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單是這樣的。

主要是分為兩個方面

1.技法缺陷;烹飪方式不到位,烹飪方式可以分為,烹飪前和烹飪後。

有以下幾個點要注意

1.牛肉解凍問題 是否完全解凍? 解凍的方式是否科學?(詳情參考我的文章)

2.烹飪方式:是用燒烤的方式,還是煎煮的方式?烹飪時是高溫烹飪還是低溫?

3.是否有醒肉,防止汁水流出?

4.切肉的薄厚,是否是牛肉切的太厚?

這個還和牛肉的部位以及牛肉的等級有很大關係

1.和牛肉等級相關;無論是澳洲還是日本亦或者是美國。等級越高的牛肉,油花比例越高,而往往油花越高的牛肉其入口的口感是越好的。

2.和牛肉的部位相關。例如全熟的翼板肉,眼肉就相對於西冷來說,口感更佳。

發佈於 2020-08-19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Nemo China GaoNemo China Gao腦洞/雙子男

謝邀@安靜的狗糧

兩方面都有:

不熟練,不合適的烹飪技法讓牛肉的汁水迅速流失。

便宜的牛肉肌內脂含量低,柔軟度只靠汁水維持。

所以我們常吃的比較低價的牛排都不是全熟的以保證口感(內溫50℃左右以防止水分過度流失)。

但並不意味著全熟牛排一定不好吃,具體需要看廚師和材料了。

比如說低溫慢煮+快速焦化應該能在保證汁水的情況下讓內溫達到九分至全熟。

不過國內幾十一兩百的牛排店就別想了。四位數的再考慮吧。


兩方面都有:

不熟練,不合適的烹飪技法讓牛肉的汁水迅速流失。

便宜的牛肉肌內脂含量低,柔軟度只靠汁水維持。

所以我們常吃的比較低價的牛排都不是全熟的以保證口感(內溫50℃左右以防止水分過度流失)。

但並不意味著全熟牛排一定不好吃,具體需要看廚師和材料了。

比如說低溫慢煮+快速焦化應該能在保證汁水的情況下讓內溫達到九分至全熟。

不過國內幾十一兩百的牛排店就別想了。四位數的再考慮吧。


這個主要看材料,如果你用的肉是圖上這種鹿兒島產A5級黑毛和牛眼肉,那做全熟口感也不會差。實際上能達到A3或者說M5-6以上的安格斯牛或者和牛的眼肉、菲力、西冷、小排都可以做全熟,上腦和板腱可能會硬一點,但也不是不能吃。牛排這東西還是因人而異,有些人喜歡巨肥的入口即化的,也有人喜歡瘦肉多必須甩開腮幫子狠嚼的。


材料不好是原因,溫度控制也是原因。


不是,看厚度。厚的牛排很難做全熟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