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公链爆发时,币圈内有一句响亮的口号:国产有三宝,小蚁量子公信宝。

虽然加上「国产」二字,总会给人一种山寨感,但刚开始,这三条明星公链被寄予厚望。当时人们讨论的话题是「国产三大公链,谁将成为区块链届的微软?」

如今,我们没等来「微软」,却等来了寒冬。熊市之下,没有了亮眼的众筹成绩和疯狂的币价飞涨,人们冷静下来才发现,谁将成为「微软」这问题太过傻X。迟迟难以推进的项目进展,以及和白皮书不相符的技术研发,才是国产三大公链需要面对的现实处境。

前不久,网上泄露的李笑来录音中,「NEO是个傻X项目」、「量子链忽悠了大多数人」等言论,是否属实?凛冬已至,熊市当头,曾经的明星公链现在正处于何等境地?


?量子链

前不久,有媒体称量子链创始人帅初为「破发之王」

有人总结在量子链上发行的代币,「概念天马行空」,「内涵充满想像」,这其中包括迪拜王室站台的清真链、征途是星辰大海的太空链、海洋链、以及预见未来的先知币……

看上去,量子链的代币气象宏大、包罗万象,却几乎全部破发,有些甚至已经接近归零。

「量子链号称链接以太坊和比特币,这就忽悠了大多数人。」7月4日流出的录音中,李笑来这样评价量子链。

2018年是公链元年,但量子链在2017年初就已经开始布局公链。当时,他们提出要兼容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优势,并邀请了圈内诸多大佬站台,其中包括:比特币耶稣Roger Ver、李笑来、沈波、陈伟星、薛蛮子等人,这让量子链充满了想像空间。

2017年3月16日,量子链正式启动ICO,原本计划30天完成的ICO,在117个小时内结束。这成为全球所有领域第8大、区块链领域第3大的众筹。

量子链在上线第一天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最高币价达到66.66元,涨幅达33倍。而创始人帅初也迅速崛起为国内区块链领域的大佬,并入选了福布斯评选的「2017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之后,币圈经历波澜,「94事件」成为分水岭,有些项目黯然退场,有些项目挺了过来进入牛市。

量子链的价格是在今年1月达到顶峰的,但峰值过后迅速跌落。

李笑来在录音中称量子链为「空气币」,虽然后来又用带引号的「空气币」来解释,但这难以掩盖量子链自身存在的问题。

熊市之中,量子链代码的更新频率逐渐降低,而之前白皮书中承诺的诸如「主控合约」机制、身份识别等均未有进展;更重要的是,量子链的核心代码被发现与比特币、以太坊的代码高度相似。

另外,量子链官网显示,目前基于量子链的Token有175种,但其中有138种Token持币人为个位数,而持币人数在前几名的Token均处于破发状态。

有业内人士观察到,基于量子链的代币价格曲线都有一个相似的抛物线,也就是说,代币在发行之后,会被迅速拉升,然后在峰值迅速跌落,最后破发。对于刚入场的韭菜来说,跑都来不及。

除此之外,有媒体发现,量子链和这些代币之间形成了一张密不可分的资本网路。

帅初投资了菩提和墨莲,并直接为清真链站台喊单,他还是太空链核心团队成员。另外,几种代币的资方、项目方以及核心团队关系错综复杂,互相交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网路。

「逃不掉的,钱最终要被赚走。」面对这种状况,有投资人无奈感慨。

?小蚁

小蚁(NEO)有许多的称号,它是「中国第一个原创区块链项目」,它被称为「中国以太坊」,如果说中本聪打造的比特币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金融网路,那么(小蚁)NEO则希望「构建一种能够对接实体世界资产的桥梁式的金融系统。」

