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15年12月17日,

洛客我本人跟老婆展开了第一次为期八天的日本关西京阪自由行,

由于是第一次自由行的关系,

心中虽忐忑难安但也难以掩盖兴奋且期待的心情。

DSC04113.JPG

飞机上眺望日本国土

 

当在日本上空看到日本国土后,

便摩拳擦掌的准备在飞机降落后以最快的速度离开飞机并且通关,

等到飞机降落出了舱门便快步往空港接驳车方向前进,

运气也非常好的接驳车刚好到站在等我们了。

DSC04118.JPG

空港接驳车

 

在下了车并通过检疫后接著就是入国审查了,

等候入国审查的外国客著实不少,

心中也不免焦急了起来,内心偷偷的祈祷著希望能快点入关,

盼著盼著总算入境完成,

取完行李后便不加思索地往关西空港駅的方向前进,

没想到在兑票的JR绿色窗口又是一波的排队人潮...

边排队的同时边看著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

心想会不会错过搭乘12:16 HARUKA的时间,

所幸最后不负所望的及时赶上搭车时间,

唯一的败笔是因为兑票延误时间的缘故而太晚去候车,

导致进入自由席车厢后只有老婆有车位坐,

而我只能跟没座位坐的乘客及众多的行李挤在车厢中无座位的空间内了。

ICOCA %26; HARUKA套票

ICOCA & HARUKA套票

 

搭车的过程其实也不算太无聊,

因为在我旁边是一群来自欧洲的年轻小伙子,

口中操著不知是哪国语言,总之不会是英语,

而我也不知道他们旅行的目的,

但他们很热情的邀站在他们身旁的乘客跟他们一起拍照,

并且尝试用彼此都不熟系的语言来试图跟周边的乘客聊天及对话,

也向我询问了列车是否有停靠新大阪车站,

整个搭车的过程也因为有他们的活泼而热闹了起来,

以至于不会太过沉闷、无聊。

 

在新大阪駅别过这些欧洲青年后,

由于在此站下车的乘客不少,故座位便空了许多起来,

也终于在这个时候可以往老婆身旁坐下来。

老婆跟我说车掌来查票的时候还问了她要去哪里,

她一时紧张却回了说:TOKYO!

害得车掌先生一脸狐疑,这时老婆才惊觉自己说错了。

 

由新大阪駅到京都駅的车程约三十分钟,

很快就抵达终站,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 京都 了。

下车后在众多的旅客中,

挥别了乘载我们这些乘客的HARUKA列车后便快速地往我们下榻的旅馆前进。

HARUKA

特急列车HARUKA

 

出了京都车站后便能见到京都地标之一的京都塔耸立在眼前,

想起上一次见到它的时候已经是在四年前,

就不由得望著它缅怀了一下旧时光后,

再领著老婆往下榻旅馆的方向继续前进。

DSC05332.JPG

京都駅正门口

DSC04122.JPG

白天的京都塔

 

旅馆位于京都駅旁(东边)的京都世纪酒店Kyoto Century Hotel

出京都駅门口前方后右转往东走到底约2~3分钟就可以抵达。

到旅馆在二楼的大厅跟柜台人员办理入住手续时,

柜台人员有事想告知我和老婆,

但因语言不通又加上我跟老婆都是「菜英文」,

跟柜台人员折腾了些时间,

他们才透过电话请会说中文的服务人员用电话跟我沟通,

从电话中才得知旅馆方面还没将房间整理好,

所以无法在当下马上让我们入住。

实际上我跟老婆算有点提早到(约2点前到),

对方尚未准备万全也是理所当然的,

于是我就像电话中的服务人员表明想先寄放行李需求,

并大致约定回旅馆的时间点后便结束这鸡同鸭讲的窘境了。

DSC05453.JPG

京都世纪酒店kyoto Century Hotel

京都世纪酒店大厅

京都世纪酒店2F大厅

 

原本第一个前往的行程是晴明神社或三十三间堂,

但因为抵达京都的时间比预料中的早,

于是我临时决定改变行程,

首站前往位于锦市场附近的 ─ 

SALON DE THE AU GRENIER D'OR (以下简称AGO),

打算先尝尝传说中米其林三星等级的甜点!

