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日頭條和抖音的崛起,策略產品經理變得越來越喫香,很多小夥伴對策略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也挺感興趣,那我們今天就來聊聊策略產品經理的那些事,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策略產品經理。

什麼是策略?

策略產品經理=策略+產品經理,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策略?我們經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策略名詞,比如品牌策略,營銷策略、投資策略等,那到底什麼是策略呢?我們以今日頭條舉例給大家說明。

今日頭條slogon,你關心的纔是頭條,所以每個人看到的新聞都是不一樣的,那這裡面就是個性化的推薦策略在運轉;我們看到的內容來源於不同的網站,這裡面就有抓取策略;有的新聞是純文字的,只有一個標題,有的新聞是左文右圖,還有的新聞是上文下圖,這個又是展現策略在控制。

那到底什麼是策略呢?一言以蔽之,策略就是為瞭解決問題而制定的一種可行性的解決方案。和其他產品功能一樣,都是服務於業務的一個功能點。不同點是之前的功能是相對固定的,比如新聞列表倒敘進行排列或者按照閱讀數從高到低進行排列,那就是按照這樣的功能設計來開發就行。而現在要求新聞根據用戶的喜好進行排列,因為用戶不同時間段和在不同場景下的喜好可能是不一樣的,這就導致了策略的複雜性。

為什麼會有策略產品經理?

2013年的產品經理更多的是通用型產品經理,那個時候不分具體的業務,做金融的可以去做教育,做o2o的也可以去做金融,大家都是參照競品,設計功能、畫原型、寫文檔、評審,那個時候也是供小於求,移動互聯網剛剛興起,有新聞看就不錯了,之前看新聞要麼去網站看pc門戶網站看,要麼去買報紙。但隨著流量紅利的消失和產品同質化日趨嚴重,如果想更多的佔用用戶時間,就需要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這就導致策略的誕生,同時如上面所說的,策略具有複雜和易變的特點,所以策略產品經理這個崗位就逐漸誕生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產品經理工作的分工變得越來越細。因為隨著行業發展以及產品經理從業人員的急劇增長,需要更精細化的分工來提高效率,所以有了商業產品經理、增長產品經理、用戶產品經理、策略產品經理、後臺產品經理......這也是策略產品經理出現的一個因素。

策略四要素

1、待解決問題:就是這個策略是要解決什麼問題?

2、輸入因素:影響策略的相關因素有哪些?這個要從用戶使用場景出發,拆解的越細越多越好。相關因素能拆解多少,要看產品經理對業務、對用戶的理解能力和對場景的拆解能力。

3、計算邏輯:策略的設計部分了,包含邏輯結構、觸發條件、計算公式、展示效果等。

4、輸出效果:就是達到理想狀態後,用戶會看到什麼效果。或者系統計算的結果是什麼樣子。

我們以今日頭條為例:

待解決問題:如何從大量候選內容中找到用戶最喜歡的內容。

輸入因素:用戶喜歡這件事情可能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比如畫像標籤(性別、年齡、職業、所在地等)、行為標籤(比如說他喜歡給點贊收藏哪一類的文章,哪一類的文章閱讀時長較長等)......

計算邏輯:實際工作中這個計算邏輯主要由策略RD開發給出,就是所謂的演算法,其實PM也不用關心裏面的細節,但是你要清楚裡面大概的思路。

輸出效果:所有的候選內容按照用戶喜歡度從高到低排序,得到用戶最終看到的feed流。

策略產品經理工作流程

1、發現問題

2、提出解決方案

3、上線驗證,(通過數據分析、用戶反饋看是否達到效果)

4、如果沒有,分析原因,制定新的策略,然後循環

其實這個和傳統產品經理工作流程一致,發現需求,然後設計功能解決用戶需求,最後上線後收集用戶反饋和數據分析,然後如果發現有問題,再不斷迭代,不過傳統的產品經理更多的是從功能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主要是考慮我這個功能有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策略產品經理更多的從策略的角度考慮問題,看策略是否達到預期效果。

策略產品經理和其他產品經理的區別和聯繫

1、策略型產品經理和數據產品經理區別和聯繫

我們公司有數據中臺,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抽取各業務系統數據,然後進行數據的可視化呈現,為相關部門決策提供數據支持;比如貸後催收部門可以根據催收數據的好壞,來定不同的催收策略。市場部門可以根據簡訊的觸發率、渠道成本、穩定性等多維度,來定簡訊渠道的選取策略。

某種程度上來說,策略產品經理是數據產經理的延伸。

2、策略型產品經理和傳統產品經理區別和聯繫

傳統的產品經理主要是進行用戶畫像,然後抽象出主要目標用戶,然後為這類用戶做設計;而策略型產品經理主要是在信息過載的情況下,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推薦服務,服務於用戶個性化的需求。

兩者的共同點就是都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並服務於結果(比如閱讀時長)。

下一篇文章我們會以實際案例給大家講解策略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喜歡的小夥伴可關注微信公眾號:chanpinliu880

也歡迎產品經理小夥伴加微信:chanpin628交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