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限,只賞佳片

?寫在前面

武漢疫情之後,《城市夢》這部電影讓我的視角從新回到這座城市。一部另類的講述城管與小販的電影,目前豆瓣評分8.1,比很多大片評價高,但在今年8月28日上映時,在各路大片的絞殺下票房寥寥無幾。所有人都有城市夢,因為鄉村早已經回不去了,而這些被時代落下的人們,有追夢的門票嗎?

文/阿木

武漢,作為湖北省的省會,早就成為了備受關注的大城市之一,今年更是隨著疫情的突然爆發,而一度舉世矚目。 城管與攤販,則是商業化社會裡的兩個不同工種,前者是城市的管理者,而後者可能包括了一些非法經營者,在過去十多年裡也一度產生了激烈衝突,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近幾年雖降溫了不少,但這種衝突仍然存在。

當武漢、城管、攤販這三者走到一起時,會發生怎樣的化學作用?陳為軍導演歷時五年多完成的新作《城市夢》,不僅僅是提供了一個答案,也還以充滿著溫情主義的人文關懷,融入了我們幾乎每一個人多多少少的「城市夢」。

「故事,是對一件事或一系列事件進行有趣的敘述或講述,以吸引傾聽者,無論他們是讀者、聽眾,還是觀眾。最基本的一點是,一個故事要有開端、發展和結局,得有富有感染力的角色、上升的張力,以及實現了某種程度的和解的矛盾。故事吸引的是達到了某種情感和智慧層次的觀眾,並刺激觀眾想要知道接下來發生了什麼。」

曾獲得美國廣播電視文化成就獎的學者希拉·柯倫·伯納德在代表作《紀錄片也要講故事》中,開宗明義的探討了故事對於一部文藝作品的重要性,包括紀錄片,「千萬別受電影節和電影學院通常使用的『敘述』(narrative)這個僅僅用於描述戲劇性虛構作品的術語所迷惑。多數紀錄片也是敘事的,敘述僅僅意味著紀錄片在講故事(而那些故事是否被敘述出來則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問題了)」。 而中國紀錄片領軍人陳漢元(代表作《話說長江》、《望長城》等)總結創作感悟時,認為「紀錄片就是一段有聲有色的歷史」:「記錄的東西、對象從表象上說都是有聲音、有顏色包括有形狀的,這是第一層意思;第二層是多樣性、多元性,即不單一、不幹巴、不枯燥;第三層是有生命力、鮮活,充滿著鮮活的氣息、鮮活的狀態和氛圍。因為中國人講『有聲有色』就是指生動,還有準確在裡面」。他雖然總結的是創作《望長城》等紀錄片的經驗,但「有聲有色」其實也是把一個紀錄片的故事講得生動有趣、吸引觀眾的一個概括。

為什麼很多觀眾不愛看紀錄片?一個主要原因便是故事講得很枯燥,缺乏了起伏波折,也缺乏了吸引力。

前不久剛結束的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遭遇了不少的批評聲,多部紀錄片甚至是故事片被觀眾批評枯燥無味,這點提醒了創作者如何把一個故事講述的生動有趣的重要性。 而磨礪數年出來的這部《城市夢》,在上海、北京等地的分享交流放映會後,很多觀眾就大讚「好看」、「出乎意料」,可見影片在故事上做的很成功很吸引觀眾。

《城市夢》的故事背景是2014年時,用導演陳為軍的話說,當時無論是中文搜索還是英文搜索,互聯網上都充斥滿了關於城管的負面新聞,甚至有英文媒體發出「為什麼中國城管是頭號全民公敵」的疑問。

於是,在陳為軍看來,「拍攝一部城管和小販的紀錄片,或許可以回答這一反問,但我覺得更能讓世界讀懂中國政府和人民。在當前中美貿易衝突升級為全民脫鉤的形勢下,是否讓外界覺得打交道40年的中國突然變得很陌生?其實就是在中國國內,也有很多觀眾並不清楚地認識當今中國的巨變。就像城管與小販,並不是貓和老鼠那樣簡單」。

