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章鱼?巨型神秘生物?海底还有多少没被发现的秘密?有没有听过类似的故事,一起分享一下。


如果这里的「海底」没有深度限制,那「巨型生物」种类就多种多样了,如果这里的「海底」是指4000米以下的深海层,那可以明确的说「没有!」

那位深海怪兽迷同学,请你放下手里的砖头,我没有胡说八道,下面听我解释。

目录:

  • 海洋分层
  • 深海特性
  • 神秘的深海生物

海洋分层

地球上的海洋平均深度为3800米,而95%的海水都存在于1000米以下的区域。根据阳光在海洋中的传播特性,我们将海洋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上层(0-200米)

这一层也叫作「照光层」,顾名思义,是阳光能够穿透的水域,水温在20度左右,水中的藻类跟大陆架延伸出来的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为整个庞大的食物链提供食物来源,因此这一层的动植物种类最为丰富,我们所熟知的绝大多数海洋生物都分布于此。

像是常见的磷虾、水母、海马、各种鱼类、海龟、鲨鱼等等,都在这一富饶的浅水区生活。

海洋生物垂直分布图

中层(200-1000米)

实际意义上讲,200米以下的海域,光线十分微弱,植物几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这里开始,就进入了海底的无光带,咱们也可以认为是进入了「深海」。

没有了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就无法构成。存在的生物主要为上下迁移的鲸类、大王乌贼等。

好玩的是,海豹、海狮等能够收缩自己的肺部进行深度潜水,大约能够潜入270米左右进行捕食。

还有煤气罐一样的帝企鹅,能够一个猛子,扎入到470米的深度,可以说是陆地动物的深潜之王了。

「煤气罐子」帝企鹅超出了我的想像

而且随著光照的减弱,这里的温度也下降到5-10度左右。

半深海层(1000-4000米)

来到这个深度,就已经是完全一片漆黑了,温度已经下降到5度以下,生物种类大幅度减少,这里生存的鱼类大多是能够发光的特殊品种,还有其他头足类跟甲壳类动物。

在1200米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丑陋的鲨鱼,欧氏尖吻鲛(最大可长到5.4-6米长),或许是因为不见天日,从这个深度往下的生物基本都长得很放肆。

欧氏尖吻鲛

1600米的深度,是抹香鲸跟大王乌贼战斗的场所,2740米,是鲜嫩多汁的鳕鱼下潜的最大深度,而这也算是这个深度能够看到的唯一正经鱼类了。

来到3750米,我们可以找到多年前的宝藏,著名的铁达尼号就沉睡在这个地方。

沉睡中的铁达尼

深海层(4000米以下)

这一层级的环境更加恶劣,除了没有光照之外,海水的性质也十分稳定,水温常年稳定在0度左右,能够在这里生存下来的生物少之又少,原因咱们下面说。

深海的特性

深海之所以很难有大型生物存在,主要由它的特性决定。

黑暗——就如咱们前面说的,阳光也就能够照射到200米左右的深度,这也保证了初级生产者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在深海中,阳光是无法穿透到此的,没有了阳光,就没有了能量源泉,一条完整的生物链也就无法形成。但是这并不意味这里没有能量来源,因为海洋中还有另一种物质的存在——「海雪」

这并不是说海洋中会下雪,海雪是由上层微生物分解其他生物遗体、粪便产生的絮状有机物。

飘飘扬扬,就跟下雪一样

它会一直往下沉淀,并被各层的生物逐渐消耗但尽管如此,也只有1%的海雪被利用,99%的都落到了海床,形成了一千多米厚的有机物沉积层(20210329更新)

所以说,黑暗抑制了光合作用,深度影响了能量传递。没有能量来源,又谈何生存,所以深海之中不会存在巨大生物,这是根本原因

低温——没有了光照,就没有了温度,深海中稳定的低温环境并不是所有生物都能适应的,随著深度的下降,温度急剧降低,能够存活的生物都是生陈代谢极低的特殊物种。

海水温度随著深度逐渐降低

高压——这是目前困扰人类继续探索深海的重要因素。随著深度下降,压力会越来越大,10米的水深就会带来1个大气压,可想而知,在几千米甚至上万米的深度,压力是多么的可怕。

哪怕是装备精良的钢铁机器,也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压力,更不用说血肉之躯的生物了。

神秘的深海生物

但是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神奇,即便是在伸手不见五指,压力山大的深渊海底,还是有部分奇特的生物生存了下来。

对于大型深海动物来说,善于深潜的高手,屈指可数。

在鲸类中,跟大王乌贼决战的抹香鲸并不是最佳选手,抹香鲸能够最深潜入2200多米,而另一种柯氏喙鲸(成年雄性可达7.5米)却能够潜入2900多米的深度,也是所有哺乳动物中的深潜之王。

