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空间本想一箭成名,结果一发失败。

今天下午,中国民营火箭商零壹空间首次尝试入轨发射,结果首战告败:一级火箭分离后,姿态失控,发射夭折。

到目前为止,零壹空间还没给出具体原因。

如同零壹空间步后尘一样,这是继蓝箭航天首次冲刺轨道级发射之后,中国民营火箭发射商再度尝到太空之路不好走。

中国首枚民营火箭入轨发射首战告败

就像2008年猎鹰1号火箭创造历史之前,SpaceX也曾经受三次发射失败一样,没有十多年前猎鹰1号的失败,就不可能有今天SpaceX的荣耀。因为不懂得失败,就不会赢得成功。

10年前的今天,SpaceX不是史诗般成功,就是史诗般失败

发射时间:耐人寻味

北京时间2019年3月27日17:39——一个耐人寻味的日期。

别忘了,就在整整6个月前,2018年10月27日下午4点钟,另一家中国民营发射商——蓝箭航天首次冲刺轨道级发射,结果未能如愿以偿。

晚了半年,结果一样。零壹空间步后尘。

这次发射窗口锁定:17:31~18:42,宽度较短,71分钟。

主要是由几个限制条件决定的:①傍晚时分便于地面观测;②卫星姿态测量设备的要求;③卫星运行条件的要求;④气象条件的要求等。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这里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发射主场,也成为中国民营火箭商的发射主场。

去年,蓝箭航天、零壹空间等几次入轨、亚轨道发射,都是在此启动的。

两次热身很成功

这次发射之前,零壹空间有过两次热身运动,采用的是X系列探空火箭,全都OK。

  • 2018年5月17日,首次发射亚轨道火箭OS-X0,最大飞行高度40公里;
  • 2018年9月7日,发射第二枚商用亚轨道火箭OS-X1,最大飞行高度35公里。

发射商:零壹空间OneSpace

2014年政策松绑,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萌动,零壹空间2015年应声创立,属于最早一批民营航天新锐。

主打微小卫星发射市场,这也是未来中国(全球)最活跃、最具商业化的航天发射需求,主推X系列火箭、M系列火箭。

赢得资本:8个亿

跟马斯克、贝佐斯自掏腰包,先烧自己的钱不同,中国航天新锐力量创始人都没这个能力,所以烧的都是风投的钱。

2016年以来,零壹空间获得A、B多轮融资,累计融得8亿元。仅次于蓝箭航天,融资额度行业排名第二。

背后输血机构主要包括:沣途资本、中金公司、鸿泰基金、招商局创投、联想之星、前海梧桐并购基金、通江资本、正轩投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重庆两江航投。

发射任务:灵鹊星座试验星

这次发射也是商业发射,为微小卫星制造商——零重空间ZeroG Lab,计划部署一颗灵鹊-1B技术试验卫星。

灵鹊-1A已在今年1月21日由长征11号火箭成功部署。作为灵鹊星座的三颗技术试验卫星之一。

该星座堪称雄心勃勃,计划先期部署132颗立方体卫星,图像解析度达4米,最终由378颗遥感卫星组成整个星座,形成每10分钟即可重复观测某一区域的能力。

运载火箭:OS-M1

这次首发采用的是M系列火箭的第一款:OS-M1。同时称作「重庆·两江之星」,因火箭制造基地位于重庆两江新区。

箭高19米,四级火箭模式:前三级固体燃料,第四级采用液体燃料推进。属于小型、入门级运载火箭。优点就是快速、低价、高效、专属发射入轨。

发射入轨高度:200~1000公里。

近地轨道运力LEO:121~205公斤。太阳同步轨道运力SSO:73~143公斤。

比照竞争对手

这款火箭跟竞争对手蓝箭航天的首飞火箭:朱雀一号差不多,只是多了一级(第4级)。

OS-M箭高比著名的电子火箭还要高2米,不过人家是液体燃料火箭。

尽管固体、液体燃料火箭各有千秋,不过按照发动机比冲、推力控制、工作时间、重复点火等衡量来看,自然是液体燃料火箭更胜一筹。

尤其是火箭运力,OS-M比照电子火箭明显逊色。比如500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这是多数地球成像卫星青睐有加的轨道,OS-M最大运力112公斤,电子火箭最大运力225公斤。

比照发射价,谁能抄底?

OS-M发射价尚未公布,按照零壹空间创始人舒畅的说法:「零壹空间的目标是要把发射价格做到竞争对手的1/3。」至于竞争对手是指国内的,还是国际的?没有明说。

  • 目前信源可靠的国内发射报价,较低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的快舟11号,每公斤不到1万美元,每次发射价不超过600万美元。
  • 国际发射报价:按照公斤发射价衡量,最低的是SpaceX重鹰火箭每公斤发射价1400美元,猎鹰9号复用火箭每公斤发射价2700美元;按照整体火箭发射报价,最低的是电子火箭,每次发射价约500万美元。

看得出来,各路发射商尤其是后起之秀,都想抄底全球微型卫星市场。毕竟,未来微型卫星市场必将呈现爆炸式增长,包括SpaceX、蓝色起源、中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大家都在试图抢食这块巨大蛋糕。不难预见,以发射市场为先导的太空产业,不久的将来势必会以指数级增长,跳出地表这个二维世界,成批量、常态化地飞入太空世界。

低价高效,势必成为各个航天发射商的未来趋势。不断杀入的新势力,才是加速推动这一趋势的真推力!期待中国新势力不断涌现,一浪高过一浪。

下次冲刺入轨发射的是星际荣耀,最早4月,同样是在酒泉发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