機緣巧合下,陳為軍的團隊也就選擇了武漢市魯磨路的王天成一家及武漢市洪山區城管局二中隊作為主要主體。 影片一開始就將雙方的主要矛盾擺了出來:要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武漢市政府要整治城市裡的非法經營問題,而佔道經營多年的七十歲老人王天成早已將那非法經營的小攤視為己有,他要保護好這塊「陣地」而維持一家的生計、實現一家人的城市夢。

製片團隊分成了兩個攝影組,一組跟隨著城管第二中隊的人員一起執法、旁觀記錄;另一組則跟隨著王天成一家,尤其是王天成,記錄他們的日常生活、一言一行,無論是擺攤販時還是家居生活時。兩個團隊都拍攝了非常豐富的素材,尤其是跟隨著王天成一家的團隊。 而王天成一家又是「有故事的人」。王天成與老伴都年老身體不佳,老伴還身患重病,兒子王兆陽則曾在工廠打工,因為發生事故而失去了半隻右手,兒媳婦張瑞華則是性格直爽、口直心快的中年婦女,孫女王展萍在襁褓中就被抱著跟隨著家人來到了武漢,十多年來從未曾回去過河北的老家,故鄉自然早就變成了陌生的他鄉,城市也成為了她的歸宿地。

借用張瑞華的話說是,就算再艱難再困難我也要在城市裡待下去,我撿瓶子撿垃圾都不回來了。她說這話時,正回去了闊別多年的老家,老屋裡也早已荒草叢生,難以再居住。

王天成本人又很有表達欲與表演欲。在面對城管執法時,多年來的與城管之間的打交道也讓他明了城管的「度」與「線」,也明了輿論的作用。於是,當一次次城管上門試圖執法時,他會對著圍觀群眾們大喊大叫,也會叫他們拍攝下他的言行,有時候還會拉著家人一起「表演」、抗爭。

這些也就使得影片從一開場時就已經充滿著戲劇衝突的張力,隨後又在王天成的多次「表演」中豐富了人物的個性、經歷,看起來十分的生動有趣。

當然影片也不是一直的如此過山車般將人物置放於衝突中,而是在節奏上做到了張弛有度。比如兒子王兆陽的幾場戲,一方面他為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也因為被親情的裹持而表面上與父親一起積極的對抗城管執法者,另一方面他私下裡對於父親的某些言行又難以認同,他也希望可以在積極配合城管的工作而達成和解。

另一場戲則是他帶著攝影組回到了生活多年的故鄉,這段戲不僅是展示了他的過去,也有回不去故鄉的現在,並在故事、劇情上做到了緩和過度,為後來的達成協議埋下了伏筆。 其實《城市夢》也可以當成一部故事片來看,甚至可以說,這部影片里的戲劇衝突、張力,比起很多劇情片也還要明顯。

人文關懷:陳為軍的共鳴之道 在七月底上海舉辦的首場試映會後,曾經獲得金雞百花獎的女演員袁立大讚這部影片「很許鞍華」。

而許鞍華作品延續四十年的最大特色,就是貫穿在影片里的人文關懷,無論是展示日常平淡無奇生活的《女人四十》、《天水圍的日與夜》,或者是《得閑炒飯》、《黃金時代》等,這點也確實可以在陳為軍的導演作品裡找到脈絡,不管是成名作《好死不如賴活著》還是最近這兩部《生門》、《城市夢》。

發端於西方的人文主義傳統的人文關懷,核心是人性關懷,對人的精神方面的重視、對人的尊重等。這其中又包括尊重人的主體性,也即人不僅是物質生活的主體,也是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個社會生活的主體,因此也是改善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生活品質的主體;關心人的多方面、多層次的需求;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等,而人的全面發展也應當是自由、積極、主動的發展,而不是由外力強制的發展,同時還是承認人的差異性、特殊性的基礎上的全面發展。 《城市夢》的音樂製作人孫八一在首次看完最終版後表示,他最大的感觸就是平等:「他們是生活的弱者,我們是工作的弱者」。