可爱的「哺乳动物深潜之王」——柯氏喙鲸

但是尽管鲸类再厉害,也没有鲸鱼能够下潜到3000米以下的深度。

而另一种鱼类,鲨鱼却可以,除了能够潜入2500米左右深度的灰六鳃鲨和三种睡鲨,另一种体型更小的鲨鱼——棘鳞乌鲨,能够潜入4500米的超级深度,是下潜最深的软骨鱼。

棘鳞乌鲨——能下潜这么深,长得都比较奇特

但是这些大型生物都无法突破5000米的深度限制。

对于其他常驻此地的鱼类来说,它们几乎已经放弃了发达的肌肉跟眼睛来发现追赶猎物,都是皮包骨头的机会主义者。

因为极度稀疏的生物密度,这里的鱼类几乎什么都吃,不会放过任何到嘴的猎物,哪怕是比自己大得多的生物,它们也都敢下嘴,要不然就饿死,要不然就撑死。

一只撑死自己的黑叉齿龙?

而随著我们对于海底的不断探索,也逐渐发现了更多有趣的生物,如今记录到的潜水最深鱼类是体长可达16.5厘米的神女底鼬?,捕获于8400米深的水域。与之相当的是体长可达23.8厘米的钝口拟狮子鱼,科学家曾在海面下8200米处拍摄到它的身影。

神女底鼬?

八千米的深度再往下,进入万米领地之后,鱼类是无法生存了,留下的只是海参、端足类生物等,比如这只体长5厘米的短脚双眼钩虾,就生活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有11000多米。

短脚双眼钩虾

综上

所谓的海底猛兽只不过是电影中的杜撰而已,这里没有《巨齿鲨》中的古生物领地,更没有靠著核能量生存的哥斯拉,有的只是千万年来自然进化的结晶,在漆黑的海底中独自闪耀

真正的海底哥斯拉——海鬣蜥

而把眼界打开,回归到深海探索的命题上,我们人类可以说是刚刚开始,对于深海的认知只是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深海探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海洋的奥秘、地球的奥秘,这里是距离地球内部最近的地方,能够更好的揭示板块运动的规律、窥探地球内部的真相。

2020年6月27日11点47分,中国「蛟龙号」深潜器成功下探7062.68米,达到目前同类别深潜器最大深度。

中国骄傲——「蛟龙号」

目前,全球能够载人下潜至6000米以下的国家只有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而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四个国家的最大下潜深度均为超过6500米。

如今突破7000米大关的「蛟龙号」,能够在全球99.8%的海域进行海底航行、海底照相和摄像、沉积物和矿物取样、生物和微生物取样、标志物布放、海底地形地貌测量等作业,是我国深海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BBC科普三部曲:地球+海洋+生命 【中科院专家全新修订¥ 229.80起2

神秘的海底世界,还有无数的秘密等著我们去探索,相信将来的某一天,我们终将到达最深处,见证自然留给我们的神秘惊喜。


20210323补充:

深海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一时间也难以描述完备,所以就在这个回答下面逐渐补充完善吧,并不一定完全关乎于这个回答本身,但争取都有点价值。

在海洋深处,还有一片物产丰饶的绿洲——深海珊瑚礁

不知名深海珊瑚1号

这里凸起的岩石为深海珊瑚礁提供了安全的庇护所,在水深五千六百米左右的区域,这里的珊瑚种类比热带暗礁区要更为丰富。

不知名深海珊瑚2号
不知名深海珊瑚3号
不知名深海珊瑚4号
不知名深海珊瑚5号
不知名深海珊瑚6号
不知名深海珊瑚7号
不知名深海珊瑚8号

由于深海中没有阳光,它们只能从水流中摄取食物,这些珊瑚每年只能生长一点点,有些年龄已经达到四千岁。

寄居于深海珊瑚上的各种深海生物

这里的珊瑚礁跟浅水区域一样,是众多海洋生物的庇护所。

躲在珊瑚中的小虾1号
躲在珊瑚中的小虾2号

今天就更新到这吧,很多深海生物都没有准确的命名,实际上,我们对海洋的开发只进行了5%而已,还有95%的区域等待著我们去探索。

而初步估计,有将近200万种海洋生物还没有被我们发现!


20210324补充:

评论区你们这些小可爱,总说海底有海绵宝宝,今天它来了!

大哥大哥,把刀放下,开个玩笑,别这么认真么~

真正的主角是它——阿氏偕老同穴海绵

阿氏偕老同穴海绵

海绵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6亿多年,有一万多个品种,占海洋生物总量的1/15。

除了针海绵属的20多种存在于浅水区之外,其他品种均存在于八千多米的深水区域[1]

而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阿氏偕老同穴海绵,是一种玻璃海绵,它的骨架是由二氧化硅构成,生活在八千多米的深海当中。

虽然身处暗无天日的深海当中,但是海绵宝宝的故事却真的在这里发生,下面故事开始:

一条深海鱼在虎视眈眈的盯著它,还有一只虾爬上了它的枝头

海绵的身体是僵硬的,无法移动,它们只能靠过滤海水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存,但是身旁却有好多捕食者虎视眈眈的的盯著它。

