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贵为著名国际金融中心,每年均有很多知名公司于香港举办大型展览或会议。最为香港人熟悉的本地展览是关于婚礼,每年不少于四个大型展览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或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举行。此外,还有些比较小型的展览会于饭店内举行。其中,「香港婚纱暨海外婚礼博览」是每年均会举办之全港最大型婚纱博览会。刚过去的展期是311日至13日,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刚巧,公司参加了这次的博览会,使我能亲身看到从空空的场馆至一个个精美的展摊。在展览会里,那些计划结婚的情侣能够一次过直接搜集到有关结婚的最新产品、服务和优惠,资料既集中而又多样化,可供他们选择及比较。据说,有超过600多个参展摊位参加是届的婚纱展览,展场面积更超过145,000平方呎,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情侣莅临参观及光顾。

毕竟,嫁娶是人生大事,亦是重要转捩点。在中国传统上,婚礼是驱邪避煞求吉利,一般为过大礼、搬嫁妆、安床、上头、出门和入门、回门。「三书六礼」是每个准新人都会听到的词语。据说,《周礼》、《仪礼》、《礼记》(三礼)等古代典籍都载有嫁娶必须经过的礼仪规定,可见婚姻的重要性,对此极为尊重及谨慎。三书为聘书、礼书和迎书,是古时保障婚姻有效的文字纪录,内容基本是一些吉祥、赞颂、祝贺的语句。

根据一些资料文件记载,「聘书乃订亲之书,即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是纳吉(过文定)时用。礼书即男家在过大礼时致敬女家的书信,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迎亲书即迎娶新娘之书,是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时移势易,三书只剩下一书,即是婚姻注册证书,由社会承认这一段有约束力的婚姻,确定双方的婚姻法律地位。六礼也简化为提亲(订婚)、择日、过大礼、迎亲(包括接新娘、行礼、婚宴)。其中,过大礼是六礼中保留得较完整同时也较重视的传统礼节,一般在大婚前一个月至两周进行。从前的嫁娶长幼有序、核对男女的年庚八字(合八字) 等,这些传统已渐渐消失了。也许,有天大家都忘了曾经的传统。

说到底,婚姻是涉及两个家庭的幸福、种族繁衍和社会安定,因此有关礼仪和规定也特别繁多。听说,据现有的各种资料推测,夏商可能已有了婚姻礼俗,不过婚姻礼俗的最终定型则有可能在周代。婚姻大事,从来都是神圣而肩负重大的责任,不能轻率儿戏。中国的传统婚礼不只是一个宣告一男一女成为夫妻的过程,然而每个礼俗都蕴含著其意义,反映出独特的文化特点。长久以来,婚姻在不同的文化、社会结构和态度上经历无数变化。假如说现代婚姻的价值观没有丝毫改变,肯定是没有人会相信的谎话。事实上,现代婚姻关系远比从前的脆弱。「离婚」不再是人们禁忌的话题。即使人们对婚姻的信任度动摇了,他们也没有放弃步入婚姻这一环,只是心态多少有点改变了。

来,说一下题外话。是次婚纱博览会,我亦得到宝贵的经验,因为公司有参加走秀项目。这次的走秀可说是惊险万分,幸好最后亦能完满结束。想起,在博览会前的两星期,我们亦没能跟安排模特儿的人员联系上,直至博览会前的一星期才找得到人。问题亦随之发生了。他说模特儿的档期很满,难以安排莅临试婚纱和礼服。经过一轮沟通,最后亦能分几天来临。在作确认最后时间时,他还把时间记错了,真的是乱成一团。本以为,这些都安排妥当,应该不会出乱子。谁知道在博览会前一天,那位工作人员把彩排走秀的时间寄到我的电子邮箱里。拜托!我早就跟他说了,有事请直接打我手机,因为博览会前一天不会检查电子邮箱。想起,那一刻的我快要吐血了。幸运的是,我曾致电给他确认所有事情的安排,不然就要出大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