也就是說,陳為軍並沒有將非法佔道經營的小攤販與維護城市文明的城管簡單的刻畫成對立狀態,而是將他們置放於一個彼此相對平等的位置,以攝影機關注他們的一言一行,還有事件的發酵、變化。

相對於影片的前半部分主要著重於王天成與城管之間的你來我往、你進我退的爭鬥過程,影片的後半部分更多著眼於王兆陽、張瑞華及女兒王展萍的真正需求:拋去是不是非得要佔道經營這種方式,他們想要的實際上是在城市裡紮根生活下來。

故鄉早已變成了他鄉,少時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對於王兆陽一代可能家鄉還有著些許的人情世故,但對於王展萍來說,河南的老家自然只是一個地理位置。 陳為軍他們保持了《生門》時的剋制敘事的鏡頭風格,一方面既有展示王兆陽與父親王天成「統一戰線」(身為一個兒子),另一方面則是關注到他作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的內心真正需求,也即一家人在城市裡紮根下來的夢想。

與此同時,影片在講述城管方面也沒有簡單的將他們處理成強者或者弱者,而是比較詳細的記錄下他們要如何在不暴力的情況下文明執法,於是既可以看到城管內部在一次次的認真嚴肅的開會討論如何的面對王天成這一家「釘子戶」,也能看到他們在面對王天成的無理取鬧時的無奈,這樣就有了「他們是生活的弱者,我們是工作的弱者」的感嘆。這樣的冷靜的剪輯、鏡頭處理下來,影片也就折射出一種對於不同階層人的深切的人文關懷。

其實早在之前的《好死不如賴活著》、《生門》等作品裡,陳為軍也已經賦予了影片一種悲憫的人文關懷。就以豆瓣評分高達8.8分的電影版《生門》(電視劇版更是高達9.5分)來說吧,影片聚焦於武漢市的一家醫院的婦產科。

而除了常見的醫護之外還關注到多位來自於不同家庭不同階層的即將臨盆產婦的「生育」狀態,有的家境貧寒但又想大人及雙胞胎孩子都能平安順利生產,有的為了生下一個男孩兒而不顧身體健康多次懷孕……影片冷靜而剋制,即使是鏡頭面對一些有點荒唐的觀點念想時,依然是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刻畫他們的所想所為。

在陳為軍的導演作品裡,讓人看到的並非是為了戲劇化的衝突而故意製造矛盾,而是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感,也就讓人感受到了深切的人文關懷,甚至是贏得內心的共鳴,影片《城市夢》尤其如此,在幾場放映後現場觀眾紛紛表示看的很有共鳴感。 溫情主義:優秀作品的情感驅動力 在《溫情主義寓言:當代華語電影》這本專著中,華裔學者周蕾(她最廣為人知的電影文化批評之作為《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志與中國當代電影》,她具體考察了張藝謀、陳凱歌、吳天明等第五代導演們的八十年代作品,是女性主義及視覺文化批評方面的代表作)將溫情主義定義為「針對壓迫與難以忍受的苦難進行妥協或調和的傾向或處置」。 周蕾也借「家」進一步的探討了溫情主義的具體表現:「住宅可以說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結構,是人們藉以區隔舒適的內部與外在威脅的防線,進而成為人們躲避外來壓迫的『家』。

由於住家能保護人們不受傷害,它的內部往往被賦予一種恆久不變、無差異與不斷調適的(人際)時間/空間感,所以一切的衝突都應該在此獲得解決,一切對立都將消彌於無形,人們一切的關係與情感模式都根植於這個想像的住家內部,然而,現代性帶來的威脅卻使內部的深層情感趨於緊張」,而「筆者隨後要探討的溫情主義,正是這種現代性張力對人們既有的關係與情感產生的衝擊」,周蕾也以李安、張藝謀、陳可辛、許鞍華等當代導演的作品進一步的說明了溫情主義在當下的蔓延。 實際上這種溫情主義不僅僅是存在於他們的作品之中,也成為了不少優秀作品的內在情感驅動力。 豆瓣評分高達9.0的《我不是葯神》就是一個典型,儘管這是文牧野導演的故事長片處女作。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關注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在身患重病時的悲歡離合,尤其是個中的無奈,借用影片里的台詞是,窮才是無藥可救的病。

