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不是很清楚音乐中为什么要分各种调?

我的疑惑在于,各个调中的音节可以相互转换,为什么还要分成那么多调。呃,打个比方,在不改变原曲的条件下,降E调的一些音阶,我完全可以用降B调的里面音阶,或者其他调里的音阶来替换..为什么还有分那么多的调呢?在作曲的时候用不同的音阶不就好了吗?PS:没有正式,系统的学过乐理,所以对这个问题很好奇。


我最近在研究一些初级的合唱乐谱和初级的爵士乐理,专业辞汇很绕口,实在是不想徒增烦恼了。我举个例子吧

比如说:

钢琴上4和5中间那个黑键,既可以叫做升4,又可以叫做降5.弹在琴上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谱子都写得不一样呢?原因就是,这个音在不同的调子里,和其他音符的关系是不一样的。这个音,在D大调里应该被叫做升4,D大调的音阶要写成2.3.升4.5.6.7.升1.2.之所以要写成升的,是因为音阶中第二个音和第三个音按规矩是要隔一个全音的,而钢琴键上的3.4两个音是半音的关系。如果想把这两个音变成全音,4必须要向上移一个键,移到的这个就是我们说的45中间的黑键,于是为了保证音程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的,所以要写成升4而不是降5.~~~~~~(有点跑题)~~~~~~~基于这样的原因,所以在写谱子的时候,调子一定要把它订好,虽然说音怎么写都可以,可是五线谱所针对的是那些专业在音乐上的人来看的,他们所需要的就是:谱子读起来迅速,简单,写出来谱面是干净的。我曾经测试过一个常年学琴的孩子,给他两个谱子,其实弹奏出来是一样的,可是一个谱子是按正常的写法写,另一个是按题主说的,我就用了c调,升降号临时标在谱子上(就是您说的没按照正常的写法写)。他都能演奏的对,可是明显的,第一个谱子要比第二个谱子读得快速很多。对于他们来说,这种定调在五线谱上标出升降的做法更有助于他们理解音符之间的关系。也使得谱面干净更容易阅读。~~~~~~~~5月7日更新~~~~~~~~~关于业余学习音乐有几句话要说音乐乐理知识里有一些很深奥,虽然看了书,了解了专业辞汇,还是会有一知半解的时候,私以为是不能进行自学的。可是加入合唱团之后,看合唱总谱之后觉得以前看的书没白费。短暂的学习过几堂钢琴课,看谱子这件事因为不是童子功,所以肯定不会一下子反应过来,所以我上课的时候都是靠记老师弹的音和手在钢琴的位置记住怎么弹的。现在忘得一干二净。不过听歌听了这么多年,看音乐类的书看了这么久。我还是觉得兴趣很重要,多参加合唱团,多听现场演奏。你看的书总有一天会在适当的时候得到印证。说不定就是某一天豁然开朗无师自通。也因为有了看书的基础,所以大致能讲出所以然来。这对于一个喜欢音乐的人来说,是一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事!

妈蛋,混账题主在QQ上给我说的,谢不了邀了……

业余而简单的说说,仅从一方面解释,存在很不专业和不准确的地方:

我们小时候学音乐都是从Do Lei Mi开始学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准确的将Do准确的发在C调上,但无论是以什么音调发出Do,我们都能顺利的以这个Do为基准调接著发出与之相符Lei Mi Fa,也就是说,无论起调是什么,只要符合一定的频率规律,就能发出其它相符的音,这个称为自然音阶……举个例子同一首歌,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我可以任意起调,而且完全不会影响歌的旋律,一首歌不会变成另一首歌,但我们该如何准确描述这些差别呢?

