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不明顯罷了。

舉幾個例子,羅馬帝國,屋大維時期屬於盛世,尼祿時期衰落,五賢帝時期達到極盛,康茂德時期又開始衰落,然後就是三世紀危機,君士坦丁中興,和中國一樣有興衰輪轉,而且周期比中原王朝短的很。

又比如法蘭西,從法蘭克王國墨洛維王朝開始算,克洛維時期鼎盛,中間衰落,宮相查理奪權,其子丕平篡位建立加洛林王朝,丕平之子查理曼統治時期法蘭克王國達到巔峰,但查理曼死後國土三分,開始衰落。期間更有維京人入侵,維京傳奇領袖拉格納帶領維京大軍攻佔巴黎,西法蘭克王國達到最衰弱,之後加洛林王朝絕嗣,雨果·卡佩繼位導致西法蘭克王國也就是法蘭西再度復興。然後就是百年戰爭,法蘭西震蕩不休,結果出了個聖女貞德。

其實大家都一樣,別把中國想的很特殊好吧。


埃及古王國時期 前2686-前2181

埃及中王國時期 前2040-前1786

埃及新王國時期 前1553-前1085

埃及中王國時期與新王國時期,和夏、商非常同步,古王國時期也與龍山文化的興衰時期相近


不是外國不明顯,而是作為中國人,你對中國古代王朝的興衰感受更加真切而已,

簡單的列一下國外幾個主要國家的時代更替,可以感受一下:

簡單感受一下國外主要國家時代更替伍陸柒的視頻 · 205 播放

1、英國

史前不列顛(公元前4000年 - 前55年)

不列顛尼亞(公元前55年 - 450年)

蠱格魯-撒克遜時代(450年 - 1066年)

諾曼底王朝(1066年 - 1154年)

金雀花王朝(1154年 - 1399年)

蘭開斯特王朝與約克王朝(1399年 - 1485年)

都鐸王朝(1485年 - 1603年)

斯圖亞特王朝和護國公時期(1603年 - 1714年)

漢諾威王朝(1714年 - 1901年)

溫莎王朝(1901年 - 至今)

2、法國

高盧時期(公元前600 年 - 457 年)

墨洛溫王朝(457 年 - 751 年)

加洛林王朝(751 年 - 987 年)

卡佩王朝(987 年 - 1328 年)

瓦盧瓦王朝(1328 年 - 1589 年)

波旁王朝(1589 年 - 1793 年)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89 年 - 1804 年)

拿破崙帝國(1804 年 - 1814 年)

波旁復辟與七月王朝(1814 年 - 1848 年)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與第二帝國(1848 年 - 1870 年)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0 年 - 1940 年)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1946 年 - 1958 年)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1958 年 - 至今)

3、德國

史前-羅馬帝國時期(約公元前1700 年 - 約961 年)

神聖羅馬帝國(962 年 - 1806 年)

公國爭霸(1806 年 - 1871 年)

德意志第二帝國(1871 年 - 1918 年)

魏瑪共和國(1919 年 - 1933 年)

德意志第三帝國(1933 年 - 1945 年)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1945 年 - 1990 年)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1945 年 - 1990 年)

當代德國(1990 年 - 至今)

4、俄羅斯

基輔羅斯(約882 年 - 1240 年)

俄羅斯公國時代(1240 年 - 1547 年)

沙皇俄國(1547 年 - 1721 年)

俄羅斯帝國(1682 年 - 1917 年)

蘇聯時代(1917 年 - 1991 年)

俄羅斯聯邦(1991 年 - 至今)

5、美國

美國比較特殊,1776年建國,至今總計245年

總結:可以看出,外國的朝代更替與中國古代相比,有過之而不及,甚至於興衰更為頻繁,

不過國人的常規意識里,外國通常始終是——英國、法國、德國、俄國、美國......

就如同外國人的認知里,中國始終都是中國~


王朝周期律在中國是二百五十年周期律,伊斯蘭國家是120年周期律。在這個周期沒有完蛋的話,會以x地市長的形式存在下去。


你覺得不明顯,主要是第一你生為中國人,更了解中國歷史。第二你不熟悉世界其他歷史。

當然這個跟我們學校教材有關係,中學時代也不會拉通把一個國家歷史一直講。這個就要發揮你自己課外閱讀時間。

全世界看,王朝興衰都是很普遍的情況。

比如鄰居印度。說幾個出名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後笈多王朝,伽色尼王朝,莫卧爾王朝等。