(而很多患者都不得不面對這種問題)但影片並不是一味地販賣貧窮販賣苦難販賣同情,而是通過徐崢所飾演的程勇的所見所聞所感,一方面是帶出了劉牧師、黃毛、思慧等普通人的遭遇或想法,另一方面則是也帶來了絲絲縷縷的溫暖與希望,比如程勇與思慧之間的一場戲,是發生在思慧的「家」里,思慧的女兒看到程勇時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驚訝,折射出這種事對於她來說已經屢見不鮮,而隨著兩人的來往更多,程勇也帶給了思慧越來越多的溫情。

同樣的,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獲獎影片《小偷家族》也將這種溫情發揮到了極致。影片中的一家五口,並不是傳統的一家人,而是一個為了更好的生存下來而臨時組成的家,後來他們在回家路上時偶遇獨自待在戶外的四歲小女孩由里時,他們又富有同情心的將她帶回家,儘管女主人信代覺得家裡多了一口人後更加的艱辛,但看到由里的原生家庭的狀況時,心生惻隱而撫養她……

可以說,影片中的這個家庭也是充滿著貧窮、苦難,影片一開始也就展示了他們為了生存下來而在超市偷東西的情境,但更多時候,影片選擇了室內,尤其是家作為主要的環境,展示了他們之間的相互羈絆、支持與溫情,而將溫情主義發揮到了極致。

回到這部《城市夢》來說,鏡頭在跟隨著王天成一家人拍攝時,也拍攝了不少他們在「家」里生活的素材,可以看到王兆陽在外人面前時堅決的維護父親王天成,但回到了家這個內部環境時他的內心又充滿著矛盾也就自然而然的「現代性帶來的威脅卻使內部的深層情感趨於緊張」,有一場戲是王天成試圖要死守著那凌亂不堪的屋子,但王兆陽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氣。 更重要的是,這種溫情其實也是我們很多人日常生活的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很多人在童年少年時,嚮往著前往大城市裡生活,中青年時希望有份穩定的工作及收入,下班回到家時可以一家人好好地一起吃飯聊天……而《城市夢》所描述的王天成一家人的生活狀態,何嘗不就是我們很多人日常夢想的一個縮影呢?這也就使得影片贏得了眾多觀眾的情感共鳴。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溫情主義不同於過往所說的台灣新寫實主義或者「零度寫作」後的寫實主義。可能有些人覺得紀錄片就應該絕對客觀記錄、不帶個人情感的「零度」描寫,比如像張虹的《七月》,但就像本文開頭所說的,紀錄片也要講故事,而深切的人文關懷又會賦予影片一種感動甚至是共鳴的溫情主義。

配圖/書生編輯/書生

本文首發百度TA說專欄簽約賬號【飛貓魚電影】原創內容

配圖/書生編輯/書生本文首發百度TA說專欄簽約賬號【飛貓魚電影】原創內容

· 感謝關注 ·

飛貓魚電影

知乎 | 二十八畫書生

豆瓣 | 二十八畫書生

B站 | 二十八畫書生

微博 | @飛貓魚電影

西瓜視頻 | 飛貓魚電影

網易新聞 | 飛貓魚電影

今日頭條 | 飛貓魚電影

迅雷電影 | 飛貓魚電影

微信公眾號| 飛貓魚電影


不想寫大段大段的廢話來闡述我看懂了這部劇,只想說說自己的感受。

第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很複雜的,沒有對與錯

紀錄片電影的好處就是,他從不同的角度為切入點,讓你不斷的去思考人與人之間、城管與小攤小販之間、城管執法人員與他的領導之間、小攤小販之間、事實與鏡頭乃至媒介之間的複雜的關係。

城管與小販之間。城管胡毅峰與王天成老大爺之間,其實是沒有什麼私人恩怨的。城管大哥依法執行相關街道的管理,那是他的工作職責。但是隨著紀錄片一幕幕的展開,雙方關係似乎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一方是城市規劃街道不讓擺攤,一方是不讓我擺攤我全家都活不下去我死給你看,怎麼辦?

