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位老師的解答!我之前嘗試著將消費理解為產品生產鏈條中的最後一個直接消費作用於效用的環節,而投資看作為在這個鏈條中的生產環節進行的spending投入,不知道這樣理解是否有問題?因為這樣引申理解的話,那產業中是不是具體可以界定某些產品為消費品,而有些則是投資品,從產品的角度能割裂這種投資與消費的區別嗎?如果可以界定的話,社會上投資品與消費品是不是存在著均衡,或者從這種結構去思考經濟現象呢?


涉及到投資與消費界定的問題,主要是在宏觀經濟學中的國民收入核算。

在國民收入核算中,把經濟中的主體分為家庭(提供生產要素,獲得收入,購買並消費所購買的產品或服務)、企業(購買生產要素,生產並銷售產品或服務以獲得收入)、政府(通過稅收和債務融資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國外部門(簡化為購買、出售產品或服務)。

至於消費與投資的區別,產品形態是一個方面,最關鍵的是誰購買。如果是家庭所購買,那麼無論買什麼都屬於消費的範疇。如果是企業購買,都屬於投資的範疇。家庭購買電腦,這時電腦便退出流通循環,而被消費掉。如果是企業購入電腦,企業是為了生產產品或服務,則屬於新增固定資本,屬於投資的範疇。

至於投資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消費(出口)會帶來今天的經濟增長,投資會帶來明天的經濟增長(前提是投資所形成的生產能力能被市場所認可與接受)。也可以說,消費(出口)是兌現過去投資所新增生產能力的增長效應。按照同樣的邏輯,今天的投資需要未來的消費(出口)兌現其增長潛力。如若無法兌現,就會形成所謂的有效需求不足。

更多原創,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極簡經濟學


投資是實物投資,資本品投資。包括家庭購買新住房。消費家庭除了購買新住房以外的花銷。兩者是互斥的,因為資源或者說錢是有限的,同一時期投資多,消費就少。但投資會增加資本存量,會提高生產率,增加gdp。未來gdp多了,人均收入就多了,消費就更多了。


比較根本的差別在於,投資的效用貢獻更容易引導,就是說把投資看做消費時,這種「消費」對應的效用更虛擬。在投資時刻,你相信它好,它就真的好。消費當中的一些其實也這樣,但不像通常說的投資這麼典型。


理論上投資是為了能增加工作效率,消費是為了享樂。一例勝百言,好比我是個專車司機,我開始時開著一輛比亞迪拉客,每半天我必須要花三小時充電。很顯然充電時我就不能幹活了,就沒有收入。我幹了半年以後積攢了一筆錢,我可以有兩個選擇a)買高級轎車,BYD 2.0,這車可以連續開12小時,也更加舒適,這樣我不僅可以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充電,也就是可以多賺3小時的錢,並且由於更加舒適,我現在成了高級專車,單價也提升了,總之我的效率提升了。

b)我出國轉一圈,遊歷各國風情增長見識。我回來以後,還是開著我的BYD 1.0繼續幹活,工作效率沒有明顯提升。但是遊玩讓我開心。

顯然在這裡,a在這裡是投資,b是消費,沒有毛病。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國際貿易商,很可能情況就恰恰是相反的,你出國遊歷可能會發現潛在客戶,即b項會提升你的工作效率,而買一輛豪華橋車可能只是為了享受。所以很難說某個商品就是投資品或者是消費品。投資和消費更多是一種行為,而其中用到的商品則是一種媒介,在不同的情況下,針對不同的主體,商品本身的投資/消費屬性是不同的。

至於兩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其實從上面的敘述中應該也很明確了,投資行為會提升工作效率,做同樣的勞動,產出會更高,自然發展就會加速,相反消費不會提高效率,發展就會停滯。


「消費」是滿足人們現在的需求,「投資」是為了滿足人們未來的需求,(另外一項「政府購買」是滿足人們的公共需求。)它們都是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一般來說,三者都必然同時存在,而三者的比例取決於人們的偏好選擇。


消費直接貢獻於效用函數

宏觀經濟學的投資指的是將一定最終產品轉化為物質資本的技術

在競爭性均衡中由消費歐拉方程描述


投資與消費在經濟學裡均叫做」Spending 「! 一個是Investment Spending, 另一個是Consumer Spending. GDP=C+P+G+(X-I). Macro Economic is measured by GDP which is affected by any one of the components in the formula.


買機器設備叫投資,造橋造鐵路是投資,喝奶茶看電影是消費。簡言之:能創造後續價值的叫投資,吃喝玩樂、衣食住行是消費。投資通過資本循環可以創造更多價值,創造出來的價值需要被消費掉才能進行下一輪投資。投資和消費都是GDP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成經濟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


沒有。投資是消費在時間上的權衡輕重,是今天消費或未來某天消費的選擇。因為有時間的先後,利息就出現了。(利息是提前享受的價,預先投資的價)


投資收穫的是回報。

消費更多的收穫的是債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