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人口结构,正出现巨大变动

2018年统计台湾目前2357万人,在全球排名第55名,但是人口结构已经出现剧烈的改变,不仅老年人口首次超越幼年人口,出生人数更是首次低于死亡人数,快速奔向超高龄社会的同时,台湾正式迈入高龄化的负成长人口命运

 

孩子生得少,人口增加缓慢

2017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计326.8万人,占13.9%,已经逼近高龄社会门槛的14%红线,预估2018年的台湾老年人口超过14%,再过8年,也就是2026年时,更将成为超高龄社会(超过20%),比起日、美等国速度更快

人越来越老,小孩越来越少,2017年的人口老化指数(也就是每100个幼年人口相对老年人口数)更是首度破百,达105.7,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已经超越0~14岁幼年人口数。

 

每隔一代 人口少一半

不只人口老化,老人比小孩多,死亡数更是逼近出生人口,因少子化和老龄化来临,不仅年轻人口外流,连生育率也在2017年创下新低纪录,预计台湾在2054年时,总人口数将跌破2千万人,而人口自然增加率零成长之时点最早将于2020年发生,最晚则为2023年。

2018年2月的出生人数跟死亡人数首度出现交叉,死亡人数高过新生儿,单月份人口负成长,无可避免的高龄化社会,速度恐怕比想像中的还要更急更猛。

 

飞快老去的国家,出生人口雪崩意味著什么?

台湾目前有许多关键的问题存在,而台湾人口到2026年达到超高龄社会后,将面临到人口断崖、房地产泡沫等等问题。而这当中有几点特严重:

1. 人口红利消失

人口红利(demographic dividend)是指因为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上升,所伴随的经济成长效应,也就是说在一个国家,青壮年的占比高,小孩与老人数量相对少。

但目前台湾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意味著曾经的经济模式受到极大挑战,也可能会变成目前台湾拚经济中最大的瓶颈之一。

2. 手刀飞奔进入高龄化

自2018年台湾正式进入人口高龄化后,这背后意味著一系列新问题出现

大家最重视的退休金:国民年金的改革已轰轰烈烈争吵许久,但当台湾出现退休金收支不平衡的状态时,国库会持续亏空,并且每年都在大幅扩大。

大家最关心的居住问题:人口减少直接冲击对房屋的需求,台湾的空屋与低使用住宅已经高达将百万户。失衡的房价所得比和世界最高的空屋率,代表台湾的房产泡沫已经吹出了一个大泡沫。

3. 扶养比数续越来越不乐观

所谓的扶养比,即平均多少年轻人抚养一个老年人。在台湾随著出生人口下降,扶养比也连续多年下降,在2010年时,平均6.9个成年人扶养一个老人,在2030年已降为2.7人,而预估在2060年,全国扶养比可能降为1.2人

年轻人的压力,大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人口老化速度超英赶美,台湾年轻人虽对于准备退休生活的意识提高,但相对的外在环境压力大,对于是否有足够金钱可以退休,是否有财务能力照顾自己、父母的医疗需求,信心严重不足。

 

日本是前车之鉴:超高龄化的下流老人

2013年,日本65岁以上老人约占25%。日本“0储蓄”的家庭占到了16.8%,25%以上的家庭,储蓄不足500万日元(约138万台币)。这样的家庭状况下,一个退休老人,即使领了养老金,也不够生活所需,只能成为收入少、存款少、无人可依靠的下流老人

在台湾退休平均年龄为56岁,换言之,退休后还有逾40年的人生,因此在长寿趋势来袭下,退休金要准备得更充足,才能够支应到百岁的退休人生。

面对台湾人口雪崩式的下跌,生育率不断下降主因还是因为「养不起」,不愿生小孩的前三大原因,分别是钱不够、买不起房,以及工作过于忙碌。

在台湾平均出社会年龄约为21.7岁,而结婚年龄约落在29岁,一般的家庭目前遇到的普遍现况是:生养一个孩子,要花去家庭收入约一半

对很多家庭来说,不是不想生,而是「生不起所以不敢生」,都无暇顾父母退休后的生活费及自己的未来,生小孩只能靠想想而已,台湾少子化的状况,不但与低薪、冻薪、工时长的职场环境有关,其他像是高房价、教育环境、治安问题,都成为不生的导火线。

很多人都会知道「钱非万能,但没钱却万万不能」,从日常生活起居到心灵层面很多都是需要靠金钱来支持,有钱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可以追求真正的自由,而非贪婪只追求帐面上的数字增长,超过 90%的人都不知道:实现财务自由和你赚多少钱无关,财务自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一个人的欲望不同,因此对个人的财务定义也会不断的在进化。

 

每一种大快人心的自由,都需要前期大量的付出

当你被动收入多于支出,意味著你已经走向了财务自由,当你想要获得自由,就需要严格把关自己的消费行为模式,并增加自己的被动收入,很多的被动收入是需要靠时间的累积,而非表现上所认知的不劳而获,一切的资本累积都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做准备。

当你了解「复利」的威力,并可以妥善的使用这项超强工具,你将会得到比原子弹更强大的威力财富。复利之所以如此受人关注,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致富的思路,举例:将自己的退休规划放在香港的保单,每年存10,000美元,五年的时间一共存下50,000美元,30年后将有228,973美元的资产,这段期间内什么事情都不用做,资产直接翻4.5倍

 

巴菲特就曾经说过:找一条足够长的坡,足够湿的雪,就能让财富滚雪球。这个滚雪球的道理,就是复利的力量。

 

 

延伸阅读>>

2018年企业500强,香港有哪些保险公司上榜?

连续10年世界冠军AXA安盛-安进储蓄计划

基础九大理财法:理财比赚钱重要

你知道,超过80%的人理财都有错吗?

100万存款和100万保险差别在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