所幸的是什麼呢?是人與人的衝突關鍵在於人,人是聰明智慧的動物。

王天成老大爺並不是一個目不識丁的人,相反,他很聰明也很智慧,無論是生活經驗也好,江湖經驗也罷,又或者說智商都是在線的。

城管胡毅峰也是一個非常不錯非常克制的人,是個很理性的人,是一個善良的人。

雙方你來我往的幾次交手,誰都沒有佔到便宜。最後是通過合作,通過化解矛盾來形成了一個「雙贏」的局面。

影片中有幾個比較有意思的細節。第一個細節當然是起初王天成老大爺打城管胡毅峰的臉。胡毅峰節節後退,沒有還手。委屈不,那當然委屈了,占著理合著法,挨打還不能還手,委屈死了。我當時在想,如果我換成我是他,我能剋制住么?也許不能。沒準還會這工作我不幹了,和你剛到底。

但是胡毅峰是很克制的。這一點我很佩服他。

但切換到王天成老大爺的角度的時候,你又會發現,一切都是生存所迫。老大爺身體本來多多少少就有一些基礎病,老伴又有癌症,唯一的兒子還殘疾了,孫姑娘上著學還不便宜,兒媳婦也是老實巴交的。這麼一家子,用他兒子的話來說,王天成老大爺就是老母雞護著小雞仔,沒辦法啊。老大爺也算過成本,老伴和自己,吃藥住房,一天開支就是100多,孫女念書學費課外輔導費也很貴。還有在武漢租住的住房,一家人生活開支就很高。如果切斷了唯一的經濟來源,那這一家人該怎麼辦呢?老家回不去了,只有拿命抗爭了。

所以,當面對城管要切斷唯一的經濟來源的時候,老大爺的反應也就可以理解了。當你理解王天成老大爺的苦楚的時候,你就能明白他行為的邏輯。老大爺並非是個忽覺蠻纏的人,面對顧客的時候態度也很好,很熱情。老大爺的形象完全不用演,很立體,很飽滿,也很讓人揪心。

第二個細節是胡毅峰的同事帶著人偷偷去量水果攤尺寸的時候,王天成老大爺砸了皮尺,攆走了他們,然後拿出手機給城管胡毅峰打電話,電話里罵了胡毅峰一頓。這個細節很關鍵,並不是因為王天成豪橫無理取鬧,可能老大爺自己也搞不清楚,在我看來,其實老大爺心裡其實還是信任胡毅峰的。

這一點在後面也有一些細節輔助,比如說胡毅峰開車帶著老大爺的兒子去找擺攤的新地兒,態度不錯,還說不要著急,多看幾處多選選。他完全是站在老大爺這一邊替他們考慮的。另外一點事,影片快到結尾的時候,老大爺一家和城管大隊達成了互相原諒,並且給城管寫了一封道歉信,胡毅峰再向上級彙報的時候,說當時帶老大爺的老闆去看定製的房子,老太太還是很感動的。其實這個細節完全就是在替老大爺一家說好話啊。

所以,老大爺一家信任胡毅峰,而胡毅峰是擔得起這份信任的。

說實在話,也就是城管隊伍中有胡毅峰這樣的人,我們才會對城管這個團隊有所改觀,我們才會信任城管這個執法部門,我們老百姓也才願意辛辛苦苦的納稅。因為我們知道,守護我們的人,是值得託付的。

想想看,如果城管隊伍里全是像胡毅峰彙報領導那樣冷血無情的人,像胡毅峰同事那種只會背後打黑槍偷偷摸摸趁老大爺一家不在去量尺寸的人,像胡毅峰辦公室那幾個公事公辦假情假意看不起人的女工作員,像那種整天蹲辦公室研究政策法規上綱上線的人,那這個世界得多冷漠,多讓人寒心。