 

一路前往京都駅的地下楼层,

盘算著搭地下铁至四条站后再由四条通接往堺町通至AGO品尝美味甜点,

但盘算归盘算,一见自动改札口我便拿著手中的ICOCA一股脑儿的冲进去,

冲进去前老婆还提醒著问我说:没错齁?

我不加思索地回她:对啦,走啦!

没想到进了改札口后才发现走错了,

原来我进去的是JR的改札口而不是市营地下铁的 orz,

这时天真的我打算拿著ICOCA反向的从改札口出去,

没想到ICOCA一感应改札口便逼逼作响,

正发愁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

老婆不知哪来的勇气拿著我跟她的ICOCA自迳的朝JR站务人员走去,

老婆跟站务人员说了句:NO JR后,没想到JR站务人员居然能会意,

将我们的ICOCA过卡后便让我们由人工改札口出去,

结束了有惊无险的入错站事件后,终于搭上地铁并顺利地抵达AGO。

Salon De The AU GRENIER D%5COR

SALON DE THE AU GRENIER D'OR 

在台湾的网路上的AGO,多数人总是提到它一位难求的高人气,

而谈到店内的招牌餐点更是不用多说,

便是那众所皆知的ピラミッド(巧克力金字塔),

据说是主厨为了向贝聿铭所设计的法国罗浮宫金字塔致敬而创造出来的。

 

在AGO的店门口惴惴不安不知有无座位之时,

经老婆向店员确认后终于传来了有座位的好消息 ,

进入店里后,店员便会在甜点橱窗前请客人先挑选甜点后好再带位,

正要挑选梦寐以求的金字塔时,悲剧发生了...金字塔居然完售了,

果真是"福无双至"啊!只好安慰并告诉自己有个"下次再来"的借口了。

DSC04135.JPG

点餐的橱窗,位于照片左下的巧克力金字塔已售罄

 

夫妻俩点好餐点、就座并在座位上也点好了饮料后,

在等候餐点上来的空档便利用时间瞧看店内的格局,

没想AGO虽位在密集的商业区里但格局上却别有洞天,

店内居然还有个小庭园。

DSC08497.JPG

AGO店内庭园

 

过没多久餐点就一一送上前来,我点的是蒙布朗和苹果红茶,

老婆点的则是水果蛋糕与花茶,

(因为这篇文章是隔了快半年才撰写的,

 所以老婆的餐点内容连她本人也不大记得了)

蒙布朗的味道不大合我的口味,不过苹果红茶倒是让我赞不绝口,

茶味香甜不腻、不苦不涩,相当适合口味偏甜点的我,

而不偏爱太甜口味的老婆也浅尝了几口我的茶,

意外的居然也相当喜欢这款茶饮,

一种茶可以满足两种口味完全相反的人,不得不说它著实是款好茶!

DSC04137.JPG

我的餐点:蒙布朗与苹果红茶

DSC04138.JPG

老婆的餐点:水果蛋糕(下层似乎是派皮)跟某种茶饮(忘记是点什么了)

 

用完餐点后接著便准备前往下一个行程,

由于AGO与锦市场内有名的豆乳甜甜圈在同一条街上,

即使我跟老婆已经被刚刚的甜点给填饱肚子了,

但还是不免俗的前去锦市场去购买豆乳甜甜圈。

(豆乳甜甜圈店名:锦市场 こんなもんじゃ)

DSC04139.JPG

豆乳甜甜圈 店面

豆乳甜甜圈

豆乳甜甜圈(豆乳ドーナツ) 10个 300円

 

买完了甜甜圈后就前往在这不远处的六角堂,

六角堂原不在这八天的行程之内,

但却是我一直想去的而又安排不进行程里的景点,

原是打算下次再造访京都时再前去参访的,

但如同刚才上面所说的,

由于抵达京都的时间比预料中的早而更变了行程,

所以才能在这次的京都行有幸前去参拜。

 

由豆乳甜甜圈店家前方的堺町通往北走,

在第三个十字路口,

也就是堺町通与六角通交会的路口左转进六角通往西走,

沿著六角通一直走就可以看到隐身在商业区内的六角堂了。

 

到访的时候游客只有寥寥数个,

很难相信自己正身处在拥挤繁华的商业区里,

要说如何形容这种感觉,

我想用"闹中取静"是最适合不过了,

在这楼房林立的街巷中,

能隔绝喧嚣窃取几分宁谧实属不易,

这或许是观音菩萨法力无边的关系吧。

 