例如伊朗高原:阿契美尼德王朝,安息王朝,薩珊王朝,阿巴斯王朝(阿拉伯帝國),塞爾住王朝,薩滿王朝,帖木兒帝國,薩菲王朝等。

再比如馬里那邊(主要現代馬里太小)經歷桑海,馬里等帝國。

東非比較典型衣索比亞:努比亞王國,阿克蘇姆帝國,扎格王朝,所羅門王朝等。

北非的埃及,上古時代一串王朝(1-30),托勒密王朝,法蒂瑪王朝,阿尤布王朝,馬穆魯克王朝等。

以上這些王朝大多數都是通過戰爭,政變等形式改朝換代的。

然後再來說一下歐洲。題主覺得外國大概主要是指歐洲國家。歐洲雖然很多王朝交替較少使用流血手段,但不代表沒有。

首先是羅馬帝國,各種宮廷政變玩出了高度。再講一些非宮廷手段的,比如四帝之年,三世紀危機時期。各種軍團(可以理解為地方軍閥)通過戰爭上台。

再講講現代的主流歐洲大國,英法德意西。

英國有威塞克斯王朝,丹麥王朝,哈羅德二世(就他自己一任),諾曼底王朝。這幾個王朝都是通過戰爭權謀等手段改朝換代的。後來玫瑰戰爭,更是兩家打得熱火朝天的,近代還出現克倫威爾的共和國。然後不流血的光榮革命吹了一輩子。也就是再光榮革命前,他們誰也不是省油的燈。

法國從墨洛溫王朝到加洛林王朝就是聽過權臣架空國王,類似於曹丕篡漢。後來卡佩王朝到瓦盧瓦,到波旁王朝。雖然是分家親戚繼承,但是隔壁英國為此跟法國相愛相殺百年,你以為百年戰爭打得是什麼,就是英國宣稱有繼承權。要是當年亨利五世活得長點,還真可能看到一個英國王朝放在法國歷史上。後來大革命,拿破崙稱帝都是流血手段。

西班牙從被羅馬統治到蠻族入侵,從西哥特王國被阿拉伯帝國干翻,從北部基督教貴族建立國家反推,幾百年歷史就這樣打呀打。後來西班牙因為伊莎貝拉女王的聯姻出現了。再後來王朝更迭戰爭手段主要在拿破崙時期。

義大利,德國那是一地雞毛的感覺。各種分分合合。地區性小勢力多入牛毛。最後分別由撒丁王國,普魯士完成各自國家近代的統一。

不過相對比較平和王朝更迭的還是有,比如北歐的丹麥這種。

真要數王室千年不改的也只有隔壁日本了。不過日本雖然萬世一系,但是流血奪權戰爭可不少。日本也有南北朝時期,兩個王室對立。另外三次幕府替代了中央的角色。

所以王朝興衰論適用於絕大多數國家,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法國:加洛林王朝(西法蘭克)、卡佩王朝、瓦盧瓦王朝、波旁王朝、波拿巴王朝

英國:威塞克斯王朝、丹麥維京人統治時期、諾曼底王朝、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王朝、約克王朝、都鐸王朝、斯圖亞特王朝、漢諾威王朝、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溫莎王朝)

波蘭:皮亞斯特王朝、雅蓋隆王朝、瓦盧瓦王朝、瓦薩王朝、索別斯基王朝、韋廷王朝

俄羅斯:留里克王朝、卡西姆王朝、羅曼諾夫王朝

東羅馬帝國:狄奧多西王朝、利奧王朝、查士丁尼王朝、希拉克略王朝、伊蘇利亞王朝、弗里幾亞王朝、馬其頓王朝、杜卡斯王朝、科穆寧王朝、拉斯卡里斯王朝、巴列奧略王朝

奧地利:巴本登王朝、哈布斯堡王朝、哈布斯堡—洛林王朝

匈牙利:阿爾帕德王朝、普舍美斯王朝、維特爾斯巴特王朝、安茹王朝、盧森堡王朝、雅蓋隆王朝、馬加什王朝、哈布斯堡王朝

歐洲國家改朝換代大部分是由絕嗣王室的旁系來繼承王位,也有不少外國王族入主的現象,初來乍到在面對該國盤根錯節的貴族關係網時,往往只能下放權利,給予貴族特權來換取貴族們對於自己王位的支持而不是像古代中國一樣高度中央集權,國內矛盾自然也不會像古中國一樣集中在統治者皇帝身上,人民反抗的對象變成了封建地主、教士、貴族、商人階級上,從而稀釋了矛盾,反抗的目標也不是推翻國王,到17-18世紀,歐洲各國開始推行專制主義,社會矛盾開始逐漸轉向國王,例如1789年法國大革命,最終殺掉了國王路易十六,建立共和制國家、英國內戰殺死了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國。


