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年11月19日-1911年10月1日),德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

他曾研究黑格尔青年时期的手稿,于1906年发表了《黑格尔青年时代的历史》。最初属于新康德主义,后转向生命哲学,致力于所谓「历史理性的批判」,主张「历史的相对主义」。认为哲学的中心问题是生命。通过个人「生活的体验」(Erlebnis)和对生命同情的「理解」(Verstehen),就可认识到文化或历史即生命的体现。强调和不同的生活类型(理性的、情感的、意志的)相应的是不同的宇宙观,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宇宙观为其特征。他同时认为任何一种宇宙观都是相对的,这就是历史主义的要义。

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重要流派,如雅斯贝尔斯的精神病理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伽达默尔尔的解释学都带有狄尔泰论述的烙印;在社会学方面,韦伯、曼海姆等也受到狄尔泰的影响。著作有《精神科学导言》、《哲学的本质》、《世界观、哲学和宗教》等。

海因里希·约翰·李凯尔特(Heinrich John Rickert,1863年5月25日-1936年7月28日),德国哲学家和历史家,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的代表人物。1863年5月25日出生于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1936年7月28日逝于海德堡。 历史观 19世纪可以说是兰克史学发展的蓬勃期,但一些人并不认同兰克史学的「绝对客观」是存在的,尼采在一篇名为〈历史的用处及其弊病〉中说:「按兰克以及科学派的历史主义思想而言,那么,历史是没有生命的,是完全为一堆死的材料、死的东西。」

但他是哲学家,所以这段看法没有受到大家的重视,直到他提出类似的看法才为人所接受。 李凯尔特把科学分成四类:第一种是不涉价值又讲通则的(non-valuing and generalizing),即纯粹的科学,自然科学属之。第二种是不讲价值但讲个别性的(non-valuing and individualizing),强调个别的特殊性,地质学、生物学属之。第三种是涉及人的价值又讲通则的(valuing and generalizing),有发展规律人文活动,社会学、经济学属之。第四种是有价值问题且有个别性的(valuing and individualizing),即是历史。

滕尼斯,总算是有一个听说过的名字了(大雾)

齐美尔的兴趣极其广泛,作为一名社会学家,他认为社会学不是单一的学问,而是一个运用其他学科总整而成的新学问。(我也是这个观点)

韦伯要出现了,可以说他是20世纪初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

任何多余的修辞都将影响阅读体验,建议大家好好看书。

建议仔细读这一段。

建议仔细读这一段。

建议仔细读这一段。

(当然肯定有mao……)

韦伯的典型理论,科层制。

一个只用马克思主义范式分析的人可能会忽略韦伯所说的这一点。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