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弋丰/台大医学系毕业,现任科技新报数位内容行销总监。

2018选举进入最后攻防阶段,全台多处都已经进入短兵相接,台北市也同样陷入激烈争夺战,争取连任的柯文哲,显然没有4年前时那样排山倒海的余裕,时间倒退回选前,当时不论评价是正面是负面,多数评论者都认为是柯文哲带起了一股政治暴潮,厌恶者认为是柯文哲「带坏风气」,崇拜者认为是柯文哲以一己之力开创新局,但两种看法都不正确。

说来有趣,极少数真正了解情势的人之一,反而是柯文哲自己,自从2014年选上以后,陆陆续续的,许多人都被柯文哲问过同一个问题,问题的前半部是一个2014年选局的叙述,柯文哲说,2014年的选举,他只是站在海啸的浪头上,海啸就把对手冲走了。

柯文哲体认到他只是站在海啸的浪头上,就已经相当了不起,因为若是一般政治人物,多半会自我膨胀,以为是自己无所不能把对方一掌挥走,或是自认为可以造浪发动海啸,而得意洋洋,只有少数人能看清自己的渺小,其中之一就是柯文哲,明白那是「天灾」造成海啸,他只是刚好站在上面。

但明白自己乘上海啸的人之中,正常的反应是「啊就好运给我碰到」,柯文哲却不然,身为一个受医学训练,以及过去身为重症医学的临床人员,凡事总是想到未雨绸缪,以及不同情况时该如何应对,所以,他从胜选的那一天起,就不禁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他是站在海啸的对立面,也就是2014年时连胜文的位置,那该怎么办?

不与海啸为伍

这是个了不起的问题,竟然有人会想到要在最糟的情况下该怎么准备、如何应对,但也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柯文哲自己想不到,所以数年来,问过很多人,没有人能给出答案,站在海啸的对立面,一定会被冲走,没有任何胜算,也没有任何办法可想,唯一的答案,就是赶快逃,一开始就不要站在海啸会横扫而过的地方。这个答案或许符合战术与策略,但是对柯文哲来说,这不是问题的答案,他想知道的是,不管为何没有逃走,就是站在海啸对立面的时候,那该怎么办?到最后,柯文哲还是没有得到他的答案。

于是选举到了最终阶段,出现了奇妙的情况,柯文哲幕僚林筱淇竟然在节目上透露,一般认为完全只靠空气票选举的柯文哲,竟然告诉幕僚们,他要做一场大型的社会实验,实验的内容是想要把选举对社会的影响降到最低,当时林筱淇极为震惊,因为上次是靠海啸排山倒海把对手冲走的柯文哲,却说要把海水降低,波涛不兴?身为幕僚的职责她立即提醒柯文哲:「这对你来讲,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但柯文哲不为所动「对!我就是要这样做!」

▲林筱淇说,柯文哲想要实验把选举对社会的影响降到最低。(图/林筱淇提供)

林筱淇透露的这个内情,解释了很多柯文哲这次选举的奇怪举措,包括11月8日才请假,离投票日已经所剩无几;选举最缺经费,募款是多多益善,竟然自己设下限额结果当天就超额关门收工,只因为「坚持推动这场改变政治文化的社会运动」,不是募款几亿,拿来铺天盖地的发文宣、播电视广告,大肆兴风作浪,柯文哲自称「因为主打政绩,尽量减少选举支出」才是他认为正确的事情。

也包括团队的选择,选举是一门专业,必须请来专业有经验的选举团队,这点从台大医院时代就一直强调专业团队的柯文哲非常清楚,也有许多人谏言,但柯文哲却坚持进行海选,海选时,还专门挑选应届毕业生,结果成为「史上最弱团队」,柯文哲明知新手上路必然如此,当初却还是一定要海选年轻人,他认为,人人都只想用有经验的人,但是,没有人给年轻人机会,年轻人怎会有经验?这是个恶性循环。柯文哲受访谈到最弱团队时,再度提到他的创新必须容许失败理论,不能为了安全系数不敢创新,年轻人虽然没经验,还是要给他们一些机会试试看,因为「活在世界上还是要有一点理想性」。

▲8年级「小鲜肉」出任柯文哲TEAM KP发言人。(图/记者蒋婕妤摄)

这是柯文哲理想化的一面,但也让支持者焦急到跳脚,没有党组织,只靠「空战」的柯文哲要降低选举热度?采用新手上路要怎么推动选情,要给年轻人机会,可以等选上再说啊!