你說的外國是很寬泛的,外國太多了,不單單是歐洲諸國,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有他的興亡,伊朗的前身波斯也出現國大帝國也有興衰,甚至在美洲還有被滅亡的瑪雅帝國。這都屬於世界史,絕大多數人對世界史的學習都是很淺的。只是略有了解。只對世界歷史上一些比較重要的事件進行了解學習,對於外國王朝的更迭自然不甚了了。


我讀書少,沒讀外國史,不好評論。


我覺得題主說反了,中國古代因為其較為成熟政治制度反而在世界上算是比較穩定的。你覺得國外興衰不明顯是你不了解世界歷史,要麼就是很多國家存在感實在太低。


外國一樣,只是你了解的少罷了。就算西方你不了解,其實你看看日本歷史就知道了,一樣有興有衰。


那要看你說的衰弱是怎麼個意思了。

私以為,衰弱既是來自外部威脅導致國家本身的相對衰弱,還是因為中央與地方之間、君權與相權之間權力重心的異位導致的相對衰弱。

所以,我一貫對於網路上吹捧漢朝的所謂「獨漢以強亡」的觀點表示保留異議。其東漢末年的諸侯並起,恰恰說明了中央政權——也就是漢室皇帝的權利式微,進而造成地方權力過大,中央如十常侍、董卓、曹操等人先後掌權,這些都說明漢室衰弱。

因此,中國發生過在中央政府內部的權力更迭(如:北周國丈楊堅建立隋朝);也發生過因為地方政權的實力過強導致中央政府權力衰微(如:唐朝末期節度使的藩鎮割據,明末努爾哈赤崛起,清末東南互保之後)。

要想知道一個文明歷史上的各個國家階段有沒有衰弱,要看這個「衰弱」的界定標準到底是什麼。

所以,無論中外都有強盛期和衰弱期。

這種衰弱有些是來源於中央政權相對於地方政權的衰弱;有些是來源於中央內部權力鬥爭所導致的最高統治者/統治集團權力異位,從而引發的整個國內政局動亂。

所以,

3.24更新:

為什麼沒有提到外部侵略?

第一,中華文化的地緣結構因素導致周邊在近代以前沒有與中華文化相似的文明作為競爭對手。

第二,凡是能夠真正加入中華文化的外部入侵的游牧民族,幾乎都被華夏原始地區文化所同化。


抖機靈。

中國是興衰;外國是興亡。有興沒有衰,自然就沒有興衰了。


因為你沒好好讀他們的歷史,該打屁屁。。。


簡單的說幾句吧:

1.你說的明顯是指很長時間的大致動亂到很長時間的大致穩定如此循環。

2.國外太依賴統治者本人素質,而不是自身政體。

3.國外常常父親牛批,死了以後,兒子亂搞,然後完蛋。

所以說,中國封建時代某種意義上比國外更穩定。中國能維持更長久的大一統局面。


題主覺得不明顯是因為外國他們沒有明顯的大規模的改朝換代。統治者家族男性絕嗣後姻親相繼,這在中國來說已經是改朝換代了。不同家族也就能維持個百年強盛,然後統治家族腐朽,外戚做大,改換門庭,這也算是周期律的一種吧。


不是不明顯,是你讀書少罷了,歐洲史讀過


還請題主明示這個沒有興衰的「外國」具體指哪,因為如果泛指中國以外那這是一個先問是不是到極致的問題。


想要了解這個問題其實不難,首先得搞清楚中國古代王朝的體制和性質,我們都知道,我國古代的歷代王朝實行的國策都是重農抑商,統治者認為農為立國之根本,所以中國古代是很典型的農業大國,在這樣的基本國情之下,直接影響到了人口問題,再加上農業科技和技術的不發達,糧食能產多少幾乎全看老天爺下不下雨,所以就導致了糧食產量的不穩定,一旦遇到荒年,農民的糧食肯定是不夠,遇到一個開明的統治者還好,會開放糧倉發放賑災之糧,減少稅收,如果遇到一個昏庸的統治者,那就是橫屍遍野了。

一代王朝的滅亡和一代王朝的興起,最可憐的就是百姓,連年的兵荒馬亂讓百姓無地可種,所以王朝建立之初,肯定是讓百姓們進行恢復,經過長期的恢復,國家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面對天災的時候也能拿出錢糧救濟百姓,但是一個王朝進入後期,在頂層的政府內部出現問題,運作機制出現僵化,大量的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堆積和激化,政府無力解決或者消極解決,越來越多的流民聚集到一起,最終爆發了農民起義。

