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做投资心态很重要,但是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觉得资金大的人才能心态好,比如他们说我之所以心态好,是因为我钱多(其实我这点钱算什么呢),不为生活发愁。

来自 梁孝永康2017的雪球原创专栏

这有一定道理,钱多的人确实不会为那点生活费发愁,但就投资本身来说,其实心态和钱多少关系不大。一个人拿著一千万积蓄去投资亏了200万,一个人拿10万积蓄去投资亏了2万,虽然那个亏200万的人生活费还是不用发愁,但是他的心态不会比亏2万的好。那些炒股破产的,跳楼的,反而都是比较有钱的人,钱少的也不会因为亏几万元就自杀。钱多的账户一波动就是几百万几千万,那心态也好不到哪里去。

无论你是钱多还是钱少,都应该拿闲钱投资。你生活都入不敷出,拿点生活费去里面,试图赚点快钱,那心态肯定好不了。你得有一定的积蓄,这积蓄短期也不会用,放在银行也是天天贬值,你才能制定一个长远的投资计划,慢慢赚钱。如果你很有钱,你也不能拿著经营公司的钱,或大量借贷,抵押来投资,但偏偏这样的有钱人很多,连很多上市公司都玩这种游戏,很多公司资金链断裂,大股东爆仓,不是因为公司业务出问题了,而是玩这种资本游戏把自己玩死了。

心态和一个人资金量没关系,和一个人的思维及做事方式有关系。有些人10万就干10万的事情,100万就干100万的事情。而有些人10万就想马上变成100万,就想著干100万的事情了。

投资最好的方式是闲钱投资,长远规划,比闲钱更好的是每年都能拿出一些闲钱来投资。

如果你每一年投入1万元,按20%的复利增长率,10年后你能获得31.1504万,15年后86.4421万,20年后224万,30年后1418万。

你如果是一个普通上班族,只要你每年省下一万元去投资,坚持30年后,你就有1418万。如果你工资高点,每年能投入5万呢,你能获得7千万。

如果你是个老板,每年能赚100万,你花掉70万,拿30万闲钱出来投资,30年后是4.25亿。这样你每年花70万,生活过的非常潇洒,退休的时候还有4.25亿财产,钱越花越多。而你如果每年过的和乞丐一样,把100万都存起来不花。存4亿需要400年。

所以无论你是上班族,还是老板,两个不同的选择,就是完全不同的人生。而且你并不需要做太多事情,只是给自己的人生做一个投资规划而已。你平时该吃吃,该喝喝,享受人生就可以了。

我经常说,投资只是顺带的事情,你一生忙忙碌碌,最后一事无成,而你顺便干点投资,最后却成为了富豪,天下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我认为无论你是干什么的,你是什么职业,投资都应该成为你的第二职业,这份第二职业会让你人生的财富放大百倍,千倍。而这仅仅只是一个顺带的事情。

曾有人说自己每天花时间炒股,天天盯盘,每天紧绷神经,焦虑痛苦,这样过了十几年还亏了很多钱,觉得浪费了青春,浪费了人生。这些人完全是把投资搞反了,你这样的玩法,你即使钱再多,心态能好吗?

我每年都看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从1956年看到现在,从他26岁看到88岁,他的致富过程没有任何惊心动魄的壮举,每年只重复著一些简单的事情,但是他坚持了一辈子。从我前文中的数据你就可以看出时间和复利的威力,复利在前期很慢,越到后面威力越大。巴菲特只做了两个事情,首先他大力发展保险事业,每年有足够的浮存金(闲钱)去投资,第二就是每次遇到股市低迷就开启狂买模式,买入足够的股票和实业公司。他的伟大不在于他每年的收益率有多高,而在于他持续的时间足够长,他为什么能持续这么长时间,就在于他从不干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永远都很保守,有什么能力干什么事情,永远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纪律,有足够的定力抵制一切波动和诱惑,至死不渝。在他的一生中,遇到多次经济危机和战争,但是他一直屹立不倒。

我不寄希望我能成为巴菲特那样伟大的人物,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只需要学习他的做事方式,他的心态,在这种高速发展的时代里顺势而为,其他什么都不需要干,好好享受生活就行了。我已经这么干了好些年,目前感觉还可以,而我未来也不打算改变这种状态,因为我找不到比这更好的人生方式了。

投资可以是你人生的天使,也可以是你人生的魔鬼,这之间的区别就是一个念头,一个选择,而阻碍你选择正确方式的是因为你的格局和眼光,有人又会认为人只有成功了才有格局,其实这又搞反了,是因为你有格局了,你才能成功。


说白了还是目的不明确。交易的频次和周期是根据你资金量和需求来的。如果只是希望一年增值个一倍,或者每个月挣个零花钱那就没必要频繁交易:如果是每天都等米下锅或者希望一年翻个几倍,那自然要频繁交易。

