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客家方言的迅速衰减,你又想到什么,大量的文章指出这样一个问题,客家语言迅速衰减


龙舟不止是广府人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信仰嘛,无论你们再怎么强调广府、潮汕、客家的区别,我都没什么感觉,因为我不是你们沿海那边的。我只知道,汉族中所有民系都拥有儒家思想内核,都有著共同的信仰,只是无以言表,也可以说无信仰吧,随便。

补充一下,我也是客家人,但我更乐意自称汉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祖国沿海那边呐,各民系有百年纷争,可以说是世仇,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还非要在网上煽风点火,故意造谣,连带上我们遍布中国的客家人,甚至是辱骂,我们何其无辜,是可忍孰不可忍吧!明明都是汉人,民系之间有纷争更应该是一致求同,反而往死里求异。这种不和谐的声音往往来自中老年,年轻人慎入。

你们几个民系有心好好坐下谈谈的确是好事,但是有关「客家」,一定要加前缀,「广东客家」,「粤客家」都行,总之别搭上其他地区的客家人。


感到迷惑。00

节日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节日,信仰就是共产主义信仰。喵~全中国不都这样吗?和地域有什么关系?


客家族群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为什么?因为客家族群分布太广了啊!不如广府人跟潮汕人聚集性强。就单在广东的客家人,深圳惠州的客家人融入广府文化,我是粤东潮汕地区的客家人,很多文化习俗也是跟潮汕人相融的。如果你说客家人有没有自己的信仰,我不能代表其他地区的客家人,但是我们这有三山国王历史能追寻到隋朝,而三山国王庙也是遍布东南亚地区。小范围的,我们这边张氏也庆祝妈祖诞,节日庆典比过年还隆重,我们不是沿海,不靠海吃饭,我也知道妈祖是海神,但是妈祖在我们这边张氏的信仰中真的非常重要。(渊源是妈祖救了我们张氏的一个祖先)

各地客家人的信仰习俗都会些许差异,客家方言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客家话内核还是一样的。

关于客家话迅速衰减这个问题,这也不是只在客家方言才有的,其他方言也存在这个问题。


坐标南方众多籍贯人士聚集的吉隆坡。马来西亚华人是由约4成闽南人(通称福建人)约2成客家人,约2成广府人,约1成潮汕人,及少数来自广西,福东,福中,海南;和极少数来自长三角和华北的移民后裔组成。某些籍贯有本身群体特别注重的节日:

1.福建人:大肆庆祝大年初九天公诞,有天公大过年之说,9月初一至初十的九皇爷也是盛大举行,妈祖诞也有很多福建人参与

2.客家人:天穿日是客家人重视的日子

3.广府人:跟其他籍贯华人一样重视农历新年,元宵节,清明,中元,中秋和冬至,感觉上没有其他特别重视的节日

4.潮汕人:节日基本上跟福建人一样


问题不明确 且意义不大

保护好客家话——多宣传或研究客话就好了,不必想那么多。我是客家人,同时也是世界公民、普通汉人,我不觉得我们民系需要什么特殊的图腾来标榜

太阳节、巧日、交春、天穿日、出伏,这些传统客家节日你认识多少呢?我估计大多客家中年人也不一定都懂,那么即使你知道了也没有意义


龙舟不止是广府文化,龙母庙也不止是福建客家人的信仰。

广西南宁每年都会在邕江举行龙舟比赛,甚至有时还会邀请东南亚各国和一些欧美国家前来参赛,还挺隆重的。在全国某些省市也会在端午节或一定的时间赛龙舟,所以我觉得龙舟应该不止是广府文化。

龙母庙,除了福建外,两广地区也都有,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及沿江地区。广西比较出名的,就有梧州龙母庙。

其实两广福建地区,都同属岭南文化,一些风俗习惯差别并不算大。


此部分源于百越被东夷战败以后,经江水退向洞庭湘阴的成分,也是楚文化的西部源头之一。

你提到的情况,说明越-楚文化也影响到东夷人分枝所出的闽地,说明也有「闽越」这种文化复合影响地区。


扛菩萨。

不太了解其他地区,闽西客家人曾经对这个节日是很注重的。不过各村有各村的日子,不统一,而且随著村庄老龄化,扛菩萨游行的仪式也越来越少。

闽西客家人的信仰,就是这个说不清佛还是道的菩萨,以及村头路口的土伯公。


我是闽南的客家人,为什么我啥都不懂,


台湾客家有法定「天穿日」。


正月二十的天穿日 拾骨葬。

信仰?广东福建的本地都是祖先崇拜,佛释道三教合一地区性传统汉民系信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