寄生在海绵内部的小虾

原来在这只海绵的体内有一对寄宿者,两只小虾在这里安家定居。

小虾来个特写

当初还是小虾米的时候,这两只小虾随著海流进入了这只海绵体内,靠著摄取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存活了下来,当然,这也多亏了海绵的保护,不然它们早已经成了外面那两位捕食者的盘中餐。

已经抱卵的雌虾

令人开心的是,它们有了自己的孩子,雌虾成功抱卵。

被困在海绵当中的小虾

但这似乎并不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孵化出来的小虾米从海绵多孔的结构中游了出去,而这一对成年虾,却再也无法逃离。

布局复杂的海绵结构

很难相信海绵这种极其简单的动物,是如何制造出这样复杂的结构,这既是个谜团,也是个奇迹。

令人难以置信的神奇动物——阿氏偕老同穴海绵

20210326补充:

今天补充一个深海中让我有点难以置信的区域,不是火山口,但却是生命的禁区!

前面提到的海雪,实际上只有1%被各层的生物吸收掉,剩下的99%全都落在了海床上,厚度已经深达一千多米!

久而久之,这层厚厚的有机物沉淀层,也会腐败,并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甲烷

巨大的甲烷气泡从海底有机物沉积层中冒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影响是二氧化碳的72倍,并且地球上大部分甲烷都储存在海底跟永久冻土当中,有的在低温高压情况下以水合物的形式存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可燃冰。

但是随著全球逐渐变暖,海底跟永久冻土中的甲烷被不断释放出来,逐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全球变暖这个话题不是咱们今天的重点,重点在下面:

在墨西哥湾地区,有些喷发物当中不光有甲烷,还会携带一种很咸的液体——盐卤水

盐卤水形成的水池跟海水有明显的分界线

盐卤水的重量是海水的五倍,它们沉积在海床上水池洼地当中,形成的盐卤水池跟海水有明显的分界线,非常壮观。

盐卤水池周围被一圈贻贝包围著

这样一个深达15米的浓盐水池看似不毛之地,却是众多海洋生物的聚集地

各种小虾跟盔甲蟹在贻贝中间来回穿梭捕食
一只不知名黄色小虾趴在贻贝上觅食

但是一番欣欣向荣的局面并不能让生活在这里的生物放松警惕,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入死亡的深渊。

通腮鳗

一条通腮鳗来到水池边觅食,可能是忘了这里的训诫,又或许是过于饥饿,这条通腮鳗扎入了盐水池中。

通腮鳗扎入盐水池中,这个场景让人难以相信是在海底当中

但是没过多久,这条通腮鳗就接收到了惩罚,长时间在盐水池中会让它中毒,并且再也无法离开这里。

逐渐中毒的通腮鳗

不过,好在这次死亡边缘的试探并不是个悲剧的故事,这条通腮鳗经过不断的挣扎,它最终逃出了盐水池,侥幸活了过来。

这条大难不死的通腮鳗现在应该慌得一笔

但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跟这只通腮鳗一样幸运,它们更多的是有去无回,永远沉睡在这里,由于浸泡在盐水池当中的尸体不会腐烂,它们的尸体会一直飘荡在这里。

盐水池中的动物尸体不会腐烂

这个好似仙境般的盐水池,看起来就像是天宫中的瑶池一般仙气飘飘,但却是真正的天堂跟地狱(20210329修改)的介面,走错一步,就可能是万劫不复。

再次感慨大自然的神奇吧,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属实是有点难以置信!


20210329补充:

感谢评论区朋友的抓虫,今天修改了前面关于「海雪」的问题,再三确认之后,重新修改完毕。

今天补充一个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的领域,而这也很可能是地球生命的起源:深海热泉

借助探测船信息模拟出的海沟模型

其实我们都知道,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深度达到一万一千多米,哪怕把整个珠穆朗玛峰放进去,也够不到底部。

我们如今也只能借助海洋探测船的数据图,利用图像的形式模拟出海沟的布局样式,让我们一睹如此壮观的景象。

洋中脊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故事,不是发生在马里亚纳海沟,而是地球上地质特征最明显的区域——洋中脊

在海洋的深处,一条海底山脉几乎横贯了整个地球,而这里也隐藏著一个我们鲜为人知的世界。

海底的火山活动异常活跃

在地球上,超过四分之三的火山活动都发生在深海区域,而几乎所有的火山活动都集中在洋中脊地带。

肆意喷发的海底热泉

但是这种肆意喷发,却带来了丰富的矿物质,大量的气体跟热水从这些裂缝中喷涌而出,喷射流中的凝结的矿物质形成了巨大的烟囱,而这,就是海底热泉!