交易目标确定了,接下来就是要审视你的交易策略,看它是否能够达到你的目标。必要时候要对策略进行裁剪,使其达到为目标服务的目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投入5万元到股市,希望能在一年内增值50%,但是由于时间限制,可能三两天都不能及时看股票。也没有办法同时操作太多个股。那么根据历史回溯,一旦缩量下跌到周线,随后出现上涨基本能上涨50%。这样,操作的级别就可以选定到周线,选股的方法应选择那些缩量下跌到周线的个股,一旦出现上涨,应尽可能持有到周线级别上涨结束。这样就满足了少交易又增值50%的需求。

至于最终能否达到想要的结果,那是能力与运气的问题,和目标无关。


我先从「能不能长期持有」说起吧。

一只股票能长期持有,这不难,难的是在合理中的长期持有。打比方说,你在40多元持有中国石油至今,并打算等获利时才了结,这算不算长期持有?算,哪这是不是合理中的长期持有,不用多说了吧,这不算。这样的长期持有,你能不能接受,不能吧。

所以说,并不是所有长期持有都是合理,并且能是接受的。

那怎样区分一只股票能不能长期持有呢?

有价值投资者给出我们答案:一间好的公司必须有「壁垒」保护它不易受外来事物的冲击;必须有「核心技术」来持续发展并带给公司利润;必须在股价在「估值」以下才能进场,在熊市表现为抗跌,在牛市表现为稳定上涨,并能跨越牛熊,持有到海枯石烂。

有这样的股票吗?会有的,只是我们大部分的投资者并不能找到,或者找到了,很快又会转投到别的股票怀中,原因是,持有时间不确定,唯一确定的是「长期」。大部分人都能接受「长线」带来的收益,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长线」的持有时间,更别说我们选股时所需要的眼光、经验和魄力,这是我们大部分人所缺失的。

对于每一只长线股来说,在它启动前,我们往往会认为它只是一个普通的股票,只有当它「走出来」时,我们才知道,「哦,原来它是长线股。」但我们通常会在它启动后不久,就把它卖了。

所以对我们来说,「这只股票是不是长线股」重要吗?

我推崇的是「短线」操作,但这种「短线」,并不是买了就走,走了就换,换了再换。而是先以「短线行为」操作一只股票,为它设立一个短线的止盈止损点,当它亏损时,把它清了;当它赚了时,出一部分,等它回调时,再介入;有盈利时,再出一部分。每次回调买入的止损,都是设定在上一笔的剩余盈利上,就算是止损了,我还有已经退出的一部分盈利。

这就是我理解的「长线短做」,所有的长线股,如果它不能在一开始就带给你盈利,那这只长线股,对你来说并没有意义,如果它带给你的是亏损的,那更是不能留,万万不可成为你自选股中的长线股。

脱离盈亏说长短线,是没任何作用的。

就拿笔者周一直播一分钟选股策略选出的002684猛狮科技,涨幅高达17%

选股思路我再发下

1、盘面下跌,尤其急跌选股最合适;

2、一个涨停伴随放量,资金持续翻红;

3、有超级单出现,成交净量为正最佳,越多越好;4、股价调整伴随缩量,主力持续流入;5、回档调整(高位下跌)不跌破前期涨停板底价代表强势,可以根据金叉信号选择进场。

注意:大盘处于B点区域,短线上攻向上(30%以上最佳),选择热点板块,资金流入最多的主题,这样出现涨停的概率很大。认真收看,认真理解!学会方式,比推荐一只牛股要好很多,所以建议大家多学选股技术,别看到谁推荐股票,就买,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买,对不?

最后,如果大家想学习双龙战法法,以及手中个股被套不知然后解套和买卖点把握不准的,都可以联系我签名上的微信,笔者看到定当鼎力相助!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问题主几个问题:

1,你这五万块钱在你总资产里的占比比例。

2,你对这5万块钱的预期收益是多少?

3,长线和短线以多长时间计数?

如果总资产占比例不大,至少3年用不到这笔钱,你可以选择银行股,股息率,收益率在3-5%左右。


短线也要看多短。长线也要看多长。

短线最难判断的就是未来一两个交易日的走势。因为受到情绪和特发消息的影响。走势是很难判断的。长线而言。也有一些因素需要考虑。那就是经济下滑压力和IPO未来如何演变。减持制度会不会进一步作出规范。美联储加息溢出效应。

目前市场反弹是投资者对改革的期盼。期盼政策提振市场信心提高股市活力。就目前来看。如何提升市场活力还不是十分明朗。只有减少行政干预交易这一条更为明确一点。

但这不是影响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经济下滑和美国股市高位波动的外在因素。投资者对IPO和减持方面一些不认可的股市制度因素

就未来个把月看。 股市会有上涨空间。反弹可以进一步拓展。但反弹何时结束。反弹持续多久。要看政策具体安排。而谁能预测政策措施的落实讷。所以只能是走几步看看。随时作出操作微调。

短线反弹也不要过度看重一两个交易日走势。陷入追涨杀跌的频繁操作。看著人家股票猛涨。自己股票半死不活。就割肉追涨 追进去。说不定就开始短线调整。自己原来股票开始大涨。目前市场热点不是特别清晰。除了白马股反弹以外。很难判断未来一个交易日的热点。

因此笔者认可持股待涨。新介入股票要关注三季报业绩增长是不是符合市场预期。尽量不要介入业绩意外下滑股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