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了《長安十二時辰》嘛?你看我那十二個時辰過得有多慘?現在我告訴你,我18年,每天,每個時辰都是這麼慘!

現在擺在我面前的有兩條路,一個是跟著我那親爹不像親爹,後爸不像後爸的父皇去四川避難,那裡還是搞了我四年的宰相的地盤,我去那裡接著受苦嗎?更何況外面現在正值亂世,兵敗連年,敗報頻傳,就我老爹那古怪的性格,我這個當太子的能有好嗎?

還有一個是北上抗日,哦不,北上殺敵,去我的地盤,父皇剛封我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我可以在那裡領兵收復兩京,我甚至可以在那裡登基稱帝,我再也不用在父皇手下忍受煎熬了。

我他媽還需要思考嗎?是個人都北上去靈武啊。把平叛的主動權拿在自己手上不比拿在別人手上好嗎?再怎麼樣老子也他媽手底下有兵有權了,總比接著去跟著狗皇帝受罪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強啊,我他媽是太子啊,這他媽天下本來就該是我的啊,淦,走了,去靈武,老子要稱帝!

電子書長安十二時辰(上)作者 馬伯庸¥ 12.00去查看?


李亨做出這個決定雖然看上去有點突然,但是也在情理之中。

太子這個職業的危險程度方差很大。如果皇帝仁厚,兄弟單薄,太子可以開開心心的等接班;而如果攤上了雄才大略而又統治時間很長的君王,像漢武帝、唐太宗、唐玄宗、清聖祖、清高宗這種,太子的危險度甚至高於皇帝。康熙的皇太子胤礽就曾抱怨過: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

作為未來的君王,必然是百官矚目的焦點。然而在雄主之側,表現太過於突出則動輒得咎,甚至於還會被父親認為有「提前主動接班」的心思;而如果一點都不表現,韜光養晦,那麼其他的兄弟就很可能動了不改動的心思,在父親面前獻寵邀功,動搖自己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在雄猜之主的強大氣場下,父親的重臣——也就是宰相們幾乎不可能對太子表現出親近——因為這幾乎就等於政治自殺,相反,宰相們往往需要在君主的默許乃至於縱容下,表現出對太子的敵意來穩固自己的權位,而這正是李亨幾十年來所經歷的。

唐玄宗李隆基,靠的是兩次政變——誅殺韋後的唐隆政變和廢黜太平公主的先天政變——才上位的。唐玄宗對政變經驗豐富,對天家父子兄妹之間的提防可想而知。一日殺三子這樣的事情,等閑的君王也是做不來的。

在先太子李瑛被廢之後,李亨被立為皇太子。然而權相李林甫就和他不對付。根據舊唐書記載:

初,韋堅登朝,以堅皇太子妃兄,引居要職,示結恩信,實圖傾之,乃潛令御史中丞楊慎矜陰伺堅隙。會正月望夜,皇太子出遊,與堅相見,慎矜知之,奏上。上大怒,以為不軌,黜堅,免太子妃韋氏。......會皇太子良娣杜氏父有鄰與子婿柳 不葉, 飛書告有鄰不法,引李邕為證,詔王 與國忠按問。 與國忠附會林甫奏之,於是賜有鄰自盡,出良娣為庶人……

李亨迫於壓力,不得不和太子妃韋氏離婚,貶良娣杜氏為庶人,來平息君王的憤怒。貴為太子,連自己的兩個枕邊人都保護不了,李亨的地位風雨飄搖也可想而知。李亨後來的立了張良娣為皇后,而李亨之死,也和張皇后的所作所為有關。可以說李亨人生的悲劇,就是起源於唐玄宗對李林甫的有意縱容。

好容易熬死了李林甫,繼任的權相楊國忠依然和李亨為敵:

楊國忠依倚妃家,恣為褻穢,懼上英武,潛謀不利,為患久之。

包括玄宗奔蜀,也是去楊國忠的封地。到了馬嵬驛,歷史學家出現了分叉的兩種意見:

  1. 認為馬嵬坡兵變是太子李亨所籌劃的,那一切也還順理成章。太子本來就有調動禁軍的權力,然後李亨也是馬嵬坡兵變的直接受益人,誰受益誰嫌疑大,所以李亨可能是主謀。
  2. 沒有任何蛛絲馬跡能指證李亨是主謀,事實上所有的線索只能追索到陳玄禮:

「舊唐書」:及安祿山反,玄禮欲於城中誅楊國忠,事不果,竟於馬嵬 斬之。

「新唐書」:國忠與韋見素、高力士及皇太子諸王數百人護帝。 右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謀殺楊國忠,不克。

強行把陳玄禮和太子聯繫在一起似乎沒有道理——按理說陳玄禮如果真的是太子一黨,那麼立下如此大功,難道不從龍去靈武?但是陳玄禮並沒有,還是護送玄宗入蜀,後來在肅宗朝也沒有得到任何重用,怎麼也不像是太子一黨。所以這裡我們取第二種觀點,就是兵變可能是有人挑唆,或者是軍人自發,但是無論如何,與太子李亨無關。

楊貴妃死後,李亨面臨兩個選擇,跟著老爹繼續去蜀中避難,或者就此離開去其他地方。其實資料還是很詳實的,我們可以分析一下:

如果追隨玄宗入蜀。——入蜀之後山高水長,李唐皇室幾乎相當於放棄了漢中以東的控制,其實就等於把大好河山丟給叛軍和依然忠於朝廷的軍隊自相廝殺。如果忠於朝廷的軍隊贏了,自然可以出來摘桃子還京;如果叛軍贏了,靠著蜀中之險,李隆基也說不定可以保得自己一世平安。

但是李隆基的平安不是李亨的。李亨去蜀,有三不利:

首先,蜀中本來是楊國忠的封地,現在雖然楊國忠死了,但是李亨在蜀地並無根基,跟著老皇帝過去之後對自己的地位並無幫助。而如果叛軍真的得了關東,李隆基已經年邁,反正也沒有幾天好活了,但是繼位的李亨難免成為亡國之君——如果李亨還能在小朝廷繼位的話。

其次,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到了四川之後,李唐事實上已經成為了只有一州直轄之地的地方政權。資源急劇縮水之後,做了四十年太平天子,又剛剛經受了重大變故的李隆基到底會怎麼對待太子,李亨心裡並沒有底。

第三,如果皇帝是李世民,他在潼關失守的情況下必然不會選擇入蜀,而是大概率會做出和李亨一樣的選擇,去朔方軍中駐蹕,示形勢於天下。還記得曹操在酸棗對盟軍說的話么:

使勃海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守成皋,據敖倉,塞轘轅、太谷,全制其險;使袁將軍率南陽之軍軍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高壘深壁,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

打仗打的,很多時候就是一個「勢」字。皇帝親往朔方,就算什麼都不幹,也已經向天下人表達一個堅定的姿態,就是皇帝沒有放棄,而是要和叛軍死斗到底的,這對於天下依然忠於唐王朝的軍隊的激勵將是巨大的;而如果舉家入蜀,唐軍未戰就先氣餒了半截——皇帝都逃跑了,自己還拼什麼命呢?並且朔方軍常年和吐蕃、回紇在邊境廝殺,精銳程度並不亞於安祿山的幽薊兵。事實上最後也是靠著郭子儀、李光弼這些朔方軍將的努力平定的安史之亂。

而李亨去靈武,則有三利:

首先,太子、親王遙領節度大使是唐朝慣例,李亨正好是朔方的節度大使。太平時節,這個職位是沒什麼意義的,因為太子肯定在京都坐鎮,而朔方另有節度使在打理一切事務。但是這個名分在太子真的去靈武的時候就有用了——節度大使位在節度使之上,太子去朔方相當於去統帥自己的節鎮,非常的名正言順。

