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十二夜」后天就要上映了。

这一段时间很多人都在说,都在不断强调,尽管非常认同电影想传达的讯息,

但由于他们很爱狗,所以反而很怕进电影院看「十二夜」,

怕在戏院里哭到崩溃,宁愿买票送朋友去看「十二夜」,也不想自己进去看。

我可以理解。


我也没看过「再见吧!可鲁」,没看过「忠犬小八」,没看过「跟狗狗的十个约定」,

没看过「第七日奇迹」,没看过「马利与我」。

好吧但好莱坞一部「家有跳狗」让我哭死。


我完全可以理解不想看动物电影,然后哭倒在戏院里的恐惧。

可其实这次有一点不一样。那一点,很不一样的点。

「十二夜」里没有一个演员,没有所谓的剧情,没有排练,没有表演,没有预期

,摄影机剖开的,只有真实中的真实。我们想告诉你,收容所里究竟会发生什么事。

 

目前为止观众看完影片最多的问题是,既然收容所被呈现出来的画面是如此残酷与折磨,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团队有办法拍到收容所里的真实画面?



是啊为什么?

就是因为收容所里面,也跟我们一样,努力想要改善体制,改变体制的好人。

不是每一个在这个体制底下工作的人,都会认同这个体制的一切,

我觉得每一个真正爱护流浪动物的人,在知道这个体制如何运作后,都会想从根本改善它,

而非借由体制去消灭流浪动物------是啊,消灭了流浪动物就不会有流浪动物的问题,

但我们应该认同这样冰冷的体制吗?

 

收容所里,也有愿意冒险战斗的人。

于是有了一条善意的缝,让我们有机会借由摄影机把收容所带到电影院。


然后我们渴求所有人的投注。

仅仅是批评收容所,不会有改变。

最应该改变的,是弃养者的心态,是社会大众高高在看待流放动物问题的视角。

所以我们将摄影机无限拉低,直到贴紧地面。

这就是身处绝大困境的,流浪动物的卑微。



我的想法是,如果大家所谓的「很爱狗」,是指「很爱自己的狗」的话,

那台湾流浪狗的困境就一点也不可能改变。


只有,当你愿意,「帮你爱的狗的伙伴挺身而出」,

为没有你家的狗狗幸运的其他狗狗说话,发声,出力,牠们的困境才有可能出现转机。



「十二夜」这部电影,希望不只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更希望它是一部能切实带来改变力量的影片,

观众在掉过眼泪之后,离开电影院之后的好几天、好几个月、好几年,

都还能牢牢记住当初掉眼泪的真挚理由。


那不是任何一只狗,跟这个世界相处的最后十二天,应该看见的样子。


后天,「十二夜」全面上映。

我说,改变会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