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eiya

  圖片:攝圖網

  來源:meiya(ID:OneStepUp)

  如果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爲問題。

  ——小婚家

  前段時間,浪花朵朵童書送了我一本《去吧,去吧,去野餐》,這是德國著名童書作家、插畫家,國際安徒生大獎得主蘇珊娜?貝爾納作品,講了兩隻母雞,黑母雞和白母雞相約去野餐的故事。

  沒想到這本書,成了我和女兒睡前故事中很特別的一本書。爲什麼呢?後面再講,先講講這本書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黑母雞和白母雞住在一起,這一天天氣很好,黑母雞邀請白母雞一起野餐。

  白母雞一邊下蛋一邊說:“啊,不行。天氣說變就變,我已經瞅見了山上的一片烏雲。”

  黑母雞說:“沒關係,咱們帶上大雨傘。”說着拿出手推車和雨傘。

  白母雞說:“啊,不行,咱們還沒有準備路上的食物呢。”

  黑母雞說:“沒關係,帶上面包和蘋果就夠了。”說着打開櫥櫃,取了麪包和蘋果包好。

  白母雞說:“啊,不行,今天我還得把書看完。”

  黑母雞說:“沒關係,把書帶上就好了。”

  白母雞說:“啊,不行,在外面,我特別容易着涼。”一邊說一邊擦鼻子。

  黑母雞說:“沒關係”她拿出一件厚上衣放在手推車裏。

  白母雞說:“啊,不行,我的爪子長了雞眼,走路不方便。”

  黑母雞說:“沒關係,帶上一貼膏藥就是了。”

  終於,她們準備好了,推着手推車出門了,但一路上,白母雞一會嫌太熱,一會覺得手推車太沉,一會爪子上雞眼很疼,好在黑母雞都一一提出瞭解決方案。

  走了一路,她們來到了野餐地,白母雞很興奮,覺得風景太美了,要在白樺樹下野餐。兩隻母雞吃着野餐看着風景,非常愜意,就在樹下睡着了。

  忽然天空下起了雨,醒來的黑母雞大叫:“啊,糟了!”

  這一次換白母雞笑着答:“沒關係。”

  爲什麼這本書會成爲我們親子閱讀中很特別的一本呢?

  女兒小巴掌2歲4個月,基本上什麼話都會說了,即便大人說了她聽不懂的詞彙,她也會問,這是什麼意思?比如:“精力充沛是什麼意思?”

  看了幾遍之後,孩子就記住了繪本內容,然後自動戲精附體,安排角色,開始演戲,她會說:“媽,你當黑母雞,我當白母雞”。或者說:“你當白母雞,我當黑母雞”。接着,我們一個說“啊,不行”,一個說“沒關係”開始演起來。

  這是這本繪本非常獨特且有趣的地方,它可以用作孩子的話劇劇本,讓孩子們去表演和遊戲,也可以作爲親子之間的互動和遊戲內容,讓父母和孩子來演,在玩耍中增進親子關係。

  這本書畫風質樸可愛,文字輕鬆愉快,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演戲,白母雞和黑母雞展現出來的不同的人生態度,可以鼓勵孩子戰勝消極情緒,熱愛生活,但這些都不是我推薦這一本繪本最重要的原因,推薦它是因爲我從這本書中看到以下幾個人生哲理:

  01

  差異不是問題,

  面對差異的態度纔是問題

  關於去野餐,白母雞總是說“啊,不行。”黑母雞總是說:“沒關係。”

  這是她們各自的口頭禪,以此可以看得出來白母雞悲觀沉重,做事總是憂慮重重、瞻前顧後;而黑母雞卻是個豁達又輕鬆的樂天派,遇到問題都可以輕鬆解決。

  白母雞和黑母雞的對話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一個悲觀,一個樂觀,其實“每隻母雞都是一個人類”,“每個人類都是一隻母雞”。

  大家都知道做人要樂觀積極,這個點我不想多講了,白母雞和黑母雞的故事讓我看到另一個點:差異如此巨大的兩個人還是可以在一起,遇到分歧,還是能通過溝通達成一致。

  你依然可以和與你有差異的人交朋友或者談戀愛,大家不會因爲差異就無法在一起了。

  我在諮詢中,來訪者常常抱怨自己和伴侶之間的差異導致衝突和分歧,但其實差異本身不會帶來問題,差異巨大的兩個人依然能夠很好的一起生活,比如我們知道的劉嘉玲和梁朝偉這對夫妻,一個外向,一個內向,一個喜歡熱鬧,一個喜歡安靜,但他們牽手幾十年了,依然恩愛如初。

  引發衝突的並不是差異,而是不尊重,不理解,不開放,或者要求對方和自己一樣,不一樣就是對方錯這樣的觀念和態度。

  如果一個人願意保持着尊重、開放的心態,面對和自己不一樣的朋友和伴侶,ta能夠接受差異,能夠在自己內在創造一個空間,讓那些不一樣的聲音進來,遇到分歧和矛盾能夠去懂得和別人協商、妥協達成一致,那ta和親近之人的相處就不會因爲差異產生過多衝突,ta便可以擁有和諧的親密關係。

