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剛剛下班回家,從小區後門進入的時候,看到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奶奶,蹲在門口,地上攤著一層塑料布在賣菜,有豆角和白菜,我忍不住停下來問,您怎麼這個時候還在這賣菜啊,都7點了天都黑了,不會有人買菜的啦,老奶奶說沒辦法啊,不賣了不能回家啊,回去太遠我也提不動了。我說那行吧,我全給您買下了,正好拿回家這幾天做菜吃(其實題主在租的房子里從來不做飯,都是叫外賣),您說總共多少錢啊?老奶奶說,那真謝謝您啦,全部都加在一起的話,您給個10塊吧!我掏出20塊說,您拿著不用找了趕緊回家吃飯去吧,她連忙擺手說唉不行不行這太多了,我說,多什麼呀,現在10塊錢能幹啥,連肉都買不了半斤啦,您就拿著吧,然後我就拿著菜迅速進了小區後門了,還聽見老奶奶在後面一直說著謝謝謝謝。

回來的路上,我想起了今天(9月24日)手機刷到的一個頭條新聞,說是深圳一個城中村拆遷,將誕生1800多個億萬富翁,一瞬間題主居然有點對自己從小受到的三觀教育產生了動搖了,這一切真的是這麼合理的么?題主並不抱怨社會,也不仇富,更不會被那些公知洗腦,只是,就在剛剛那麼一瞬間,對努力的價值,產生了那麼一絲動搖。


勤勞指:辛勤的勞動。

按資分配的社會勤勞很難致富。

無論合不合法,得到資本,躺著不勞而獲就能致富。比如房產資本化後,屯房高賣,高房租割韭菜就可以躺著致富。

房產資本化,醫療資本化,教育資本化,權力資本化都能產生躺著掙錢的階層。可以看《繼續者思想隨筆》中的大量文章論證。

按勞分配的社會才能勞動致富。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勤勞和致富之間沒有任何關係。

本文不說哪一個,專門來說說什麼是科學。

哲學告訴我們,科學是研究客觀規律的學說。

那麼什麼是客觀規律呢?哲學又告訴我們,客觀規律就是事物之間內在的必然聯繫。

所以科學就是研究事物之間必然聯繫的學說。

牛頓發現,有外力就必然有加速度,有加速度就必然有外力,外力和加速度之間存在必然聯繫。牛頓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客觀規律。

科學是嚴謹的,不容一個反例存在。

有人認為,八字和命運之間有必然聯繫。可是有許多反例。所以算命的經常不準,準不準完全靠蒙。

醫學到現在都還沒找到癌症與什麼有必然聯繫,所以到現在治療癌症還是治標。

如果我們發現有一個外力沒產生加速度,這就能證明外力和加速度之間沒有必然聯繫,那麼牛頓發現的這個客觀規律就完全錯了,要被徹底推翻。

但是世界上庸人多,都喜歡胡亂聯繫,生拉硬拽,沒有任何聯繫的兩個事物,也要說它們有聯繫。

亞里士多德說,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快,這就是胡亂聯繫,把重量和下落速度聯繫起來了。

勤勞致富也是胡亂聯繫,因為反例很多,很多勤勞的人窮苦終生,也有很多不勤勞的人富貴逍遙。

網上發現這張圖,搬了過來:

既然勤勞不能致富,為什麼有人還要宣揚勤勞致富呢?剝削的需要。

如果窮人都不勤勞了,都躺倒不幹了,剝削者還剝削誰去?

勤勞致富還有一個隱藏的含義,就是富裕者的富裕都是勤勞換來的。所以剝削階級宣揚勤勞致富的另一個意思就是,他們都勤勞,他們的富裕都是他們勤勞的結果,不是剝削的結果,窮人不要有意見。


1,有的國家和地區勤勞可以致富,有的不行。比如,在美國勤勞可以致富,但在日本不行。然而,美國窮人普遍很懶。

2,所以說相對於美國,日本社會更固化。窮人永遠窮,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當然,統計數據表明,美國現在窮人也無法翻身,而且收入佔全社會比例在逐年下降。大學教育費、買房、各種保險、醫療費等製造了美國階層躍升的障礙。但好歹美國能割別國韭菜,窮人過的也還湊合。

3,但美國的貧富主要表現在人的種族上,日本的貧富主要是財閥。美國一些少數族裔控制了社會上的絕大多數財富。日本一些財閥控也一樣。

4,最後,有人說:

個人的努力很重要,但所處的歷史進程更重要。

站對了風口,豬都能上天。


來自勤勞的我1000+文字回答

可 又有多少人會看? ...多文警告??

想起一句話

現在是靠知識生存的時代,沒文化也能成功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

您這個故事並不能給聽到故事的讀者經濟生產上的幫助,可以說信息化的時代中,信息是價值的話,這個故事中所包含的信息是最廉價、最微弱的

一個攝影師的優秀作品

那麼,勤勞又有何意義?

