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久石讓那種,好像沒有出名的了?

因為看了宋思衡創作的《疫情日記》想到的問題


這道題的出現,意味著絕大多數人對「古典音樂」還是有誤解的。

「古典音樂」(Classical music)一詞最早見於19世紀初期,其在當時主要是用於概括從巴洛克時期到古典主義時期(約1750—1827),以巴赫、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為代表創作的音樂。但隨著被廣泛的使用,其所指的時期範圍被也不斷的擴大,最寬泛的定義甚至可以覆蓋整個西方音樂。

「古典音樂」在《牛津英文辭典》和《朗文辭典》的定義中,都提到了一個單詞「serious」,這個單詞有一些材料中會翻譯成「嚴肅的」,但更合理的一種翻譯是「啟發人思考的。」這是古典音樂區分於其他音樂的最大特質。

一般來講,「古典音樂」多是指作曲家運用「專業作曲技術」進行創作的音樂作品,西方的「民間音樂」通常來講是不被算作是「古典音樂」範疇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音樂歷史,看出「作曲技術」的進步與發展。

19世紀下半葉,作曲技術的發展遇到了瓶頸,在這一時期的很多作曲家如:晚期浪漫主義的布魯克納、馬勒、理查德·施特勞斯等,都面臨著一個尷尬問題,即:

即便是掌握了時代最紮實、全面的作曲技術,還是無法超越前人。

在「調性音樂」中,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調性音樂創作的所有可能基本都被前輩作曲家嘗試過了,基本已經沒有了突破的空間。而再想要進步,就得顛覆。於是,印象主義音樂、勛伯格的無調性音樂、十二音作曲技術相繼出現。由此,音樂開始走向了「無調性」的時期,作曲家們的音樂創作「旋律性」越來越少,這就導致了一個結果:

不好聽。

從20世紀開始,音樂作品越來「難聽」,有很多作曲家將建築、美術、哲學、科技等領域的觀念與技術運用到音樂中,創造出了很多不同的音樂流派。在這樣的趨勢下,缺乏「可聽性」的「古典音樂」逐漸離開了大眾的視野,成為只在「專業音樂」領域(音樂學院)活動的音樂。

所以,當代在世界範圍內,仍然有許許多多「古典音樂作曲家」,他們創作了非常多的「古典音樂」作品,只不過大家很難聽到。可能,大家更熟悉的「古典音樂」,還是「旋律性」更強的作品。


和大家分享一段當代作曲家們創作的「古典音樂」作品,大家或許會有不同的感受。

(視頻信息:我現場錄的某一次演出綵排,作品叫什麼我記不住了,發這個視頻不知道涉不涉及版權問題,侵刪。)

資源不存在

我覺得主要的原因前面的回答已經把問題回答得七七八八了,但是我覺得我還可以補充一些「異見」:

一個可能很難以接受的現實,那就是大眾認知的「古典音樂」這種類型的音樂,確實正在消亡。

我自己目前是在波士頓生活的,所以偶爾我也會去聽波士頓交響樂團(BSO)的現場表演。作為美國最好的交響樂團之一,BSO的上座率自然不會太低,但是觀眾的年紀真的是肉眼可見的大,滿座都是白髮花花的老人家,中間可能會穿插一些年輕的亞洲面孔。最有意思的一次是我身旁坐了一對白人年輕情侶,他們在表演前各種自拍紀念,結果中場休息的時候以為演出結束了就離開了,下半場就再也看不到他們了。以此觀之,要否認古典音樂至少在美國正在消亡,是非常困難的。