其次,雖然皇帝沒有去朔方,但是皇太子同樣是天下人之望,太子親自監軍朔方,一樣能夠起到激勵天下忠於朝廷的軍隊的作用。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是李亨擺脫自己父親的控制,掌握自己命運最好的機會。天下安定的時候,制度更重要;而天下大亂的時候,人心和威望更重要。如果李隆基還是太平天子,李亨是立是廢,都是他一句話的事。但是安史之亂一出,李隆基昏招迭出,其權力基礎已經不斷的在衰落了,入蜀的決定更是讓很多人大失所望。而這個時候李亨站出來收攏人心,成為抗擊叛軍的旗幟,那麼他就擁有了獨立於李隆基賞識之外的權力來源和擁戴。事實上到靈武之後,李亨就遙尊入蜀的玄宗為太上皇,自己稱帝了,如果他入蜀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三利三不利,我們能看到,李亨和他身邊的人,比如兩個兒子廣平王和建寧王自然也看到了。在兩個兒子和宦官李輔國的勸說下,李亨終於做出了自己一生最大膽的決定——北上靈武。終究不愧是唐太宗的血脈啊,雖然李亨一直處在自己父皇陰影中二十年,但是骨子裡的冒險基因在特定時刻依然能夠激發出來,李家的鳳子龍孫,很多都是如此,這或許也是李唐能夠在安史之亂之後續命一百來年的原因吧。


安史之亂,玄宗匆匆出逃巴蜀,馬嵬驛之亂後,剛走出沒多遠,就不得不又停了下來。


因為前面的路被一群老百姓堵住了。


玄宗無奈,只好邁下車輦,換乘一匹馬,來到隊伍前端。

擋路的百姓立刻擁上前去,說:「長安宮闕,是陛下的居所;歷代陵寢,是陛下的祖墳。陛下拋棄居所和祖墳,又能往哪裡去呢?」


玄宗手握韁繩,騎在馬上沉默了很久。最後,他仍然不知道應該跟父老們說些什麼,只好讓太子李亨留下來安撫他們,自己趕緊拍馬先走了。


此時的玄宗當然不會想到,從這一刻開始,太子李亨就將與他分道揚鑣了。


隨著他們父子的分途,屬於玄宗的輝煌時代將黯然收場,而新一頁的唐朝歷史也將悄然掀開。


當地父老眼見天子絕塵而去,馬上又纏住太子,說:「皇上既不肯留,我等願率子弟追隨殿下,討伐叛賊,收復長安。倘若殿下和皇上都到了蜀地,那麼偌大的中原,又有誰來替百姓當家作主?」


太子李亨面露難色,沉默不語。


就在這個時候,從附近村鎮湧來了數千個手拿鐮刀鋤頭的青壯農民,一下子把他和隨從團團圍住,說什麼也不讓他們離開。


李亨想了半天,才找了一個理由,說:「皇上遠涉險阻,我又怎能安心離開他?何況,我還沒有當面跟皇上辭行,最後是去是留,還是要聽皇上的旨意。」


李亨話剛說完,眼淚就啪嗒啪嗒地掉了下來,然後一邊抹淚一邊就想拍馬走人。


當然,他沒能走掉。

因為又有三個人擋住了他的去路。


他們是廣平王李俶(李亨長子)、建寧王李倓(李亨第三子)和宦官李輔國。


三個人死死拉住李亨的馬頭,說:「逆胡進犯宮闕,四海分崩離析,不依靠人心,何以興復社稷!


今日殿下若跟隨皇上入蜀,叛軍必定燒毀棧道,斷絕蜀地與關中的交通,如此一來,無異於把中原拱手讓給賊人。


人心一旦離散,就很難重新凝聚,到時候想回都回不來了!


