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Reuters摄)

文/廖士锋 图/多维TW提供

今年伊始,台湾政坛沿著即将到来的2020年大选以及「习五点」效应这两条轴线,逐渐发散出相当多元的「国家未来」论述。其中一项值得注意的趋势,即是一股在台湾政治正确的前提下,「中国」概念「强势回归」的浓厚味道。

旧爱重拾?

在此过程中,尽管党名有「中国」两字的国民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昧于「主流民意」,甚至把「中国」视为沉重包袱,还有人主张要改名为「台湾国民党」。但在最近却近乎不约而同地,重新踏入这个禁忌之地,开启新的论述。

请继续往下阅读...

例如,周锡玮提出两岸应该「共有、共治、共享整个中国」;朱立伦以「三个中华」串起国家、民族、文化;王金平一再强调「中华儿女,本是同根生」;张亚中「两岸同属整个中国」;宋楚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追求统一是两岸共同责任」;郭台铭更是抛出「一个中华民族底下的两个中国」。再加上马英九去年藉「马习会」三周年的场合,抛出「不排斥统一」之说,可发现「中国」这块老旧的画版,已被泼上多彩的新墨。

诚然,上述政治人物所提到的思考方式,明显是「盍各言尔志」,没有一种论述可以在当前发挥统整作用,台湾内部对于「中国」的想像与认知依然莫衷一是。但这也代表著一种趋势,亦即从各种角度(文化、民族、国家)出发,重新提倡「中国」概念与「台湾」的相容/相融性,这个趋势正在挑战台湾政坛多年来牢不可破的「政治正确」。

「中国」如何成为政治不正确

1945年后,台湾政坛对「中国」概念的认识,原本非常稳固,也少有质疑,但到了李登辉时代,发生急速变化。

1988年,李登辉甫继任总统时提出「只有一个中国,我们必须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明显延续蒋经国的政策;到1992年《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指出「中国处于暂时分裂之状态,由两个政治实体,分治海峡两岸」;1993年又改为「一个中国指向的阶段性两个中国政策」;1994年进而指国民党是外来政权、一个中国是「历史上、地理上、文化上、血缘上的中国」;1995年质疑「目前看不到一个中国,一个中国在哪里?」;1996年以「经营大台湾、建立新中原」,作为首届总统直选口号。最终在卸任前的1999年,李登辉大胆提出「特殊的国与国关系」,震撼两岸。

不过十年,李登辉的论述就从「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演变为「两岸两国」,这也配合李登辉任内六次修宪、以《宪法增修条文》另辟新的国家建制。同时不能忽略的是,1991年民进党通过「台独党纲」,确立民进党在意识形态上的台独路线。这一切都使得台湾的「中国内涵」逐渐松动,并受到台湾「主体意识」的左右。

此后台湾的政治正确,从「特殊两国论」进一步发展到「一边一国论」。2000年总统大选,民进党陈水扁胜选,宣布「四不一没有」,但2002年即公开谈论「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2004年将台湾三军称谓前冠上的「中国」删除;2005年冻结了国民代表大会。

相对于绿营的「步步进逼」,2004年连宋配并没有公开提出「一个中国」或「统一」主张;2008年与2012年两次选举,马英九亦淡化处理「中国内涵」,不见恢复《国家统一纲领》之意,仅强调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直到2015年国民党总统初选,洪秀柱标举「一中同表」,认为两岸应开展政治谈判,才正面挑战十余年来的「政治正确」,未料其民调一路下滑,最终惨遭撤换。

2016年蔡英文以近690万高票当选后,对于两岸关系,激烈地跟对岸打口水仗,也在脸书宣示把驻外馆处改名为「Taiwan」(台湾),近期更是称「中华民国是过去,中华民国台湾是现在和未来」,就职三周年记者会中也以「中华民国台湾」回呛习近平的「一国两制」。自称「三年有成」的蔡英文政府,其实仍然在意识形态与两岸对抗上著墨甚深,但2018年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遭逢的滑铁卢,或许就是台湾政治正确桎梏开始松动的一个讯号。

蓝营「把中国带回来」

1980年代的西方政治学界,一反过去受行为主义(Behaviorism)和政治学科学化的影响,强调投票行为、阶级对立、城市治理等国家结构(State)以外的政治现象,史卡区波(Theda Skocpol)等学者开始呼吁「把国家带回来」(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强调国家结构能够独立于其他现象,不应被轻易忽视,这个转折影响至今。当前台湾政坛「把中国带回来」,与上述政治学界的研究趋势转变,其实颇为类似,都可视为一种物极必反的展现。

如今,蓝营大咖政治人物纷纷重新关注「中国论述」议题,眼见大选将届,这些论述背后必然有选举考量。就选举的角度切入,政治人物的立场宛若市场上的商品,供民众经由选举的程序选择。而在「台湾牌」已打到烂的政坛中,如何开辟新战场、寻找正当性,可说是蓝营人物推出自身品牌、区别他牌的当务之急。巧合的是,「把中国带回来」竟成为「共识」。

至于为什么要「把中国带回来」?除了寻找正当性、在选战中站稳脚跟外,其实不可忽略的是台湾民意的变化。根据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的民调结果,在「统独认同立场」以及「身份认同」两个重要项目上,已看得出2015年至今,民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首先,在「统独立场」一项,「偏向统一」与「尽快统一」的民众,比率从2015年的8.1%与1.5%,拉升到2018年的12.8%与3.1%;反之,同时段赞成「尽快独立」者,仅从4.3%上升到5%、「偏向独立」者则从17.9%下降到15.1%,几乎等同于「偏向统一」者。虽然主流民意仍是维持现状,但当前台湾支持「统一」以及「独立」的民意差距,已经缩短到2个百分点。

其次,关于「台湾人/中国人认同」趋势,认为自己只是「台湾人」者,从2014年的60.6%,下降到2018年的54.5%;认为自己台湾人与中国人「都是」者,同时期由32.5%上升至38.2%。统计显示,目前台湾有超过四成的民众,在认同上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由此可知,蓝营政治人物从2019年开始纷纷谈起「中国」与「台湾」的相容/相融,不仅受到两岸整体条件的影响,也确实符合民意基础的微妙变化,可说是一种顺势而为。如此就不难理解,为何2015年时洪秀柱「一中同表」使其民调跌至谷底,而现在郭台铭、王金平、朱立伦的论述,并未挫低其民调。

只是目前蓝营政治人物喊出的「中国」及其背后的「中国想像」并不一致,显示未来仍有极大的空间讨论,必须由台湾民众、甚至是两岸民间与官方,一齐参与这议题的内涵与方向论辩。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蓝营人物提出,两岸需要开展「政治协商」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重新重视「中国论述」,已成为2019年的台湾政治难以忽视的苗头。

上述变化与趋势,除了逐渐敲破「政治正确」的高墙外,在客观上,也表示目前「不抗拒中国意识」的效应在逐渐发酵,以往「中国必然与台湾互斥」的二元对立开始松动。也许,这也再次揭橥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在长期「去中国化」之后,「再中国化」的过程又见启动,中国不再被视为洪水猛兽的那一天,或许比想像中还快到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