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信

  健康报记者:

  各位领导好,我是来自健康报的记者。

  想问一下浙大二院的王院长,刚才您提到浙大二院在这两年“双下沉”工作当中起步比较早,涉及面比较广,成效比较显著。但是我刚才也注意到,您说现在有“10+1”的“双下沉”服务体系,在推行“双下沉”过程中有没有感觉到什么难点,又是怎么解决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

  王建安

  非常好的问题,谢谢。

  难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说“输血”和“造血”,“输血”不易,“造血”更难,特别是能不能打造一支当地医院里真正稳定的人才队伍,是我们“双下沉、两提升”能不能成功的重要表现。有时候会发生一个科室专家下去了,当地很多病人就吸引来了,等到专家们一离开,这个科又不行了。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一个就是定人,哪些人准备作为后备人才培养,精选人才很重要;二是定内容,特别要针对当地不同情况,结合当地的软硬件条件,对一些比较高水平的技术操作等领域重点培养。三是定导师,每个被培养的对象要有1-2名导师,从不同角度对他提出的能力提升需求进行定点培养,这也非常重要。

  二,“双下沉”过程当中不仅仅带去技术,带去一些能力的提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整体带动当地医院全方面的管理提升,特别是优秀文化的植入,这一点还是非常重要。只有把优秀文化植入了,管理综合能力提升了,医院风貌改变了,人才才留得住。就拿长兴县人民医院来说,这几年在我们的帮扶下,特别是在我们派出的徐翔院长超常的努力下,真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医院文化氛围完全不一样,一方面为患者服务,一方面为员工服务,大家有时间可以去他的职工餐厅吃吃看,就能感受到整个氛围的不一样。而且不太多见的是,吸引了外地大学正值盛年的教授、研究生导师调入长兴县人民医院,担任心内科主任,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没有医院整体氛围的改变、实力的提升,是不可能吸引到这样优秀的高层次人才。

  还有一点,刚才梁司长和张主任都谈到了,如何建立长效机制。这种长效机制是多途径、多角度的。对帮扶医院、对大医院来讲,就是如何实现“要我去”和“我想去”之间的有机结合。既要有情怀和理想的一面,又有一种确实能看到在这种发展过程当中,有自我发展和提升、以及相应责权利统一的这一面。这个方面也是非常值得探索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在长兴初步实行了集团式发票统一,人财物相对统一管理的机制探索。未来,我觉得在怎么样和县级管理、地区管理有机结合方面,我们还可以做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我们现在在建德,当地县委县政府花了近7亿资金,我们自己投入5千万,打造了浙西国际心脏中心,也将建设完工。这个中心将全部由我们管理,统一发票,这种机制的探索,也能从另一个方面解决长效机制问题。

  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