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上设计课老师说只要每天存够图再加上自己输出一定量的作品日积月累自己设计作品的能力会提高很多 但是想要完全和别人不同 不想从别人的作品进行改编模仿 有别的办法吗 总会觉得做的都是别人做过的即使有一点差别那还是自己的东西吗


这位同学,你这是完全不知道什么叫「设计」

设计不是与别人不同,而是能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这个根本上与别人不同,你可以从猴子,大象的角度出发…………这就从根本上与「别人」不同了。至于是不是设计,呵呵…………就不好说了!

很多学设计的,包括很多教设计的大学老师。对什么是「设计」都是没有认知的。

他们总是用「艺术」来隐喻「设计」,所以总是用了很多「艺术」的标准去套设计。

不是的,「设计」是科学,不是艺术,不追求与众不同,独一无二。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 角度独一无二,但是和普通做法没有优势,从设计角度是不建议采用的。因为不可预测风险太多,效果一般都不会好。

「设计」是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讲究落地、可操作性,和费效比的。不是比赛开脑洞。

所以「设计」要从普通出发,出习惯出发,从惯例出发。学习这些普通、习惯、惯例为什么会这么做,边界在哪里。然后优化。这才是设计。可以落地,使用,有价值的设计。

《园治》: 「一花、 一竹、 一石, 皆适其宜, 审度再三,不宜, 虽美 必弃

学校里的学生很容易有这种,我要个做别人从来没想过,独一无二前不见古人的设计脑洞。

导致这种偏差,其实是因为学校的设计环境是不完善的,从出发点到评价检验机制都是非常不完善的。学校里缺乏一种从市场发现问题,然后落实到市场的机制和链条。

导致学生以为「设计就是创意」就是感动自己的创意,而且是不掏钱,学校里说你设计好的老师,真让他掏钱,就不是这种评价标准了!

不是的,真正的设计,是感动别人,然后让别人把钱掏出来购买!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时代,觉得自己设计不错,等工作了迅速的平平无奇的本质原因

公司请你 ,不是让你开脑洞感动自我的!客户请你做设计,也不是让你在哪里开脑洞自我感动的。

如果要做可以落地,同时又与众不同的设计,那么最稳妥的方法就是追踪新技术新趋势。

如果是学建筑的,请细细阅读这篇文章

我相信,评价一个设计好不好,只有一种标准,普世的广泛的标准;绝对不存在一种特殊,与大众认知相背离的标准

萨林加罗斯|作为邪教的20世纪建筑学

定义邪教

如果一种系统能把目的与手段结合起来并具有以下特征的话,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一种危险的邪教:

(1)它的目标是毁灭;

(2)它把自己的成员从世界中孤立出来;

(3)它宣扬专门的知识和道德;

(4)它要求严格服从;

(5)它应用洗脑策略;

(6)它取代人的世界观;

(7)它具有一种自我指示的哲学;

(8)它独创了一种外人难以理解的自己的语言。

在此我将说明当代建筑是完全符合这些准则的。


1、买票,坐车,到贵阳黔灵山公园;

2、带好相机,笔记本电脑,画笔,纸;

3、路上保持充足睡眠;

4、准备一些零食;

5、那个公园的野生猴子,比游客还多,把笔交给其中随便一只;

6、记录下全过程;

7、这是与「人类」根本上不同的设计。


「与别人在根本上不同」,我把它理解成原创。

要想开启原创技能,需要三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自己的设计思想。

第二步,掌握多元的、科技的工具与方法。

第三步,依据自己的设计思想,运用多元的、科技的工具与方法,去满足实际的设计需求。

经过以上三个步骤,就能具备原创能力,输出原创作品。


收集图片,是开拓眼界的一种方式。

模仿,是研究他人的工具与方法。

但没有自己的设计思想,就不足以开启原创技能。

所有的「多做多看」要以孵化自己的设计思想为目的。

不然「多做多看」会把我们练成照相机、复印机,而不是真正的设计师。



分享一下 frog 创始人艾斯林格给设计师的人生箴言,对于正在学习设计的学生们会很有帮助。

Hartmut Esslinger (艾斯林格)在 1969 年创建了 frog design。他生于德国黑森林,曾为苹果公司设计 Apple IIc,是世界设计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第一: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1982 年的美国设计圈还不成气候,每个人都靠著在企业里溜须拍马为生。 我觉得当时的设计师们都是傻瓜,所以我决定自己开设计工作室。

人们都说 frog 太贵了,那我谢谢他们的夸奖, frog 是真 TMD 厉害!