我不是說他們不好,而是對比這些人,我更喜歡胡毅峰這樣的城管,至少,他辦得了實事,挨得了委屈,兩邊調和,也會為弱勢群體考慮。

第二,合作比對抗更好,合作意味著雙贏

以胡毅峰為代表的的城管一方和王天成老大爺一家,一開始是從對抗開始的。互相憎恨,互相討厭。可能互相提起來都是牙痒痒的那種。

城管有城管自己的職責和壓力,老大爺一家有老大爺一家自己的難處。

一開始關係是對抗的,隨著後來幾次交手,對抗升級。老大爺時時都準備以命相搏了。

這個時候,毛教員的智慧就派上用場了,一手打,一手談。所以我說老大爺也是個智慧的人。

首先是城管這邊,不斷調查研究,了解老大爺一家的需求和實際收入情況;接著是與老大爺的兒子,兒媳婦乃至老大爺的老伴,一家人都分別不同的去溝通,去了解,去探討。

另外一方面也開始在政策法規合理的情況下,幫忙解決老大爺一家的問題,比如說擺攤新的點選址,還有門店房子的定製。

人心都是這樣的,你希望別人善意的對待你,首先釋放出你自己的善意。

於是雙方達成了意義上的合作,水果攤不擺了,報刊亭拆除。去其他街道另外選擇合理的擺攤地點,還有做了新的店面。

隨著老大爺一家從那條街的遷走,其他擺攤商販,佔道經營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老大爺一家也沒有斷了經濟來源,可能新的擺攤點收入不如從前,但不至於沒有收入。

雙方的合作迎來了雙贏的局面。

後記

我看完這部片子之後,非常想知道王天成老大爺一家後續的情況。

目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天成的老伴前兩年因病去世了。

老爺子現在身體狀況也不太好了。兒子和兒媳一邊經營著水果店,一邊照顧老人。

王天成的孫女萍萍初中畢業考上了中專,又從中專考上了大專,現在是大二。

這個片子的首映禮,王天成的兒子和孫女都來了。

不算事一個非常圓滿的happyend,但是王大爺一家的城市夢還在繼續。

參考視頻

探訪電影《城市夢》中「最牛佔道戶」現狀,他的這番感慨讓人感動?

v.qq.com

至於說城管胡毅峰,新聞報道,且已經升職了,我認為他值得。

"功勛城管"胡毅峰街頭柔性執法15年 幫佔道戶變開心店主?

news.cjn.cn圖標

補充說一點,我在B站看到一個視頻,一個看了首映的著名導演王韌,批評這個紀錄片的結尾不好,視頻如下:

震驚!著名導演王韌痛批《城市夢》結尾長達40秒,我們到底咋的了 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我不太同意這個大導演的「高見」,至於他拍得紀錄片或者電影我也沒看過,無法評價。但是我不同意他的觀點,看似文縐縐藝術高大上,其實一點人間煙火氣、人情冷暖都沒有。

紀錄片,首先是紀錄,完整的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至於藝術價值,技巧手法,那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如果連故事都講不好,無法引發觀眾共鳴和思考,你說半天的藝術,也就是一個「名詞」而已!

《城市夢》紀錄片里,從始至終,城管大隊這邊都沒有毀掉王天成老大爺一家的城市夢,雖然過程並不順利,但城管們其實也在幫著老大爺一家繼續他們的夢想。

那麼,大導演,說話客氣點,實事求是一點,請你也不要毀掉《城市夢》團隊的紀錄片夢,好嗎?

2020年,希望夢想還在,請支持和捍衛那些有夢想的人,願每個人的夢想都能實現。

End.