有很多的王朝都面臨過這樣的流民問題,就比如在東漢時期、明朝、清朝的「太平天國作用」都是流民問題不能解決導致的。實際解決農民起義並不是一個難題,農民為什麼會起義,原因就是無地可種,填不飽肚子才會起義,如果他們的願望滿足了之後,就很容易鬆懈,再加上農民起義具有局限性,沒有高文化程度的領導人和嚴格的紀律來約束起義軍,所以一般有點政治頭腦的統治者是很容易瓦解起義軍的。區區的農民起義根本不會將一個王朝推倒,但是卻給了該王朝貴族想要起兵造反的人一個合適的理由,例如李淵起兵造反的時候,就是隋朝爆發農民起義的時候,而他也是現在農民這一方,打著誅滅暴亂隋朝的旗號。而朱元璋也是如此,他在投身起義軍的最初原因也是因為餓肚子。也真是因為流民的問題,幾乎每個朝代都無法避免,舊王朝被推翻,新王朝的建立,百姓們早已經司空見慣,所以對一個王朝的忠誠度也就沒那麼深厚了。畢竟一個國家連自己子民的肚子都填不飽,誰還會對統治者忠心?歷朝歷代,只要王朝進入中後期的時候,百姓們被統治者壓榨到忍無可忍的時候,也就是起義的時候,也就是手裡有兵的貴族們反叛的時候,舊王朝的王孫們推翻皇帝,不叫王朝滅亡,而是叫做篡位,而朱棣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不管是一個王朝興起還是一個王朝覆滅,最苦的就是百姓,正應了一句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而歐洲的封建王朝就和我們中國的封建王朝有著性質上的區別,在歐洲的社會中,貴族統治的思想文化已經深入人心了,即便是老國王去世,新國王加冕上任,也有著血統上的嚴格要求,就是必須是貴族,而且有國王的血統,在這樣的政治影響下,即使是新的國王上任,那也是貴族家族的延續,並不是改朝換代,舉幾個例子,漢諾威王朝的原國王是維多利亞之子愛德華七世登基王位後改名,英國的溫莎王朝是喬治五世放棄了德國姓氏後改名溫莎王朝,由此可見,國王這個位置只能由皇室貴族的人來當,並不是誰都能坐上去的。

最重要的是中國的王朝更迭除了流民問題、藩鎮割據和外族入侵等多方面原因,「皇帝輪流坐,今年輪到我」的這種思想已經眾所周知,但是歐洲政權是嚴格的建立在貴族血統之上的,即使一個平民再有能力,再有本事,你不是貴族血統,你也不能當國王,最多給你個什麼爵位,就比如拿破崙,他在稱帝的時候都得接受教皇給他的加冕,才能得到合法的身份和權利。

歐洲當時雖說和我們一樣也是封建制度,但是只依靠血緣關係進行王位的傳遞,貴族永遠都是貴族,平民永遠就是平民,社會等級十分固定,即使貴族為了王位掙得頭破血流,也和平民沒有半點關係,但之後我國出現了科舉制度,秦朝也在當兵打仗立功之後逆襲自己身份地位的制度,這是歐洲不能比的。


因為中國有上下五千年歷史,在我們上學的時候都有了基本的認知。但是國外歷史出現在我們的次數有限,所以基本等於國外沒多少歷史。

中國歷史上存在的共有20個朝代

分別是:

1、夏朝:共計:471年。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

2、商朝:共計:438年。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

3、周朝:共計:867年。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

4、秦朝:共計:16年。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5、西楚:共計:5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6、西漢:共計:210年。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7、新朝:共計:16年。公元8年12月-公元23年10月6日。

8、玄漢:共計:3年。公元23-25年。

9、東漢:共計:196年。公元25-220年。

10、三國:共計:61年。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

11、晉朝:共計:156年。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

12、南北朝:共計:170年。公元420-589年。

13、隋朝:共計:38年。公元581-公元618年。

14、唐朝:共計:290年。公元618-907年。,

15、五代:共計:54年。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16、十國:共計:89年。公元891-979年。

17、宋朝:共計:320年。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

18、元朝:共計:98年。公元1271年-1368年。

19、明朝:共計:277年。公元1368-1644年。

20、清朝:共計:268年。公元1644-1912年


興衰誰都有,但只有中國人能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