海底热泉像一个巨大烟囱,大量生物附著在上面

咱们来看一个典型的海底热泉——哥斯拉

海底热泉——「哥斯拉」

这个不是刚刚在隔壁大战刚哥的哥斯拉,它是一座高达30多米的海底热泉,科学家将它命名为「哥斯拉」。

海底热泉的生物密度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

以哥斯拉为例,科学家惊奇的发现,这里的生物数量跟热带雨林的生物数量不相上下!在某些地方,甚至有五十万只动物挤在一平米的地方!(我下巴都快掉了)

水中的细菌是它们唯一的食物来源

而对于生活在这里的动物,它们唯一的食物来源就是细菌!此外,某些动物也会以溶解在滚烫热泉中的化学物质为食。

一只身上覆盖著细菌层的螃蟹

像螃蟹这样的生物,它们以覆盖在自己身上的细菌层为食。而其他生物却是在自己的体内培养细菌。

难以计数的虾米聚集在热泉口处

以小虾米为例,它们利用自己的口器来携带培养的细菌,但是这种行为却是风险十足!它们需要到滚烫的热泉口为细菌获取养料,而一不小心,它们就可能被烫死。

滚烫的热泉口有数以万计的小虾米在为细菌采集养料

真的不得不感慨生命的伟大,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海底热泉竟然是一个生物密度如此之高的区域,它的生物丰富度简直超出了我的想像!

生物资源异常丰富的海底热泉

而在过去的十年当中,人们发现的海底热泉数量已经翻倍,每个海底热泉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跟群落,而在这之中,最重要的一个,或许是大西洋的一个海底热泉——「失落的城市」

「失落的城市」海底热泉

在这座高达60米的塔状热泉中,有意见非常奇妙的事情正在发生!

在这种极端高温高压环境下,碳氢化合物——这种最基本的生物组成分子,正在同步生成!

神奇的碳氢化合物在这里合成

而如今,很多科学家认为,在四十亿年前的地球,生物或许就是在这样的海底热泉周围生成的!

根据我们的探测,木星跟土星的卫星上也有深海的存在,如果说生物能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存,那它们或许也能够在其他极端环境下存活下来!(这个幻想假设我们拭目以待吧!)

国家地理太空探索全书+BBC全新4K海洋百科:蓝色星球II¥ 120.70起2

PS:以上所有图片信息及数据来自BBC纪录片《蓝色星球2》深海篇,如果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去观摩,没有时间的,可以继续在这,我更新给你看~


20210331补充:

昨天评论区一位朋友 @蜉蝣-浮游 提出了一个很新奇的观点:

  1. 海雪应该为深海生物提供了足够的能量来源
  2. 深海中是否氧气含量决定了无法生成大型生物
  3. 海底生物是否还是靠碳循环来维持生存呢

我觉得这几个点都非常具有探讨的价值,单独拿出来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个人能力浅薄,暂且在这里尝试解答一番,如果有所出入,咱们评论区继续留言探讨~

1.3两个问题我想后面合并一起来说,咱们先说第二个点:深海中是否氧气决定了无法生成大型生物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或许会打破你的常规认知,但不可否认的是:

深海中的氧气含量非常丰富!

北太平洋及北大西洋溶解氧垂直分布图

上图是北太平洋跟北大西洋溶解氧垂直分布图,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随著深度的逐渐增加,氧含量逐渐降低,在1000米左右水深时,氧含量降到极低值,随后氧含量逐渐上升,在几千米的深海区域,氧含量甚至媲美光合作用强烈的海洋表层。

那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海水中的氧气主要从哪里来:

  1. 海——气界面,大气中的氧气溶解到海水中,之后通过扩散作用,将富含氧气的表层海水带入其他区域;
  2. 海洋真光带中的各种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那海水中的氧气到哪里去了呢?

  1. 海洋各种生物呼吸作用消耗
  2. 有机物的分解作用
  3. 无机物的还原作用

我们知道了氧气的来源消耗之后,再来看这张图,表层海水因为光合作用的原因氧含量最高,随著深度增加,光合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氧气被各层生物呼吸利用,有机物分解也消耗掉大部分,所以在1000米左右的位置海水中的氧含量降到最低值。

深海热盐环流

但这时候,另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改变了这一趋势,它就是全球深海热盐环流活动,在这场环流中,高纬度的低温高盐高氧含量的海水下沉,随著环流进入深海区域,将深海的氧含量重新提了上来

所以说,这个问题当中的「氧含量」并不是决定深海没有大型生物的关键,咱们还是要回到能量的角度去考虑。


第2.3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能量问题,涉及到两个关键点「海雪」跟「碳循环」。

而这两者是无法分离的,反而是相辅相成的。

海雪,这是个非常前言的命题,包括一直到现在,各种研究报告也在不断的更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是海洋碳循环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充满浮游颗粒的「海雪」

在海洋中,浮游植物的生长、聚集、下沉是碳隔离的重要途径,而这一过程约占全球每年向深海出口碳的70%。据估计,在人类社会期,我们燃烧的化学燃料所产生的的二氧化碳中,有25%-40%可能就是通过这个过程被转移到1000m以下的深海中,并且在那里储存了数千年。[2]