但柯文哲的理想也混合著策略,这是他一贯的作风,早在选举还没开始之前,柯文哲曾经与许多人提到过,专心市政就是最好的选举方式,这一方面是身为一个执政首长的理想性,一方面,其实也是精明的计算,柯文哲的思考方式接近「剃刀法则」,即解决问题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步骤的方法越好,用这个逻辑来思考的时候,柯文哲认为,搞选举到最后还是会被检验市政,与其一边想著怎么搞选举,一边弄市政,事情复杂化,最后两边都做不好,还不如全部做市政,这不只是理想性,也是很务实的有效策略,只是别人不敢这样做。

其结果就是,整场选举中,对柯文哲助力最大的《一日幕僚》系列前来拍摄一日市长行程,柯文哲没花半个幕僚策划人力,也没花半毛钱,是「木曜4超玩」自己花力气制作,内容就是平常的工作而已,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会暴红,邰智源证言整天拍摄长达十几小时,根本不可能事先排演作假,事实上,要是作假,就不好看了,也不会暴红,对手酸溜溜不断批评,但是却不敢拍摄一日立委或一日候选人。

柯文哲的奇怪理想化选举,事实上也是理想与务实的结合,虽然让支持者急到气得要死,但是,柯文哲并不是理想性高到犯傻了,改变政治文化,给年轻人机会,固然很好,但理想本身不能当饭吃,实际上,这同时也是配合务实的策略。很明显的,柯文哲终于想到了海啸理论的答案。

▲柯P《一日幕僚》。(图/翻摄自YouTube)

既然逃走不是选项,海啸又是「天灾」人力无法控制,谁能保证不会是被海啸冲走的一方?那么,唯一的答案,就是在陆地上作战,不要在海岸边,当然就不会有海啸。

柯文哲在这些理想性的背后,是有意的降低选举温度,没有海水,就没有海啸,虽然没办法轻松的乘在浪头上把对手冲走,但也不可能成为被海啸冲走的一方。万一成为被海啸冲走的一方,无解,柯文哲不接受会发生无解的情况,宁可上岸,大家都没有海啸,在干地上赤手空拳凭实力互殴,互殴没有必胜,但至少有解决方案,例如拳法练好一点,或选择有利的地形,既然是连任市长,陆战其实对柯文哲是略为有利的。

柯文哲的这个理论是否正确,很快就会揭晓,但在此同时,既然台北的海水退了,那么,海啸势必在别处兴起,全国有人惊讶,有人惊恐的看著,过去政治焦点只集中在台北,如今却在高雄掀起了巨大风暴。柯文哲或许解决了他的海啸难题,他已经找到答案,只看执行的好不好,但是整个台湾社会想知道的,不是怎么解决海啸习题,而是:海啸的本质是什么?

柯文哲的一场记者会实况或许可提供一部分的解答,那是台北市府资讯局分享其资源,既然台北已经建置好系统,就分享给无力自行打造系统的金门,提供水费的支付服务,双方合作记者会上,台北市长、金门县长、台水都出席,媒体云集。

正常的社会,正常的媒体,记者应该是先前花上大半天时间研究相关资讯系统与支付服务,然后提出有关问题,质问会不会有资讯安全顾虑,或是从市民角度,质问台北市为何平白支援金门,应该要跟金门收费,不可市长做好人,慷市民之慨之类的问题,但是,这种问题,在当天,一个也没有。

即使是政治性的记者,在台北与金门合作的记者会上,要操作纯政治话题,也是质问党派合作关系,或是因应选举炒作是否联合竞选,其实这大概也是金门县长不远千里迢迢赶来台北想得到的曝光,很不幸的是,只有一个记者问了这个问题(至少还不是零),紧接著,一群记者一拥而上,左一句又一句全都是要柯文哲评论小野。最后的新闻呈现,只有头一句讲到金门,然后接下来全是柯文哲被要求评论小野不得不回应讲出的无意义的话。

这个记者会的现象其实稀松平常,不只是柯文哲,不只是台北市政府,现在每个政治新闻几乎都是这样处理,借口说要是内容太深了观众看不懂。

▲柯文哲出席「跨域合作!台北市pay.taipei代收金门县水费」记者会。(图/记者季相儒摄)

这次参选高雄的璩美凤,以2001年遭偷拍的性爱影片外流闻名,但是当时她没得到太多同情,因为璩美凤当记者时,成名作就是以放在包包中的隐藏式摄影机,没经过被摄对象允许下偷拍PUB,报导被摄对象为女同志,当时璩美凤还说这是新闻自由。璩美凤当年的行为,已经是惊世骇俗,受到严重批判,不过比起现在,虽然她当年新闻道德有严重瑕疵,但是至少她还花力气去偷拍,现在的记者,连这样都懒了,直接随便乱问,然后看看政治人物会不会临场反应出错,拿来大作文章就好。

聪明的政治人物很快发现,认真研究专业没有用,认真开会没有用,认真做好本分政务没有用,最重要的是,在记者堵麦上来的一瞬间,要马上想出一句好听话,如果想不出好听的话,至少不要说错话,以免遭无限放大攻击;于是,所有的政治人物,开始学会每天先顾政治正确,再讲求发言效果,一整天都有人堵麦,每天都为了会被堵麦的事,幕僚准备谈话参考准备不完,什么正事都不用做了,所以一切实务都停摆。

陈水扁在台北市长任内引起旋风,其原因是当时的公务体系连第一线接触人民的部分都直接可见到效能低落,陈水扁提出「走动式管理」,进行以民为先的市政改革,要求市府与民众第一线接触的公务员全面改为服务心态,为此陈水扁不断四处突击检查,把洽公柜台改低让办公一览无遗,在洽公市民目光下不敢偷懒,引起公务体系的一大震撼,市民立即发现过去爱理不理的公家机关变得亲民了,甚至还会奉茶。

