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8560_784326471650887_734834662934593419_n  

首先谢谢园长积极的邀约
让我今天能有机会听到夏惠汶博士这么棒的分享
演讲结束还迫不及待的想写文章跟大家分享
但以下的内容我将使用「夏杯」来称呼夏惠汶博士
因为夏博士太客气又有距离感了,夏杯他是一个极亲切又热于分享的人。

协会一直以来都会邀请各行各业的讲师来演讲
讲师的资历很多元、内容也都很精彩,几乎都会让我很有收获。
但这次我不是只有收获,还多了很多的感受,而我想分享的就是这些感受。

我花了将近快半年的时间摸索,寻找什么?
寻找一切问题的根本,终于在本月与家长之间的例行会议前,我似乎寻找到答案了!
这个答案好像叫做「爱」,为什么是好像?
因为我虽然做了很多功课,查了很多资料,但我不确定我是对的,心中总是有些怀疑与不踏实
今天我心中的声音得到了回响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多次的演讲,这次让我极有感触。

开始演讲前
夏杯让大家先提问,大家的提问就点出了许多我们都会面临到的问题
我大略用我的方式整理出几个问题
「体制内?体制外?该如何选择好的教育型态?」
「开放式教育与升学式教育如何取舍或共存?」
「面对沟通冲突如何解决?」
「不爱上学等于厌学?」
撇开这些问题不说,夏杯先跟我们分享了几件事。

在父母亲为孩子做任何事之前,父母亲的心中都有了「假设」,而这个假设怎么来的?
都是从三千年来不断累积、观察、学习而来
例如科举制度要你读书,要你赶京赴考,要你当官,因为这样才能出人头地为自己、家人、村庄争光
为什么就是这个标准流程?因为有个人从小认真读书,考上状元,还当了官!
这个人的「功成名就」就被定义为「成功的人」
所以学习别人的方式,试著模仿成功的意念就被传阿~传阿~传了下来。

但现今的成功定义将被改写,不在是功成名就了。
疑?你会好奇那这意思是我们就都不要学习了?不,我们依然要学习
但我们只要学我们需要的和我们有兴趣的就够了,为什么这么说?
这是一个很长的分享,我只能略过,送给大家一句话

「不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无尽的知识。」

所以成功到底是什么?其实不需要知道
因为你只要知道,你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是有益他人的事,成功自然而来就会跟著到来,你并不需要去找它。

但你就会更好奇了,那我们到底要学什么?有没有非学不可的事?
有!绝对有!
夏杯的回答是…

「学习人与人的关系处理,透过对话,让爱传递。」

这句话有很深的道理也有很多层面,我只能用我的理解跟大家简单分享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选择、行为、谈吐都没有绝对或相对是非对错
But!
当存在在一人以上的关系之中就会产生是非对错。

这话怎么说呢?
就拿「欸」这个字来说明好了!
倘若这是挚友关系,使用欸来取代彼此之间的称呼还能算是一种亲密的表现
如果换作是与长辈关系,似乎就不太恰当。
但本质是没有对错的,错误的是使用的关系中。
是不是有点混乱?
没关系,总有一天你会搞懂的。

说这么多,居然还没切入我最想分享的主题,可见夏杯的分享有多精彩啊!
不过这句话的出现是在演讲的最开始,却也是今天最重要的总结-『放手不是放弃』
要认识这句话之前,我们要先认识什么是放弃?

通常放弃前我们都会先听到一些话…
「我就跟你说多穿点,我讲了也没用啊!讲来讲去你都没听,那我干脆不讲了,反正身体是你的!随便你~」
「你看你就是不听嘛!不是交代过你了吗?讲了也没用,不想再讲你了!」
「我每次说什么你都会反驳,那我讲了也没用,干嘛讲?」
「就算讲了,他也听不进去阿!」
以上皆为放弃的例子,摸著你的心回想一下,你说了几次类似的话?而这些话又是对谁说?

那什么叫做放手?
放手前我们要先学著陪伴,因为陪伴是个很高深的学问
并不是我在你身边跟你在一起就等于陪伴
陪伴则是关系间要有良好对话品质的陪伴才叫做「陪伴」
因为唯有你使用了正确的陪伴方式,你才能踏进彼此的心房
这时你才有办法传递你的「爱」
爱是一种能量,你的爱能促使很多可能发生,不限于亲子或夫妻等关系…

奇怪?怎没说到放手呢?
因为学会陪伴后,彼此间的关系就会变得紧密
再透过每次的沟通就能促使每件事都掌握在彼此可接受的范围内
此时你就能够安心地放手,任其自由发展了!
嗯…有些难懂,我的表达能力还需要再学习,不过我已尽我所能与大家分享了。
如果你有所感触与回馈,希望你能与我互动
最后跟大家分享夏杯的粉丝专页,谢谢仔细阅读的每个你。

以上是Apple老师心得分享 共勉之

Ps.夏惠汶博士 #夏杯的关系动力学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