关于六角堂,由于我个人相当喜欢这个地方,

以后会另发专文介绍,所以在这篇游记里我就不多加赘述了。

DSC04142.JPG

六角堂山门(正门口)

DSC08520.JPG

六角堂本堂

DSC08519.JPG

本堂前的垂柳

DSC04149.JPG

本堂侧面

DSC04151.JPG

手水舍

DSC08528.JPG

铁汤船

DSC08566.JPG

六角堂本堂前的大灯笼

DSC08526.JPG

本堂前方满是贴纸的柱子

DSC08569.JPG

六角堂御本尊 如意伦观音

DSC04153.JPG

寺内的银杏

DSC08532.JPG

十六罗汉

 

六角堂有项受人喜爱的人气商品 ─ 鸽子签,

我跟老婆也买了只做为留念,

里面的签诗我们没打开,签运是好是坏就随缘吧。

不过在本堂外的左侧有一排地藏菩萨,菩萨前方摆满整整两排的鸽子签,

我想签运不好的人应该不少吧,否则又怎会把那么讨喜的鸽子签给弃养?

六角堂鸽子签

六角堂鸽子签 限定版 500円(正常版与限定版价钱相同),正常版翅膀为水蓝色

DSC08573.JPG

地藏菩萨与签运不好的鸽子签

 

参拜完菩萨也参观完本堂四周后,

自六角堂旁边的星巴克搭电梯至大楼的顶楼并透过窗户观看六角堂的屋顶,

六角堂原名顶法寺,山号为紫云山,

由于本堂屋顶为六边形(等于有六个角),故因此而得名为六角堂。

DSC08585.JPG

六角堂屋顶

 

离开了六角堂,前往与六角堂同样位在六角通上的宫脇卖扇庵

顾名思义这儿就是在贩售京都传统手工艺 ─ 京扇子 的地方。

我一向喜好附庸风雅,对扇子一直有所偏好,故一直想要一把好扇,

所以在这次出国前便勤做功课,也因此经由网路上的介绍而认识卖扇庵。

 

宫脇卖扇庵创业于文政6年(西元1823年),是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店,

其店面自然也薰染了不少历史风味。

DSC08602.JPG

卖扇庵店面

DSC08597.JPG

卖扇庵店门口

DSC04157.JPG

店面展示的扇子

 

卖扇庵的扇子由数千到数万日圆的价位都有,

洛客我阮囊羞涩,入门款实也不宜挑选太高价位的扇子,

而且我在台已事先就于卖扇庵的官网上挑选好了扇面,

所以在选买上我没有做太多的犹豫,

因此在店内略为参观并在找到我要的扇面后,

便请店员帮我取货并结帐付款,

可惜的是店家并无退税服务,否则应可省下一笔小钱...

外盒

精美外盒

扇骨

扇骨

扇面-正面

扇面(正面) 男京趣扇 表面雕・龙 8640円(税込)

扇面-正面

扇面(背面)

扇套

扇套 绅士9寸用扇子ケース(茶) 1296円(税込)

 

心满意足的在满足自己的物欲后离开了卖扇庵,

迈开脚步前往有著400年历史并有「京都的厨房」美称的锦市场

DSC04158.JPG

每个交叉路口都会有的锦市场招牌

DSC08619.JPG

人声鼎沸的锦市场

 

我和老婆都不是个战斗力十足的饕客(AGO的甜点还没消化完毕),

市场内的众多美食我们无福消受,夫妻俩只好靠眼睛来品尝...

在人声鼎沸的市场内走走逛逛并顺手带了些伴手礼,

之后还买了市场内另一项人气商品 ─ 三木鸡卵 的蛋卷。

夫妻俩置身于美食天堂却与美食无缘,这样的状况似乎有些无趣,

于是决定前往参拜锦天满宫

祈求学问之神 菅原道真公 让在台湾家中的两位小朋友能学业进步。

三木鸡卵店面

三木鸡卵店面 

三木鸡卵 蛋卷

三木鸡卵原味蛋卷

DSC08613.JPG

锦市场内京都限定转蛋机 1转 400円

 

由锦市场(锦小路通)往东直走到底就是锦天满宫,

在抵达锦天满宫之前会先经过锦天满宫的鸟居。

而关于锦天满宫的鸟居有个有趣的小故事:

当初进行街道规划时,

因丈量上的失误而忘了将鸟居上方的宽度给考虑进去,

导致鸟居有一部分会穿入两旁的建物内,

店家为表对神明的敬意也欣然地接受这样的设计,

将错就错的结果就有了现下的奇景。

锦天满宫鸟居

锦天满宫鸟居 鸟居上方穿入两侧建筑

 

锦天满宫主祀日本的学问之神 ─ 菅原道真

(人物相关介绍点我连结维基百科),

道真公酷爱梅花,也因此天满宫的社纹是梅花的形状,

而道真公的坐骑是牛,

故日本全国各地的天满宫内都可见到神牛的塑像。

 

锦天满宫位于商店林立的街道内,

前往参拜的香客及观光客自是络绎不绝,

门口上高挂著众多的献灯,

除了保佑商家生意兴隆之外,似乎了也点亮了参拜者的前途。

 

神社内有一口自然涌出的水井被称之为 ─ 京の名水的「锦の水」,

水质无臭、无味、无菌。

可惜的是,夫妻俩当日造访时却忘了亲口尝尝这道名水。

DSC08626.JPG

锦天满宫门口

DSC08631.JPG

锦天满宫献灯

DSC08634.JPG

门口前狛犬(左)

DSC08647.JPG

门口狛犬(右)

DSC08636.JPG

锦天满宫正殿

DSC08645.JPG

神牛塑像

DSC08642.JPG

锦の水的告示牌

DSC08644.JPG

做为手水舍水源的锦の水

 

离开了锦天满宫,差不多到了用餐时间,

但AGO的甜点还在胃袋里迟迟不肯消化,夫妻俩一点饥饿感也没有,

但我们还是决定依照排定的行程前往先斗町用餐。

 

先斗町紧邻鸭川,

靠岸临水的店家于夏季时分会在鸭川旁搭上露天平台供客人用餐,

因此为人所知的鸭川「川床料理」就成了当地的特色,

而近年来也因为日剧半泽直树,使这里意外的成了热门的观光及美食景点。

 

在四条通上往东走,

于经过四条河原町这个大路口后,

就可在抵达四条大桥之前看到先斗町入口。

DSC08655.JPG

先斗町位于四条通上的入口

 

先斗町是一狭长的窄巷,巷内两侧餐厅、料亭及居酒屋林立,

抵达时天空正拉下夜幕,町内的店家正一家家地开始点亮自家的招牌,

为这昏暗的窄巷点然了光明,也间接温暖了寒冬中前来觅食的游客的心。

DSC08656.JPG

先斗町内

 

进入先斗町的巷内后,步行约3分钟就抵达这次用餐的地点 ─ 六传屋

六传屋在台湾游客中有著相当高的人气,其招牌料理是黑胡麻担担面。

DSC08666.JPG

六传屋

 

进入店内,一楼的吧台早已坐满用餐的客人,

服务生领著我们上二楼就座,

二楼的座位实际上也已坐了七七八八。

夫妻俩在餐点及候餐的期间,

发现二楼的客人有一半以上其实都是台湾游客,

就连后续进来用餐且坐在我们隔壁桌的客人也是台湾人,

整家店根本快被台湾人给攻占了。

DSC08658.JPG

六传屋菜单

DSC08659.JPG

菜单部分内容

DSC08661.JPG

我的餐点:黑胡麻担担面

DSC08662.JPG

老婆的餐点:白味增担担面

DSC08664.JPG

小菜:炸鸡块

 

有著小鸟胃的夫妻俩好不容易终于将餐点给吃完,

倒不是餐点难吃才吃得那么免强,

而是下午的AGO甜点迟迟不离开胃袋的关系,

胃袋里的空间有限,两夫妻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用完餐后离开了店内,在先斗町巷内的一角眺望灯火通明的河岸,

寒夜中京都的美依旧让人心醉,只不过我没太多陶醉的时间,

因为我还得去追上自顾往前走的老婆。

DSC08675.JPG

夜晚的鸭川

 

走出先斗町回到四条通上,准备走回四条河原町搭乘公车回京都駅。

前往公车站牌的路上刚好会经过和菓子名店 宽永堂

(其实前往六传屋用餐时就有经过)

既有如此机会「路过」,

当然不能错过品尝这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老店所制作的日式甜点及茶饮了。

 