然而,在7月泄露的录音中,李笑来却说,「NEO是个傻X项目,根本没东西,后来全是资本盘玩起来的,达鸿飞手里没几个币。」

大概只有在币圈,才会对同一项目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解读吧。

小蚁(NEO)成立于2014年,原创的技术理念和代码编写是其在当时最大的优势。

2015年10月20日,小蚁开启首期ICO,10天共募得2100个比特币。当时有人评价它是一个「靠谱的」,「中国的」,区块链项目。

2016年8月,小蚁(NEO)进行二期ICO,30天募得6100个比特币,打破了中国ICO记录。有意思的是,作为一个「靠谱的中国项目」,当时参与二期众筹的有一多半是外国人。

之后小蚁(NEO)一路磕磕绊绊,直到2017年初,其价格还徘徊在1元左右,而它在2014年的众筹价就是1元。

但2017年是ICO爆发的一年,从7月开始,小蚁(NEO)一路狂飙,到2018年初,小蚁(NEO)的价格已突破1200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千倍币」。

在币价飙升时,人们并不太在意项目进展,而伴随著熊市的到来,小蚁(NEO)最引以为傲的的技术基因,也饱受著质疑。

先是在年初,有人质疑NEO的共识机制、区块性能以及去中心化的宣传与实际研发情况并不相符。之后在2月份,NEO系统发生了长达两个小时的阻滞,被认为智能合约编码性能较差,极易被攻击。

而目前最受质疑的一点是,早前有报道称,达鸿飞已经将全部资金和技术团队转战至同属于分布科技旗下的ONT(本体)项目。

目前在网上关于ONT的通稿,标题如下:

《下一个千亿级项目?ONT本体网路——信任革命的原点?》

《ONT(本体)能够成为下一个千亿级的项目吗?》

《ONT(本体)详细解读:为什么说本体是史上最牛区块链项目?》

《逆市疯涨88%!本体ONT究竟什么来头?》

……

看上去一个新的、改变世界的区块链项目又要诞生了。那ONT和达鸿飞是什么关系呢?

对外宣传达鸿飞是ONT的投资顾问,但据信,实际上达鸿飞就是项目发起人,而ONT(本体)网路的主要负责人,也全是达鸿飞分布科技旗下的人。

ONT项目出现的时间点也非常耐人寻味,笔者换了多个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发现在2017年10月1日之前完全找不到「Ontology项目」这个词,而在10月1日之后,各类通稿集体爆发。

改变世界的下一个区块链项目ONT(本体)已经横空出世,那NEO的未来在哪呢?

?公信宝

「公信宝让我们做自己数据的『王』。」这是公信宝使用最多的一个通稿标题。

公信宝的公链——公信链,是一条主要面向海量数据交换和应用开发的公有链。相比于量子链和小蚁,公信宝更垂直于互联网金融,它想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互换及价值变现。

ICO狂潮就是由公信宝率先开启的,2017年3月15日,公信宝正式启动ICO,原本计划持续一个月时间,却在7天内就完成了最低1000BTC的要求,最终募得了2951BTC。

公信宝经历了相似的发展轨迹,熊市中,其代币GXS跌至18元左右,重回牛市之前。

而另一方面,其并未按照白皮书描绘的趋势发展,技术研发滞后,开发路线图中「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一项迟迟未完成,而这是公信宝的核心技术。

但目前公信宝最受质疑是它的基本模式仍延续著传统互联网金融的玩法——收集、买卖数据。

年初,有网友发出质疑,他认为:「公信宝挖矿app要求你把你隐私全部暴露,这种行为太可耻了。让你输入京东,淘宝,还有和银行一样让你点头摇头。你这是要盗取全国人民的隐私信息。而且还可以拿去私自使用。这已经属于违法行为了。」

5月,圈内某KOL也爆料公信宝买卖用户数据。且据悉,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数据销售人员跳槽至公信宝做销售。

如果公信宝仍在延续著传统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模式,那它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在牛市疯狂制造噱头,动辄「拳打比特币,脚踢以太坊」,ICO筹了一轮又一轮,个个都能改造世界,但当熊市来临,币价跌落之时,还有多少人能回到地面呢?

「九死一生」对多数领域的创业公司,是一个残酷的辞汇,但于币圈,九死能有一生,也算是件幸事了。

END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分散式幽灵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