第二:形随情感

设计师的设计都很烂,设计架构即无聊又不人性化,但他们总会拿「形随功能 (form follows function)」当借口为自己开脱。

产品不是为它自己而设计的,产品是给人设计的。设计不是为了追求审美、耍帅或别的什么,设计是为了生活,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人们更倾向于追随情感,而不是常理。

第三:制作模型

电脑渲染不能说明任何东西,它没有比例可言,看不见也摸不著。当你真正去做原型再去模拟的时候,你的决策会更清晰,你会更清楚下一步该怎么走。如果没有原型,你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我一直在做模型。

我热爱做模型。我觉得别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这么做,觉得模型难做,人也总是脏兮兮的。但这是最好的方式。

第四:跳出屏幕思考

外面好的点子很多,但是有颠覆性的在哪里?只要是有屏幕的一定要是方的吗?当今的设计师总是做出那种无趣的盒子。他们不理解符号。 如果一个东西很快被接受,这个东西肯定不够好。

史蒂夫·乔布斯当年刚看到那个小小的产品( 苹果 Apple IIc ) 时吓得半死。他说:「这个可真小。」 我说:「这个很好。」「你确定吗?」「我当然确定!」

第五:不断超越

始终超越别人对你的期待。换一种说法,我们不要只看到别人要求什么,还要看到他们所缺乏的勇气,要思考一下,假设他们有那份勇气,他们会要求什么。

真正的问题在于——设计师要如何才能改变这个世界。设计不行。设计师可以。


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最后放上完整视频,听著他本人说可能会更有感觉。

frog 创始人给设计师的人生箴言发布于 2019-11-13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生活小时工大顺生活小时工大顺心理年龄20,身体年龄30,实际年龄不详

这几天早上我一直在观察公司的坑位

对,是坑位,不是工位

我这一生见识过很多坑位

有气宇轩昂如壶口瀑布的

有涓涓细流劝屎自己走的

至今没有一个坑位让人满意

如果你能深入生活

发现使用者的痛点

我相信你会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这几天早上我一直在观察公司的坑位

对,是坑位,不是工位

我这一生见识过很多坑位

有气宇轩昂如壶口瀑布的

有涓涓细流劝屎自己走的

至今没有一个坑位让人满意

如果你能深入生活

发现使用者的痛点

我相信你会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唯一能从根本上确定的一点是

根本不存在「根本上」的不同


存图和输出作品是学习设计初级阶段的必经之路,通过不断的模仿和练习,可以提高相应的必备技能和形态把控能力。但是要想从模仿走向创新,单单这样肯定是不够的。

拍脑袋可以创新,但是很低效。

要高效创新,需要有一个敏锐的头脑,足够的行业经验和产品经验以及能熟练使用相应的创新方法。


你首先要定义一下什么叫不同,如果是和迄今为止所有的设计都不沾边完全是新东西,别做梦了,不存在的。做设计的永远是建立在现有的条件中进行设计,现有条件包括了已知世界的所有信息,你活著都算,所以不可能凭空出现。

那么不同肯定是狭义的,比如说这个地方有,其他地方没出现,很多中国的互联网产品不是感觉就像凭空出现一样吗,但实际上只是在中国没有先行者,灵感甚至核心都是借鉴了美国,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的。

再比如以前没做好的,现在做好了,这个可能是过去的技术和环境不允许,并不是不想做,找到这个机会你就能「创新」

还有就是跨领域创新,其实和地理位置上这里没有那边有一样的道理,只不过换成了学科,很多技术可能在计算机领域有瓶颈,但是生物科学说不定已经解决了这时候技术如果能被转换就会有创新。

另外还有一种创新是心智创新,比如说手机,在诺基亚时代,我们都用的很顺手,为什么就被iphone的智能手机颠覆了呢,我算是国内最早用iPhone 的一批用户吧,那玩意你真的不能说它是手机要不是它可以打电话。所以乔布斯重新定义了手机的概念颠覆了用户的固有心智模式,这才是乔布斯被奉为21世纪最牛的产品经理的原因,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