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阅读对每个人产生的影响必然是不能简单划等的,也许某一时期看过的很多书对于你我都仅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消遣而已,也许不用多,只是一本书,只是某个章节或者某页某行某句都可能成为日后相伴一生的座右铭,改变你我人生的指路明灯,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

但是青春期那会多读书,读好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受益终生是真的。各位看官,凭心而问,自打入了职场,是不是更难找空子看书?是不是年初买回去了许许多多畅销书年末已经落了层灰?是不是某日得空翻了两页就被手机那可人儿吸引尽了目光?是不是年岁越长就越难读进去书了?除了莫言您还知晓那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呢?

话不多说,笔者推荐几本自个在青春时期读的书。

1.《中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刚满十四岁》

笔者并非看到这个题目才推荐这本书,初中那会家门口的书城要搬走书都搞特价卖了,恰巧看到中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这一系列书籍,就挑了几本回家了。这个系列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还有《雪国梦》,作者是邱勋。说是儿童文学,但我觉得成人也可以读一读,讲述的是特殊年代某个村庄的大迁徙,角度也很特殊,是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看周遭的一切人与事。

2.《约翰·克利斯朵夫》

这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于1912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其实很多事情都取材于贝多芬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罗曼·罗兰也凭借此书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笔者初中教语文的老师很喜欢推荐书,那阵子她推荐了少说也有一星期,我就也买回家看了。看了几章就真的也放不下去了,没有什么比给人巨大的精神力量更令人兴奋的了,到现在如果很迷茫失意我也会翻翻这本书寻求精神慰藉。所以有个喜欢推荐好书的老师也是一大幸事。

3.《变色龙》

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契诃夫在该作中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虚伪逢迎、见风使舵的巡警奥楚蔑洛夫,主人公尽显小人物的百般逢迎丑态,批判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封建卫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脸。这本书是笔者从父亲的书柜里翻来的,全称应该是契诃夫短篇小说集,只不过对变色龙这个故事尤为感冒就特别推荐这一篇。青春期那会总觉得自己长大了,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觉得这些小人物太虚伪,也同时告诉自己既然讨厌就更不能成为这样的人。

4.《阿Q正传》

是鲁迅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有力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也直接讽刺了国民的劣根性。都说学生怕周树人,但那个正处在青春叛逆时期的我就喜爱这种老练辛辣的讽刺,就是偏爱这跃出纸面就是武器的文字。其实仔细想想,批判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同时也可以剖析自己是不是也陷入了这个安慰大法之中,他的自欺欺人,炫耀过去,欺负弱小,麻木健忘,自轻自贱也是人性弱点,青春期的孩子应当正三观,而不是形成三观优越感。


少时读过的书,一般停留在童话故事、民间故事等儿童类读物。

对我来说读完的第一本完整的书,是一本武侠小说—《英雄大八义》,那时我是在上三、四年级的暑假。

这本书谈不上改变我的人生,但是里面所讲的江湖侠士的行侠仗义、侠肝义胆的故事,确实影响了我的三观。

这本书是我老爸买了自己看的,还把下册锁了起来。我一个暑假就趴在凉席上,把这本书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当时年纪小,里面的很多内容不明白什么意思,很多字也认不全,比如「阮小七」的「阮」字,也懒的去翻字典,就跳过去读。

发现不认识字,对于我看书影响不大,这样的跳跃式阅读习惯就是从那时养成的。

看著书里的侠士们的武功真的是太厉害了,什么倒挂金钩,鸽子翻身……看完描写这些武功的句子,虽然不是很明白到底是什么动作,

但是也挡不住我想成为武林高手的心,当时看书的感觉就是满心澎湃,满脑袋的神游幻想。

这本书是不是对我改变最大不知道,但是它引发了我看书的兴趣,培养了我的一些基础阅读习惯,在以后语文学习中,我只有好奇和探索。

人的一生会读很多书,但是最初那本书总是做为最特别的一本存在记忆里。


我并不认为哪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但,我也并不否定。

我们大多数时候,在读一本书,或看一部电影,极有可能被同化,我们会随著故事的情节,产生共鸣。进而我们会感到我们应该向书中所说的主人翁一般,然后,影响我们下一段人生路的选择。

我们在不同的阶段还会读到更多的经典。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