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犯罪,刑责,犯人,人犯,受刑人,更生,活动,运动▲(图/周宸亘记者摄)

▲在监所内,人与人间的关系是紧张且谨慎的,交错朋友只会惹来更多事端。(图/记者周宸亘摄)

监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来自不同阶层的人被强迫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每天除了工作,人际关系的互动也是必须的。但在监所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自由世界大不相同,状态是紧张且谨慎的。

在监狱中,依照行刑累进处遇条例之规定,收容人分为4级,这是法律上的分类,而在收容人的群体之间,另有一种价值观区分人的阶级。

一个人刚进监狱,里面的收容人就会根据那个人过去在江湖上的声望、名气及所做所为给他一个地位的评价;如果不是道上兄弟,那就看他入监前的职业与能力来做出相应的对待。例如知名企业家多会被其他收容人礼遇,而犯下性侵罪的收容人则会被其他收容人因不齿而加以排斥。

除了个人因素外,一个初来乍到的收容人,在收容人族群中会被如何对待,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便是这个人在社会上的人际关系。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如果新人在所分配的工场中有相当地位的人照应,在监的日子比起孤鸟可是有天差地别。如同当年我被分配到工场时,举目无亲,什么事都要自己放亮眼睛,努力学习适应,生活压力非常大。

但也因为并不是每一位入监的收容人都是道上响当当的兄弟,或者有特别的人际关系,因此这一群无名小卒入狱后,人际关系就呈现紧张且谨慎的状态。

所谓的紧张,是出自于对人的不信任及不理解,所以一切人际的互动都处在自我防卫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在过群居生活的同时,心态上却时时刻刻都在防备著周遭的人。尤有甚者,由于道上兄弟对于阶级的高低是非常重视的,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及态度与其谈话,甚至于坐姿都有规矩,而且每个人的讲究不同,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地雷,被视为冒犯。所以,位居阶级底层者通常都是非常恭敬的跟每个人相处,而道上兄弟间则以他们自己的文化方式在互动,有时是高来高去,个中涵义只有他们自己明白。

至于谨慎,是因长时间在监狱生活,没有人可以不交朋友,但朋友又不能随便乱交,交错朋友会惹出不少事端来。举例而言,脾气火爆冲动的人,容易与他人产生口角或肢体冲突,身为他的朋友又岂能袖手旁观,因此自然成为大伙儿敬而远之的对象。除非将来出狱后仍要继续走江湖路的人,才会在里面广结善缘外,其他人对于朋友的选择是相当谨慎的。

此外,刚入狱的菜鸟多会被告诫,莫将自己家人的联络方式及住址让刑期比自己短的人知道,之前就曾发生先出狱的收容人去诈骗或骚扰尚在狱中的收容人家属。狱中的人际关系能不抱持紧张且谨慎的态度吗?在监人际关系的拿捏这门功课,难度真的很高啊。

好文推荐

刘北元/【监狱行刑法修正】关到最后只剩狱友 累进处遇阻隔母亲支撑的爱

刘北元/在监作业月领0.3K 光折纸莲花怎么养活自己

刘北元/牢饭免钱,其他都要钱 活得像人才谈得上教化

●刘北元,作家、更生团契志工,曾任律师。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