯提升了。”

  除此之外,王小聰還感受到管理工具帶來的“解放雙手”的愉悅感。他告訴記者,第一次信息化使用的管理工具,並不能做到完全監控。因爲其iOS版本無法錄音,銷售顧問在電話回訪時,銷售經理往往需要拿着錄音筆進行現場監督。這個過程,不僅耗時耗力,管理層和基層也非常累。

  接入車商通後,廊大對銷售顧問的回訪話術、時長、頻次等都做了要求。王小聰讓市場部制定了四段回訪話術,要求銷售顧問每三天回訪一次,且每次回訪時間不能短於一分半鐘。“到了最後,銷售顧問每次和客戶打電話,都直接掐着表說,‘您先別掛,時間還沒到。’這可比之前的造假強多了。”

  事實上,這也極大的增強了管理層對一線人員的監管。有了運營部對錄音回訪的定時抽查,銷售顧問即使內心抗拒但也得執行。最後的結果卻出奇不錯,“客戶與銷售顧問的主動交流反而多了,成交量也相較之前提升了。”

  對於銷售顧問來說,使用系統“也是一種解脫”。此前,廊大推行數據化表格的日報制度,需要他們手動錄入,此中往往存在數據造假、錯誤、遺失等情況。接入車商通後,上至管理層下至基層的各個角色都減負了,他們有了更多時間和精力聚焦在那些可以有最大價值產出的地方。

  一開始集團導入管理系統時,王小聰並未遭遇太多阻力。這歸因於其自上而下的垂直化管理模式。按着這套邏輯,車商通在廊大得到了迅速的推行和落地。而搭配王小聰略有“變態”的強勢管理,這些門店相較於自然經營的門店,在利潤上產生了超50%的差異,“銷售差異不好說,可能對集團來說,在15-20%左右。”

  自去年8月導入車商通後,該產品已經幫助廊大完成潛客管理的規範及首階段的信息化建設,大幅提升了銷售管理的效率及效果。同時,通過該系統幫助集團上線商城及服務平臺,廊大實現綁定車主近8萬,商城訂單達10萬單,產生了近300萬元的直接產值。

  在這還算不錯的成績面前,王小聰也難掩困惑。他說,即便到現在,一些基層還是不能完全理解,採用系統的本質是爲了幫助他們提高效率,而非管理他們。“如果(他們)都意識到系統工具的重要性,我壓根不用這麼累。”

  04結語

  聊到最後,談及未來對於汽車行業的預期,王小聰坦誠的選擇了悲觀。他對於廊大的後續打法看得非常明白——“未來不會擴張,保持小而強就好”。在他看來,中國一些4S集團“沒必要做這麼大”,“一旦規模大了,方向、心態、管理形態都容易變,要是遇到市場下行,就容易折。”

  對於未來5至10年汽車經銷商網絡將發生哪些衍變這一問題,王小聰則選擇了樂觀。他認爲隨着獲客成本逐年增加,存量市場迎來二次升級,車主對於服務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用戶將更傾向於4S店的服務模式。這就要求4S集團通過精細化管理打牢根基,嘗試構建自己的“客戶池”以降低成本,提升客戶服務體驗,挖掘客戶價值從而增強市場競爭力。

  如果按照每個行業都將經歷的生命週期線路圖來看,站在下行風口上,廊大從自身管理體系出發,不斷審視內外環境變化,通過精細化管理以及率先採取信息化舉措,不斷挖掘客戶價值、提升客戶服務體驗,從而度過變局之難,成功逆勢生長。未來之戰,關乎生死。廊大的故事,濃縮出4S集團在趨勢大潮中攀援向上的生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