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中时读过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当时为了应付考试熟背此诗,对于诗中情境则是一知半解。

在京都近郊,有座由建筑大师贝聿铭打造的真实版「桃花源」--MIHO美术馆,多年前曾在电视节目惊鸿一瞥,当时就默默许愿有朝一日一定要亲眼看看这个地方。

MIHO美术馆的创办人是日本宗教团体「神慈秀明会」的小山美秀子女士,该团体致力于环境保护、自然农法与美术等公益领域,国内也曾风靡的「秀明农法」即与此会有关。

MIHO美术馆位于滋贺县,从京都出发,搭乘JR来到石山站,再转乘一小时一班的「帝产巴士」,在曲折山路迂回前行一个钟头,才抵达位于深山之中的桃花源。

不过巴士停泊之处是美术馆的「接待栋」,从这里必须步行、或搭乘接驳车,才能到达美术馆。

miho11
从接待处可以搭乘接驳车前往美术馆本馆

miho10
造访当天下著雨,美术馆贴心地提供了干净的毛巾,让游客擦手,再换上与美术馆周围环境相配的绿色雨伞

虽然有免费接驳车可搭,但是这段十分钟的路程,我觉得以步行方式更能体会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意境。贝聿铭大师在设计美术馆时,将「桃花源记」的意境融入其中,颇耐人寻味。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MIHO美术馆的建筑被山林包围,称它是一座「深山中的美术馆」一点也不为过。通往美术馆本馆的道路两旁,种满了樱花树,夏天绿荫满树,到了春天,便会转成粉色的缤纷落樱。

miho4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miho5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接著穿越一条既深且长的隧道。不同于一般隧道的幽暗,这条金属壁面的隧道充满现代科技感,让人有种穿越时光隧道的迷幻感,恍惚间不知自己身在何处?隧道之外,又是什么景象?

miho美术馆2

miho6
通往美术馆的吊桥以铁线支撑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朝著光的方向前进,陶渊明在隧道尽头发现了桃花源,而我们走出隧道,美术馆就在眼前。美术馆外观像似农舍形状,走进馆内却是金字塔玻璃屋顶,大片落地窗将远山树影引入室内,美丽如画,视觉感令人惊艳,忍不住驻足。

miho14
美术馆造型充满东方风味,因为美术馆位于保育林区,建筑物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埋在地下

miho7
一踏进美术馆,眼前是美丽如画的山景

miho8

miho美术馆3

玻璃屋顶引进大片明亮的光线,温柔包围著每一位到访的游客,晴天雨天也会呈现不同的意境和光影表情。除了金字塔型的屋顶,馆内也运用了许多三角形的设计,墙上的壁灯也是三角形。

miho15


美术馆有南、北两馆,南馆是常态展,搜藏了埃及、西亚、南亚的艺术品;北馆的夏季特展主题是「红与蓝的奥秘」,展示了红色与蓝色为主体的艺术品外,还有体验活动,感受色彩的不同魔力。如果要完整逛完南、北馆,约需要两至三小时。

因为要赶搭四点的回程巴士(末班车是五点),我们只逛了北馆就匆匆离去,但是这座深山中的美术馆的光影和独特体验,却深刻留在记忆之中。

「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遂迷不复得路」,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径。而MIHO美术馆这座真实版的桃花源,尽管路途遥远,至少还能有机会再去第二次、第三次吧。

MIHO美秀美术馆
地址:滋贺县甲贺市信乐町田代桃谷300
交通方式与美术馆资讯http://www.miho.or.jp/zh/acces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