首先我没得确定一个基准调(姑且这么称呼),那就是我们所谓的「中央C」,它的「Do」音是一个振动频率为261.6Hz的声音,这个基准调包含7个音节,也就是对应Do到Xi这七个音,我们把它们分别命名成C、D、E、F、G、A、B。然后呢?如果我想升一个调,以D为Do来演奏或编曲是不是可以呢?当然可以,但我们发现原来所指定的基准调中的7个音并不能满足以D为起调的7个音节,其中的Mi 和Xi的音分别介于F、G和高八度的C、D之间,于是就多出了升C调C?(或降D调D?)和升F调F?(降G调G?)这种半调,很神奇的是,在原基准调的基础上,只需要再添加5个半调,就可以满足以包括半调在内的所有12个调为Do音的7个音阶,不禁感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既然我们有了基准调,为什么还要分CDEFGAB调呢?

然后呢,假如一个首曲子以B为Do,则7个主音分别是B、C?、D?、E、F?、G?和A?,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写出来的谱子别人(时间长了也包括自己)不容易知道究竟是以那个音为Do来写的,这会对掌握旋律的速度和准确度造成影响(而且这些音升调太多,写著井号会写的手酸),于是音乐家们就会在谱子上标明起调(表明调之后还可以少写井号XD),于是就有了从C到B调共12种调,至于每种调为什么又分为大调小调这里就不细说了。总之,你暂且可以理解为为了方便确定起调、创作和演奏,所以才有了不同音调之分,但音乐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若欲深谙,还请躬身细探。

人为什么要分三六九等呢?

音乐也是如此阿。音乐的中的每一个调都有不同的感觉。大调和小调就有很明显的差别。

举个例子:

在全能星战总决赛的时候,胡彦斌改编了黄小琥的「没那么简单」,就是把大调改成了小调的感觉,整体的感觉就是从先前很大气主流的感觉变成了一种小情调,这就是调性存在的差异。

各种调除了男女声的音域不同的需要,对于乐器来说,不同的调性也适应于每种乐器所发出的乐音也都是。

好像也没翻到一个定论。大概几个方面大家都有说到:

1.不同调的音乐色彩不同

小调是相对于大调而言的,现代音乐两种调性之一。特色是音阶的第一音到第三音是个小三度音程。通常用以表达负面的情感,常用来表达悲伤、阴沉、恐怖的情感,在动画或电影当中的背景音乐,则使用在悬疑或血腥等剧情上的使用,游戏当中则是战斗曲或是遭遇敌人魔王等。

from:wikipedia 小调

小三度音程应该是小调音乐风格倾向悲哀、紧张感的原因。

从历史上来看,我们的两个主要调式,大调和小调,是源出于各种教会调式。三个大调似的调式(伊奥尼亚、里第亚和混合里第亚)的音都被集中在一个大调中。同样地,三个小调似的调式(多利亚、弗利季亚和爱奥利亚)的音被集中在小调中。

由于这种来源,小调中就包含著两种音阶形式。下行形式的音和它的关系大调的音并无区别。上行形式用升高半音的第七级来代替自然的第七级。为了平顺地导向这代替的第七级,自然的第六级也用一个比它高半音的音来代替。。。。小调中如包含代替音,就可产生十三个三和弦,而大调中只有七个。

from: 勋伯格《和声的结构功能》 P11

我认为,结构上的略微不同,可以提供音色组合的多种可能性,因此各种调性都有存在价值。

调性音乐中每个调子里最重要的便是主音(tonic),乐曲通常由主音或主和弦开始,结束时又将回到主音或主和弦。此种模式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使音乐进行具有强烈的方向感

from:调性_百度百科

我的理解是,每个调的主音不同,最后乐曲整体音律的回归感、温度感也不同。

就像C大调和a小调,C大调音色明亮、积极向上而a小调音色灰暗情绪压抑,也许G大调的旋律因为以sol为主音所以sol会经常出现而且4还升了半音,这样旋律听起来的感觉就会和C大调完全不一样,作曲家总是非常清楚每个大调或者小调的特点和它们擅长表现的情境,然后他们作曲时就会根据他们要表现的情绪而选择不同的调式,就像填词选择不同的词牌名一样。我们外行听所有的歌曲都是1234567几个音的组合,而内行却听得出来那里面蕴含的调式以及他们表现的情绪。

from:大调小调的区别;为什么要有那么多调式?

