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不準原理」的名字早就被「不確定性原理」替代了。


這種假設就像假設人類是生活在虛擬現實中的「缸中之腦」一樣,或者假設有個上帝在人類永遠接觸不上的維度看著這個世界,沒有科學意義。

科學的目的比較明確,不像藝術,各種藝術有各種目的,或者其他人不知作者的目的。科學的目的是預言,預言事實或事實發生的概率。 經典力學是想精確預言事實,後來量子力學發現不行,只能退一步,預言概率。如果再不行,定性的預言概率,就是說哪樣的概率大,不等式,也比啥也不知道好。進化論,經濟學,地震預測,等等,就是定性的預言大概率。例如多數人大概率不會自殺。(自殺性狀的基因難以遺傳下來)。

科學的目的是預言(預言事實或概率,哪怕是定性的),解釋只是預言的嘗試。

人們需要科學,就是需要預言力,這也是演化的結果。生物一旦提高一點預言力,那麼,生存幾率就會提高。 例如,黑夜中能預言前面有懸崖,就會減少摔死。 能預言彈道,就能有效地打擊獵物或敵人,提高生存繁衍概率。 預言力包括有效的理論和信息,如果你有內幕消息預知股市,那麼你發財、生存和繁衍的幾率就會提高。

科學的目的就是如此,它決定了科學經費的申請獲批。 沒有預言力,怎麼看最後對生存(經濟)也沒有什麼幫助的東西,很難申請到科學經費,或許可以申請其它贊助。

正因為科學的目的是預言,那麼,到底是比較靠譜的預言,還是蒙對了,瞎貓碰到死耗子,就成為一個重要問題。

當然,提高預言力也需要代價,人們掏經費給科學,也要看收益與代價的比較權衡,這包含個人主觀的判斷。比如對建大型粒子加速器的看法。


你如何在一個永遠都觀測不到的對象上定義「實際」和「確定」?


說來話長。這是一個超越了物理學及科學範疇的話題。何為實在(存在)?何為客觀存在?所謂客觀,必然有個觀測行為,可以是你通過某種方式觀察+測量+認知,也可以是他或她,然後有了共識。誠如有人回答的那樣,量子學已經超越(拋棄)了「測不準」而「不確定」,但這只不過是痴人說夢罷了。這裡存在邏輯混亂,量子學也心知肚明,因此試圖用重整化和微擾法來彌補。古有亡羊補牢,女媧補天,但量子學的做法卻是鴕鳥思維之下的東施效顰。因此,有了愛玻世紀之爭,有了完備性,互補原理,路徑積分進而歷史求和,有了宇宙監督……諸多呢喃。我有些心得,歡迎去我的知乎專欄拍磚。


不只是因為這個,還有斯特恩蓋拉赫實驗也能體現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關係是量子力學理論結果,即使理想測量也是如此,儀器不準會增加誤差。注意,這裡指兩個不對易量同時測量。當然,通常測量都會影響原量子態。


觀察只是對量子體系實驗結果詮釋所做的工作。測量這件事會擾動原有量子系統的狀態,但這不是不確定關係的根源。

能夠觀察的物理學量本質上都是有經典物理學對應的極限情況的。在經典物理中,這個物理學量通常和其它的物理學量是獨立的變數(也不一定,經典物理學也有泊松括弧)。而量子理論中,無論你選擇任何物理學參數作為系統的狀態參數,相空間的一對參數都不對易。也就是說用經典思想去在相空間上找一個點去標定系統狀態是不可能的。量子體系的狀態像一個彌散在相空間的雲霧。


量子力學的概率論就是扯,我這裡不是否定量子力學啊。量子力學大部分理論都是正確的,只有少量理論有問題,量子力學概率論就有問題,宇宙中沒有概率,一切都是按規定運行的。

量子不確定是真實的。但不是概率,它是按規定不確定的。不是因錯誤或觀察它們才不確定的。它們只按它們的法則運行的。按它們的法則不確定的。舉個例子,電子云中的每一個電子都是橢圓圍原子核轉動的,給原子核分個南北極,電子到達南極然後到北極然後再南極就這樣上下上下圍原子核橢圓轉動的。電子轉動的每一圈都不在一個地方。電子為什麼這樣轉動就不解釋了。人們觀察電子轉動時就會發現電子是概率出現的,其實不是,它是按規定轉動的。如果你去測量它,那就測不準了。因它每時每刻都在不同的地方轉動。其實星球同樣測不準。我們離月球三十八萬公里,好像測的很准。實際不是這樣的,地球和月球的距離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的,根本就沒有一個準確值,同樣是測不準。


科學家有的是方法實現不「打飛基本粒子」的觀測,說個最基本的。如果你第一次在某個位置打飛了被觀測粒子,那麼在「確定」的思路下,只要實驗參數相同,第二次被觀測粒子必然還會經過那個位置,而接下來你就可以在不測量位置的情況下,測量粒子的其他性狀。然而現實並不是這樣,當你不觀察它的時候,它就未必會如你所願出現在上次出現過的位置。


也可能是粒子反射的光子被吸收,粒子特徵發生了改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