促进这一过程的就是「海雪」

海雪其实分为好几种类型,它里面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包括海洋藻类残体、矿物颗粒、高等植物碎屑、生物住囊、粪球粒和微生物等,而根据不同的形成特征,可以将它分为浮游植物型、住囊型和粪球粒型等。

浮游植物型

浮游植物型海雪主要由浮游植物组成。在浮游植物繁盛时,水体或有机颗粒上的微生物释放TEP,增加颗粒黏性,并将浮游植物与其他有机无机颗粒聚合起来而稳定存在。[3]

住囊型

住囊型海雪是动物住囊占据主要成分的海雪。住囊是住囊虫产生的壳体,多孔且具有生物黏液。尾海鞘纲动物在其生命历程中会产生50个以上的废弃住囊,这些住囊是浮游植物、细菌、鞭毛虫、粪球粒、矿物颗粒和其他颗粒的重要集中场所。

靠采集海雪为生的深海水母

粪球粒型

部分海洋区域的生物繁盛,因而生物排出的粪球粒也丰富,该区域海雪的主要类型便是粪球粒。在远洋及深海区域,粪球粒通常都经历食粪生物利用和降解、机械破碎等过程,使得该区域的粪球粒颗粒细小 。在亚得里亚海北部收集到的海雪中,粪球粒含量为31~353000粒/升,其中细微颗粒的粪球占海雪的68%以上 。大的粪球粒自由沉降,破碎细小的粪球粒被TEP粘结或者黏土矿物吸附,并与其他有机颗粒集聚沉降 。

但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海雪,它们当中都含有丰富的碳跟细菌,而这里面能够被各层生物利用掉的海雪只有1%左右,更多还是沉积到了海底当中。

如今的海床上,由海雪沉积成的有机质层深达一千六百多米,而这样的海床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积的一半[4]

在有机质海床上生存的单棘躄鱼,已经将鱼鳍进化成了腿

这个过程也就完成了一个非常宏伟的工程,它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封存在了数千米以下的海底当中。

但是这并不影响深海生态的建立,因为深海当中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其实是来自地球内部

在上一篇的补充当中,我们提到的海底热泉就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海水在断裂的大地裂缝中反复循环,变成了二三百度的热流,并且不断把其中的硫化氢携带出来,而这正是硫磺细菌的主要食物。

热泉周围有大量以细菌为食的生物

它们利用氧化硫化氢获得的能量将水中的C转化成碳水化合物,这个过程就犹如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样。

这也就奠定了深海生态的碳循环基础,没有了太阳,还有滚烫的地球,它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来实现碳循环的过程。


20210408补充:

最近过了清明节,陪家人玩了好几天,有点耽搁了,感谢 @天籁之鹰 朋友的留言,提到一个很多朋友都在怀疑的问题:

深海压力那么大,连钢铁造物都无法承受,深海鱼虾是怎么承受的呢?

咱们今天就聊这个,其实这个问题全都藏在我们的柜子跟盘子里,下面上菜。

鱼鳔

先说看得见的,就是我们经常在河鱼等浅水鱼中常见的鱼鳔。这个小气球一样的东西可以帮助鱼儿自由匹配浮力,来实现上升或者下降。

在浅水鱼身上,鱼鳔起到调节浮力的作用

而潜水艇等各种潜水器材也是借助了这种类似的设计方法,这个功能非常强大,但是有一个问题,由于鱼鳔中含有大量的空气,就像一个充满气的常压气球,随著水深的增加,外部水压跟内部鱼鳔的压力形成了强大的压差,而这种压差会最终导致带有鱼鳔的鱼类无法进入太深的水域。

举个让你很容易感受的例子,我们在潜水的时候,总觉得水越深,耳膜被压的越疼,这就是外部水压跟内部气压不平衡导致的。

所以,为了适应超强的深海水压,这里的鱼类舍弃了又爱又恨的鱼鳔

骨骼

第二个看得见的,就是鱼的骨骼。深海鱼的骨骼跟肌肉要比浅水鱼少的多,而脂类跟胶质含量反而更多。

有句话说得好「过刚则易折」,过于硬化的骨骼很容易在压力作用下折断,而软骨能够提供更好的弹性跟保护。

水滴鱼(上岸的图片我就不放了,有点吓人)

拿我们上面提到的狮子鱼来举例子,科学家们对它的基因测序后发现,调控骨骼发育和骨组织骨化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这一突变会导致马里亚纳狮子鱼骨骼的钙化过程提前终止,导致其骨骼组成中大部分为软骨。

脂类跟胶质

第三个看得见的东西,就是我们柜子里的那瓶深海鱼油。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叫「深海鱼油」呢?

因为深海鱼富含脂类跟胶质,并且不饱和脂肪酸非常高,这也就是为什么深海鱼更好吃。

国溢双湖 湛江海捕金鲳鱼金昌鱼 500-450g/条*3 深海鱼京东¥ 118.00去购买?

