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2016年保理資產證券化發行情況,可以發現機會與挑戰共存,創新與問題同在。主要的存在問題有下面幾種:

1、合格基礎資產不足

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實質性開展試點的地區不斷擴大,我國商業保理呈現出爆髮式增長的態勢,但是大多數保理公司並未開展業務,或者開展業務的規模有限,亦或是保理公司的流程及風險管理能力尚未完善規範。

保理公司作為資產證券化業務的原始權益人,必須對應收賬款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管理人必須加強對合同、發票真實性問題的審查,規避基礎合同買賣雙方串通起來虛構貿易、虛假做賬等問題。倘若保理管理的管理制度不能嚴格的把控住資產真實與合格標準,那麼基礎資產的風險是無法預期及可控的,這是造成合格基礎資產不足的第一個原因。

另一個問題即是融資難問題,商業保理是消耗資本金的行業,必須不斷地補充資本金才能擴大業務發展規模。如果不能解決保理公司自身「再融資」問題,將會使整個保理行業的發展碰到極大的瓶頸。

從近幾年國內商業保理實踐來看,商業保理公司現階段主要依賴其股東進行融資。除了一些大型國有、上市公司背景的保理公司能夠從銀行獲得授信取得較低資金成本外,其他渠道面臨的資金成本並不低。缺乏運營資金的保理公司難以做大業務規模,因此難以持續產生大規模的可證券化的基礎資產。

2、主體資質整體不強、對外部擔保依賴度過高

保理公司多為輕資產公司,自身經營實力和財務實力不強,在保理資產證券化中,僅依靠結構化分層和原始權益人對優先順序產品的差額支付承諾,難以有效提升產品的信用等級。

為突破國內商業保理行業的發展瓶頸,應以國內龐大的應收資產為主要標的,從融資業務轉變為管理業務、從利差收入轉變為中間業務收入、從單一風險評估收入轉變為基於大數據分析的徵信服務,建立商業保理行業的良好生態圈。

在實踐中,往往會追加主體評級在AA及以上的外部擔保,擔保方為股東方、關聯方或者專業擔保公司等。這會產生兩個問題:

一是外部擔保的加入會涉及擔保方的內部決議流程,可能拖慢項目進度,專業擔保公司一般會收取1-2%/年的擔保費,拉高融資成本;

二是外部擔保機制也會使終端的投資者將產品投資價值集中到擔保方的資質而不是產品本身,無法積累對保理公司及其產品的價值評價,不利於其後續融資。

3、基礎資產涉及的法律關係較為複雜,可能帶來一定的法律風險

當保理資產證券化進入資本市場後,從表象上看它作為融資工具、為保理商對接外部資金,但其核心作用是作為市場重要的信用風險和利率風險定價的傳導工具,為保理商提供有效的資產負債表管理工具,為各種投資需求和信用風險並提供合適的投資品種,因此有必要加強建設保理資產的專業信息管理系統。

保理業務的實質是應收賬款的二次轉讓,應收賬款自身的合法性、轉讓過程的合法性、轉讓的方式、相關登記手續的變更等均會對保理債權的合法性產生影響。

應收賬款作為債權類資產,多數是基於賣方、買方信用、賣方回購、買方還款的信用融資,中國並無明確的監管機構監管,人行登記系統主要依靠標的合同中約定的應收賬款進行受讓,對應收賬款交易雙方的基礎合同、發票做轉讓登記,但是該種形式只是紀錄,並無實質的監管和獨立性。

在這種條件下,作為基礎資產的保理債權類型選擇較為重要。如果應收賬款的貿易背景真實性和合法性存在問題,或因應收賬款被設定限制條件(例如基礎交易合同中存在「約定禁止」轉讓條款)或基礎交易合同存在爭議、瑕疵等因素,導致專項計劃受讓的基礎資產存在天然缺陷,則會影響專項計劃的運行。另外對於最高額抵押、最高額保證的保理債權,也需格外注意債權脫保風險。

4、提升投資者對產品接受度

資產支持證券市場的成功關鍵,在於不同風險層級的結構化產品是否能獲得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認可,壯大非銀行機構投資者。因此,培育廣泛的機構投資者與合格投資者,豐富投資者羣體,能夠讓市場真正走向成熟,有效降低非系統性風險。

現況的兩大關鍵:

1.投資者羣體不夠豐富。

目前市場上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投資者以配置型機構為主,包括商業銀行自營及理財、券商資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其中,以郵儲銀行、股份制銀行、大型城商行為代表的銀行理財和自營是高等級優先順序產品主要的投資者;券商資管和私募基金對產品收益要求較高,多參與夾層產品;公募基金對流動性要求較高,多參與一年期以內的產品;保險資金、企業年金和社保資金目前仍無法參與投資。整體來說,投資者羣體不夠豐富,且受到諸多限制。

2.投資者對保理行業不太熟悉。

保理行業的誕生較晚,2012年7月商務部才正式在天津濱海新區和上海浦東新區試點開展商業保理業務。因此投資者對年輕的保理行業認識不足,對於保理行業的證券化產品也需有一個從無到有的認識和熟悉過程。但是在2016年以保理債權為基礎的證券化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這一瓶頸有望在未來的一兩年之內完全排除,獲得市場對保理資產的青睞與認同。

本文為天逸俱樂部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