而今之計,只有集結西北的邊防軍,再召回河北的郭子儀和李光弼,聯合東征,討伐叛軍,克複二京,平定四海,使社稷宗廟轉危為安,再修復宮室迎回天子,豈非人間之大孝,又何必執著於區區兒女之情?!」


見此情形,李亨不得不點頭同意,隨後便讓廣平王李俶去跟玄宗稟報。


玄宗帶著隊伍走了一段路後,就停下來等太子。可左等右等,最後卻等到了太子準備與他分道揚鑣的消息。


玄宗搖頭苦笑,嘴裡不停地念叨著兩個字:天意、天意、天意……


隨後,玄宗從護駕的禁軍中撥出兩千人馬,讓他們去跟隨太子,並告諭將士說:「太子仁孝,足以擔當社稷,你們要好好輔佐他。」

接著又命人轉告太子:「你努力去做,別挂念我,西北的那些胡人將領,我歷來待他們不薄,相信一定會效命於你。」最後,玄宗又讓人向李亨轉達了傳位之意。


李亨聞言,趕緊派人回稟,表示自己絕不接受傳位之命。


當然,這只是一個姿態。


短短一個月後,李亨就在部眾的勸進下,「遵馬嵬之命」,在靈武登基即位了。


基本上可以說,如果沒有馬嵬驛「父老遮留」的這一幕,也就沒有後來的靈武即位。


正因為此,所以後人普遍認為,「父老遮留」其實是李亨導演的一齣戲,目的是為了脫離玄宗,以便尋找機會自立門戶。


甚至還有不少學者認為,「馬嵬驛之變」也是李亨一手策劃的。


因為從「馬嵬之變」到「父老遮留」,再到「靈武即位」,有一個非常清晰的因果鏈條貫穿其間。


也就是說,其內在動因都是李亨要從玄宗手中奪取天子大權。


那麼,真相是否如此呢?

說李亨是「馬嵬之變」的幕後主使,在邏輯上固然可以成立,但證據並不充分。綜觀涉及這一事件的相關史料,並沒有任何可靠的證據支持這一點。


所以我們認為,李亨並非事變主謀,他只是事先知情,並對陳玄禮的行動採取了默許的態度而已。


從這個意義上說,李亨頂多只能算是一個同謀,不能算主謀。


至於「父老遮留」這一幕,則極有可能是李亨策劃的。其因有三: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血腥的盛唐大全集(珍藏版)(套裝全 7 冊)

王覺仁

讀客出版社

¥34.60 會員免費

發佈於 2020-08-19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唯留刺骨寒唯留刺骨寒常懷容人之量、寬仁之心。

你們光看到肅宗不孝,但是從來沒有看到玄宗不慈。

作為一位空前絕後地一日殺三子(含太子一位)的皇帝,做玄宗兒子真特么不如坐朱溫的兒子,畢竟獻上老婆比沒有命好吧?後世康熙二廢太子,都沒有捨得殺,擱在玄宗這邊就是費拉不堪了。

除了保命之外,肅宗應該已經得到了朔方軍的支持,去了靈武可以安安穩穩做皇帝,肅宗又不傻,難道不知道怎麼選?


你們光看到肅宗不孝,但是從來沒有看到玄宗不慈。

作為一位空前絕後地一日殺三子(含太子一位)的皇帝,做玄宗兒子真特么不如坐朱溫的兒子,畢竟獻上老婆比沒有命好吧?後世康熙二廢太子,都沒有捨得殺,擱在玄宗這邊就是費拉不堪了。

除了保命之外,肅宗應該已經得到了朔方軍的支持,去了靈武可以安安穩穩做皇帝,肅宗又不傻,難道不知道怎麼選?


逃出長安後,李亨為什麼沒和唐玄宗一起走呢?

先列一下史書中的記載。

《舊唐書·肅宗本紀》沒有詳寫這一塊,倒是《新唐書·肅宗本紀》中寫了這麼句話:

十五載,玄宗避賊,行至馬嵬,父老遮道請留太子討賊,玄宗許之,遣壽王瑁及內侍高力士諭太子,太子乃還。

這一部分在《舊唐書·李倓傳》中有詳細描述:

祿山之亂,玄宗幸蜀,倓兄弟典親兵扈從。車駕渡渭,百姓遮道乞留太子,太子諭之曰:「至尊奔播,吾不忍違離左右,俟吾見上奏聞。」倓於行宮謂太子曰:「逆胡犯順,四海分崩,不因人情,何以興復?夫有國家者,大孝莫若存社稷。今從至尊入蜀,則散關已東,非皇家所有,何以維屬人情?殿下宜購募豪傑,暫往河西,收拾戎馬,點集防邊將卒,不下十萬人,光弼、子儀,全軍河朔,謀為興復,計之上也。」廣平王亦贊成之,於是令李輔國奏聞。玄宗欣然聽納,乃分從官、士卒以遣之。

再來看《資治通鑒》

丙申,至馬嵬驛,將士飢疲,皆憤怒。陳玄禮以禍由楊國忠,欲誅之,因東宮宦者李輔國以告太子,太子未決…及行,父老皆遮道請留,曰:「宮闕,陛下家居,陵寢,陛下墳墓,今舍此,欲何之?」上為之按轡久之,乃命太子於後宣慰父老。父老因曰:「至尊既不肯留,某等願帥子弟從殿下東破賊,取長安。若殿下與至尊皆入蜀,使中原百姓誰為之主?」須臾,眾至數千人。太子不可,曰:「至尊遠冒險阻,吾豈忍朝夕離左右。且吾尚未面辭,當還白至尊,更稟進止。」涕泣,跋馬欲西。建寧王倓與李輔國執鞚諫曰:「逆胡犯闕,四海分崩,不因人情,何以興復!今殿下從至尊入蜀,若賊兵燒絕棧道,則中原之地拱手授賊矣。人情既離,不可複合,雖欲復至此,其可得乎!不如收西北守邊之兵,召郭、李於河北,與之并力東討逆賊,克複二京,削平四海,使社稷危而復安,宗廟毀而更存,掃除宮禁以迎至尊,豈非孝之大者乎!何必區區溫情,為兒女之戀乎!」廣平王俶亦勸太子留。父老共擁太子馬,不得行。太子乃使俶馳白上。上總轡待太子,久不至,使人偵之,還白狀,上曰:「天也!」乃命分後軍二千人及飛龍廄馬從太子,且諭將士曰:「太子仁孝,可奉宗廟,汝曹善輔佐之。」又諭太子曰:「汝勉之,勿以吾為念。西北諸胡,吾撫之素厚,汝必得其用。」太子南向號泣而已。又使送東宮內人於太子,且宣旨欲傳位,太子不受。俶、倓,皆太子之子也。

從史書記載來看,事情的過程很清楚,大概是這樣的:

馬嵬之變→百姓請留太子→太子李亨說要問玄宗意思→建寧王李倓勸李亨留下來率軍討賊→李亨讓李輔國(通鑒改為廣平王李俶,我個人感覺舊唐書的李輔國比較靠譜)去彙報→玄宗同意

好,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

李亨與馬嵬之變有沒有關係

新舊唐書都沒有明寫李亨與馬嵬之變的關係,為尊者諱,這對李亨來說絕不是什麼光彩事。不過即使按資治通鑒來看,李亨最多也只是被陳玄禮通知了一下,並沒有實質參與。

李亨是太子,是當了玄宗朝十幾年的太子,其間經歷若干風浪(李林甫、安祿山等都跟他敵對,但也許是一日殺三子的慘痛教訓讓玄宗也不敢再輕易廢立太子,所以沒有對李亨趕盡殺絕,李亨也是個狠人,為了自保,主動提出來和太子妃離婚),最後都化險為夷。可以說,基本上他的繼承人地位是很鞏固的,因此安祿山才會擔心以前得罪過他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安祿山叛亂之初,玄宗曾想親自帶兵征討,而讓太子監國,那一次被楊氏兄妹阻止,可以想見李亨與楊氏兄妹的關係。

陳玄禮向李亨稟報的時候,無疑是想得到太子也就是下一任皇帝的肯定,這是可以想見的,陳玄禮這種曾經跟李隆基就搞過政變的人,這個頭腦是有的,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保證他不被秋後算賬。如果李亨真不同意,陳玄禮還會再繼續做這件事么?多半不會。陳玄禮在楊國忠死後,帶人去「請」玄宗殺貴妃,更像是計劃之內的行動,而不是突發事件之後的順手牽羊。總之,既然李亨知道了此事,那它的發生就不能不說與他完全沒關係。