这种表面上的改善最为有感,因此震动全国,其他县市全都起而效法,陈水扁声望因而如日中天,但是这种把第一线公务员变为服务员的作法只是擦脂抹粉的表面功夫,实际上公务体系内部还是一样官僚阻碍重重,不只民间怨声载道,公务员本身也为了任何小事都得经过重重官僚障碍而十分气馁,但陈水扁任总统后,并没有推动更深层的公务革新,公务革新只做到表面,是不管蓝绿再怎么轮替,推出任何政策,人民都无感的根本原因,因为所有的动力都在重重官僚阻碍中消失殆尽,最终人民感受到的,只有停滞。

但当政治人物忙著上政治正确训练班,哪有办法顾及这远比表面改革更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另一方面,当年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的口号「快乐,希望」,口号打动了人心,其实也就代表当时的人民既不快乐也没有希望,当年是1994年,至今已经24年,中间经历两次政党轮替,人民只感受到停滞,还是不快乐又没希望,每次都期待换人做做看能带来快乐希望,每次轮替都落空,更不快乐,更没有希望。

这就是这股大海啸的来源,事实上海啸早已肆虐多次,陈水扁任期末年的红衫军,马英九任期末年的白衫军、太阳花,表面上的理由各自不一,但根源都是在于民众对停滞的不满,随著时间累积,海啸的能量也一次比一次更强,一开始对著执政党发泄,人民渐渐察觉,这不只是政党无能的问题,或许还有更基本的原因,那就是整个政治结构都是扭曲的,政治人物没有在治国,而是每天讲求「先顾政治正确,再讲求发言效果」,于是这股海啸终于从纯粹的「老板出来负责」的反历任执政党,演变为「反政治正确」。

人民认为,政治人物应该先把本分事情做好,如果能把政务处理好的同时,还能顾及政治正确,伸张各种普世价值,那当然是很好,但现在搞相反,成天顾及政治正确,基本的事全都荒废,人民一怒之下,干脆连政治正确也不要了,说,你就先给我把普通的事情做好,再来跟我谈政治正确,再来跟我讲什么价值。知识分子圈被这股海啸吓坏了,连忙端起政治正确与各种价值捧在手心,这些价值至上,你们怎么可以不管,宣称反对者是民粹,贬为无价值、无中心思想、反智无知。

干地战

这下子捅破马蜂窝,站在海啸的对立面,只会被冲走,跟人民停滞24年的怨恨开战,怨恨更强还反噬,知识分子惊恐的发现,海啸变得异常险恶,刚刚还是普通的事做好优于政治正确,啥,宣战了,可恶,那么势不两立,也顾不得普通的事怎样了,先灭了你们的政治正确再说。

一方面前任海啸乘浪者柯文哲准备打起干地战,一方面知识分子不愿意理解人民的怨恨,自己站在海啸的对立面,柯文哲?是整天失言,但他至少还愿意打著进步价值的招牌啊!韩国瑜是全不理会,甚至还反其道而行,现在海啸却突然推著韩国瑜走,选举刚开始时,高雄甚至没几个人认识韩国瑜,短短几个月内,声势暴起,他连高雄的基本知识都搞不清楚,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支持?吓坏了所有知识分子。而且当知识分子极尽全力攻击这股海啸,却惊恐的发现海啸更加强大。

许多奇幻作品都有类似的情节,遇到怨恨的集合体,用更大的力量去攻击,只会让它更强大。现在,知识分子们就是遇上了这种状况,用越强大的力量去攻击,却激发更大的反动,知识分子们有如试图用各种炸弹、雷射,想要炸掉海啸,却只是把海水激的更高,最终回到柯文哲的疑难问题:站在海啸的对立面,无解。

一个变通的办法,是想办法让海水消退,自然无法兴风作浪。民进党倾全党之力决战高雄,可能是一步大坏棋,因为高雄成为全国焦点,风暴聚集,海水汇聚,海啸力量更强,更是凶险。

站在海啸对立面,无解,柯文哲的干地战,仍要冒风险。终极解答仍旧是:不要站在海啸的对立面,理解它、包容它,拥抱它,才能反过来乘著海啸前进,让对手淹没在海啸之中。就像奇幻作品中,要打倒怨恨集合体,唯一的办法,是施展慈爱的圣光。

海啸浪头上,草包也能飞天,重点不是浪头上的草包,换成冲浪板、一头大象,都一样飞天,真正的解方是承认问题,同理民怨,一同想办法解决问题,把海啸这股破坏的力量,引导为前进的力量,不论此次选举的结果如何,这都是台湾未来唯一的出路。

热门文章》
►选个「网红」市长吧!
►全台都一样!推倒民进党的飓风:人民想摆脱「老又穷」
►「柯P会冻蒜,但不会赢很多」 未来4年会更难做!

►放眼2018大选/点我看【全系列观点文章】

►看更多【蓝弋丰】专栏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蔡易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