  甚至因爲耳濡目染,長期薰陶和浸泡,對方身上優秀的品質也會成爲自己身上的一部分。

  就像悲觀憂慮的白母雞,因爲受到樂觀積極的黑母雞的影響也變樂觀了。

  野餐到最後,天空果然下起了雨,白母雞卻可以笑着對黑母雞說“沒關係”。

  這就像過度悲觀的妻子和樂觀的丈夫在一起生活久了,她也變得不那麼悲觀了一樣。

  人與人之間的影響就是如此微妙。

  02

  學會看到被拒背後的原因,

  針對原因解決問題,你會得到更多

  這本繪本中,我對黑母雞的做事方式非常佩服,除了樂觀,她身上還有不怕被拒絕的勇氣和堅韌,以及不怕問題和困難的耐心和精神。

  還沒有出門,白母雞就用一個又一個理由拒絕她去野餐的提議,哪怕上了路,也是一會太熱,一會推車太重,一會腳痛的藉口,但是黑母雞沒有把白母雞的這些理由當成是一種對自己的拒絕、攻擊和刁難,而是保持耐心,就事論事,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如果一個家庭中,白母雞是妻子,黑母雞是丈夫,這個妻子一定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才遇到一個這麼有耐心又懂得解決問題的男人。

  在婚姻生活中,有多少人,遇到被伴侶拒絕的情況,要麼就是生氣,要麼就是逃之夭夭。

  有個美國小夥子叫蔣甲,爲了克服自己害怕被拒絕的心理,接受一項 “被拒絕100天”的挑戰。還在自己身上安裝了視頻。

  第一天,從借錢開始。他向公司樓下的保安借錢。他憋紅了臉鼓足勇氣在自己身上安視頻,走上前,“您好,可以借個我100美元嗎?”

  對方直截了當:“不行,爲什麼?”他一瞬間尷尬極了,聽到“不行”就倉皇轉身跑了,完全沒有在意對方的“爲什麼”。

  到家,他回看了全過程,開始對自己的行爲進行深刻反思,保安問了爲什麼,就代表還有交涉和談判的可能,但是因爲他太害怕被拒絕了,選擇了逃跑。他意識到原來自己可以做更多。

  這一次之後,蔣甲決定,決定無論發生什麼,都不會再跑,而是堅持嘗試和溝通。

  後來,他克服被拒絕的恐懼,收穫了很多東西,人生也因此改變。他出了名,上了TED,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回到白母雞和黑母雞的故事上來,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像黑母雞一樣想去野餐,聽到白母雞說“啊,不行”,會習慣性選擇逃跑和放棄,無法輕鬆地說:“沒關係”,也沒法聽到白母雞“不行”後面的理由,然後積極想辦法讓對方由“不行”變爲“行”。

  找工作面試總是不順利,如果每一次被別人拒絕說“不行”時,你願意嘗試去問問對方自己被拒絕的原因和理由,然後總結每一次失敗的經驗,保持耐心保持勇氣,相信過不了多久你一定會得到一份say yes的工作。

  父母不認可你去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對你說“不行”,背後的原因可能是擔心你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養活不了自己,生活過不好,假如你想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父母就會同意你的決定。

  女朋友一直拖着,對你結婚的提議說:“不行”,也許是因爲她不相信你是足夠愛她的,不相信婚後你對她還會那麼好,假如你解決了這個信任的問題,讓她相信你很在意她,很愛她,她一定會立刻嫁給你。

  如果你被拒絕了,嘗試去看看“不行”背後的爲什麼,然後去解決問題,相信你一定會得到你想要的那個“行”,哪怕真的“不行”,你還是會因爲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有很大的收穫和改變。

  03

  如果你不能解決問題,

  你就會成爲問題

  這本繪本如果當成職場教科書,白母雞則是領導,她說的每一個:“啊,不行”都是問題,而黑母雞是她的下屬,她總是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領導說“天會下雨”,她就說“帶上傘”,領導說“野餐的食物沒有準備好”,她就說“帶上面包和蘋果”。最終黑母雞不僅幫助領導解決了問題,還得到領導的認可。

  白母雞和黑母雞讓我想到前段時間朋友圈刷屏的《我們同在一個公司,憑什麼別人可以拿30000,我只能拿3000?》的文章中有一個案例:

  小史和小劉都在一家公司工作,但是兩個人的工資水平和被老闆重用的程度差別很大,小史拿3千,小劉拿3萬。

  小史和老闆抱怨,不明白自己不遲到不早退,也不違紀爲什麼工資只拿3千。

  於是老闆讓他們倆分別完成一項工作:聯繫一個來公司考察產品的客戶,問他們什麼時候來。

  小史說:“可能下週過來。”

  然後老闆問“周幾來?”“一行幾個人?”“坐火車還是飛機?”小史都不清楚,答“我沒問”。

  小劉則說:“他們乘週五下午3點的飛機,大約6點到,一行5人,由採購部王經理帶隊,我跟他們說了,公司會派人到機場迎接。另外,他們計劃考察兩天的時間,具體行程到了以後雙方再商榷。”小劉還提到爲了方便工作,訂了附近的酒店。