然而,李亨的作用也就是點頭默許——甚至沒點頭,只是默許。我覺得他心裡肯定是支持這件事的。但如果過於強調李亨在馬嵬之變中的作用,我覺得也有些過,李亨能當玄宗朝十幾年太子,那得有多強的忍功,這種事他不會明著支持的,更不可能親自參與,坐收漁翁之利才是他最想要的結果,也是歷史真實的結果。

所以,馬嵬之變,整個經過或許是這樣的:先有了士兵們的積怨,這才有了陳玄禮向太子的稟告,有了太子的默認,於是繼續發生後面的嘩變。歸根到底,說是嘩變並不為過,只是和一般兵士自發的嘩變相比,這一次怕是有組織的嘩變。

李亨與玄宗是怎樣分道揚鑣的

玄宗要出發的時候,這裡我覺得資治通鑒寫得順序比較符合邏輯,百姓是先請玄宗留下,但玄宗不肯留,所以才退而求其次,請太子留下。新舊唐書寫是百姓請太子留,通鑒直接寫玄宗讓太子斷後。總之,潼關一失,長安人心惶惶,百姓需要主心骨,玄宗已成驚宮之鳥,也需要一個代替自己的「備胎」。

如果真是玄宗決定讓李亨斷後,那麼不久後他就會發現,這是他第二失策,第一失策是對安祿山的信任。

起初李亨看起來並不同意,但實際上他的話值得玩味。「且吾尚未面辭,當還白至尊,更稟進止」這句話,實際小已經答應了百姓對他留下來的請求,真不同意的話又何必說去當面辭行呢?當然也有可能是以辭行為借口,趕緊回去。

不過從李亨角度來想,他絕對願意留下來,因為他這時已經46歲了,這麼老了仍然是太子的比較少見,「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如果繼續留在玄宗身邊,那麼也就是要等到皇帝老死之後才能即位,可是玄宗的身體硬朗得很,從長安一路趕來,雖然經歷了馬嵬之變,但也沒見打垮玄宗,倒是肅宗自己的身體,從後面來看情況還不如他爹好,他當皇帝的後幾年一直有病,此前也必有徵兆,李亨自己自然很清楚這一點。而且他這十幾年的太子當的一點也不舒服,又有人陷害(李林甫等人),又有人輕視(比如安祿山),所以這一次如果能夠單獨留下來,是一個脫離父皇的好機會,李亨能放過嗎?要不怎麼說機遇與風險共存呢,對李亨來說,雖然有點趕鴨子上架,但這是他的機遇,一個從此脫離玄宗掌控的機會。

從私人角度來講,李亨沒有理由不想留下,另外也不能忽視太子留下來的積極作用,從後面來看,正是即位後的李亨組織起反擊的力量(雖然玄宗在蜀地也有所行動,但不能不承認,真正起作用的是李亨)。排除個人因素,李亨留下來確實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小一點說為了他李家江山、祖宗基業,大一點說對國家對百姓都是有好處的,無論怎麼看,都是正確的。

既如此,李亨只要派一個人去和玄宗說一下便可,又何必親自去呢?李亨心裡並非不明白,若是當面辭行,有可能就不會留下了。確實,如果是他親自辭行,變數會很大,玄宗究竟會持何種態度,真是不好說,很有可能玄宗發現李亨有背叛自己的跡象,從此把李亨軟禁。正因為如此,其他人認為李亨若親自去辭行,多半會不批准,所以勸他趁機留下。

這時建寧王李倓那番重要的話起作用了:「逆胡犯闕,四海分崩,不因人情,何以興復!今殿下從至尊入蜀,若賊兵燒絕棧道,則中原之地拱手授賊矣。人情既離,不可複合,雖欲復至此,其可得乎!不如收西北守邊之兵,召郭、李於河北,與之并力東討逆賊,克複兩京,削平四海,使社稷危而復安,宗廟毀而更存,掃除宮禁以迎至尊,豈非孝之大者乎!何必區區溫情,為兒女之戀乎!」

