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於理想,忠於劉備,忠於自己。

一是為興漢之大義,這是立場,也是利益的選擇,就是俗稱的站隊。二是為報三顧之恩,魚水情深,這是情義的選擇。三是忠於自己的內心,諸葛亮認定劉備是他要追隨的明主,堅定不移。四是因為品德,仁人志士的忠貞之節。

興復漢室不僅是劉備的願望,也是諸葛亮的願望。

懷念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完成他的遺願。劉備對諸葛亮坦誠至極,每次打仗在前衝鋒陷陣,託付自己的後方,白帝城託孤時讓他「君可自取」,把自己的江山和不爭氣的兒子一併交給他,毫無保留地放權,他要對得起這份器重和信任。劉備是個好老闆,他讓諸葛亮覺得只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才能報答他。

諸葛亮跟劉備的時候,劉備窮得叮噹響,開局就承受巨大壓力。夷陵戰敗以後國力受挫,諸葛亮受託孤之命於危難之際,江山危如累卵,是個爛攤子。蜀漢是三國中最弱的一個,劉備集團從開始一直打逆風局,總在以弱抗強。諸葛亮選擇這麼吃力不討好的陣容,是因為精神方面的非物質利益驅動。諸葛亮淡泊名利,對自己思想品德要求極高,不是一個利益可以輕易動搖的人,不是一個利益驅動喜好權利慾望的人,這點人家自己說過了,遇到劉備之前只想苟全性命於亂世。

在我看來一篇《出師表》就足以說明一切,有疑問的都是出師表沒學好:

前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後出師表: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以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一堆先帝,先帝,先帝,加起來共出現了20次先帝。他們生前魚水之情,生後念念不忘,他幾十年始終記得一個人,記得他所有的好,記得他說過的話,他的心愿,他的情感,從未忘記過,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要完成彼此的心愿,怕辜負,怕含淚九泉,怕畢生遺憾,終其一生卻心愿未了,臨終遺恨而悲切。字裡行間,能夠讀出諸葛亮對劉備的感激、愛戴、忠誠、心甘情願,以及家國情懷、使命、責任、擔當。劉備與諸葛亮情深義重,這不是「真愛」是什麼?如此深情厚誼還需要怎麼解釋?因為喜歡劉備,因為要興復漢室,所以不死不休。

再想想,劉備值不值得別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國志》陳壽:先主之寬厚弘毅,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漢晉春秋》習鑿齒: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Lao)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郝經:昭烈天資仁厚,宇量宏毅,巋然一世之雄。以興復漢室為己任,崎嶇百折,僨而益堅。顛沛之際,信義逾明。故能終系景命,信大義於天下。任賢使能,灑落誠盡,使諸葛亮以死自效。

劉備哪裡不值得諸葛亮如此待他?劉備還就有這麼大的魅力讓人至死不渝地追隨他,人活到這境界也沒誰了。

士為知己者死,這句話很難理解嗎?諸葛亮對劉備忠誠,是因為劉備對諸葛亮好,相互的理解,支持和尊重,達成了知己一樣的默契。只要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人心不誠,虛偽,都是不可能達成魚水之情的。

溫不增華,寒不改葉,利益之交不能長久。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高山流水難遇知音。

每個時代都有很多的諸葛亮,但是他們都遇不到劉備。

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


對於諸葛亮來講或許還真就這麼簡單,三顧這件事諸葛亮到了二十年後寫出師表時還在想,對他來講「三顧」不是用「只是因為」能形容的。


丞相不光是忠心於劉氏父子,他忠心的更是自己的夢想:興復漢室!

他這一生都在為這一個目標而努力著,先主的夢想也是如此,所以,先主與丞相是在為同一個夢想而拼盡全力。

很多人都覺得劉備臨終前白帝託孤是在做戲,但是我覺得先主是真心的,因為他知道,丞相和他有同樣的夢想。

知遇之恩固然有,志同道合更加難得。


瀉藥。當然不是了,三顧茅廬只是個引子而已,劉備的誠意確實很足,但諸葛亮是否要效忠還得看另外一個東西。這個豫讓早就說過了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於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

具體得看諸葛亮到劉備陣營到底是不是真正受重用,這才是關鍵,有才華沒有平台怎麼能施展出來?後期的丞相就不說了,就看一開始劉備的態度

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皆降。

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劉備手裡一共四個郡,結果三個郡都讓諸葛亮管,這得多重的信任,直接二把手了,「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當然,歷史上君主給人這種待遇的情況其實有不少,那為什麼就諸葛亮出名?因為其他人做不到啊,都位極人臣了居然沒有不臣之心,一心只想忠心事主,太少見了。


為答知己,也為酬知遇之恩。

為職責儘力,也為理想奮鬥。

為自己的人生做一些事,也為管轄範圍內的人民做一些事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