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的由来,市面上有许多说法。

最为准确的是,1669年,乐显扬创办同仁堂药室,名称取自《易经》,有无论亲疏远近一视同仁之意。

而坊间传言则更为有趣,相传康熙身上起了红疹,宫里的御医都束手无策。抑郁的他微服出宫,看到一家小药铺就想进去碰个运气。药铺郎中诊断后不以为意,给他开了便宜的大黄,说治不好分文不取。康熙回宫后遵医嘱治疗,不出三日病就好了。为了感谢郎中,康熙写下「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大字,并送给他一座药堂,起名「同仁堂」。

无论如何,自同仁堂于雍正年间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以来,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之久,是童叟无欺的老字号,也是现今北京同仁堂的前身。


乐显扬,乐显扬是乐家第四代传人,早期也是铃医,后来清初乐显扬在皇宫太医院出任出纳文书的吏目,收集大量的宫廷秘方、古方、民间验方及祖传秘方,康熙八年(1669年)乐显扬始创同仁堂,位于西打磨厂,同仁堂的由来是乐显扬认为「同仁二字可以命堂名,吾喜其公而雅,需志之」。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乐显扬去世。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