這段話翻譯起來不難,說的是「逆胡安祿山舉兵反叛,進犯長安,使四海沸騰,國家分裂,如果不順從民意,又如何能興復大唐天下呢!現在殿下隨從皇帝入蜀避難,如若叛軍燒毀棧道,那麼中原大地就拱手送給叛軍了。人心既已分離,難以再聚合起來,到那時就是想要有所作為,又怎麼可能!不如現在聚攏西北守邊的兵將,再召回河北作戰的郭子儀和李光弼,與他們合兵東討叛賊,收復兩京,平定四海,使國家轉危為安,讓大唐帝業得以延續。然後再掃除宮殿,迎接皇上返回長安,這難道不是最好的孝道嗎!何必因為區區溫情,而作兒女之態呢!」

其中提到叛軍燒毀棧道的可能,一旦唐朝皇室全部進入蜀中,蜀地之外無人領導,叛軍想要拿下來易如反掌,雖然蜀地易守難攻,但總困在這裡也不是個辦法。只要安祿山命人將棧道燒毀,斷絕蜀地向外的通道,坐困於此的唐朝情勢就危急了。歷史上單純從蜀地反攻到外面的,沒有一家成功。這裡我在另外一個回答中也有寫到:如果沒有關中在前,蜀地光憑自己很難向天下邁進。

姜維和諸葛亮北伐有什麼區別??

www.zhihu.com圖標

當時,安祿山大有建都於洛陽之勢,並且還佔據長安,如果唐王朝再主動放棄長安以西以北的廣大土地,那麼安祿山對蜀地的壓力就遠遠大於魏國對蜀國的壓力,只據有彈丸之地的唐那時絕不是叛軍的對手了。而且,如果持這種消極態度的話,確實不利於收復人心。

上面是從反面來說皇帝與太子都去蜀中的危害,然後建寧王又從正面提出將來的計劃,聚集西北邊兵的力量,然後起用郭子儀和李光弼為統帥,合力討賊。唐後來的行動確實是按照這個計劃來實施的,建寧王的這番話雖然是在倉促之間說的,但是卻並不浮躁,足見其謀略之不凡。

在大家合力勸說下,李亨終於答應留下來了——心裡說不定多高興呢。通鑒中寫李亨派廣平王去向玄宗報告,而唐書中則寫的是李輔國。我覺得李輔國的記載比較合適的原因是,李輔國和高力士差不多的重要性,是太子身邊人,玄宗能夠知道他轉達的確實是李亨的意思,另外,萬一玄宗真不同意,抓住李輔國對李亨也不會有什麼損失,要是把廣平王當成人質,對李亨來說就有一個牽掛了。

再下面就是玄宗接收到李亨的意思,知道他不會跟自己走了。這時玄宗的反應是兩個字:「天也!」「也」是助詞,其實就是說了一個字:天!

幾十年天子,玄宗太清楚這意味著什麼了。但玄宗沒有老糊塗,他知道現在最重要的已經不是權力地位,而是大唐江山。所以玄宗告諭太子要努力,善用西北邊兵。此外,玄宗還派令高力士與壽王李瑁將太子內人及服御等物都送給太子,同時宣旨說要傳位——可見玄宗真的很清楚下面會發生什麼事,所以配合得很。

明皇幸蜀圖

半隻腳已經踏上皇位的李亨肯定不能這時候就急著當皇帝,所以肯定不同意。通鑒上寫李亨向南號叫泣慟哭,我倒覺得如果真是這樣也正常,玄宗的深明大意確實令他感動,而且這也足以說明:他成功了,十幾年的擔憂從此不會再有,十幾年壓在他頭上的大山從此不再是他的束縛,能不哭嗎?

所以,李亨就是這樣和玄宗從馬嵬坡分開的,這件事最終導致了唐朝皇家內部權力的又一次非正常交接,交接的雙方在分開的那一刻對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早已心知肚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