宽永堂顾名思义创业于宽永7年(西元1630年),

迄今已有三百八十余年悠久的历史,

能在京都这竞争激烈、百家争鸣的和菓子业界中,

经过三百多年而依然屹立不摇,想必绝对有其过人之处,

这次慕名而来全是为了它的招牌商品之一的「大纳言澄清」。

DSC08653.JPG

宽永堂四条本店

宽永堂内部

宽永堂店内摆设

 

一进店内,服务人员马上就端出茶点招待,

令人不意外的,给客人试吃的就是店内招牌商品的大纳言澄清及黑豆茶。

宽永堂试吃的大纳言澄清与黑豆茶

宽永堂试吃品 大纳言澄清及黑豆茶

 

大纳言澄清究竟为何物?其实就是红豆制成的甜品,

它的内层是红豆加寒天所制成,

外层则包覆一层半透明的薄脆糖衣,

一口咬下去的时候会先感受到外层糖衣的爽脆,

如同咬破薄冰片口感一样,

接著就会感受到内层红豆的颗粒与寒天Q弹,

爽脆加上颗粒及Q弹的独特口感复杂却不冲突,

真的是三种愿望一次满足啊!(误)

至于味道上属偏甜,不过拿来当配茶用的茶点正恰恰在好不过,

这完完全全刚好对了我的胃口,

于是当下决定带个几包回台湾孝敬酷爱红豆制品的老母,

而老婆也另外选购了黑豆茶供自己享用。

大钠言澄清

宽永堂 大纳言澄清(买此种包装最划算)

宽永堂其他商品

宽永堂另一项人气商品 黑豆茶羊羹

 

夫妻俩采买完成后继续踏上前往搭车站牌的路,

经过位在宽永堂附近的木屋町通时,

见到高濑川上小桥流水,且川岸两侧各种了一排樱树,

想必来年春暖花之时应该与现下有著截然不同的美景吧!

 

而来到四条河原町这个著名的百货商圈人潮汹涌更是不在话下,

圣诞节将近,更是街上弥漫著浓浓的过节气氛,

广大的十字路口,行人、车辆熙来攘往,招牌闪烁、青红交替,

或许身在异乡所以特别地多愁善感,

感觉徬徨无助的人来到这似乎会更容易迷失自我...

 

没太多时间在这命运的十字路口踌躇不前(误),

与老婆找到搭车的公车站牌后,没花太多时间候车便搭上公车返回京都駅。

DSC08678.JPG

木屋町通与高濑川

DSC08679.JPG

回京都駅的公车上

 

回到京都駅,

京都塔上的灯光如同指引迷航船只的灯塔一样,早已在夜空当中闪耀著。

与一样来到京都旅行的友人在京都駅前短暂的相聚后,

接著前往今日最后的行程 ─ 京都塔展望台。

DSC04179.JPG

夜晚的京都塔

 

夫妻俩像无头苍蝇般的在京都塔下方的商店街找寻京都塔的售票窗口,

费了番功夫总算在二楼让我们给找到。

前往参观的游客不多,我们马上就买好了票并搭电梯前往最上层。

DSC08685.JPG

京都塔门票 1人 770円

DSC08703.JPG

京都塔电梯门

DSC08687.JPG

京都塔电梯内楼高指示

 

京都塔兴建于1964年,标高131公尺,

就一般高空展望台的高度来说,京都塔的「身长」其实并不突出,

但对没有太多高楼的京都市而言却已绰绰有余了。

 

居高临下,可360度毫无死角地观赏京都市浪漫的夜景,

让美不胜收的景色,疗愈了身上跑了一整天行程的疲惫。

DSC04192.JPG

DSC04205.JPG

DSC04203.JPG

DSC08695.JPG

DSC08696.JPG

欣赏完美丽的夜景之后紧接著就是购物行程,

前往日本旅行,这种代购行程是无可避免也难以推托的,

至邻近京都駅的YODOBASHI及药妆店采购完后,

就为此次自由行的第一天划下完美的句点。

 

景点及店铺相关连结及基本资料:

SALON DE THE AU GRENIER D'OR (此连结非正式官网)

六角堂

宫脇卖扇庵

锦市场

锦市场 こんなもんじゃ (豆乳甜甜圈)

三木鸡卵

锦天满宫

六传屋 (此连结非正式官网)

京都塔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