  這就是普通員工和優秀員工的差別。

  情景一

  情景二

  普通員工在工作中遇到問題習慣以抱怨的態度去面對,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優秀的員工碰到各種問題不消極不抱怨,而是會冷靜地分析原因,想各種辦法解決問題,他們擁有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是必備的職場技能,更是生活和人生的必需品。

  只要我們活着就需要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貫徹我們一生的重要能力,在《少有人走的路》中作者M.Scott Peck說:“如果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爲問題。”

  我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可以說都在解決問題。嬰幼兒時期你需要學習走路和說話,到了上學的階段,你需要解決學業的問題,讀了大學,畢業後,你需要解決就業的問題……

  在心理學上,也有這樣的劃分。心理學家埃裏克森有個人生髮展8階段的理論,認爲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一些心理衝突需要去解決。

  比如在18~25歲這個階段(私以爲在現在這個時間可以拉長爲18——40歲)是親密對孤獨的衝突,一個人需要去談戀愛,在戀愛中建立真正親密無間的關係,從而獲得親密感,否則將產生孤獨感。

  比如在50歲後(私以爲在現代是65歲)這個階段,人需要解決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衝突。

  這個階段,由於年齡的增長,一個人的體力和健康每況愈下,對此他們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這個階段也到了回顧過去寫人生自傳的時候,去看看這一生是充實滿足,還是空虛絕望。

  如果這個階段的問題解決了,一個人將獲得智慧的品質, 埃裏克森把它定義爲:"以超然的態度對待生活和死亡。”否則他將懷着絕望的心情走向死亡。

  M.Scott Peck在他的心理治療過程中發現,有一些成年人的行爲模式表現得和孩子一樣。

  認真瞭解這些人的成長經歷會發現,這些人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強烈的挫折,導致沒能發展出相應解決問題的能力,於是產生了心理問題。

  習慣解決問題的人,內心會愈加強大和成熟健康,並且能在現實中開闢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而習慣逃避問題的人,不僅身心會出問題,問題也會越積越多,讓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困於問題的泥沼無法動彈。

  那作爲父母,我們如何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分享一個講家庭教育的短片,女兒和媽媽一起種豆芽的故事。

  小女兒好奇菜市場上的豆芽爲什麼賣得那麼好,媽媽告訴她,因爲只有一家賣豆芽的攤位。

  女兒問媽媽:“我們也可以種豆芽,賣豆芽嗎?”

  媽媽答:“嗯,我們可以試試”。

  第一次嘗試,由於光照太強,豆芽沒有長起來。母女倆看着枯萎的豆芽,有點沮喪,但是媽媽很快振作起來:“沒關係,我們再試試”。

  於是她們再次嘗試。短片中響起女兒的旁白“媽媽在四年級時就退學了,僅能勉強識字,但是媽媽對解決問題很在行。”

  這一次媽媽給豆芽蓋上了一層防曬布。女兒問媽媽,這一次我們能成功嗎?媽媽答:我們試試。

  這一次的嘗試又失敗了,原因是豆芽需要早晚定時澆水。

  家裏的經濟條件非常緊張,沒法再爲種豆芽投入更多了,但是媽媽並沒有放棄,而是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母女倆一起努力製作了一個富有創意又簡單實用的澆水裝置。

  這一次女兒問媽媽,能成功嗎?媽媽再次笑着回答:我們試試吧。

  這一次她們成功了,終於種出了粗壯鮮嫩的豆芽菜。

  當年的那個小女孩,現在已經完成學業拿到獎學金,目前在瑞典進行科研工作,她說:“媽媽說的‘我們試試’就像神奇的肥料,養育着我的好奇心,幫我的‘知識之樹’枝繁葉茂。”

  做父母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自身要先有一個積極解決問題的心態。

  當孩子面對問題和困難時,要鼓勵孩子,讓孩子去嘗試,去學習,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可以引導孩子,或者和孩子一起努力去尋求解決問題,讓孩子在行動中明白“辦法總比問題多”,“1個問題至少有3個解決辦法”,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也因爲成功地解決了問題,ta的內心會獲得更多的自信與成就感。

  每個人都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能力也是一點點積累和發展起來的,如果父母能夠始終溫柔的對待孩子,鼓勵孩子,願意陪孩子一起面對生活的困難,幫助和引導他解決問題和困難而不是替他解決問題和困難,那大量的成功經驗就會讓孩子有解決問題的自信心和能力。

  長大以後,孩子也會因爲擁有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的信心和能力而獲益一生。

  泰國廣告——豆芽

  關於作者:meiya,暢銷書作者/書評人/心理諮詢師,四年諮詢經驗,個人諮詢與團隊帶領時間1500小時+,已出版《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你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改變,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開始》等多部作品。公衆號“meiya”(ID:OneStepUp)改變就趁現在,成長從心開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