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时,很多人第一个避开的就是油,深怕「吃油补油」、影响「脱脂」的速度。不过,想要摆脱小腹婆,最应该远离的可能是糖、淀粉类等「碳水化合物」。研究显示,饮食中适度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即使热量维持正常、体重没变,8周后肚子深处的脂肪仍少了11%。

这项研究日前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内分泌学会第93次年会中,由美国伯明罕阿拉巴马大学的营养系教授Barbara Gower发表。

适度降低碳水化合物比例

研究人员让69名受试者分成两阶段进行试验,第一阶段为体重维持期,受试者分别食用「适当热量的标准饮食」(碳水化合物占热量的55%,脂肪占热量的27%,蛋白质占热量的18%),以及「适当热量,但碳水化合物减量饮食」(碳水化合物占热量的43%,且多是低升糖指数的食物,脂肪占热量的39%,蛋白质占热量的18%)。

患者在受试前后分别接受电脑断层等影响检查。经过8周后,发现「低碳水化合物组」的腹部深层脂肪比「正常碳水化合物组」的腹部深层脂肪少了11%。

腹部深层脂肪随之减少

第二阶段为减重期,两组受试者的每日热量限制在1000大卡进行减重。经过8周后,两组体重都下降了,但是「低碳水化合物组」的受试者,腹部深层脂肪还是比较少,平均少了4%。

双和医院祝年丰医师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显示,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可能不只跟血糖有关,跟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胰岛素抗性等也都密切相关。也因此,过去减重时多著重在减少脂肪摄取,但近年来则是著重在如何合宜地调整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但他强调,这并不是告诉我们减重时不要吃淀粉,其实只要远离精致糖、精致淀粉类食物,就会有一定的成效。

远离精致糖或淀粉类食物

其实这项试验中,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受试者,他们所食用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不乏「低升糖指数(低GI)」的食物。

台湾营养基金会执行长吴映蓉博士强调,减重时,除了总热量摄取应适度下降外,也可以适度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但是绝对不能「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否则以后会复胖更快。可以挑选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像是全谷根茎类,如糙米、五榖米等。

自由时报

专业级的影像判读医疗团队,为您重新判读高阶影像报告电脑断层(CT) / 磁振造影(MRI),协助您提高影像报告的准确性,让您在医院的检查结果更加透明与了解!
雷特捷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2ndopinion.com.tw/index.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