这里的脂类跟胶质有两个主要作用:

一方面脂类跟胶质能够更多的储存能量,这对于深海贫瘠的环境来说,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脂类参与到深海鱼更精密的身体调控当中,实现渗透压的平衡;

细胞层面的高科技

接著上面第二条脂类的作用来说,对于深海鱼,它们并不是只有外部宏观上在遭受强大的压力,包括每个细胞都在承受这种无处不在的压力。

而对于细胞来说,过高的压力会导致细胞膜过硬,流动性变差,这样就会让细胞膜的通透性变差,养料进不去,废物出不来,那直接就凉凉了。

细胞膜结构与物质运输

为了应付这种问题,深海鱼的细胞膜中脂类含量更高,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而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很好的保证脂类流动性,就像是植物油,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就比动物油高很多,所以平时基本都是液体。

在高流动性的细胞膜中,各种物质就能够顺利的实现来回进出,保证了细胞层面的正常运转。

结构异常的蛋白质

除了脂类的不同,深海鱼还更腥,这给他解决了大问题。

没错,更腥的鱼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力,这是因为决定「腥」的物质——氧化三甲胺(TMAO)能够修复变性的蛋白质。

氧化三甲胺这种物质其实本来并没什么腥臭味,反而很鲜,甚至带点甜味,但是它的下级产物三甲胺就是腥臭的本源了

鱼腥的本源——三甲胺

长时间存放的鱼中,氧化三甲胺被大量分解为三甲胺,所以腥臭味很重,这也是判断一条鱼新鲜与否的重要标准,一般淡水鱼指标不高于6ppm、而海鱼则为39ppm以下

而深海鱼当中,氧化三甲胺的含量要远高于普通鱼类。

在高压状态下,蛋白质很容易因为高压导致变性,甚至失去功能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深海鱼某些蛋白质特定位点的氨基酸会被其他氨基酸所替换,提高其对压力的抗性。

此外,有些蛋白质中的化学键的数目和种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改变,从而加强了蛋白质结构的刚性,也就提高了其对高压环境的适应性。

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会导致最终的功能性不同

这就好比我们平时搭建积木,适当的改变结构,并且多加点胶带固定,那结构刚性肯定会更好。

最后的最后,如果某些蛋白质不可避免的被高压破坏掉,那氧化三甲胺就会发挥它的作用,将这些被损坏的蛋白质修复起来。

所以,我们不能把压力对鱼类的影响想的太简单,他并不是所谓的内外恒压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从内而外的复杂过程。

生活在这里的鱼类,真的是太好吃了,不对,真的是太辛苦了~~

参考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5%B7%E7%BB%B5/9829900?fr=aladdin#ref_[1]_7641079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1009-6
  3. ^http://www.cwtea.net/article/9147.html
  4. ^《蓝色星球》第二季深海篇


这要看你对「巨型」有多高的要求了。深海生物不能实现幻想故事里描述的那种身体厚实、身长数百米的效果,但「数十米长、身体很细的管水母或纽虫」就很容易做到。

  • 巨纵沟纽虫的一些标本有5到10米长,人类取得的标本的最大体长为55米。
  • 管水母的连接群体的长度可以超过100米。图为研究人员在澳大利亚西海岸宁加洛峡谷拍摄到的、体长约119米的管水母物种Apolemia,外圈长约47米。

深海生物,通常指生活在深度200米或更深的海水抑或海底热泉中的生物,由于黑暗、高压、低温或热泉附近的高温、海水缺氧或有毒、食物匮乏,摄食、代谢均需特化,但程度不一。深海鱼、幽灵蛸、大王酸浆鱿、冥河水母之类深海生物具有奇特的造型,受其生活环境和自身策略的影响,但人对它们「造型可怕」的印象主要受观察尺度影响:你出动解剖刀和显微镜就会让它们变得平凡了许多,上了切片机和电子显微镜那就没什么特别的了。当你考虑它们能不能吃、怎么吃、好不好吃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所以,它们长不了太大的。

例如这是通常生活在500米~2500米深度的蝰鱼,具有大量的发光器,嘴可以张开到120度,但其实你将其做成烤鱼都是一回事。

CC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152885

吞鳗,通常生活在水深500~7625米,拥有巨大的嘴,可以吞下比自身大的食物。眼睛退化至小米粒程度,但尾部末端带有发光器,可以利用光诱捕猎物。

Alexei Orlov , CC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4862914

炉眼鱼科深海狗母鱼属的18种短头深海狗母鱼用骨盆鳍上的两根刺和尾鳍上的一根刺在海底栖息,可以视为三条腿,某些种类的「腿」有身体的两三倍长。这「腿」站立时很硬而游泳时十分柔软,目前认为是液压调节的。它们还是雌雄同体且必要时可以单独繁殖。

溜了溜了

一些深海鱼体内储存著较多的尿酸,人是不适合直接吃的。但人类早已掌握将尿酸除去的技术。

幽灵蛸,生活在600~900米深度,在章鱼·乌贼分离前就从共同祖先里分离出来的古老物种,虽然造型和名字显得凶恶,目前看来其在自然界主要是吃海洋雪,胃内的鱼虾碎片和乌贼碎片不好分辨是捕食的还是从浅海掉下来的残渣。