勤勞是一種品德,與其相悖的是懶惰,可比之而言懶惰就幫我們進步太多了

因為懶得上樓,所以發明了電梯

因為懶得動手,所以幫你解決一切就差為你吃飯的餐飲「海底撈」誕生了

因為懶得打字,所以我連這裡打字都是語音輸入轉文字(開個玩笑,其實我更懶的說話)

可勤勞呢?

首先想到的就是改變世界的喬布斯,他有多勤奮,喬布斯年輕時每天凌晨四點起床,九點半前把一天工作做完。極致追求,苛於完美。

可結果呢?

他死了,享年56歲。

有意識的是蘋果4s 10.04發布,喬布斯10.05發布,很明顯人勤勞會死

過勞死總真的死了,過懶死總也不過是口頭而言

勤勞可以說是更多的去做有意義的事情,而減少娛樂等無關的時間、精力損耗。

壽命只有一天的浮游也會用全部的精力來繁衍,從頭到腳都是為愛而設計,它的口器已經退化,胃腸道也不過是氣泡而已,這樣讓身軀更輕巧更適宜飛行。即使它飢腸轆轆,也無法吃下哪怕是流質的食物。蜉蝣簡直可以稱為會飛的精巢或卵巢。吃喝對它們來說完全是浪費時間。它們只有一天的生命,在這天里必須找到配偶,必須交配產卵,並在完成一生的使命後平靜地死去。這是屬於蜉蝣(又名一日蠅)的美妙一天,它們在這一天里為愛而生,又為愛而死。甚至已經結果就是24小時後的一具有機物集合物。

壽命最長的烏龜活了176歲,科學證明行動慢新陳代謝就會慢,然後就易長壽。

而懶惰所帶了的科技進步已經影響了我們身邊的千千萬萬啊,終究我們會隨著時代的潮流走向懶惰且高效、長壽且健美的生活,這也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更替。

馬雲講過「工作態度決定人生高度」

我們可以理解勤勞是態度的一部分,自然也可以不這麼認為。針對工作心態馬雲分別講述了所需要的毅力、才能、耐心、彈跳力,可唯獨沒有把勤奮列入其中

震驚!!這是一個中國富豪的忽略,還是社會變遷對勤勞品質的道德捆綁?

我想只是因為勤勞或已經是人前進之中所需的一種加速方式,並不是全部,如果勤勞能為自身提升20%,那麼對於本身值是1,那麼在勤勞加持後就是1.2;增幅0.2。如果本事是1000,那麼勤勞加持後就是1200,增幅120,所以勤勞的本質提升與自身能力息息相關。

勤勞搬磚 致富??┻━┻︵╰(‵□′)╯︵┻━┻

可當一個人擁有毅力,在0和任意隨機數中,結果很難是0,這是本質上有沒有得改變。而才能就是將一個人定義為1還是1000的規章。耐心是等待和專心相結合,同勤奮背道而馳,卻決定了再隨機數中數字所可能產生的大小區別。至於彈跳力,如若發揮的好會幾何倍的增長本身價值。

勤奮能致富么?可能吧!

不勤奮能致富么?也可能吧!

那麼富裕和勤勞關係大么?

富裕的相關決定性因素太多,雖然有很多偶然,可勤勞也平平如初的普通人更甚於資產萬千的或勤勞富人

如今我已經用了近三小時闡述自己對於本問題的思想見解和詮釋這些的過程之中所進行的資料搜素,流量能帶動經濟,然而呢在這一初我就失敗了,因為我選擇了勤奮,可我依舊沒有流量,沒有富裕可能會出現在我生命中的一點徵兆

最終,勤勞是一種優秀的品德,是人類追求精神升華的自由嚮往,在最終會有的社會正義之中扮演著平凡狀態的生活形式。而只現在浮躁的生活中,我們所追求的浮華享受與這高雅不可一概而論。

世界上有著或多或少的勤勞人民,亦然有同樣富裕的人存在,而他們出現在一起的幾率只微高絕無太高可言,於是富裕和勤勞依舊沒有必然性關聯。


先說結論:勤勞既不是致富的充分條件也不是致富的必要條件。

社會財富的真相是這樣的:勞動創造財富,但是一個人,不論你多優秀,多勤勞,個人通過勞動創造的財富都是有限的,可以解決溫飽,但是遠達不到富的層次。而真正富的人,他懂得組織或購買很多人一起勞動,來為自己創造財富,有人會說自媒體不就是個人勞動嗎,自媒體創作是個人勞動,但是作品的傳播及衍生消費是靠許多人完成的,(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要做好自媒體,運營比創作更重要)。

回到這個問題,認知、選擇、思考、謀略、堅定遠比勤勞重要的多。有一句話叫順勢而為,人生不是攀登山峰,人生更像是一場漂流,永遠要追尋水流的勢來調整自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