只是一個愛看紀錄片的學生,對於陳為軍導演其實也了解過很多,第一次看到一部比較好的紀錄片,講關於人文關懷,醫療紀錄片的相關的。就是在豆瓣評分很高的哪一部《生門》,看完紀錄片,就很不自覺的關注到了這位紀錄片的導演,因為我覺得《生門》真的很寫實,也讓我很感動,對於醫患之間的關係,以及每一個家庭的難處的拍攝,都處理的非常好。

近期有關注到了這部紀錄片《城市夢》,城管與小販的爭鬥,這一部紀錄片把鏡頭對準了一個家庭和一個城管支隊。讓我們了解到了小販的艱辛,他的那種為了留在武漢,為了孩子,不惜放棄自己的尊嚴,我們可以說他是無理取鬧,他的一些行為確實很過激。但我們去想想,老爺子就像是老鷹捉小雞的保護小雞的老母雞,為了孩子的生存,我們相信他什麼都會去做。他有著那種守衛著自己的家庭的那種責任感,有著那種(我死也要留在武漢)的那種拼勁。鏡頭下的城管,似乎表現得反而不是那麼真實,我相信「可能」一些城管是能忍受著這位老爺子那種猛烈地攻擊。

但反觀我們的現實。城管的暴力執法現象很少見嗎?鏡頭裡的那些帶著一車的執法隊員去抄一個釘子戶的現象,我是害怕了。我感受到了執法部門的力量,我是屈服於他的力量下了。鏡頭裡的城管打不還口,罵不還手。但是一個為了生存,努力在這個城市下去立足,去拚命的老頭子,難道他沒有難處嗎?我在看紀錄片的過程中對他其實有著一種尊重的感覺。我能夠理解他的無理取鬧,他的言語失態,我們能看出他也是個厲害的老頭子。

紀錄片取名《城市夢》,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他們是想在城市立足,守著自己的一個老攤位,但城市化的進程中,他們就應該被拋棄嗎?我們不是共同為了我們的中國夢去奮鬥嗎?矛盾不可避免。最後的結局是攤子被拆,他們搬到了一個新的地方,攤位是城管來買單,但這個真的能解決億萬群眾實現城市夢的途徑嗎?我覺得是城管的妥協,誠然,他們不可能對每一個攤販都能做到這樣。所以,他們的這種解決辦法其實是治標不治本的。那那些經濟也困難的人呢!他們難道註定要被這個城市拋棄嗎?


如何評價紀錄片《九叔》??

www.zhihu.com圖標

衝突是真的,但是結果不可能皆大歡喜,要不然城管每年都大量招臨時工為什麼。


坐標深圳,看了2周的排片,終於昨天買到一張時間適合社畜的電影票,激動地想好今天去看。然後一早到公司坐下,泡的咖啡還沒得及喝,就收到了支付寶的退款,今晚的唯一場次被取消了嗚嗚嗚嗚。我只能去網上看了再來回答。

**************************

首先,這部紀錄片得以拍攝,是經過武漢市城管委主任同意的,加上這部紀錄片能夠順利上映,我希望大家帶著平和的心去看待它,不先入為主地下結論,期待一切越來越進步。

《城市夢》本身講述了一個擺攤「釘子戶」王爹爹與他一家人和城管之間的「鬥智斗勇」過程,其實是大家不會太過陌生的主題和情節。

因武漢市城市發展需要,洪山區魯磨路上的沿街攤販都需要被清理,違規擺攤建築需被拆除,而紀錄片的主人公就是這條路上有名的地攤「釘子戶」王天成一家,他們從一開始的拒不合作到最後的感動、對城管局的感謝。

其實不僅僅是體現了一個擺攤小販在抗爭中的態度轉變,更是從農村到城市打拚的底層群體的生存空間縮小和表達自身訴求的寫照。

王天成王爹爹一家人老家在河南,來武漢14年了,一家人的生活條件比較艱難,70歲的王爹爹患有腦梗,情緒不能太過激動,妻子患有癌症,兒子王兆陽右手殘疾,一家人以王爹爹的報刊亭為據點,兩位老人家賣點衣架、鞋墊之類的生活用品,兒子兒媳就在旁邊以賣水果為生,家裡還有一個在武漢上初中的女兒,成績很好,也非常懂事。

可以理解,當全家人耐以生存但佔道經營的攤點被城管工作人員通知需要限期關閉和拆除,王爹爹的激動應對:不聽,不配合。他要保護自己的家人,經常一氣之下,就是脫掉衣服光著膀子反抗,喊著「我要生存」、「你們只會欺負殘疾人」,有的時候,也會產生肢體衝突。