看起来很危险的「刺」其实是软的

大王酸浆鱿生活在南极海约2000米深处,体重可达495~700千克,超过大王乌贼,是现存最重的软体动物,但体长往往不及大王乌贼。大王酸浆鱿的眼睛与嘴喙均可长到比最大的大王乌贼更大,触手上没有吸盘而是带有约5厘米长的钩爪,以此捕食或自卫。大王酸浆鱿靠尿酸调节浮力,体内的尿酸含量非常高、处理起来比较麻烦,而且深海巨型头足类死后普遍腐烂迅速,并不适合人类食用。

Y23, CC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851139

一些研究显示,体重500千克左右的大王酸浆鱿每天可能只需要30克食物就能生存,能量效率骇人听闻。可能平时主要是低速漂流,发现猎物后才会突然出击。

有时,人们用「深海巨大现象(Deep-sea gigantism)」或「深海巨化病」来描述深海生物的体型远大于浅海的相似生物的现象。甘氏巨螯蟹、皇带鱼、多种深海章鱼、大王乌贼、大王酸浆鱿均体现了这种现象。但这些生物的体型还是无法与神话传说中的北海巨妖之类相提并论。

深海热泉生态系里的生物不依赖阳光、周围环境高温且有大量硫化氢之类,在细胞层面有许多特质。但你还是可以在它们身上找到熟悉的有氧呼吸、糖酵解、硫代谢过程之类——那么,你也没法期待它们长得太巨大。

巨型管虫属的Riftia pachyptila主要栖息于深海热泉附近,周围环境温度在2到30摄氏度、富含硫化氢,为了和硝化细菌共生,它们还要耐受极高浓度的硝酸盐。其身长可达2米至2.4米,最长约2.7米。羽织虫属的Lamellibrachia luymesi也有类似的体型,栖息于洋底冷泉周围。除了前者的环境耐性,二者的差异还体现在生长速度和寿命上——前者两年就可以生长1.5米,但是寿命较短;后者要花一百多年才能生长2米,但是寿命可达250年。

冥河水母是深海最大的无脊椎捕食者之一,伞径约1.4米,口腕长约11米,似乎没有刺细胞,生活史不明,据信在全球海洋1000~4000米深度广泛存在。120年来,人类有一百多次发现其活动,有时发现有?鱼共生。

其实,神秘不在于大小,一些深海微生物使用非凡的代谢途径、基因组和化学成分特异。

  • 深海底部一些地方的地壳很薄,有一些裂缝在涌出蛇纹岩化反应产生的pH11的水,那里面就有碳基微生物。根据日本的深海调查,这类微生物大量分布在橄榄岩上、缺少我们认为对自由生活的原核生物来说必需的一些基因,而拥有一些未知基因,其生存可能依赖蛇纹岩化反应。
  • 2017年,研究人员从美国加利福尼亚2处地方的蛇纹岩化反应涌出水里检出了多种微生物,其中79种的基因组已经被解析。它们是细菌但ATP合成酶基因与古菌相同,一部分物种没有ATP合成酶基因,核糖体构造与已知细菌不同,这之中还有一部分物种也没有糖酵解酶基因,其能量获取途径不明,也许和体表覆盖的纳米级橄榄石/蛇纹岩有关。


大王具足虫

又名巨型深海大虱、巨型等足虫,是最大的甲壳类动物之一,也是已知的等足目动物中最大的成员。一般认为大王具足虫大量生活在冰冷的大西洋深海里。成年大王具足虫的体长可达19-36厘米,而同为等足目,我们更为熟悉的鼠妇/西瓜虫,体长多不足1厘米。

正在搓澡的大王具足虫/深海巨虱

虫各有命,有的享受搓澡[1],有的被做成菜[2]。(在上菜板之前还被摆弄了好一阵,小家伙特别呆萌,一点攻击性都没有,只在被翻仰过来时会舞动爪子稍做挣扎。)

它们以鱼、螃蟹、虾、鱿鱼、海绵和鲸鱼尸体为食。把它们放在水族馆等受保护的环境中,即便不进食也可以存活多年。日本Toba Aquarium水族馆曾有一只大王具足虫, 在被投喂食物后会做出假装在吃的样子(像是在讨好饲养员,实际上并没有把食物吃进胃里),最后,在绝食5年零43天后死亡。

好像大家对绝食的这只比较感兴趣,又去查了一些资料:

绝食的这只被称为大王具足虫「1号」,2007年,它从墨西哥水域被带到了日本东海岸的鸟羽水族馆(Toba Aquarium),1号是8只被圈养的等足类动物中的第一只,而后它成为了水族馆里最著名的动物。