從另一個角度講,「古典音樂」的消亡其實是「典範」這種概念在19-21世紀逐漸模糊和消失的一種具體體現。大眾概念裡面的「古典音樂「,是根植於「典範」這種概念裡面的。和絃,調性,強弱,節奏等等等等,大量的「固定規則」構成了傳統「古典音樂」的立身之本。掌握和精通這些規則,是大部分傳統「古典音樂家「成功的原因之一(當然天賦也非常重要)。但是在現代的所謂「古典」音樂裏(我並不是說電影音樂這些商業作品,而是真的以作曲本身為出發點創作的音樂,一個比較遠的例子比如勛伯格的序列主義音樂),「典範」和「規則」是彆扭的,不明顯的甚至完全消失的,或者說是被作者故意藏起來的。在很多亞洲國家,這種「典範」概念的消退比起歐美來說是相對緩慢或者說甚至是慢慢在滋長的,因此不難預見,未來優秀的「古典「音樂家會更多地出現在亞洲人種當中。但是從大趨勢上說,我對古典音樂的未來是比較悲觀的。

「典範」的消亡可能是今天為什麼越來越少人原因接受現代「古典」音樂的最大原因,因為有時我們普羅大眾真的很難分別這些所謂現代「古典」音樂到底是啥玩意兒,很大程度是因為很多現代「古典」音樂沒有直觀的評判標準。伯恩斯坦這樣的音樂家就指出「古典」音樂在19-20世紀遇到了危機,而且一直延續到現在,並且仍然沒有劃時代的音樂「巨人「能完全解決這個危機。為什麼「典範」會消亡,古典音樂是怎麼一步步脫離「典範」和變得「模糊」的,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我實在沒有能力很好的回答,但證據和現實是方方面面可見的。

最後,為什麼即使是約翰威廉姆斯這麼優秀的電影音樂作曲家,很多人仍然只能勉強稱他的作品為「古典音樂「作品,是因為藝術這個東西是有「先到先得」這個概念的。舉個例子,除了畢加索以外,所有「類似」畢加索創作的作品都不可能可以和畢加索的原作相提並論,除非你能說得出兩者有什麼顯著的不同。要用畢加索風格的作品打敗畢加索,你就得把作品發表在畢加索之前,不然你說的做的就是不算。回到音樂上,恕我得罪的問一句,當今世上,論復刻「古典音樂」風格的作品,有哪位作曲家敢說自己的水平超越了巴赫,莫扎特或者貝多芬的?沒錯,確實巴赫,莫扎特和貝多芬的作曲作品是已經被後人研究透了爛了,你甚至可以在作品裡加入他們那個時代根本不成立的和聲或者配器,但是,要「超越「他們,你要麼活得比他們早,要麼就得另闢蹊徑,做一些他們沒做過的事情,不然你的作品就是低這些人一等。在這個標準上說,約翰威廉姆斯可能是電影音樂史上最傳奇的作曲家,但是在古典音樂這個範圍裏,他並沒有作出技術或者作曲理念上的突破,因此我們一般不會拿他和傳統意義上的古典作曲家相比去評價他的貢獻,儘管很多作品確實都是非常好的作品。


有的。但是由於傳播需要時間,所以非愛好者/非專業人士可能沒有聽說過。畢竟,馬勒也是經過Walter、Bernstein等大師傳播才逐漸獲得受眾的。

舉幾個當代作曲家的栗子:

1. 潘德列茨基(已去世):代表作《廣挽》

說到老潘,特別有意思。之前有幸聽他和女神Mutter合作的一場音樂會,老先生不指揮的時候還坐在小提琴那側伴奏,特可愛。

2. 佈列茲(已去世):代表作《無主之槌》

3. 譚盾:代表作《離騷》

4. 古拜杜麗娜:代表作《十字架》

更早更知名的勛伯格、梅西安等,就不用說了吧……

當然,還有一些職業演奏家平常也會寫一些作品,在自己的音樂會上演奏,比如大家喜聞樂見的特里福諾夫老師。

至於久石讓、坂本龍一等老師,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古典音樂作曲家。至於為啥不是,建議題主自行百度古典音樂定義……

(全部圖片來源於網路)


已經有大佬例舉了一些當代古典作曲家,在此只是想提一句,久石讓應該是算new age,並不是古典(嚴肅音樂)


有的,只不過你不瞭解。比如陳其鋼,朱踐耳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