有趣的是作曲家们常常有纯属于个人的对调性的感觉。有人一写到忧伤的音乐,就要用降号多的调,而写到明朗单纯的音乐,C大调或G大调之类的就常常是首选,甚至还有人认为各个调都有不同的颜色,有红的、蓝的、绿的、白的等等。这种感觉太微妙了,不是专业搞音乐的一般来说不会有这种感觉。 在一部大型的作品中,作曲家往往要使用多个调式调性,以造成音乐色彩的变化。这就是「转调」。

from:音乐要素漫谈--调式和调性

对调性的感觉可能很主观,但大家应该都同意,如果在一首作品里善用不同的调性特征(不和谐和弦、变和弦、游移和弦、领域内的变调以及无调性乐曲)能造成听觉上的跌宕冲突,使音乐表现更为丰富。

2.演奏、演唱难易程度不同

古典音乐写的时候当时更多的考虑是乐器的演奏简易程度,哪个音域比较好听,或者哪个音域最能凸显当时的歌唱家或者演奏家的技巧(协奏曲,因为当时很多协奏曲都是作曲家致某个乐手的)。

from:其实各个大调之间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铜管乐器由于特殊的构造和泛音,它吹奏带有降号的调比较容易,比较好听,如降B、降E调等等,而弦乐则更喜欢带升号的调,如D、A、E调。作曲家在写器乐曲时,选择调性是一定会考虑到乐器性能的。

from:音乐要素漫谈--调式和调性

附豆瓣小组的探讨:调性的色彩(你有没有自己最喜欢的调?)音乐色彩方面最好是自己去感受~可以用一首曲子的不同调来比较~
今天上作曲课 老师看我一首类似葬歌的曲子用了a小调就把我教育一番 后来和我说 其实同样的旋律用不同的调色彩会不相同 里姆斯基甚至还把不同的调用不同的颜色表示 当然那是极度敏感 其实说的通俗点就是 降号调显得较忧伤柔缓音色暗像肖邦的作品就多降号 升号调音色较亮 像很多小提琴协奏曲都是升号 一个方便演奏 另一个共鸣好 声音大而亮 我问老师说这是为什么 他说和黑白键共鸣有关

那些扯什么调式、色彩的,我觉得你们要不在装逼,要不就是照本宣科没走过脑子,老师说啥你也就人云亦云。

你们看清楚题主的意思了吗?

题主的意思,一段旋律或一首曲子,D调的do,我用C调来记,记成re,不就行了吗?绝对音高没变啊,只是记谱的符号变了嘛。绝对音高未变,你扯什么色彩啊?我觉得你就在扯淡!

其实回答题主很简单,了解一下「主音」的概念和作用,以及「自然音阶」就清楚了。……

我有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要定调如:1=E,为什么不直接全部用1=C,然后就不用定调了。

感觉提问是不是这个问题?有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其实题主您自己已经悟到了呀。

"在不改变原曲的条件下,降E调的一些音阶,我完全可以用降B调的里面音阶,或者其他调里的音阶来替换"

说得很对!那么到底是用 "降E大调"还是"降B大调"呢? 对99.99%的人来说,总的定个准吧,不然你让他怎么练呢?这不就"分各种调"了嘛。事实上只要你用五线谱记谱,则自然而然地『定调』了,因为五线谱上记录的都是绝对音高。

剩下还有一类人,抄起一首曲子,随便平移个几度演奏出来,这叫「移调演奏」,就连职业演奏家也不是人人都会的。

然后再补充两点:

1. 「移调演奏」的soloist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能「移调演奏」的管弦乐团是不存在的,不是技术上做不到,而是没有办法去协调那么多演奏家陪你玩「移调演奏」。

所以,对于合奏的作品,定调绝对是必要的。2. 不能在调式之间搞「移调」.大调只能移到大调,小调只能移到小调 ^_^

和我想问的差不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