大王具足虫在日本很流行,还被做成手机壳。

一开始,它进食正常,做了所有人们希望大王具足虫能做的事情(静止不动,然后疾走,摆动前腿,停下来,静止不动),直到2009年1月2日这一天。

当天饭点,1号轻咬了一些鱼肉后停止进食并走开了。1号的管理员Takeva Moritaki想不出出了什么问题。他试著把食物推近一些。1号不在乎。他尝试了不同的食物,一号也不感兴趣。它要么把食物推开,要么走开。他试著把1号的脸伸进食物里,甚至试著改变温度,让1号更饿,或者更舒服。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生。

一天天一年年过去了,1号一直没有再吃东西。水族馆里有一只正在绝食抗议的大虫虫,这件事传了出去,人们都去看它,想知道它到底什么时候开饭。

随著时间的推移,1号学会了如何安抚它的人类饲养员,通过移动嘴巴和前腿在食物周围假装吃东西,实际上根本没咬一口,1号只会玩它的食物。日本媒体称,没有一只圈养动物拒绝进食这么长时间。

情人节那天,饲养员Moritaki带著一条新鲭鱼来到这里,把它放进鱼缸里,1号却一动不动。Moritaki俯下身,拿起了它,发现它已经死了。之后对1号进行了解剖,试图找出它绝食的原因,或许是食道堵住了?但没有任何发现。也许它病了,也许是它生气了,也许它太固执,绝食1868天后它倒下了。

皇带鱼

皇带鱼是世界上最长的硬骨鱼,最大报告长度为36英尺(1100厘米),最大公开重量为600磅(272.0公斤)。更为常见的体长为300厘米,身体细长,呈带状,生活在200-1000米左右的海域。

这些神秘的动物在日本被视为「海神宫殿的使者」,在他们的文化中发挥著重要的作用。皇带鱼的出现与即将到来的地震活动有关,这是日本非常重视的一个预兆。皇带鱼无法应对浅水的湍流,在水面上很少见。在历史上,皇带鱼的浮在水面的现象曾多次发生地震,在动物行为和自然灾害之间建立了一种异常强大的联系。2010年,智利的渔民在可怕的8.8级地震中发现了大量这种生物,同样的,2011年,渔民在日本东北部的海滩上发现了20条皇带鱼,随后发生了地震和海啸。

对此,有学者认为「生活在海底附近的深海鱼类比生活在海面附近的鱼类对活动断层的运动更敏感。」这一解释,以及其他有关动物在面对即将到来的自然事件时行为改变的历史文献,促使人们进一步研究动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这些研究可能有助于确定灾难发生后更早的疏散时间,理论上可以挽救数千人的生命。

罕见的皇带鱼

极其偶然的情况下会在浅海或者接近海面的地方看到皇带鱼,像蛇一样摇摆前进,但它们在深海中的运动方式是直上直下的。

没被做成菜是因为肉质较差,呈胶状,一般认为不能食用,不过,鲨鱼就不这么挑了,据推测大型海洋食肉动物会将皇带鱼作为食物来源。

参考

  1. ^ Florida Keys Aquarium Encounters
  2. ^Hiroyuki Terada-Diaries of a Master Sushi Chef


世界上有惊人的传说巨型生物。这是一个传奇说,所以我不确定它是否真的存在,但是数百年来,这确实是人们的恐怖。

巨型海蛇「海蛇」

从16世纪左右开始,长形蛇状海怪出现在地中海,大西洋和东南亚海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怪物的名字是「海蛇」。据水手们说,一条巨蛇,全长10至30米!有很多特点,例如有时形状像蛇颈龙。

但是,目前的看法是,海中如此巨大的蛇只是一个传说。

如果这些巨型生物出现,可能会令人恐惧。水手们以为他们是怪物,这是可以理解的。

经常出现在电影中的巨型鱿鱼「 Kraken」

出现在电影《加勒比海盗》和《泰坦冲突》中的传奇海巨鱿「克拉肯」是一个身份不明的巨型乌贼。

巨型鱿鱼是最大的无脊椎动物,长达18米。此外,巨型鱿鱼有时会与长达20米的抹香鲸战斗,它们将触手缠在它们周围以抵抗。如此巨大的鱿鱼斗殴的出现,就像海妖的传说一样。

尼斯湖传说中的怪物「内西」

据说怪物「 Nessie」生活在苏格兰尼斯湖,许多人仍然相信它的存在。有一些诡计多端的照片,似乎有像蛇颈龙这样的怪物,这是一种浪漫。

2019年对尼斯湖进行了DNA抽样调查,并宣布发现了大量鳗鱼DNA。似乎还不清楚DNA是否是巨型鳗鱼的DNA,但是有些鳗鱼长到1.8米,这很有可能是Nessie的真实身份。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科学的进步使人们有可能怀疑这个传奇巨型生物的身份和模型是否就是这样的生物。另一方面,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无能为力,这些巨型生物的传说似乎象征著人类无法抵抗的自然威胁。通过传说中的巨型生物,人们似乎想起了人类无法控制自然。


就算以前没有,现在日本排放核污水也绝对有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