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梅州受制于山区,所以落后。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那隔壁福建的龙岩是不是也是山区市?他为什么发展的就比梅州要好呢?更别说浙江的山区市,比如丽水,乃至其实金华也是山区市,为什么金华发展的这么好,他也仅仅是有一大块盆地而已。像义乌的盆地面积跟兴宁的盆地面积比较如何呢?

其实梅州不应该落后,更不能有山区受制的心态,这很容易造成了,我就是这样了,破罐子破摔。

梅州其实之所以会落后,其实有个很重要的缘故被大众被有识之士所忽略,就是韩江流域经济区的低迷,韩江流域的出海口汕头的经济低迷,韩江内河航运的停滞,这些在很大程度影响梅州的发展。梅州传统经济的出海口在清朝时期是潮州府的澄海县,然后清末民国时期就是汕头港。

而在韩江流域欣欣向荣的时候,比如清朝,民国时期。以教育对比就最为清楚,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教育的蓬勃发展,其实跟经济存在很大的关联,特别是在农业文明时代,富农以上才能培养一个读书人。而清朝时期潮州府城是广东的第二大城市,他很好的辐射整个韩江流域上游,而梅州也就是旧嘉应州在清朝时期就是大清朝的科举大州,如果算上原属潮州府属的大埔县丰顺县,整个梅州在清朝的科举文进士,就比潮州府多,而以一州之力,打败其他府仅次于广州府成为广东文进士第二多的地方。民国时期,韩江流域的出海口发生变化汕头埠取代潮州府城成为广东第二大城市,而汕头更是有大量的梅州人在参与城市建设。受韩江流域航运的发展辐射,梅州的基础教育更是广东最好,中学数量广东最多。

而当代韩江出海口经济萎靡不堪,韩江内河航运更是停滞起来。而随著韩江内河航运的停滞,广东省竟然不好好的通浚韩江,更没有建设梅州往汕头港的疏港铁路,也没有建设梅州通往韩江流域上游赣州龙岩的铁路,而是修建广梅汕铁路,将梅州的物流中转地位完全的丢失去。而随著汕头的低迷,梅州人也基本不再前往汕头,而是前往珠三角,但珠三角历史传统并无辐射梅州的能量,他们的发展更像是各类虹吸,特别是广梅汕铁路,在一定程度实际是加速梅州被广州虹吸。而汕头的低迷,让他们没有更多余的能量来辐射梅州。梅州的教育一落千丈,一本率现在长期广东倒数五六位,仅比粤西好一点,有时甚至几年没有一个清华北大,让人扼腕叹息。

梅州要想发展,其实就是一个找对思路的问题,虽然梅州的基础交通建设如火如荼,但都没有对头,过分的对接广深发达地区,加速虹吸现象。梅州要想发展,我觉得是属于一个大的工程,一个是要联合韩江流域的城市合作,将韩江的内河航运重新弄活跃起来。通往韩江流域出海口的疏港铁路能建设起来。一个就是中央能真正的发展韩江流域的龙头城市汕头。

总之,梅州为什么会落后,其实跟整个韩江流域经济区的低迷有关,跟汕头的低迷有关。这不仅仅是梅州的一个问题。梅州要发展,还要多和韩江流域的兄弟城市一起互相支持,互相合作争取政策。


这个广府人,了不起,了不起。客家人惹不起,惹不起。

以广州为代表的广府大举入侵客家文化圈,导致现在纯客家话地区(河源,梅州,惠州部分地区)居然开始有地方把双语播报改成了普通话+粤语。

讽刺的是,网路上那些不知真假的所谓的粤语保护者痛哭【普通话入侵粤地】,却不见广州音消灭粤语方言,入侵客家话。双标说的就是这些人。

在b站,如果up主说的不是广州音/香港音,弹幕和评论就开始【你粤语好难听,你肯定不是广东人,你粤语好假】。

广州人反对推普,自己又推粤。当代广州人的日常。

回到主题,梅州为什么落后?

整个政策倾斜都往粤地,客家和潮汕属于「外人」。


梅州人,不请自答

作为粤东北的存在,梅州自古至今都处在落后状态。而身为客家人大本营,面对困境,客家人的选择多是向外发展。走出大山的人也是每个时代较优秀的那部分人,他们通常不会叶落归根,而是在新迁移地定居。于是,人才人口形成了向外走去的恶性循环。


我是潮汕的,在中山读书,周围几个很好的朋友都是客家的,梅州 河源韶关南雄之类的地方

其实不是梅州发展不起来

主要是包括梅州在内的客家人,读完书后都想留珠三角,这是和潮汕需要发展一样的问题

以一个潮汕人的身份来讲,其实我蛮好奇为什么新一代的客家人不喜欢讲客家话,我蛮喜欢客家话的,想学但是经常会学到一半被朋友来一句没必要学啦~或者,我也不知道这客家话要怎么讲耶,

其实因为讲潮汕话习惯了,偶尔和老乡讲点什么东西,特别安全保险那种感觉

但是我们班就两娃是潮汕的,客家娃比较多,所以想学客家话,有时候考试做暗号什么的,稳妥

可能因为偏想往珠三角发展吧,再结合客家人有入乡随俗的基因,有一股对白话的执著,因为我初中就被家里人送去广州读书,所以讲一口流利的白话也是可以的,我几个朋友都羡慕我能讲白话?可是同学清醒点啊,你客家话都讲不利索嘞,咱先学好自己家的话好不好

可是对于我而言会讲客家话话才是大佬

去香港去澳门去台湾去潮汕去河源梅州韶关去惠州去广州去深圳去茂名去湛江去江西去新马泰去美国华人街,到处有讲客家话的好不,其实客家话流通性也不差的

好像跑题了,

对于一个地方的经济,我觉得应该放长线钓大鱼

人才流失是粤东落后的一个点,没有保护好的我们当地的文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相比较我们不上不下的交通,粤东的发展大方向其实我们都看不清

作为一个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古城,提高人文素养也和其他地方的手段和方式不一样,就看政府创文怎么掺和了

做好一个地方的特色出来,把一个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打造出来,重中之重该看我们这一辈人怎么努力吧


外来人口在医院工作,也接触了蛮多梅州的风土人情,简单说两句,不喜勿喷,有过望指教。

第一,封闭。原因很多,不赘述。第二,人口众多,基数大,不平衡。第三,关系复杂。导致用人唯亲,用贤用能的机会就相对少一些,最终导致留不住人才也吸引不进来。第四,富起来的基本都到外面定居了,年轻人更是以外出打工的居多,城市剩下孤寡老人,经济没有活力。第五,经济欠活力,物价却彪著一二线城市的物价,不提,都是泪。第六,个人感觉梅州人之间可能缺乏信任吧,也可能是比较狡猾?事事都得找熟人,否则事情办不成更办不好。第七,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以传统农业为主。第八,全市人口文化水平较低。综上所述,贫富差距太过悬殊,有钱的是真他么有钱,没钱的看一眼就知道很辛酸。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