不同身份擁有不同的角度,產生了不同視野,對於王爹爹一家來說,這是一個生存問題,對於城管局的工作人員來說,這其實是一個工作問題,問題解決不好就是工作不到位,小到被投訴管理不作為,大到影響武漢文明城市建設。

於是,衝突就是天然的,而如何讓衝突緩和,就看雙方最終的協商方案是否合意。

城管局這邊,面對王爹爹的激烈應對和反抗,暴力執法是不存在的。他們更多是柔性作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但工作還是要照舊進行,對反抗行為進行錄像取證,確保通知送達且對方知情,強調程序正當。

紀錄片其中一個情節,我看了真的感受到,各自立場不一樣觀點相差太遠,為調查王爹爹一家人的攤位一天的流水,城管局派人去蹲點記賬,回來大家一核算,覺得王爹爹一家人生意流水很可觀,加上沒有門面費,好的時候一天賣三千多塊,一個月就是幾十萬???這哪裡是貧困戶,簡直就是暴利,可見王爹爹的行為完全是為了博人同情。

紀錄片的大部分時間看似王爹爹是強勢的一方,但實際城管局這邊從來不擔心這個事情做不成,毫無疑問,攤點一定是要拆的,而且已經有了最終拆除期限。

最後,王爹爹他們的攤點被拆除了,作為補償,城管局也為王爹爹重新找了攤位,並安裝了新亭棚。王爹爹一家意識到之前的行為的不對,感動的同時也對城管局表示真心的感謝 。

王爹爹一家和城管局的故事算是告一段落,但城市發展和底層百姓生存空間的矛盾其實依舊是現在我們每座城市面臨的疑難雜症。

城市化過程中,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但大部分人來到城市後,並沒有真正地市民化,沒有享受到市民的福利和保障,從事的工作往往也是屬於低收入、不穩定的類型,而老家的房子已經破敗得不能再住人,他們很難真的留下來,但也確實無法再回去,正如王爹爹的孫女一樣,她從小就生活在武漢,精神上已經是一個武漢人了,王爹爹一家為了後代的發展,也必須得努力在武漢繼續生存下去。

另外,我一直認為,城市化過程中,不僅僅存在農村人口在城市的生存難題,同時也造成城市本身低收入人群的生存空間被擠壓。例如「士紳化」這個詞講的就是在城市發展過程中,「一個舊區從原本聚集低收入人士,到重建後地價及租金上升,隨後高收入人士取代原有低收入者。」拋開它的積極作用,「士紳化」對原有的社區關係、情感聯繫的破壞都是非常致命的,就像我們每個人心中大概都有一條已經消失的老街,在那條街上,可能有你最懷念但再也嘗不到的生活滋味。

最後,說起擺地攤,今年的地攤經濟煥發了不同往年的生機,在深圳的我感受尤其明顯,剛來深圳那年,發現街道上非常乾淨,完全是找不到地攤的身影的,挺不適應,想買個雜糧煎餅都買不到,偶爾碰到,也是在晚上十點之後。

今年,從6月份開始,在總理對地攤經濟的「定性」表示—地攤經濟是人間的煙火,是中國的生機—後,深圳的地攤也熱鬧起來了,街頭小巷各種地攤小吃,朋友圈也流行了一陣「擺攤經濟學」。

我個人的體驗是,地攤,因為不是門面經營,天然就存在佔道問題,確實影響道路的秩序和整潔度,進而影響周邊衛生和環境。但是,擺地攤也的的確確給了很多老百姓希望。

我想,站在充滿煙火氣的擺攤群眾對面的從來不是月入幾千的城管們,而是城市中對生活質量、環境有著高要求的中上層市民,並非是主動對立,而是收入不同、身份不同導致的對城市空間資源的爭奪,那必然是後者勝利。

記得抽時間看一看這部紀錄片《城市夢》,不虧。(現騰訊視頻有版權,VIP免費觀看)

*******************************

配圖完整版我放在自己的公眾號了,保持輸出不容易,大家有興趣可以來看看。

你我的城市夢?

mp.weixin.qq.com

感謝你花時間閱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